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也跟上了!变革之年架构调整成房企“新型生产力”?
组织变革打破常规
创造“新型生产力”
业务整合寻找“钱途”
进入赚钱“窄门”
房企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了
年刚过完,房企又开始对组织架构动刀子了。
这次是中交。
中交的这轮调整主要有两点:
一是,变三级管控为两级。撤销原先华中、华东、西南、华北等7个区域公司,由集团总部直管城市公司,进而实现总部强管控:
二是,进一步缩编聚焦。原先16个城市公司重组为9个,通过精简城市公司实现聚焦。
早前地产财富会在《招商蛇口、华润、绿城、万科……24年开年房企“大换血”》(戳标题查看链接)一文中就曾指出,24年注定将是房企组织架构调整年,且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趋势。
房地产盘整转型的路口,革新才有出路。
血亏17亿后,中交变阵势在必行?
当下,亏损已成为地产行业的常态。
目前,A股87家房企中已有54家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大家都把亏损摆上台面:
超六成亏损,最多者亏掉了白花花的90亿。
曾经黄金时代闭眼赚钱的房企们,如今最难的一件事居然是——
盈利。
中交变阵背后,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业绩亏损带来的持续压力。
据此前中交地产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近几年因为拿地成本不断提高以及销售端限价等因素影响,不少房企项目利润有限,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中交也不能置身事外,盈利空间遭遇收窄。
但中交很努力,这两年频频通过市场化用人和组织变革等举措,试图扭转这种行业性局面。
地产财富会复盘了一下,最近两年,就有多位来自民营房企的职业经理人加盟中交地产。
原阳光城辽宁区域总裁颜龙,加入中交地产担任投资管理部总经理;
原宋都地产西南区总经理冯潇,加入担任中交地产成本管理中心总经理等;
原万达规划院副院长葛宁,担任中交地产成都公司总经理……
可以说,近两年中交系进入了人事调整密集期,大规模换血的背后,本质上是因为遇到行业下行,中交集团房地产业务整合效果不够理想。
2017年,中交曾立下成为规模前三央企的“军令状”。
后来,现中交地产董事长李永前回归中交地产时又立下“2019年冲刺350亿元,2020年冲刺500亿元,2023年远超千亿元”的“三级跳”目标。
21年是中交最接近千亿的一年,那年全口径销售额达到了979亿。
但可惜遇到行业急速下坠的黑天鹅,22年和23年,中交跟多数房企一样,销售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中交的业绩排名反倒在这几年保持稳步上涨,23年中交以698亿排名房企第20位,较21年提高24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交可以暂缓一口气。
眼看中海、保利等地产龙头央企持续稳坐龙头,同为央企的中交却与千亿门槛失之交臂,真是急煞人也。
所以,再回看中交的这次变阵,其中的意图很明显——
这几年是民企低迷,央企破局的大好时机,中交试图抓住窗口期,通过进一步市场化的举措,利用组织变革打造“新型生产力”。
房企业务整合提速,未来如何赚钱很重要
说到中交地产,其实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
几天前,中交管理成功中标汕尾市城市运营投资有限公司所属“愉憬湾”项目全过程代建代管。
中交管理打响了新年代建第一枪。
中交地产代建业务始于2019年,彼时该公司董事长李永前才从绿城中国调回中交地产。
李永前上任后,代建业务是重要一环。
但中交地产代建业务的“存在感”仍不强。
2023年年中,中交地产在定增回复函中表示,最近三年,其代建业务收入为1050万元、1155万元及247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约为0.1%,占比较低;代建业务毛利率为57.56%、35.39%及-4.55%。
而代建业务玩得起飞的绿城,在业务整合上近来也是动作频频。
一方面是进一步强化代建业务,绿城管理西南区域甚至合并了绿城中国西南区域;
另一方面是提质增效,拓展新业务。比如开年调整中绿城就将科技集团、生活集团合并,成立生活科技集团。原生活集团下属产城业务划归浙江区域管理;原生活集团下属商业运营业务划归商管事业部管理。
想在代建业务上和绿城掰一掰手腕的招商蛇口,这次也祭出大招——
成立专门的代建公司。
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
因为在此之前,招商蛇口代建业务存在感也并不高。
此次招商蛇口专门成立了招商建管,并由原招商蛇口华北区域总经理刘成担任招商建管负责人,刘成在招商蛇口先后负责过深圳和华北两大区域,有全国化的项目管理经验,同时在深圳时也有丰富的代建经验。
“地产向下,代建向上”。
这两年,谁都想去代建的风口施展施展拳脚。
除了在代建领域早已赚得盆满钵满的绿城,还包括华润置地的政府代建、旭辉的商业代建,此外中海、龙湖、保利、金地、上坤等不少房企也都涉足代建领域。
入局者众,也从侧面说明代建业务在未来核心市场下的巨大潜力。
但代建既是“钱途”,也是窄门。
道理很简单,等你意识到这个风口还不错时,那大概率真的赚不了几个钱了。
随着竞争加剧,现在代建业务不得不陷入“靠代建养团队,被迫去低价竞争”的窘境。
甚至不少民营房企,代建不需要利润,只需要维持现有的团队,在经营层面不亏就能做代建。
因此,靠多元业务或是已有的业务增量寻找新业绩增长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但大家都在做,你不做只会越来越被动。
包括商业赛道也是这样,想要走通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比如,万科上个月就宣布成立商业事业部,将万科地产7大区域的商业业务以及印力集团并入商业事业部管辖,并组成了包括孙嘉、丁力、王海武等在内的非常强大的商业高管团队,以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各自为战、分散资源。
可以看到,从这轮调整来看,呈现两个较为明显的趋势:
一是,加速部门和业务孵化,设立新部门,探索新业务;
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增量,通过整合原有业务,形成合力做大做强。
归根结底是因为——
在行业收缩、利润陡降、亏损蔓延的情况下,未来如何增效,如何赚钱,成为多数房企必须思考,且必须付诸行动的一件事。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