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活进行时02:从《东之伊甸》到Layar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1-05-09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估计由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东之伊甸》

看过这部动画片的童鞋们肯定对平泽他们社团开发的 “东之伊甸”软件印象深刻,这种摄像头指着某人/物体屏幕上就会自动加载该物体具体信息的软件在当时想必是很多人见所未见的。虽然这款软件在动画中只是用做一个交换二手物品的平台,但是现实证明神山监督还是挺有预见性的。就在动画片上映的同年(2008年),斯坦福的大大们发表了一篇名为《Outdoors Augmented Reality on Mobile Phone using Loxel-Based Visual Feature Organization》 (户外增强现实技术在基于Loxel系统的移动电话平台上的应用)的论文,这一年Iphone 3GS开卖,Yelp发布了其AR客户端并且名声大振。

之后一年的六月,当时还默默无闻的Layar的创始人们在apple store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Layar。

Layar

其实AR在非民用领域的应用已经起步几十年了,不过基本上局限在工业国防等方面。在各种行当里广泛使用的人脸识别就是AR的一部分,米帝国主义战斗机飞行员的HMD成像系统可谓是在非民用领域把AR运用到了极致。

士官长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佩戴HMD系统)

就移动设备而言,早期智能手机上 GPS和指南针的搭配已经可以初步实现增强现实——发现附近的餐馆、地铁入口、位置信息等功能,例如Google Map和Nokia Ovi。但是随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手机硬件性能的飞速发展(都望着四核+独立GPU跑了)和操作系统的规范化,结合摄像头、LBS服务、SNS的新社交网络AR服务开始蔓延——从Yelp开始,到LayAR大红大紫。


然后我们有LayAR

关于Layar是什么Damndigital以前做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点我:Layar, AR(增强现实)应用的开放平台(附演示视频))。

相对于早期的一些支持摄像头实时AR的应用来说,LayAR的优势在于它不再像Yelp一样局限于店铺推介和评论,或者像Sekai Camera那样专注于AR游戏平台,Layar什么都有,从Wiki百科到天气查询再到打发时间的蛋疼小游戏,Layar 只是一个浏览器,扮演着一个中立的技术平台,第三方开发者需要遵守的仅仅开发协议,而不必像在Yelp那样因为平台本身的业务倾向性只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发挥才智。并且所有的AR应用都做到了谷歌街景(Google Street View)一直想做的事,却不会有那样的侵犯隐私问题。


再然后呢?

这里有一段来自Articulated Naturality Web的视频,描绘了在未来AR技术达到成熟之后的景象:

诚如视频的介绍所言,移动设备上AR应用的未来绝不会被技术问题绊住,然而硅谷的Geeker们说没问题,不代表真的没问题:

  • 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所有互联网的移动应用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显而易见的是移动设备软硬件的发展进度甩开国内基站投资与建设几条街。目前国内一线城市免费WiFi数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3G网络实用性仍然不足——移动TD先天发育不良,联通非iphone套餐价格太高,电信更是基站少到影响基本通话质量;仍然存在进入室内接收不到GPS信号的盲区。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很难想象一个找了半天GPS定位信号再要耐心等待GSM小猫拉大车般加载数据的用户会爱上使用AR,要知道2G时代的替代品多的是,比如google map。

  • 电池续航。智能移动终端最大的软肋,一块电池顶一天算靠谱,能顶两天就能拿来当卖点美其名曰“超长待机”。然而AR技术需要更频繁的使用CPU,耗电大户摄像头更是需要常年开启,在弱光环境下要开闪光灯那就更雪上加霜了。在这个智能手机续航除了iphone勉强合格其他完全不能打的时代,AR爱好者想必得随身揣他个5块10块电池。

  • 夜间识别。对现在的手机制造商而言,摄像头和阑尾区别不大。800万像素加光学变焦加莱卡认证的噱头远古时代的诺基亚就玩过了,以拍照为卖点的手机更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没错就是诺基亚),当下的智能手机摄像头一般配置为500万(中端/商务)/800万(旗舰)的数码变焦摄像头——够用就成,而且普遍得上了夜盲症——暗处无法对焦,噪点极多,宽容度极差。想象一下晚上才逛街的上班族掏出手机打开某AR浏览器结果因为CCD光敏度不足无法识别的窘状吧,我想一种必须提供良好照明才能顺利使用的应用,其用户体验绝对不会好。

  • 创新。社交网站已经有了各自不同的分工,twitter强调传播链;facebook侧重把现实人际关系搬上网络;linked用来跳槽,等等等等。然而技术的google想把AR加入街景(他们已经开始这么干了)易如反掌,Yelp想铺开战线也未尝不可能,LayAR随时都会面临被同质化的危险。不同于“相对”成熟的社交网络,增强现实领域的产品并没有哪一款的特点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排他性。我们所期待的AR产品,绝不仅仅只是打开一个摄像头,融入LBS功能,再追加一些位置信息,偶尔还能玩个游戏。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