从一句“始于书而不止于书”,
开始了自己的公众号之旅。
2个月+30篇文章=80 000+用户,怎么走过来的?
来源:插坐学院 (微信号:chazuomba)
演讲者:陈新焱(书单 创始人)
笔记:插坐学院
编辑:E.Fun (首席微信官全国首期学员)
演讲者:陈新焱
书单 创始人(ID:BookSelection)
一、微信将成为未来阅读的入口
我们书单做三周,用户突破1000人,然后开了一个闭门会,标题就是“书单,一个小号如何逆袭?”
微信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改变了,这个时候,思维比实际行为更重要。
《从0到1》说:什么问题上你和别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决定你做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那么当时书单是如何判断微信呢?
第一,当时我们纠结还要不要做公众号?因为现在公众号很多,如果微信被替代,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最后决定还是要做,PC时代,QQ已经是霸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微信。
第二,马化腾说,腾讯未来会做两个事情,一个是链接一切,另一个是做内容平台。微信未来会成为阅读的入口,因为我们一天花的时间在这里最多。
第三,开一个公众号就是自媒体了吗?肯定不是,我个人不喜欢自媒体这个概念,它有点简单粗暴,它忽略了新媒体的难度。我在传统媒体做过很长的时间,它无法被替代的原因是有工业化生产流程和强大的团队作战能力。同样现在做得好的公众号,背后都是一个巨大的团队,如罗辑思维、一条。因此,书单也是如此,需要公司化运作。
二、常识易获取,见识要积累
那么书单要做什么呢?
我们对当下的判断是人们是有焦虑的,这来源于工作压力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比如现在经常说的场景革命、互联网+,现在的电影《大圣归来》还没下映,就有了《道士下山》等。
我们买很多书,可是就是没有时间读,比如从《0到1》、《引爆点》。大家谈论《引爆点》的时候,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过,所以很焦虑。
知乎有一篇文章讲碎片化阅读其实很不好,碎片化阅读使人机器化。
其实人被机器化以及被绑架是不可避免了,它已经成了一件事实。既然不能避免,那我们能不能掌控它?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吸收稀缺的知识、有用的东西,然后大大地节省时间,然后把书读薄。
在这个时代,读书成了一种能力,能不能快速读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
1、我们帮大家做内容的二次加工和整理,主要做的是智识类的。边界之内是常识,边界之外是见识。常识很容易获取,见识需要积累。我们努力想去突破自己,多分享见识。
2、始于书,又不止于书。书是开始,但不仅仅停留于书。互联网已经打破边界了。需要强调的是,书单最终的目的,是想鼓励大家多读书,希望大家能回到“元认知”上。
以上为“道”的分析。
三、用产品思维做内容
接下来讲讲具体的“术”。我们如何从0做到0.1?
我是认为我们目前只做到0.1。
第一个思维是我们是写文章的,还是做产品的?做公众号,很容易把自己定位为写文章的,这是传统思维,做微信公众号,也要有产品思维。
一个公号开始创立,就会面临一些问题:
- 第一个问题:发多少篇文章?
- 第二个问题:多长时间推送?
- 第三个问题:什么时候推送?
我们的思路是帮大家做减法。因为大家阅读压力很大了,所以我们初期确认一次只推送一篇文章,推送周期是隔一天或两天,好好打磨文章的内容。
因为知识含量比较高,那什么时间大家比较会接受呢?我们测试了晚上10点和早晨7点,我们发现7点大家刚醒来,脑袋比较空,吸收效也率比较高,因此决定把文章放到早上7点左右推。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思维,就是现在的微信文章已经非常饱和了,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打动读者呢?
在互联网时代,你做到100分其实是0分,只有你做到101分,才是1分。就像小米说的,你要给大家超出预期的东西,大家才愿意分享。我们要用对待极致产品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内容。
借用李善友教授说的: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看重内容的原因。
四、没有转发就没有阅读
微信阅读入口是在哪里呢?
订阅号被折叠之前,大家从订阅号看。
现在从哪里看?朋友圈。
想象一下,大家每天早上醒来,是不是真的像网上的玩笑说的,打开微信,就像皇帝批阅奏折一样。
我们会打开朋友圈,浏览朋友们发的文章。现在是快速浏览和选择性阅读,如果标题吸引你,你才会点进去,读了两秒,不喜欢就退出来,喜欢的话继续往下读。然后你觉得文章不错,就会分享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或者读完选择不转发。
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链条,这就是微信传播的所有规律,从这个链条分析最核心的点是:没有转发就没有阅读。没有转发的话,怎么做都不好。
这里我想说一个误区:现在很多公众号为了追求转发,用低俗或吸引眼球的标题。互联网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拉低了下限。
我们内部认为,我们要做一些正向的事情,拿上次的优衣库事件来说。
当时被刷屏,一个朋友说:做传播有两个境界 性 和 爱 。最底层的需求与最高级的需求,都是通透人性的。
我后来补充了一句:高手借用人性的善,魔道则放大人性的恶。做人做事,还是要多行善,少作恶。
我们为读者创造价值,他觉得好,受到了触动,自然会认同和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如何让大家转发呢?为他创造价值,他认为文章好,他就愿意分享,他如果觉得脑洞大开,充满正能量,或在某个知识点得到解惑,这些都会促发他转发给同事、朋友或者老婆,这是分享的意义所在。
好的内容不应该只有一天的生命力。很多人认为文章是24小时或48小时热度,那这样的文章就是快速消费品,而好的文章是若干天后你想了解的时候再去读它,所以不是用一天两天看点击率和阅读率。
正所谓:好的内容会长腿。
我们内部总结了个三度理论:
1. 你直接的朋友,就是你的一度关系。
一个人在一生中最多有150个朋友(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顿巴教授认为:人类大脑能容纳一个148人的稳定社交网络,四舍五入到150 人,就是著名的“顿巴数”)。你的朋友圈虽然有2000多人,但是经常互动的最多100多人,那么一度关系的有100多人,他们会帮你转发宣传,这是给你面子。
2. 我的朋友的朋友。这里面可能会有交叉,就是两人有共同的朋友,它看到之后也会帮忙转发;
3. 我的朋友的朋友,三度关系。这个往往是我们掌控不了的,他们往往是我们真正的读者。我们那么高的阅读率,我常常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我们所有的出发点是做三度之外的关系,但是这个你掌控不了,就只有提高文章的病毒系数,那就是转发率。
怎么提高文章的病毒系数呢?就是要有系统思维。微信传播的途径每一环都是相扣的,如果哪一点出了问题,你的文章就扩散不出去。找到一个切入点,最关键一点的内容,是做所有事情的源头,没有好的内容,一切都是白说。
五、如何做好一篇好的内容
怎么具体化?
