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拆解,「喜茶」品牌迭代史

举报 2024-01-16

1705312481504877.png

如果问你:联名狂魔喜茶,哪次联名最让人印象深刻?

奶茶十级冲浪选手,可以轻松给出答案。

但如果问题换成「喜茶第一次联名是什么时候」,你可能就懵了。

答案,我们后面揭晓。

开始阅读前,我先介绍下文章结构,即品牌升级的核心方法,分4点:

1、升级的核心是体验
2、背书资源的支撑与辅助
3、注入文化价值
4、品牌形象的匹配与统一

本文试图相对系统、完整地论述喜茶的品牌迭代过程,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17年2月,喜茶将门店开到上海,引发了现象级抢购潮。自此,一个新行业名词诞生——新茶饮

此后7年,更多新玩家入局,老玩家也被迫升级,新茶饮行业迎来了高速成长期,并成为消费市场最卷的行业之一。

喜茶,作为行业翘楚,品牌升级一直随市场潮流而动,但其品牌模式始终如一,简单总结为「原创+潮流」

原创,是其引以为傲的产品力。

2012年,当市场仍以粉末状奶茶为主时,喜茶便采用茶叶与牛乳,做出行业首款芝士茶。它迅速成为爆款,帮助喜茶在广东地区打响名声。

2012年,喜茶在广东江门江边里小巷的第一家店

这样的成功,无疑为喜茶注入了更多原创动力。2017年,首创芝芝芒芒一经推出,便受到年轻人热捧,「芝士水果茶」这个品类迅速蹿红,新茶饮行业掀起了一波效仿热潮。

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喜茶肩负着行业产品创新的重任。持续正反馈,也将原创基因刻在喜茶DNA中,并成为一种习惯。

不过,奶茶作为快消品,如果只懂原创产品,很难做到头部。用包装把用户挠得心痒痒,让其愿意持续买单,才更具挑战。

恰巧,喜茶,就很懂得如何撩拨用户。

2016年起,它用一次次开行业之先的联名,在用户心中,为自己烙下了一个强标签——潮流。

这里解答下开篇问题:2016年10月,喜茶赞助「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是其联名活动的序章。

2016年10月,喜茶参加「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

以现在眼光看,活动方式很简单:

找工匠做一个流动贩售车,在音乐节现场售卖喜茶。形式看似简单,理念却很先进,用互联网黑话总结就是「借助优质传播载体,精准辐射目标人群」

翻译成人话:跟对的人,用对的形式,说对的话。

流动贩售车虽小,但有手作概念加持,整体设计颇有质感,是一个讨巧的传播载体。爵士音乐爱好者,则在音乐鄙视链的顶端,结合喜茶30元左右的售价,非常适合做目标受众。

这套打造潮流印象的理念,你可以在藤原浩联名看到,以及FENDI联名。

以上,是我理解的喜茶品牌模式,下面从4个核心方法逐一分析。


一、用户体验

喜茶,能成为许多用户心中的新茶饮 NO.1,对用户体验的强关注,是重中之重。

关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产品。

从2012年首创芝士茶,到2016年首创满杯西柚,到2017年首创芝芝芒芒,再到2018年首创多肉葡萄。喜茶的「首创」强迫症,一直在持续「发作」。

2018年,喜茶首创多肉葡萄系列

直至今日,即便市场过饱,创新空间没多少,喜茶这一「病症」,仍会反复无常。比如,2022年7月首创的夏日柠打椰。以及,许多并非喜茶原创,但却由它带火的:酷黑莓桑、喜柿多多、多肉桃李等。

此外,一些小众水果,也借由喜茶影响力,从地区走向全国,比如2021年7月的多肉黄皮仙露,2022年2月的满瓶芭乐葡,2022年5月的灭火杨桃等。

在原料方面,喜茶也一直在求变。2020年11月,在人气产品黑糖波波牛乳中,加入被誉为牛奶黑科技的「冰博克」;2021年4月,尝试使用被誉为茶化石的珍稀茶种「碎银子」。

