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行窃不成,特斯拉白捡流量

转载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2-29

  这年头,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打得不可开交。


这不,#苹果取消造车#消息一出,整个汽车圈都颅内高潮了。



有什么#雷军评苹果取消造车#,有#马斯克评苹果取消造车#,也有#周鸿祎评苹果取消造车#。



直接借着这个机会蹭上了一波苹果热度。



在如今这个燃油转电动的时代。



电动车使用成本更低,同样更加环保、噪音低等。



这也让不少人开始倾向于购买新能源汽车。



流量和话题度成为了各大新能源品牌最想要获得的东西。



而作为自带话题度的特斯拉来说,最近一起盗窃事件,却又让特斯拉白捡了一波流量。



缘起一名车主将车停在奥克兰时,一伙专业小偷试图行窃。





然而由于Cybertruck的装甲玻璃过于坚固,他们忙活了半天也只是打碎了玻璃裂纹和划痕,并没有成功击碎。





特斯拉Cybertruck妥妥地阻止了一起盗窃事件。



这也就引来了国内外网友的调侃:估计盗贼怕是以后见了Cybertruck就要绕着走了。



而国内网友评价就比较务实:



“玻璃裂了,还得花钱换玻璃”



“这换着不便宜吧~可能比车里的东西还贵”





马斯克也曾表示这款皮卡的玻璃可以防弹,但在当时的现场测试中,用一个圆形金属球撞到驾驶座侧边玻璃上,意外的是玻璃却碎了。



马斯克有点不服输地再重新换一扇玻璃测试,结果依旧是被砸碎,打脸打得飞快。



但随后特斯拉公布了新的试验数据来证明该车的玻璃强度正常,并决定继续在量产版上使用这种玻璃。



这波盗贼盗窃不成无形中给特斯拉雄气了一回。



试验上失败但人力上无法破开,至少挽回了品牌的一些面子和信心。



更何况是这种朴实无华的自来水广告,通过这个盗窃事件完美将Cybertruck装甲玻璃的优越性能体现了出来。


白捡流量的好事

不止特斯拉


品牌本身自带话题度,很自然地就会有一群粉丝追随,有些是忠实用户,有些是吃瓜群众,不只是特斯拉,小米在之前也搞得一波意外之喜。



在前段时间,小米公司的自研系统成为了网络热议的话题。于此同时,一张名为“CNMIOS”的小米新系统图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这张图片就很有灵性,小米新自研系统的全名为“中国的小米系统”,英文名为“Chinese Need MI Operating System”,简称“CNMIOS”。



简洁明了确实像小米设计风格,该系统名称很快便引起网友讨论。评论区直接就炸锅了,比如有人直接给出了清晰解释:其实大家都误解了,雷总不是常说,要对标iPhone嘛,大家应该拆开来理解,正确是CNM iOS(草泥马IOS)。





事实上,这张图片只是网友们的恶搞。之所以会流传出这样的恶搞图,也与小米最近话题相关,这波自来水用户的玩梗、调侃,无形中增加了小米自研系统的热度。



还有一个则是伊利和蒙牛的一次social乌龙。缘起一位名为“雪糕日记”的博主拍了条视频是雪糕拟人说话,一句“我浑身奶油香香的”把伊利雪糕小布丁给带火了。





不久后,伊利官方账号借此再度创作,和网友一起玩梗。不少网友还在评论区开玩笑留言:“让伊利打广告费"。



正当大家正在开心玩梗的时候,伊利直播间一名主播却表示“我们被蹭热度了,我们凭什么给他广告费”。原本是开玩笑的梗,此时瞬间变了味。





“雪糕日记”博主也不含糊,直接出了一个道歉:近期因为个人原因不小心趁到了伊利的热度,在此给伊利说声对不起...转而就把画面给了蒙牛布丁雪糕,泼天富贵直接转移了好吧。蒙牛分文不出打出了实实在在的营销效果。




特斯拉自带话题度


汽车圈近几年竞争的很凶,都在跑马圈地、争知名度、争用户、争产品力。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新能源品牌的入局无疑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在如今油车转电车更迭的时代,油车很大的一个诟病在于用车成本,每次加个油花的钱都得心疼好一阵子,优点则在于技术上的成熟和长途上的无压力。



电车的用车成本很低,缺点在于跑长途上的不足,一旦这一块进行完善了,电车自然就抢来了油车的交接棒,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互联网、科技公司入局争相造车,甚至传统车企也开始往新能源方向走了。



特斯拉在产品力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区别在于有着比较大的“面子”因素,很早就打稳了品牌的高端形象,再加上创始人马斯克的个人IP魅力,给了特斯拉很大的流量和话题度。



就如在此次盗贼偷盗不成,反为特斯拉Cybertruck打了一波广告的事件中,特斯拉Cybertruck的玻璃在实验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不可摧,只是人力摧毁相对有点困难,才阻止了这一出盗窃。



配合特斯拉及马斯克本身的话题属性,自然让品牌白捡了一波流量。



然而,汽车品牌归根结底在于产品力的竞争,诸如国内增长势头比较猛的华为问界、比亚迪、新势力蔚小理等,在产品力的竞争上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试想一下,在产品技术上远超其他同类品牌之下,此时用户会选择消费谁不是已经显而易见?


作者 | 刘文导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