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疯狂关店,一边持续涨价,这些快时尚品牌ZARA们怎么了?
中国市场的钱,没那么好赚了。
今年4月初,“ZARA 2个多月连关9家店”话题冲上热搜,一时间,ZARA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满天飞。虽然最后ZARA出来回应说只是策略调整,闭店也没有9家只是4家。但不可否认的,从Inditex集团(Zara母公司)财报可以看出,截至2024年1月底,ZARA在中国内地门店为96家。而四年前,这个数字还是179家,锐减将近一半。
ZARA之外,还有H&M、优衣库、GAP,这四家是头部国际快时尚品牌。数据显示,H&M集团门店数量从2019财年末的5076家减少到2023财年末的4369家。
GAP品牌计划到2024年初将计划关闭350家门店,相当于北美门店总数约33%。
但是,和闭店潮相反的是,ZARA却在逐步提高商品售价。根据瑞银提供的数据,自2022年1月份以来,ZARA每个月的起售价都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以上。4月份,ZARA起售价平均上涨了18.5%。
ZARA涨价带来的明显作用就是,虽然店铺越关越多,ZARA全球营收、利润却持续增长:据Inditex集团2023年财报,其销售额同比增长10.4%至2826.1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为423.05亿元人民币,同比飙升30%。
但是,在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我们依然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虽然ZARA以及母公司盈利依旧,但Inditex整体增速放缓明显。20211-2022两个财年Inditex的销售额增速分别为35.8%和17.5%,但是到了2023财年,这个数字降为10.4%。
同样地还有H&M,虽然依靠减少折扣这个策略,2024年一季度业绩营业利润大涨至20.8亿瑞典克朗(约合14亿人民币),利润率达4%,高出预期的2.2%,但是集团净收入同比下降2%。
H&M季度利润率对比 |来源:公司财报
GAP则在2022年挥泪甩卖了大中华区业务,将生产、推广和全渠道销售全部甩出,由宝尊电商现金收购,作价仅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
在此之前,Gap在中国多个城市大范围清仓关店,涉及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青岛、昆明、中山等多个一二线城市。以线下而言,据其官网信息统计,目前Gap在中国仅剩110多家门店。该集团2022总体市盈率为-10.71,2022财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已达到4900万美元。
至于两年前曾扬言要在内地开设3000家店铺的优衣库,目前在中国的门店净增数量持续下滑。2021财年至2023财年,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分别净增66家、64家和35家,同时下降的还有单店营收。
2023财年,中国门店的单店营收较2019财年的单店营收下降3%。与同样高饱和的日本市场相比,中国门店2024财年上半年的单店营收也不到日本门店的一半,逼得优衣库不得不改变策略,把开店重点将从门店数量转向单店盈利能力。
而且,据36氪报道,有内部人士确认,优衣库打折频率正在降低,悄悄变相涨价成为现实。
不只是ZARA、H&M、GAP、优衣库,曾经光鲜的欧美快时尚品牌,整体都在国内不断上演败退。2018年以后, Topshop、New Look、Forever 21、C&A就已纷纷官宣退出中国市场。Top Shop、A&F相继在中国市场失利;2022年5月,男装品牌思莱德(SELECTED)被传撤出中国市场;美国时尚品牌美鹰傲飞American Eagle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这些快时尚品牌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失利,固然有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环境不振的共性影响,但从根本来看,则是时代背景及消费人群的改变、中国国产品牌的崛起的环境之下,这些欧美快时尚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理念却没有与时俱进的结果。
时代变化:7080老了,Z世代不买账了
所谓快时尚,英文称为Fast Fashion或是McFashion,其中Mc的前缀取自McDonald’s,意为像麦当劳卖快餐一样贩卖时装。“快时尚”三大特点:上货时间快、价格亲民与紧跟潮流。
以ZARA为例,两周速度上新、每年推出上万新款,且都是模仿大秀或者市场流行款,这种做法在当时急需时尚服饰的70后80后来说显然具有极大吸引力,给了他们一个低价就能体面时尚外出的选择,成为ZARA们快速崛起的市场土壤。
从本质上来说,以ZARA为代表的欧美快时尚品牌,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除了遍布全球的设计团队,其背后的自有自建的全球性供应链供应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是,2018年之后,国内服装企业供应链能力提升,国潮崛起,UR、热风、MJstyle……国产快时尚品牌应运而生,尤其是江南布衣、麦檬、UR等本土品牌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四五线城市,在下沉市场的覆盖率增长明显。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线上电商平台的崛起,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使得快时尚品牌洗牌加剧。
值得一提的还有消费人群及消费思潮的改变。最初跟着ZARA成长的70后80后已然成长,对服装有了新的需求,而成长起来的Z世代不再盲目追求潮流,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简约低调、环保可持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年轻消费者甚至开始学习服装材质的知识。
当消费从品牌营销驱动转变为消费者驱动,在国力日渐强盛、民族自信心与日俱增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00后一代,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国潮、汉服、独立设计师品牌等细分市场的崛起,比快时尚品牌更敏锐地捕捉了青年时尚消费文化。
产品质量
“没有一件ZARA能完整地走出洗衣机”
当初,消费者之所以选择ZARA等快时尚品牌,是避免买地摊货的购买升级。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衣服质量并不与门店的气派相匹配。尽管号称每年上新万款,但买来买去还是那几件。