正是以上诸多创新,形成了用户对喜茶富有创意的认知。不过客观来说,自2022年1月宣布降价后,喜茶产品原创力,有一定程度下降。但这并非坏事,甚至是扩大市场规模的必经之路。

二是健康。

既要好喝,又要喝不胖,成了新茶饮兴起后,最显著的用户需求。霸王茶姬近两年爆火,便与此有关。喜茶,自然也早有关注。

早在2018年10月,喜茶就领先行业平均2年以上,推出了低卡甜菊糖,宣称热量、含糖量直降90%以上,用户加1元即可替换。要知道此时,元气森林还没从便利店突围,喜茶有此嗅觉,显然是看到了评论区用户的呼声。

2018年10月,喜茶首推低卡糖

自此,喜茶对更健康的追求,便一发不可收拾。

2020年7月,借喜小茶厂牌,推出第一款主打「0糖0脂」的瓶装汽水。

2021年10月,在瓶装爆柠茶中,喊出「低糖微涩」的主张。

2022年7月,围绕三款瓶装饮料果汁茶、爆柠茶、轻乳茶,打出「要低糖,更要好喝」的招牌。

2023年4月新上市的轻果茶,在健康赛道继续加注,宣称「轻糖,轻口感」。

1个月后,「0糖0卡0脂」的玄米大麦植物饮料空茶横空出世。

2021年6月18日,喜茶上新果汁茶系列

除了瓶装饮料赛道,在用户更广的奶茶市场,喜茶的健康理念通过原料升级以求突破。

从2012年开行业之先,率先使用茶叶与牛乳,喜茶对原料的迭代从未停止。更系统性的营销动作,始于2022年6月。

当月初,喜茶借用「专家说话都不靠谱」这个梗,反其道行之,写下《这次要听专家的!》一文,并联合中国消费者报社,发起新茶饮行业首个真奶使用倡议——《现制奶茶品质奶原料使用倡议》,通过强调乳制品价值,拔高自身行业地位,并呼应了部分用户「因降价带来的质量担忧」。

月底,喜茶又借桃李系列上新,喊出「真果」概念,并持续迭代,进化为如今的「真奶无奶精、真茶无香精、真果无香精、真糖无假甜」。

2023年,喜茶同样不能消停,又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9月推出「首款专用奶」,宣称蛋白质含量比国标要求高27%。

2023年9月,喜茶推出首款专用奶

二是10月公开配方原料,进一步展现原料健康属性。其中产品热量计算数据,与霸王茶姬9月推出的「热量计算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必要补充一句,从功能上新时间来看,应该不存在抄袭问题,只是他们都看到了当前核心用户的需求。

三是技术。

2018年6月,当99%奶茶店还在人肉排队点餐时,喜茶用户已经可以借助「HEYTEA GO」小程序,实现线上排队。而多数竞品,是在2020年才启用点单小程序。即便是一时瑜亮的奈雪,也是在2019年5月才推出自家点单小程序。

2018年6月,喜茶首推点单小程序,并支持外卖配送

无独有偶,2020年4月,在微信公众号渠道,喜茶注意到几乎所有同行,都做起了纯图文设计,那么如何才能更出挑呢?

答案是 SVG 交互技术。即用户可互动式推文,除了正常阅读,还可以点击,就像在玩 H5小游戏。

而此时,除极个别头部公众号,比如 GQ 实验室,鲜有品牌思考如何将 SVG嫁接到产品设计中。此后,喜茶用一次次交互创新,奠定了自身在交互推文设计领域的地位,同时也将「灵感」这一看不见的概念,注入到用户心中。


二、背书资源

然后,我们来看看喜茶对背书资源的运用。联名,无疑是喜茶最惯用的背书方式。

关于喜茶联名,相关文章已有许多。如《喜茶:联名营销界的天花板是如何炼成的?》一文,就颇有见地。

其中,有提到「喜茶与《梦华录》联名时,从洽谈到所有物料落地,只花了三周时间」。[1] 尽管当时喜茶尚未开放加盟,门店不足1000家,但这个执行力,也是相当恐怕的。

