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看见“人”的更新项目,有何不同?
相信“在地”和“在地人”的力量,能够构建出心中的理想社区。
撰文丨锐裘
去年,RQ曾发表关于《社商+社造如何结合做商业》的推送,并推荐了几个我们深度交流的项目。最近一年,我们对于这个命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比标准化的商业体,“人”在社区里成了重要的考虑对象。这也使得商业与营造,顺其自然地慢慢融为一体。
而人的另一面是在地。
在面对这些社区更新案例时,“在地”真的太重要了。单从同一个城市看,市区和新区的处理方式不一样,上海的杨浦区和长宁区的社区真实情况大相径庭,更不用说是跨城市。
所以上个月,我们去重庆考察,更多是学习与感受不同城市文化与社会结构下的商业形态。这座在地势,文化,商业与生活习惯与江浙沪地区全然不一样的城市,正因一批人的构建,出现了一些极富有地方特质的更新项目。
本次推送,是上次《社商+社造》一文的延续,同时想分享两个由同一家重庆本地运营公司东原致新与地方相关政府合力的项目案例「下浩里」与「后堡里」,这两者从类型和改造、运营方式完全不一样,但从表里到内里,又却有着十分鲜明的共性。
*我们同时上线了一期同议题的播客,聊天里的重庆观察更有趣一些,欢迎在小宇宙搜索「城市有意思」,或点击这里收听。
下浩里
“有99%的机会做成传统景区,却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重庆有一个重要的标签,是“码头文化”,13000座大大小小的桥嫁接在城市里就是很好的见证。
其中一座“很红”的桥,东水门大桥。它联结着南岸区的滨江路下浩里老街和渝中区的湖广会馆,轻轨和车辆从桥穿越而过,南岸区的层叠而上的地势交织,形成了“很重庆”的3D城市景观。
而下浩里及旁边的龙门浩老街景区商业,便在东水门大桥的南岸侧。
历史中的下浩里也是一块颇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开埠区的洋房、厂房和老百姓的民居交织散落在老街角落里。
整个下浩里更新工作开始于2017年,一期龙门浩老街很快就更新完成,率先揭幕。这是非常典型的文旅景区,保留了原来的地势特点之余,巧妙地将东水门大桥与景区的地势结合,成为一个颇为热门的景点。
其实龙门浩老街的流量不错,亦对老建筑做了保护和相应的展览内容呈现,只是在商业部分是用美食街和地方小吃来做承载,这也是大部分文旅景区的做法。
龙门浩老街景区的一旁,下浩里在其后进入更新并于今年正式开放。其实这块地方规划成“龙门浩老街二期”,是最省力、省时、不出错的做法,但属地政府当年对负责策划及运营的东原致新提出了这一句需求:
“要把这里做成突破传统景区的模样。”
这个原始诉求,便改写了下浩里的命运,不仅要做建筑更新,更要做文化焕新。
△ 改造前
那现在的下浩里长什么样?
