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山创意副总监:做创意的,有时候就该感情用事

举报 2023-11-10

原标题:山民实录07 | 先相爱,再相杀

其实我不太看山民实录。

因为刚入行时,听过一句话,要跟同事保持距离。

群玉山的工作时长不短的,所以我要跟同事的工作脑保持距离。之前我是这么想的。

所以在这个「轮到我了」的游戏里,我是恐慌的,到底是谁在看山民实录啊?我要写给谁看呢?

这是一个copy base的人下意识的反应。

到底是写给谁看的?这决定了:

这篇实录的班味和人味的比例是多少?

我要作为一个「把山抬高一厘米」的那块石头的存在,还是一个「山民」的存在?

含山量太高的话,那要如何区别「山民实录」与「项目复盘」?

但最后我决定——


1、「以我为主」

对群玉山稍有了解的朋友会知道,群玉山不是一个那么「自由」的地方。

脱下来的衣服随手挂在椅背上,不可以;

人不在位子上椅子不推进去,不可以;

桌子上的物品呈布朗运动态,不可以……

其实老板一般也不会说。

但如果说,他一定可以说到你羞赧无比。

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你工作状态的体现。

毕竟,这是一家擅长「上价值」的公司。

(这个“他”,可以指四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他们在某些点上出奇一致,只是触发机制不同)

一种近乎老手艺人的规矩奇多,带有明显的大家长色彩,如果你父权过敏,建议绕道,如果你表面老实、内心自我,那确实可以磨一磨。

每一个老板都有稳固且行之有效的自我框架,这也是他们可以各自牛逼的前提,要说服他们需要一点力气。但我要说的不是这部分。

如果待在群玉山的时间稍长一点,你会发现,还留在这里的同事,都有很坚硬的自我的部分。

这个部分,在对上的时候可能不明显,也许是因为面对权威而自我收拢。但一旦进入水面之下,相对平级之间,会发现每个人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可能有些人表达直接,有些人表达含蓄而已。

这重自我,在有一个阶段一定会倍感痛苦。

因为跟强自我的老板一起工作,自我认知、自我价值评判、自我认同会被不断冲刷。

所有你曾经以为能够自我掌控或者判断的部分,都会因为项目体量巨大、需要十分慎重,而被说“还不够”。

你必须允许自己的身体成为不同思维的战场。

允许各种想法渗透它、穿过它。

允许反复横跳。

允许在弯曲的缝隙中「微笑爬行」即便不知道前面会不会豁然开朗。但还要告诉自己一定可以。

就像文案擅长用文字扮演任何一种人。在这个层面上,「我」只是一个容器。

只有经历过这阶段,你才会发现有一些想法或者行事方式,你会「质疑、理解、成为」。

而另外一些不属于你的,继续坚持自己就好了。因为人必须坚持自我,才能完整地活着。

因为,对山来讲,碰撞和挤压是无法避免的。

因为,只要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前提:为好东西让路。

当然,一个肉眼可见好出一截的,才叫好东西。60分和65分的较劲属于菜鸡互啄。


2、想敲进一颗钉子
就要承受被砸到手的风险

“噢,群玉山做的。”

其实,我有点习惯了别人模棱两可、暧昧不明的态度。

似乎「群玉山出品」代表了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似乎「群玉山」三个字可以抹杀掉客户的需求与特质、项目参与者所想做的表达。

先不论是不是,谁又能服气呢?

对于一个需要通过外界评价来评判实际工作效果的广告从业者来说,很难不陷入自证。

一方面,我用一家公司需要有明显的自我特质用以界定生态位来劝服自己;

另一方面,客户选择一家agency是基于市场的判断,山的使命感再高,也只是品牌用于阶段性自我表达的工具,而市场只会在需要山的时候找到山,需要海的时候,自然会去找海;

最重要的是,回到受众的真实广告环境中,当同一家公司的出品被打散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媒介环境下,比起是否是群玉山风格,我们自己还是更应该在乎是否真的有助于品牌。

我很庆幸,身边的人,都在把广告当成一个事业在做。

是否有助于品牌这件事,对这些人而言是一件关乎自我价值实现的事。

我们希望用观念去影响一个品牌,影响一个品牌未来的动作,它对社会关注的点、和它发声的领域,因为我们还在相信观念的力量。

我们相信,观念本身就是力量。

我们也相信,如果只有观念没有行为,就没有力量。

所以我们把手伸得特别长。

希望在客户的产品里加入一个新衣标、希望卖书的客户去收书、希望一个雇佣品牌改变自己的面试流程……

我们希望在品牌的房子上再往外搭个一间半阁的(当然每一次都需要和房主达成共识,擅自搭建属于违章),而不是在品牌原有的墙上重新画上一副好看的画。

我们希望不把这两者界定为所谓的「高或是低」「对还是错」「山里还是山外」,这是一种选择。

就像当我们在说品牌顶层设计的时候,我们相信所有的顶层都是从底层与本质长出来的。

而在这里的人,本质终究都是善良的。

所以我们还是会造钉子、敲钉子,反复权衡敲进钉子的位置,打磨钉子确保它足够尖锐,然后用一记重锤,把钉子敲进去。

当然,一旦打歪,就会打到自己的手上。

当然,如果一开始就选择画一幅画,也就不存在这样的风险。


3、我在山的北面
开了一满坡的花

山,是一个聚合体,一个生态系统。

山有一定的规训意义,但深入其中,你又会发现物种丰富。

有玩高级定制还在办个展的人:


livia的手可以画画可以做衣服可以做意大利手势

有做行政工作但韩语很溜的人:


猜猜这是谁

有本职IT但十分擅长打造景观缸的人:


小楠

有专业游泳选手还不止一个:


不用猜

有什么宠物都能上手养的人:


Carl

有擅长孵鱼苗的人:


送子观音周周

……

同事的「才艺」很大程度上可以丰富人的业余生活。虽然业余在这里几乎没有。

(场外信息:喊了一年的骑行队成团0次,园区自行车店家或成最大受益者)

经常要等到同事离职的时候,我才会突然生出一种,「哎,还没跟TA学到XX怎么就走了」的感慨。

但我确实,和他们中的某一些人,互相分享过各自人生绝大部分的痛苦。

大部分时间我们互相安慰、彼此支持,小部分时间,我们的感受像喷发的火山一样,灼伤彼此。

吵架、冷战、小学生才惯用的「我不理你了」。这本不是同事身份应该承受的。

但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想过,人对「关系」的理解,对「维系关系」所做出的努力与转变,竟然可以发生在team当中,和同事之间。

我们花了很久的时间,长成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的样子,即便其余大部分在相撞时还是咔咔作响。

我也不认为这是件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我们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去挖掘彼此表达中可能被遗漏的部分。

这听起来很不职场。但可能做创意的有时候就该感情用事。

因为当所有脑袋都要往一个方向聚拢、并试图迸发最大能量的时候,

我们需要all in one。

BTW,我们组需要且永远需要ONE PLUS,但在于这个PLUS是否是PLUS。欢迎来询。

其实这篇山民实录迟迟未下笔。

写完之后也会因为当时当下的感受发生变化而随时拿出来改一下。

包括重新写下结尾的此刻。11月1日01:55,我们还坐在会议室聊「意义」。

是的,我们的工作,经常都在探究「意义」。

其实我经常陷入「无意义」。

但你们知道吗?在所有我们一起试图讨论终极意义的时刻,我在终极看到了你们。


团队照片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