关于如此高效的执行力,是如何炼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喜茶不同阶段的联名取向,略窥一二。

以我所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位期,始于2016年10月,终于2017年5月。

前文提到的起点——国际爵士音乐节,源于喜茶策划的一个市场活动「Heekcaa to Go」。他们找工匠师傅手工定制了一个叫「Retro bike」的移动摊位,前往目标用户高频出没的区域,贩售喜茶。

主打复古情怀的「Retro bike」

第一站是爵士音乐节,第二站是电子音乐节,第三站是深航总部,第四站是站酷总部,都十分符合喜茶希望的用户画像。

不过这轮传播活动,仅做了四站,便宣告结束。人群辐射以线下用户为主,品牌调性是有了,但传播效果似乎有限。

于是,喜茶开始尝试线上合作,如联合韩寒创办的 App「ONE」跨界,推出了「评论区写诗送书」活动。此外,还与小S主演的电影《“吃吃”的爱》做了参与讨论送电影票活动。

2017年5月,喜茶×ONE 联名定制卡片

两次合作的数据效果,显然一般。但用户定位同样精准,无论是韩寒的粉丝,还是小 S 的粉丝,都符合喜茶心中的用户标准。所以,称之为定位期。

第二阶段走量期,源头始于2017年6月,终于2019年5月。

2017年6月,喜茶迎来第一个有更多物料支撑的联名,与广州 W 酒店。这次活动推出了联名手提袋、联名行李牌,还有联名礼盒。在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的同时,借助以上物料传播,实现了更多曝光。

2017年,喜茶×广州 W 酒店联名礼盒

7月,喜茶又联合美妆品牌贝玲妃,不仅推出了专门供媒介传播的「联名礼盒」,还设计了「扫杯套领抵扣券」以及「购买指定产品送饮品」活动。这在当时的茶饮行业,都是新鲜事儿。

8月,喜茶乘胜追击,和当时风头一时无两的「杜蕾斯」做了联名,但规模及物料都很有限,仅在七夕节附近三天,限量上架联名杯套。因此,没掀起太大波澜,反倒是2年后微博互动,出了些喜茶不愿回顾的往事。

这之后,喜茶还尝试了许多联名,和小黄鸭出手机壳,和耐克出定制球鞋,和欧莱雅出口红礼盒,和百雀羚出「喜雀礼盒」,甚至和「电台巷火锅」推出火锅包。

2018年10月,喜茶×百雀羚联名礼盒

但以上联名,均未涉及奶茶产品,都是为找用户相仿的渠道,让更多人认识喜茶,因此称之为走量期。

接下来是第三阶段产品期,始于2019年6月,终于2021年11月。

代表作是2019年6月与阿华田联名。很难说是喜茶成就了阿华田,还是阿华田成就了喜茶。

2019年6月,喜茶×阿华田联名饮品上线

此款产品的成功因素,可以总结很多,比如阿华田包装配色,或喜茶设计力,但核心必然是联名产品——阿华田啵啵冰

产品中,「酷脆酱」这个阿华田新推的独家原料,让本身乏味的巧克力酱,多了一丝咯吱咯吱的脆脆口感,堪称神来之笔。作为一款黑色系的产品,它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正如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所说:「就好像我们在研发产品的时候,我们突然明白了,口感跟口味其实不一样,口感才是普适性,口味其实是见仁见智,每个人都不一样」。[2]

以阿华田啵啵冰来说,有人会觉得口味太甜,有人就喜欢全甜,但在「脆」这个口感面前,许多人被折服了。

有了阿华田这一成功案例,喜茶似乎摸到了更高阶的联名方法——找有传播力的原料品牌,推出深度定制的饮品

因此,我们看到2019年9月,喜茶联合奥利奥,推出奥利奥系列,奥利奥啵啵冰也成爆款,并因为「喜味」十足的杯套设计,刷屏社交媒体。

2019年9月,喜茶×奥利奥联名饮品上线

12月,M&M豆也跳入了喜茶杯子,诞生了一款圣诞限定饮品——圣诞M豆波波。2020年9月,联名%ARABICA,在上海联名快闪店,并推出了联名饮品——阿拉波波。11月,又牵手冰博克,推出了冰博克厚牛乳波波。同月,联动燕麦奶品牌野生植物,上架野孩子燕麦拿铁。