从感官上来讲,沿着石板路一路向上爬,你似乎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村落”生活气息。从“更新”的角度来看,这条街几乎没有变化,街道的结构,房屋的结构,依旧与以前一样。甚至有的房子唯一的变化,只是没有了原住民晾晒的衣服。
在最初的设计里,下浩里的基调依照了“原址原建、原面积、原高度、原风貌”再造四原则,整体建筑及街巷肌理呈现的依然是筑台、退台、悬挑、杆立、叠檐与院落,人们依旧能在此看到旧重庆的生活足迹与建筑群的风貌。
历史的延续,藏在沿途的建筑空间里。
当这种延续从表里的空间,再深入内里的时候,最有意思也是最重要的,还是“人”。
2022年,改造后的下浩里老街重新开街,曾经的原住民回来后还能找到小时候玩的小广场,过去的小商铺也陆续被请回来开米线店、花生米店。
还有那个传奇人物,下浩老街曾经的民间诗人——下浩六哥。他在下浩生活了58年,下浩里还未开启改造,有人就看到下浩六哥在老房子上用粉笔写下的诗句:
黄昏,看着太阳下山;
黎明,看着太阳上山;
我和太阳是老乡,隔着一匹山。
开街后,下浩六哥还是经常过来看看,这里保留了六哥的老房子,他时不时会在这座房子上继续创作,他说年轻的好的东西他也会去接触,这些新东西会帮助更多人了解下浩,也让他这样的老下浩人看到不一样的面貌。
△ 下浩六哥写在老街墙上的诗
老居民与下浩里的联结还有志愿服务,例如被称为“南岸三剑客”的三位大叔,他们曾经住过南岸,对这里感情很深,退休后就又自发地加入下浩里的文化保护志愿者团队,现在也是志愿者队伍里的元老级人物。
当然,重建下浩里不只是为了怀念过去,更重要的是让它与当下和未来联结。
东原致新团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对要入驻这里的商户进行挑选,大多数是川渝籍的年轻实体创业者。他们以“新下浩人”的身份重聚在这个场所,吸引他们自造内容,为自己和新老邻居们凝聚独一无二的气质,衍生出独有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才是下浩里的灵魂,是真正无法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有趣的是,在与政府确立下浩里项目改造任务之后,东原致新并没有让旗下的商管团队直接接手,而是让另一只队伍——文化内容团队先行。这一决定,也自然影响了下浩里接下来的定调与走势。
而人的重聚与结合——老下浩人和新下浩人的结合与朝夕相处,自然形成了新社区。
眼下,下浩里一期顺利营业,二期还在筹备中,关于新下浩里社区建设与营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后堡里
“城市隐秘角落的更新秘诀:
1/2在地;1/2再生。”
并不是所有需要更新的地方都在闹市区,尤其是在重庆,山势错落之下埋藏着诸多“隐秘的角落”,亟需更新活化。
后堡,这是一个南岸区的老社区。和所有老社区一样,后堡有他辉煌的时候,这是第一批国企员工家属的居住区,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加上因老龄化严重的交通不便,后堡逐渐淡出人们视野,退化为无人问津的“隐秘角落”。
2020年后堡片区被纳入南岸区“城市更新,旧城改造”项目。实际上,这里存在着相当大的更新挑战。
首先,后堡的实际商业面积不大,仅1000平方米;却有着后堡公园等2000平左右的公共区域改造面积——这点也许已经“劝退”了99%的商管公司。
和下浩里先动迁后改造不同,后堡是一个近1万人居住,实实在在的社区。这些在后堡住了一辈子的老居民们,需要被倾听、被看见,如何让居民对更新产生认同,成了更新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接到后堡二期更新的任务后,东原致新在后堡做了和下浩里一样的决定,没有让商管团队介入,而是创立了一个专做社区营造的团队——致心有光,用社造团队带动商业团队。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团队只做一件事,就是一心理解后堡老居民们的生活习惯,和他们打成一片。
也是在不打乱这里正常生活节奏的营造过程中,致心有光逐渐得出了一个属于后堡的运营解法:1/2在地;1/2再生。
运营的前一半是在地。
去年春天,团队已经接手了一段时间,但我们并没看到一处商业痕迹,反倒有一个有趣的空间,社区营造中心,我们还听到了很多这几个年轻人如何与老居民进行联结,取得信任的故事:
例如借凳子办展览,老社区的街上总是会多出一张凳子,它们可能随意又有秩序地出现在居民楼下、商铺门口或者任意一个可以乘凉的地方。鼓励社区居民借凳子,办展的过程是年轻人尝试融入在地社区建立有借有还、你来我往的关系。
例如一个叫“午餐盲盒空投”的计划。小店老板不懂营销,不用外卖平台,致心有光便与附近3公里内的企业取得联系,为店主们联结午餐团购机会,总成本不足千元,却创造了不小的收入。
