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暴雷的钱大妈,已无IPO故事可讲?
钱大妈的招牌,被自己亲手砸了。
前不久,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2023年第23、2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中,钱大妈旗下4个批次的产品被列入“不合格产品”。
尽管钱大妈在11月23日及时作出回应,声称涉事产品已第一时间下架,并按照公司制度更换了供应商。但根据公告信息,钱大妈自身同样扮演着部分涉事产品的供应商身份。
难道,钱大妈打算将自己“换掉”吗?
一、公然违反农业部禁令,钱大妈形象尽毁?
很难想象,在2023年还能看到“农药”“杀虫剂”等词汇,和生鲜产品有所关联。
钱大妈被曝不合格的产品中,共涉及蔬菜、配菜、水产三个类别。其中,水产相关产品独占2个批次的通报批评。
被通报的蔬菜类别中,钱大妈广州市越秀区顺展食品店出售的菠菜,被检测出“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项目不合格,超标了近一倍。
该项指标属拟除虫菊酯类仿生物农药,也可以视之为中等毒性的杀虫剂。少量进入人体并不会引发急性中毒反应,但如果长期食用,很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肝脏负担加重等病况,严重时还会致癌。
而被通报的配菜类别中,广州市增城龚龚龚商行出售的红头香葱,同样被检测出与菠菜相同的农药、杀虫剂残留,超标规格为2.5倍。同时被查出来不合格的,还有“水胺硫磷”项目,超标2倍。
令人担忧的是,“水胺硫磷”是一种“速效”杀虫剂。挂着“速效”名头,可见其毒性强烈,再加上超标倍率如此之高,很难说是否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
被曝光的2个批次的水产,分别是广州市越秀区吱吱食品店出售的大口黑鲈,以及广州市荔湾区钱大妈生鲜店出售的活鲈鱼。
前者被检测出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神经炎、肝脏坏死、致癌等症状的“呋喃唑酮”,在农业部的规定中,该类药物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后者,则是被检测出超标近10倍的,影响肠胃、肝脏、神经健康的“恩诺沙星”。
危害性如此高的药物成分,究竟是怎么出现在这些生鲜产品之中,我们不得而知。但根据广州监管局的公告,除了活鲈鱼供货源未公布外,本次不合格产品的供货商分别是钱大妈(江高)配送中心、广州市钱大妈生鲜食品连锁有限公司、钱大妈(东莞)水产配送中心。
很显然,问题出在了内部。
那么问题来了,钱大妈接下来将按照公司制度更换供应商,究竟该如何操作?内部整顿“自罚三杯”,还是将供货源具体到农户、渔民,层层甩锅?
至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以“日清”“新鲜”“不卖隔夜肉”等为宣传核心的钱大妈,不管今后能否保证食品质量的稳定,在抽检消息公布后,其品牌形象已受到极大打击。
即便钱大妈能够撑过这场危机,筹备多年的上市梦和扩张梦,终究也是碎了。
二、加盟模式反噬,翻车后再无IPO故事可讲?
2021年之前,钱大妈已然成为生鲜赛道的独角兽。
作为广州本地的生鲜销售品牌,钱大妈从猪肉专卖店起步,在2013年左右才进入社区生鲜赛道,开启了全品类经营。
而后钱大妈又在2014年引入加盟模式,凭借“20%以上毛利率”等快速回本的宣传,以及当天上市当天清空的“日清”模式,吸引了大量加盟商的关注,并在随后几年间进入高速发展窗口期。
在这期间,钱大妈在2015年开启A轮融资,收获和君资本约1300万元的投资。而后又在2017、2018、2019年间,将融资轮数延展至D轮,受到启承资本、高榕资本、泰康人寿等多个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其估值一度高达100亿元。
资本的协助下,到了2021年,钱大妈在全国各个地区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3000家,最高时候一度接近4000家的体量。与之相应的,上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早在2019年就有传闻称,钱大妈将赴港股开启IPO。
只是还没有等到钱大妈将传闻变成现实,2021年加盟商的集体维权,就率先将钱大妈的独角兽形象祛了魅。
彼时,因为钱大妈的加盟规则过于苛刻,加盟商不仅没有进货权和定价权,“日清”模式下为了处理临期产品,钱大妈频繁铺开的打折活动也严重侵蚀了加盟商的盈利空间。不少加盟商都陷入了“客流量越大、亏损越大”的困境,在大量亏钱后只能选择曝光维权。
随着事态发酵,后续还引发了央视的关注。钱大妈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对加盟模式进行优化后,扩张势头立刻慢了下来,截至2023年7月份,全国门店数量也只维持在3500家左右。
通过天眼查也能看到,在钱大妈涉及的司法纠纷中,大部分都是与加盟商之间的经营、合同纠纷。尤其是2023年,更是长期以来开庭公告最多的一年。
加盟模式推动钱大妈成为行业独角兽,但对经营结构的预设不足,也在巅峰时刻成为更进一步的拖累。再之后,钱大妈尝试进入生鲜电商、预制菜等新兴领域,但由于底蕴不足,再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钱大妈已经很难再现当年的扩张势头。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被监管局点名批评后,钱大妈的供应体系也将遭到长期的质疑。加盟失衡、供应不力,连续踩雷两个与生鲜经营休戚相关的关键领域后,想要再走上市的路子,钱大妈可能已经没有更好的IPO故事可以讲了。
不过还是希望钱大妈能尽早梳理好这一次食品安全事故的前因后果,尽快给消费者和投资市场一个交代,找回昔日的辉煌吧!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