需要强调的是,产品期的出现,离不开定位期与走量期的经验积累。一方面,借助跨界营销,品牌影响力逐渐建立;另一方面,借助执行经验,专业能力愈发娴熟。这都为联名产品大爆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除此之外,在其他产品线,联名徐福记推出沙琪玛包,联名七喜推出咸柠七冰淇淋,联名SHAKE SHACK推出薯条杯,联名Seesaw推出满月油柑美式。

2019年8月,喜茶×七喜联名推出限定甜筒

因此,概述为「产品期」。当然,这段时间,喜茶还有许多其他类型联名。

首先,一向擅长的时尚潮流品牌合作没拉下,诞生了AAPE、科颜氏、回力、阿迪达斯等联名。

其次,产生了一些「还能这么玩」的联名,比如为宣发油柑新品,和威猛先生联名,主打一个「内服外用,完美去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喜茶通过多类型联名,磨练出针对不同IP,深度定制产品及周边物料的能力。

比如2020年10月,和《江南百景图》联名中,既有「阿喜茶馆」概念,又有「酒酿桂花冻」产品,配合游戏画风的杯贴,整体相得益彰。这一套玩法,与2022年6月大火的《梦华录》联名颇有相似之处。

还有2020年9月,邀请五条人乐队设计师胡子,参与设计国庆节限定包装物料,建立了与艺术家合作设计潮流物料的规范,想必这也为日后与藤原浩、FENDI等品牌合作,提供了一些经验。

2020年9月末,喜茶×左撇胡子&拜拜迪斯科联名

所以,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没什么灵光乍现,全都是日积月累。

第四阶段场景期,始于2022年2月,终于暂时未知。

2022年2月,喜茶做了一次,似乎有先例的联名——楠火锅。如果仔细看,你不禁会想这不就是「电台巷火锅联名」全新版本吗?

听上去雷同,但细看产品及卖点,就能发现本质区别。

2019年5月,和电台巷火锅联名,喜茶是为了和对方互换曝光量,推广一款叫「火锅包」的欧包,引发用户为这种新奇消费体验买单。而与楠火锅联名,则是为了推广「吃火锅时来一杯芒芒甘露有多清爽」这一聚焦于用餐场景的消费体验。

用大白话说,就是回归产品本质了,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形式。

2022年5月,喜茶又和费大厨联名,推广「吃湘菜时来一杯杨梅冻有多解辣」。月底,灭火杨桃诞生,可以灭掉吃文和友带来的灼热感。

以上,是喜茶回归真实消费场景的一个侧面。但这些,只是一个开始……

针对娱乐场景,喜茶开发了上文提到的《梦华录》联名,连续两年的《原神》联名,牵线周星驰团队的《喜剧之王》联名,以及被誉为21世纪四大名著之首的《甄嬛传》联名。

甚至在办公场景,也有 WPS 联名,喊出社畜心声——周一真的很想「喜」。

当然,过去两年,喜茶最引人注目的联名,必然是2022年的藤原浩与2023年的 FENDI。这两次联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圈,在各种媒体评选的年度品牌联名案例中,都高居前列。

2023年5月,喜茶×FENDI 联名上线

在我看来,它们都属于社交场景,即「与其说是买来喝,不如说是买来晒」的新型消费场景,这得益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人类渴望展示的生物本能。

而类似案例,随后也逐渐兴起,最典型的代表,是2023年瑞幸与茅台的联名。

除以上场景联名,喜茶还做了一些有趣尝试。

比如针对中式潮流,在2022年8月,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联名。次年8月,又与方文山,共写了一首「天青雨」,拉开「清爽茗奶茶」系列大幕。而2023年12月初,被有关部门叫停的《佛喜》联名,抛开宗教因素,同样是这一潮流趋势下的产物。