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就是这个藏在日常细节里的举动,让老居民们慢慢对这个年轻的“外来者”放下了芥蒂,沟通、交流和信任,逐渐建立起来。
运营的后一半是再生。
在专心做社造的同时,还要让社区更新稳步推进。在空间层面,致心有光与设计规划顾问未见筑合作,对后堡公园、社区的公共设施及一些低效空间加以利用。
其中,后堡公园为最主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后堡进驻年轻活力商业重要的承接点,前后14家不同业态的小店和工作室入驻:咖啡店、杂货铺、户外骑行店、面包店、小酒馆...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造公园时,致心有光对商业面积的植入相当克制,并没有用铺位撑满,而是考虑到公园的公共性,最后留了公共大于商业的形态,给到居民日常使用。
后堡里1000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很快就被租完了,甚至出现了“外溢”现象,更多年轻商户开始愿意来到后堡的大片区开店,还有更多年轻人开始对后堡产生好奇,尝试来到后堡,倾听这座老社区的故事。
今天,当你来到这个片区时,会感受到一个全新的,兼具老社区风貌与新生活的地方,在广场上,一边是老居民们围坐着一起喝坝坝茶、下棋,一边是年轻人喝着新式茶饮或咖啡聊天,社区公园焕新后变成了一个社区会客厅。
“1/2在地;1/2再生”的微更新解法,让致心有光搭起了和老居民的沟通桥梁,也建立了与后堡生活同频的新场景。
实际上,一篇4000字的文章仍然不足以描绘这两个项目更为真实的画面,真实的下浩里与后堡的模样,远比文字要有趣。
这两个形态上并不相同的更新项目,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共同点:
其一,是政府的向前一步。下浩里有100个机会成为龙门浩老街景区二期,而后堡更新之前也同样有过第一期场景网红式的开发,是顶层的规划,让这里有了更新上不一样的可能;
其二,是运营方式。东原致新启动了以内容为先的团队,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浸泡在项目里,而非以效率为先的商业团队;
其三,是本地居民的力量。下浩里和后堡的商户里,有不少曾经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的身影,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这里过去是什么样子的,在造新内容时,也更能拿捏新旧交织。
当这些共同点聚集在一起,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下浩里和后堡。当然,他们还处于“未完成”的阶段,对于东原致新,和政府相关部分,这样的尝试仍在初期阶段,还有太多更新和营造工作需要在未来完成。
此行除了看这两个项目之外,我们也再次感受了重庆。
地势让重庆从城市基底便与众不同,它造就了重庆人的性格特质,狂野、直爽、热爱家乡。山城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重庆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也帮助重庆保留了自己的老味道。很多本地朋友告诉我,在重庆,过于精致主义的东西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我依然相信“在地”和“在地人”的力量,这是一种根植于城市深层性格与文化后显化出来的表达。
这样的社区更新固然会缓慢,但也许这才是做出那个更符合心中理想社区的最终路径。
漫长,缓慢;却又坚定。
#商业地产系列解读新天地 | 万科商置 | 大悦城 | 太古 | 凯德 | 华润 | 复星丨印力丨华贸丨华侨城丨香港置地 | 檀谷TANKO丨微领地 | 源点LiveLab | Kaledo | NOYA
#城市更新 鸿寿坊 | 太古香港 | 中环街市 | 南阳共享际丨南湖天地 | Convet Garden
#内容营销/文化叙事线下商业刊物丨星巴克咖啡杯里的美术馆丨品牌杂志丨印唰厂有意思报丨路易威登城市指南丨地产社媒 | 「疗愈」之书丨 新天地燃冉艺术季
#品牌/门店素然丨Apple静安丨多抓鱼丨麦当劳丨Snow Peak丨Shardaa丨大小咖啡丨宜家丨Aesop伊索丨泽田本家丨Alimentari丨瑞幸咖啡丨开心麻花丨始祖鸟丨teamLab丨茑屋书店丨永璞咖啡
#主编专栏上海餐饮观察丨社商+社造丨市集观察丨露营行业观察丨「小生意」的故事丨公园式商业
#专题系列
商务合作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