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旅上线《没好果子吃》,这波宣传我给满分

转载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1-04

这年头,各大城市的文旅宣传片遍地开花,拼创意、玩梗、文案出圈,可以说是用尽奇招。


最早记得是淄博烧烤,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城市就像嗅到了紧迫感一般,开启了一场创意上的大比拼,不得不说,有些甚至比品牌拍的广告片还精彩。



新奇的是,广西也加入了“战局”,巧妙地把广告片拍成了反转剧,背后隐藏的是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及对青年文化的应援。



广西文旅宣传片出圈


上线《没好果子吃》反转广告



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日渐多样化,对于日常所见的广告信息也早已脱敏。但,新鲜有趣又好玩的广告信息内容,还是会促使大众产生好奇心理,一探究竟。



为了宣传广西的城市特色,广西文旅推出了一支现代风格的反转大片——《没好果子吃》,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和关注。



影片以情侣见父母为剧情,在内容创新上对“梗”做出了更多元的创意表达,把“没好果子吃”拿来做文章,这要是老外看到,没有中文十级指定能给绕晕。



女儿远嫁广西,家里人担心,这么远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一定没好果子吃。然而这句话在男方耳中却有了另一层意思,毕竟广西最不缺水果,一定有好果子吃。



在双方不在同一频道的僵持之下,短片也迎来反转,直接把硬广贴脸上:除了砂糖橘,广西还有两百多种水果,每天吃一种,半年也炫不完。



从为远嫁“没有好果子吃”的反对,到广西遍地水果”有吃好果子吃”的向往。视频从水果主题上升到文旅主题,在趣味之中给城市形象、特色做了一波广宣。





从营销层面上说,反转的剧情设置本身就是撬动用户情绪的讨巧方式,不仅把在广西实现“水果自由”的幸福感尽数体现,同时也活用了网络热梗,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做营销。



年轻化社交语言植入


从“玩梗”到“造梗”的升级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无论是品牌,还是时下暗流涌动的文旅行业,他们所面临的课题,便是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喜好,真正地走进Z世代圈层,“年轻化”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广西文旅宣传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年轻化社交语言植入,从“玩梗”到“造梗”的升级,就如其中的“没好果子吃”,让人知道有反转,反转揭晓后又让人忍俊不禁。除此之外,品牌并没有放弃在社交平台上的营销造势。



12月25日,广西文旅官博发布《没好果子吃》TVC,并释出#你不知道的阿桂#话题,在拿捏年轻人心理的同时,也给广西有多种好水果做了一次声量扩张。





依托TVC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在评论区内,就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应援热潮,表示“最近宣发很大胆,效果真棒,可以加鸡腿了”、“最近广西打开了正确的宣传方式”、“八桂水果,好山好水好好食”。





广西文旅找对了正确的宣传方式,本质上就是契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和口味,尤其是对于这种搞笑玩梗的片子,相比于炫技正经的宣传片,在降低营销翻车概率的同时,也让传播力更强。然而,这其实并不是第一次所为。



早在之前,广西文旅就曾推出《赏广西,看不尽》,以“皇上”为出巡选址苦恼,“众官员”推荐多地一一被否,最后被广西壮美山水所吸引。



只见“官员”一脚踏入水墨世界,来到山水秘境:百色通灵大峡谷、崇左峒那屿湾、柳州鹿寨香桥、百色浩坤湖……诗中画、画中仙,这美景谁能不眼馋?



古色古香的文化质感,朝代式创意背景,把脑洞上升了一个层次,无形中塑造了会玩的广西文旅形象。



城市形象的塑造以及对青年文化的应援



从整体上不难看出,广西文旅的重心在于水果、城市特色的彰显,提升大众对于城市的好感度,而其中的整活、搞笑元素则是一种包装,让广告变得更有趣味,这个方式对于营销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



正所谓“官方整活,最为致命”,在早前,福建沙县小吃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条文旅创意广告片,一经发布便刷屏了朋友圈,可谓是出道即顶流。



虽说是第一支广告,但其技术含量不亚于百万级大片,从周星驰到王家卫,从强行搞笑到偶像剧风,从疯狂动物城到烫嘴普通话,就连台湾电视剧《紫禁之巅》中的经典梗“你们不要再打了啦”都给半复刻出来,相信不少人在看的时候很难绷得住。



沙县小吃作为从福建走出去,且经历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在无数城市遍地开花的老品牌,一直都是以平价、朴素收获用户喜爱,这么多年中的第一支广告,在新奇感上自然拉满。



其核心亮点就在于广告内容,用更年轻化的姿态去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无形中扩大了沙县小吃文化IP声量。



无论是广西文旅的《没好果子吃》,还是福建沙县小吃,二者在创意方式上其实异曲同工,在正经中包含反转,在反转中凸显趣味。



文旅的这个概念很聚焦,因为本身就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宣传过程,相较于常规的品牌营销,大众对其接受度非常高,毕竟,这里面没有过于浓厚的“铜臭味”。



也正是因为大众的高接受度,让文旅营销有了更多更大的发挥空间,很容易做出出圈的案例,广西文旅这波就属于很经典的例子。一方面在塑造城市的一种“人文”属性,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应援。


作者 | 刘文导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