2023年8月,喜茶×方文山联名上线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喜茶通过联名所建立起来的背书资源,这些努力毫无疑问提升了喜茶的品牌价值,帮助喜茶在不同市场周期,实现了品牌目的。

除联名之外,喜茶的背书资源还包括,请专家与请体验官。

所谓专家,主要是为产品质量站台的人。

2023年9月,在为「首款专用奶」推出营造放心形象时,喜茶请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借他们之口,强调了高蛋白牛奶的价值。

这也是喜茶为应对,部分用户担心因降价所导致的质量下降问题的举措,同时用以传达「真品质,不昂贵」的理念。

最后是体验官,请注意不是代言人。严格意义上讲,喜茶从没有代言人。体验官,都是为单款产品卖点,所量身选择的明星。

2021年4月,在推广多肉杨梅时,喜茶主打「回归乡野」概念,并选择了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张颂文妻子的李梦出演。其演出就颇有野性,自由向上,与产品属性颇为吻合。

2021年6月,在推广喜茶果汁茶时,围绕「真」这个卖点,喜茶又邀请了以「纯真」为特点的演员文淇。

2021年6月,文淇出演喜茶果汁茶TVC

2023年,田曦薇推广爆汁杨梅,易梦玲体验牧场酸酪牛油果,也都有根据产品特性找体验官的影子。

以上,是喜茶多年以来的的背书策略。其核心手段毋庸置疑还是联名,因为它十分清楚,产品容易被模仿,创新很快举步维艰,只有持续借助联名,为产品提供新鲜的购买理由,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瑞幸,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三、文化价值

在文化价值的融入上,喜茶看似有点小混乱。

早期,它喜欢借国际大牌,打造潮人形象;慢慢地,它开始插入中式元素,树立国潮形象;然后,它结交动漫游戏品牌,主打一个玩咖形象;最后,它也沉迷网络热梗,和用户玩的不亦乐乎。

当然,更多时候,喜茶在这些人设间穿插,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是参差多态的。而这几副面孔中,只有中式灵感长期存在,并在用户簇拥下,有一统江山的趋势。

深圳深业上城店「山溪涧」

在喜茶2022年1月发布的推文《揭秘:「喜茶设计」到底是什么?》一文中,有提到「为什么是中式灵感」:

“喜茶,从名字就足以窥见它的中国基因。自2012年品牌创立之初,我们便明确自己作为中国品牌的使命。让古老的茶文化年轻起来,让它与当代的年轻人们走得更近。作为中国本土品牌,我们对「中式灵感」风的探索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必然选择。即便众声喧哗,流行的大势潮涨潮去,我们也不会放弃对这一设计风格的思考和趋近。”[3]

注意听!是大势过后的必然选择。不妨这么理解:热点我确实蹭过,也吃到了时代红利,但风口过后,我知道要去哪儿。

无疑,受经济环境影响,过去两年风口不再,喜茶为此做了许多重大调整。从降价低至9元,到开放全国加盟,再到公布配料表,就是为了告诉用户「真品质,不昂贵」,买我!

为配合以上举措,喜茶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抛弃了许多旧有思路。

如减少时尚潮流品牌联名频次,提升联名质量,藤原浩和 FENDI 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设计风格,化繁为简,突出食材,让用户看完直呼「不是xx喝不起,只是喜茶也有了性价比」以及主动和用户玩梗,拿 LOGO开玩笑,举办头像设计征集大赛等。

但有一点没变,就是对中式设计的延续,甚至可以说是加码

早在2017年初,喜茶以上海为起点,把门店开往全国时,就能发现中式设计极强的存在感。包括每次开拓新城的推文,喜茶也会大讲特讲门店的中式设计。但产品宣发设计,仍以复古风与未来风为主,鲜有国潮风。

变化出现在2018年10月,喜茶与百雀羚联名,复古中式设计出现在产品包装上。次月,针对紫米波波茶的推广,也出现了类似设计风格。类似设计风格,还应用在了近半年后的奶糖波波推广。

