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阵容 -
毛继鸿 | 服装品牌"例外"和公共空间"方所"创始人
庄崧冽 | 雕刻时光咖啡馆创始人
钱小华 | 先锋书店创始人
吴永红 | SoLife 家具店创始人
把文翰 | 淘宝食材网店"把文翰的店"创始人
张小强 | 医生集团创始人
Tina | 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中国区创始人
4月时我们发布过有关这部电影的消息,换来的,是绝对MINI(指公众号)有史以来最高的单篇评论量和后续10场点映的观众爆棚。
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以上七位创始人的故事,我们定名为——《内心引力》。今天(指9月6日),在电影即将公映之际,我们邀请导演用一份手记来讲述自己的"内心引力"之路。
来源:绝对MINI(ID:MINI__China)
作者:施秋荣
原标题:你最不想忘的"初心",MINI把它拍成了电影
文章经数英网重新整理,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导演手记 -
最近听到一个说法,现在的大学生毕业都不做简历,改做商业计划书了,人手一份PPT找天使,闯江湖。这大概是句玩笑,但它让我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这就是“创业潮”,也激发我想和更多人分享《内心引力》的故事。
2014年3月,我们酿影像工作室与MINI中国一起,开始筹划一部名为《创造力20》的片子。那时我们对“创业潮”还没什么概念,只是简单地被一些在不同领域发挥创造力的人物所吸引。他们都是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人,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创业。
现在看来,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带我们一步步深入关注到这个群体,用镜头记录下时代的一个切面。
时间的力量、与拍摄对象之间的真诚往来,是纪录影片独有的魅力。
这些主人公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不同于故事片的虚构人物,想让他们毫无保留地,让我们去记录他们的创业生活,并不容易。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跟拍摄对象建立信任,消解他们的各种焦虑和怀疑,让他们了解我们想要记录过程并与更多人分享的心情,而非以报道者的姿态,对创业的成功或失败做价值评判。
张强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强,因为不满医疗现状,出走体制,为“做纯粹的医生”在上海创业。然而,同行因尝试自由执业而触碰红线的教训,让他如履薄冰。再加上投资方的质疑,可能的政策风险,处在多重压力下的张强,在最初总是有意躲避我们的镜头。
拍摄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也差不多经历了这个由陌生到信任的过程。电影拍摄结束后,钱老师主动提出由我们为先锋书店二十周年拍摄一部影片,让故事继续。我们都是“大地上的异乡者”,是这些温暖,让我们向前。
“生意人不可能这样挑笋子”,这是做食材电商的把文翰,在乡间收购食材时遭遇的非难。乡亲们不理解,这个千里迢迢进山来收笋子的人,为什么如此挑剔,还一度怀疑他动机不纯,“一定是个搞新闻工作的,在刺探敌情”。
哭笑不得之外,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他们虽然都是创业者,却并非典型的生意人——这仍是一群想要坚持热爱的理想主义者。他们选择创业,是选择不违背内心,去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
班夫中国的创始人Tina,最爱的就是上天入海。但在我们的镜头里,她的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洒脱和自由。为了将班夫更为专业的介绍给中国极限运动爱好者,她与丈夫常年分离两地。甚至在班夫电影节开幕的前夜,她还需要在哄宝宝入睡后的深夜,灌一口咖啡,驱车赶往工作现场救火。而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六年。
创造力改变世界,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这通常只是一个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创造和改变,来源于内心的力量。
那些改变世界的人,原来只是忠于内心,把喜欢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与心爱的人一起开一家咖啡馆——“雕刻时光”的创始人庄仔,可能是最早完成这个大多数文艺青年终极梦想的人。创业二十年,现在的他却感到身心俱疲,最初追求的自由自在,似乎离他越来越远。在西双版纳,庄仔认识了种咖啡豆的张老大,这个近乎偏执地坚持自我的苦行僧,让他感到尴尬和刺痛,他想要重新发现自己被遮蔽的内心引力。
就这样,在不断深入的拍摄过程中,我们从“创造力”出发,找到了将这些主人公系在一起的“内心引力”。
谁都想以兴趣为工作,但真正坚持到最后,把热爱做成事业的人总是很少,这需要强大的心力,更需要真正的付出。与世俗标准对抗,与生活惯性对抗,是每个内心引力派随时要面对的课题。
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原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我们用了18个月,跑了5个国家,20多个城市,带回8万多G 素材,在剪辑台前磨了2年,交出了这么一部讲述7位独立品牌创始人的故事——《内心引力》。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跟着自己的“内心引力”,一边较劲一边朝前走的过程。
我们记录故事,这些故事也反过来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持到最后。
后期剪辑过程中,我们一改再改,每看一遍,都忍不住去想还能怎么调整可以让它更好。作为一部电影,《内心引力》不是没有遗憾,应该说有很多的遗憾。但就像 Tina 在片尾说的,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一起,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对我和胡弦来说,这些我们都实现了,对此我们充满感激,并愿意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纪录电影,所以它会带着某些天然的标签,比如小众,比如非商业。
我是拍纪实出身的。求学时虽然学的更多是剧情片创作,但出于兴趣,拍得都是一些关注现实的题材。北京的老年群体,西南的少数民族,浙江的留守儿童,都曾是我的拍摄对象。其中一些片子拿过奖,也得到机会在电视台播放,但囿于题材,传播力十分有限。我被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滋养,却也深感其局限。
而在院线出现过的纪录电影中,《海洋》、《喜马拉雅天梯》,以及最近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多是自然题材。关注现实题材的优秀纪实电影《归途列车》、《千锤百炼》则着眼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或阶层的生存状况。然而,能够代表当下人们生活和创造热情的纪录电影领域仍然空白。
所以当《内心引力》拿到龙标时,我们是很期待的。这不仅关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同时也将成为一个试验:一部关注社会大众话题、与现实相关的纪录电影,会多大程度地被商业院线所接纳呢?
过去的半年中,我们一直在为《内心引力》的宣传发行而奔走。5月,我们在北京国贸百丽宫做了一场点映,观众的笑声和眼泪让我们倍受鼓舞。但是,在这样一个精确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时代,即使看过影片并给出好评,发行和院线公司也还是没有把握接下这部电影,吸引足够的观众去影院买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现在的合作伙伴——雪人电影,他们对《内心引力》的故事感同身受,我们也因此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后续加入的香港寰宇电影公司,为促成电影上映而一起努力。
《内心引力》不是成功学鸡汤,它就是一群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和你我一样,生活着,热爱着,挣扎着。看电影最终都是在看自己,如果你有被打动,那也许就是内心引力的作用。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朋友。
感谢内心引力。
施秋荣 胡弦
2016/9/6
- 电影海报 -
- 预告片 -
《内心引力》目前已获得电影公映许可证,有别于常规商业电影较为受限的短期集中排片模式,这部电影预计将从 9月下旬开始的几个月中在全国各大院线陆续公映。四大城市优先场(北京、上海、成都、深圳),请亲自到电影院与我们一起向“内”行走。
最后附一则番外故事:
在一次点映结束后,有位观众告诉我们,他辞去了公关公司的工作,打算去做一名厨师。他一直就喜欢做菜,只是缺乏勇气。《内心引力》鼓励他走出了这一步,世上可能又多了一个自在快乐的好厨师。刚才,他发信息告诉我,昨天没能上水案,而是帮临时请假的洗碗工同事洗了一下午盘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很是快乐。
- END -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