更关键的是,用消费者在小红书吐槽的原话来说,“没有一件ZARA能完整地走出洗衣机”,洗过几次之后往往比地摊货还不如。夏天的衣服几个月就进了垃圾桶,冬天的羽绒服、大衣也因质量不合格屡屡出现在“黑榜”上,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
ZARA被监管部门点名10次高居榜首,H&M则位居第二;2023年,ZARA在中国的市场运营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中:2023年9月,根据公开的监管信息,ZARA因涉及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被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3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并且没收了违法所得的1600余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ZARA此前因类似的品质问题,在中国市场已累计被罚款高达28万元人民币。
至于款式,则更加不接地气,完全无视中国人的身型特点。
“剪裁一点也不适合亚洲人,夏天T恤领口能开到肚脐眼。”
“欧美模特身材已经很没有参考性了,她们上天入地的高难度动作更让人崩溃。”
“求求Zara了,我就想看看正常人怎么穿!”诸如此类的吐槽,曾经在小红书比比皆是。早在ZARA们流行的年代,这些快时尚品牌的质量不是没有被诟病过。但在消费者没有更多选择空间的时候,ZARA们还是依然牢牢占据消费者衣橱。可是当时代的风已经吹向新的方向时,这些价格和产品质量不相匹配的快时尚品牌自然被消费者所抛弃。
海外快时尚品牌4大败因
综合来讲,ZARA等快时尚品牌在国内纷纷遭遇滑铁卢,无外乎以下四个原因:
1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提升,国产品牌认知提升,洋品牌认知优势不再
中国服装产业供应链能力的提升的背后,是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是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成功转型。国货不再是可耻的象征,而是年代一代表达自信、彰显个性的象征。
与此同时,媒体传播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由以前的集中化、精英叙事,转向多元化、个体化、去中心化的媒介形态,信息透明度与日俱增,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对品牌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大,ZARA这类国外快时尚品牌的势能正在被逐渐拉平,ZARA们也从不可替代变成随处替代。
2快时尚品类定位不清,缺乏独有心智资产
相比较lululemon的高端瑜伽运动定位,在7080后等初代消费者退场后,面对新的Z世代消费者,ZARA等快时尚品牌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品类定义:“ZARA是谁”“什么场景时我要到ZARA选购”。
在子品类快速分化的服装行业,ZARA们无法提供有效的品类支撑,告诉消费者为什么选择你而不是其他服饰,自然也就无法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独特性。运动消费潮流与时尚定位的需求错位,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3供应链优势不再是核心壁垒,shein就是例证
ZARA能做到两周上新、每年上万新款,后起之秀的shein从打样到上架就只需要7天,一个月的新款就能抵得上ZARA一年的量。这种“快”是基于算法之上,自然也意味着以后也许会还会有其他品牌比shein更快、更卷、更碾压。
所以,依托供应链所产生的优势,实际上就是一个无解的黑洞,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永远会有更快的速度、更便宜的价格占据时尚。
4本土化做得并不“用心”
按照Zara高层的全球策略,门店就是最好的广告,不屑于做广告,更不要提请中国年轻人熟悉的明星、博主和KOL代言互动,提振声量了。
在2010年国内迎来电商红利时,ZARA们依然把重心放在开线下门店,并没有过多“看上”线上电商。直到2014年,ZARA才姗姗来迟入驻天猫平台。
“ 我好不容易消费升级了
竟然还活在快时尚的阴影里? ”
意识到问题的ZARA们纷纷都在寻求解决之道,从拓门店的跑马圈地,开始转向本土化、差异化、精细化的运营。
ZARA提升客单价,走大店路线,向高端时装化转型,高端线Zara Studio也陆续上线。Zara旗下另一个高端支线Origins,因简洁宽大的设计被称为“Celine平替版”;
HM开辟旗下高端品牌COS、ARKET、Other Stories。2021年,北京首店高调开业,择址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与LV、加拿大鹅仅隔几百米。
优衣库母公司旗下有Theory、Helmut Lang、PLST、J Brand、Lemaire五大高端副牌。Theory面向精英客群,2012年在上海开出首店后,经多年试探,加快了中国市场的步调,在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象城、恒隆、SKP等高端mall开出精品店。
这种“高端化”的确客观上带来了业绩的恢复增长,根据2023年财报,Zara2023年销售额大涨10%至2044.30亿人民币,Inditex集团毛利率提升至57.8%,创2016年以来新高。股价水涨船高。
但是,如何把消费者对快时尚品牌的认知,从性价比转变为轻奢或者奢侈品品牌,才是真正的难点。毕竟,和真正的高端品牌相比,这些快时尚品牌的高端副牌缺少了一份文化厚度;和设计师品牌和潮牌比,又缺少了小众独立感;和奢侈品比,更是不够打。
更重要的或许还在于,在曾经的新疆棉风波中,HM、ZARA等快时尚品牌都引发消费者抵制。尽管这些高端副牌在宣传时都尽量不提主牌,但是在信息透明化的当下,没有什么是秘密。要重拾消费者信任,不仅要提升品质,恰饭姿势也要好看。
结 语
2016年,ZARA在上海南京西路开设国内第一家门店时,应该不会想到今天需要通过关闭门店来提升整体盈利。
十年繁华转眼过,享受完中国快时尚的超级时代红利之后,眼下,ZARA们面对的对手不仅仅是以UR、MJSTYLE、TOPFEELING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还有在以抖音、淘宝、小红书为代表的新兴渠道上孵化的新晋品牌,如XUELI等,甚至是LOOKNOW、LMDS、LABELHOOD蕾虎等潮流买手店。
现在,ZARA们要想重拾消费者信任,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洞察中国用户需求,做好本土化,按照中国人版型设计穿着搭配,利用中国IP讲好中国故事,更要顺应电子商务发展,做好线上线下的持续发力联通。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中国市场的钱难赚了,不是中国快时尚难做了,而是在于怎么做、如何做。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