不过需要说明,2022年前,中式设计并非喜茶主流设计风格。它一直存在,也刷到了一些存在感,如每年端午、中秋、新年礼盒,就中国味十足,甚至会结合《红楼梦》设计日历。但受限于价格,传播力有限。

2020年春节前,喜茶推出的「喜说红楼」台历

还有,与2020年与《大理寺日志》、《江南百景图》的联名,也对建立中式灵感形象,起到了一点帮助,但持续时间与覆盖人群都相对有限。

最后是诸如豆豆波波茶、流心奶黄波波冰、功夫双皮奶等产品,都有中式元素加持,但很难说是一个体系,所以很难给人留下持久的深刻印象。

可以大胆断言:2022年以前,在喜茶,华流还不是顶流

不过很快,2022年1月,中式设计就将席卷喜茶,成为「大势褪去的必然选择」。

当月,在桑葚产品推广包装中,就能看到耳目一新的变化,整体设计返璞归真,有一种中式简约美,产品拍摄也运用到了中式器具。

2022年1月,喜茶借桑葚上新,设计风格返璞归真

更重要的是,桑葚,这一中国栽培超4000年,在《本草纲目》有记载的养生食物,被包装成更具普适性的茶饮,推向更大的市场。

此后两年,中式设计灵感,在更多产品推广中呈现,包括芭乐系列、桃李系列、杏桃系列,以及非常中国味的柿子与山楂系列。

1705310724600500.png

除了产品,在联名 IP 上,中式设计同样刷爆存在感。

2022年有《梦华录》、《只此青绿》、《甄嬛传》三个中式联名,2023年有「方文山」、「佛喜」联名。

1705310708962231.png

更巧妙的中式文化推广,却不是联名,或者说是一场跨越近千年的联名。联名的对象,大家都很熟——苏东坡。

2023年5月,在推广荔枝系列时,喜茶极具开拓性地想到了和苏东坡联名——「喜说东坡」。

不难想象,这一创意灵感,来自苏东坡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但只有这些,恐怕很难说服老板为苏东坡联名。于是,策划者抛出一个设想:假如宋代有喜茶,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就为苏东坡出现在喜茶,扫清了障碍。于是,我们看到喜茶借产品推广,讲述苏东坡生平,引出他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进而与喜茶品牌理念融合。

不得不说,能让「乌台诗案」这种历史事件,出现在产品宣传物料中,喜茶真的是很认真在做中式文化传承。

暂不清楚,是认定了这条中式道路,还是苏东坡的加入,确实有帮助荔枝系列热销。中秋佳节时,为推广新品月观,「喜说东坡2.0」上线,这次灵感显然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为一款喜茶定义的「清爽茗奶茶」,即用户口中的「轻乳茶」,月观采用中式包装,可谓顺理成章。

喜茶随后推出的「清爽茗奶茶系列」的水云间,以及「厚乳茶系列」的老丛厚乳茶、绯红厚乳茶,同样延续了中式设计风格。

12月初,喜茶布局中式潮流的新产物诞生——以宋朝茶坊为灵感的喜茶·茶坊开张,将讲究极简风格的宋朝美学融入门店与产品设计,与10月中旬面市的奈雪茶院遥相呼应,共同谋划着新茶饮品牌在第三空间的未来遐想。

回过头看,中式灵感已成为喜茶传播推广的主线,通过对中式元素富有创意的挖掘,赢得了民族自信力飙升的年轻用户好感。这一结果,既可以说是喜茶的一次成功蜕变,也可以说是品牌与用户的一次合谋。


四、品牌形象

最后,我们来说说喜茶的品牌形象。

2017年,喜茶开始在一线城市开店,最初树立的是高端形象。

当时的喜茶,产品是新奇的,包装是吸睛的,价格是昂贵的。单杯30元的均价,让不少网友感到迷惑。更迷惑的是,它还天天排长队。

那时,网红店还不多见,许多网友是第一次开眼。所以,当时就有「喜茶是智商税」的说法,以及喜茶多次辟谣的「从未雇黄牛排队」声明。

站在风口上的喜茶,不怕有争议,就怕没人议。其实,无论实情如何,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新颖的产品、较高的定价以及独特的推广形式,喜茶「新茶饮第一品牌」形象,迅速得以确立。