第一核心的是要做标题。标题决定了你有没有点进去的欲望。不要怕变成标题党。做标题不是为了低俗。
我们有一篇文章《用uber接了几回妹子,回来改造了一家企业》,我们原来的标题是《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企业家》。这个标题说的也是文章的意思,但是它不好,没有让人阅读的欲望。
第二,要把每次的传播当作单次传播。现在微信打开率非常低,读到是偶然,读不到是必然,这个时候就只有提高偶然性,创造必然性。我们怎么做这个事情呢?比如,每篇文章开头我们会介绍上篇文章是什么,对于用户就会多一个认知,然后在文末会显示下一篇文章的原文链接,这样到最后用户可能会多停留几分钟。
第三,文章的写作问题。传统的媒体写作和新媒体写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传统做媒体的计量单位是“版”,做新媒体的计量单位是“屏”。有多少屏,在滑动的时候体验如何?然后去研究具体的规律,传统的阅读是倒金字塔结构,会有信息的递减,看完报纸之后就看完了,先看标题,再看导语。
做新媒体就不一样,文章的结构是沙漏。上面大,一开始就吸引你,如果不够吸引你,大家就会退出去。然后尾部要做的很ok,因为它有一个转发分享的按钮,如果文章触动我,就会让我形成转发的动作。好的文章是注重节奏的,读起来很爽,什么时候留白,什么时候加料,什么时候留白,什么时候紧凑?这些都是学问。
传统媒体的写作思维,是图和字的搭配;
新媒体写作思维,是你应该有全媒体的概念。因为写作的素材不只是文字,可以是图片、音乐、动态图、视频,不再只是一篇简单的文章,而是像一个大片,各种元素要有。而你就是剪辑手。
六、学会场景式写作
我们内部提出来的另外一个观点是场景式写作。现在大家阅读或者购买东西是有场景的。比如,5月20日这天,很多微信号做了很多表白方式的文章,而我们放了四个字“端庄女神”,就会吸引大家的兴趣,因为当天读者营造的气氛就是表白和女神一类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是发在520那一天,是没有人会看的。
第二篇是六一的文章,我们当时的标题是《“我们要学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六一儿童节推送,当天的阅读场景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你要明白你的文章跟当下有没有连接,这已经不再是追热点的问题,而是跟当下如何产生连接。
我今天讲的所有东西都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我们比较推崇精益创业: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如果错的就改,正确的就坚持。我们是如何迭代?在书单微信号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开头阅读感不舒适,后面我们做了一个留白。让大家在这个时候回顾上期的内容或者注意其他的信息。我们在排版的时候,以前排的很密,后来就注重留白,一留出空白之后,你不注意都不行。
最后,借用李善友教授的一句话:我讲的都是错的。我说的是这个阶段可以用的,但是后面未必是有用的。
这次特别感谢插坐菌给我们的机会!我们书单是一个团队,目前正在进一步扩大团队的过程中,如果有兴趣加入书单君的,可以加书单君微信:shudanjun,或者给我写邮件:gulimedia@126.com,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参与。
七、问答环节
Q:书单内部团队结构?A:做内容的团队大概有三个人,没有非常明确分工,对大家的要求很高。我们的共识是:这个时代需要多面手,你不单要会写文字,还要会排版,编辑。我们借鉴传统媒体,有选题会,对文章内容有打磨,讨论,而且会反复修改,花的功夫非常多。我们也在探索适合微信的表达,摸索经验。
Q:如何做好标题以及筛选?
A:标题就是找文章最亮的点在哪里,互联网表达很重要,关键词的场景设置很重要,然后内部做一下测试,大家来选和投票。如果这个还不够的时候,我们就再找身边的朋友测试,问他们不看内容的话,单看这个标题,有没有阅读的欲望。
Q:有没有花钱做推广?
A:没有。我们相信好的内容自己会传播。做推广不一定有效果,如果你的东西不能吸引粉丝,即便花了钱请粉丝来,来了他觉得不好,马上就会走。
Q:内容应该多少屏合适?
A:没有特定的规律,跟你做的文章有关系。像我们的文章特别长,尽量压缩,把废话去掉,但前提是不牺牲内容。
Q:做公众号的目的是什么?
A:肯定要商业化,商业化是保证可持续的重要力量。欢迎大家给我们多提供点子。
Q:如何把控好文章的节奏?
A:分享一个直观判断方式。无论我们团队谁做完文章了,我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把控,假设我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我感觉在哪个地方卡住,就想怎么优化。比如开头,太慢了,就像看电影,很长时间还没有进入正题,就会退出。把自己当作小白用户,变成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思维,其实很多来自我们本身分享的一些的文章,比如上次周鸿祎讲产品的,就非常有启发。我觉得,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只要你肯花心思,就能发现很多规律。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