那时的它,就是造浪者,让许多年轻男女趋之若鹜。与其说它是时尚饮品,不如说是时尚单品。

变化发生在2019年中,喜茶认识到通过联名只提升品牌调性、扩大消费人群,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想被受众一直喜爱,需要持续提供创意产品,因此提升联名深度,创作既新鲜又好喝的联名饮品,成为这一阶段主线。

也是在这段时间,喜茶走入了更广大人群的生活,高高在上的姿态,也随着同系列多价位产品的推出,逐步放低,开始和用户一起冲浪。

这时的喜茶,依然在努力围绕产品做创新。但随着产品创意接近瓶颈,以及竞品大力围剿,喜茶很快又要尝试转变形象了。

这次起点是2022年初,随着市场行情走低,竞品越发强大,喜茶宣布降价。

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如果刻意维持高端形象,可能会成为喜茶覆盖更多人群的阻力。但如果打破高端形象,喜茶有什么买点呢?

喜茶的策略,是喊出前文多次提到的口号——真品质,不昂贵,试图在维持高品质形象时,深入更广大的奶茶受众。

为了真正深入群众,喜茶可谓煞费苦心。

春天,它和国际大牌联名,主打一个高端不高价。夏天,它加量不加价,推出19元超大桶果茶。秋天,它投入抖音怀抱,卖起折扣券。冬天,它大搞年度抽奖,请喝10万杯多肉葡萄。

它真的,我哭死。

当同行都在努力高端化时,只有它在努力深入群众。如果7年前告诉你,喜茶以后会放下逼格,甚至鼓励大家恶搞 LOGO,还会为赢家送出9999元饮品卡。你一定会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时代变了,风口没了,即便是一线白领,消费信心也会因不期而至的裁员,而变得谨小慎微。他们甚至开始质疑消费主义,高呼断舍离,想用转瞬即逝的新概念,撬动他们的心扉,不再容易,唯有深入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和他们一起遨游在海中,看清当前大环境下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所以,喜茶开始出现在婚礼上,靠着自带喜气的喻意,成为奶茶新人婚宴指定饮品。喜茶城市冰箱贴,也因为出挑的设计,进入千家万户,甚至被各地文旅局盯上了。至于与高端毫不沾边的抖音直播,喜茶也彻底放下矜持,开启了「9.9元直剥间」,一边以低价为诱饵,一边不忘介绍水果有多新鲜。誓要把「真品质,不昂贵」的理念,在每个渠道贯彻一遍。

从造浪者,到冲浪者,再到入海遨游的人,喜茶的品牌形象,一直在改变。

这样的改变,对用户来说,总归是良性的。一二线城市青年,有追求潮流的权力。三四五线青年,也有。

当我听说,喜茶《原神》联名在老家这个五线城市,同样引起玩家早10点在门前排队,我为家乡的年轻人感到高兴。

有时候,你得承认,消费可能是最有效抹平人类差距的方式,哪怕只是那么一瞬间。可口可乐做到过的事儿,相信中国新茶饮品牌,未来也能做到。


本文创作灵感,来自空手所著《中国手机品牌高端化简史,内容框架参考该文章,是对其拙劣的模仿与学习,欢迎市场品牌从业者关注公众号「空手」。   

同时,感谢你阅读至此,本文超过9500字,能看到此处,必是求知之人。受制于个人能力与精力所限,文章必然有疏漏之处,欢迎各位随时指正。

       

本文注释

喜茶:联名营销界的天花板是如何炼成的?》——案例 SHOWCASE
喜茶真的只是网红品牌吗?》——进击波财经
揭秘:「喜茶设计」到底是什么?》——喜茶   


作者公众号:刘玉根(ID:wongword)
1704764524754263.jp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