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粉丝“造反”:娱乐圈权变转折?明星公关该何去何从?
几天前,杨幂的粉丝“造反”了,发起了一场对杨幂工作室的舆论战争,希望借助舆论尤其是粉丝影响力来完成对杨幂工作室的全盘“改造”。
情况是这样的:杨幂近期参与制作和发布的等多个作品,如《一九四四》、《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口碑不佳,甚至在公众中引发了一些负面评论。
对此,杨幂的粉丝群体“蜜蜂”感到不满,并对工作室团队,包括经纪人、宣传、公关、粉丝运营和法务等部门,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团队在作品推广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外部传播,导致杨幂的公众形象受损。
不仅声讨这么简单,粉丝们还通过罢工等手段,要求杨幂工作室进行重组,要求更换包括经纪人、宣传、粉丝运营、法务在内的团队成员,并将公关业务外包,以期改善工作室的运营状况。
按理说,不关咱的事,但看到粉丝要求将公关业务外包,隐约嗅到一丝不对劲,现在粉丝权力都这么大了嘛?
结果还真是。
因为风暴中心的杨幂回应了,不仅回应了,甚至还几乎答应了粉丝的诉求。
杨幂通过一个名为“ForMi912”的小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基本上接受了粉丝的诉求,表现出对粉丝意见的尊重。
与杨幂“低姿态”回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粉丝对此反倒淡定,甚至都有点“没大没小”了。
粉丝评论称:“两年了,你们画了多少饼,你们知道吗?多少?不要自视清高!杨幂一点也不差!差的是你们!!你们!”“拒绝画饼,只看效果。”“杨幂的作品不是团队拿来给试错的,拒绝画饼,只看效果。”“话说的很好听,一切看行动和效果,狐妖见真章,哈尔滨和火锅的db也要维护。”@ ForMi912也回复表示:“以上建议均已收到,会在红红到来之前调整到最佳。”
“低姿态”肯定不是跪舔,“没大没小”也无关亲情孝顺,而是一种权力叙事,相较于过往偶像明星与粉丝地位不对等、显现出来的距离感、甚至是高高在上,如今的“偶像”不仅是认真听话,还要立正挨打,还要虚心整改……
瓜就吃到这里,咱或许可以从瓜中以专业的视角窥见更多,比如偶像明星与粉丝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及其对娱乐圈公关策略可能的影响。
发展中的偶像含义变复杂,含金量却正下降
“偶像”似乎正在从全面褒义走向复杂的灰色,说起“偶像”,每个人脑海中的画面不一。
在早期,偶像主要是指在电影、电视剧中有着出色表现的演员或歌手,他们因为特定的作品或才艺受到广泛的喜爱和崇拜。
而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偶像开始包括流行歌手、乐队成员等,他们不仅需要才艺,还需要具有吸引力的形象和个人魅力。
再往后,电视和其他大众传媒的兴起使得偶像的定义扩展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模特等。
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社交媒体的普及,让偶像的定义更加多元化。网络红人、博主、YouTuber等也开始被视为偶像。
至此,粉丝经济愈演愈烈,偶像也不再仅仅是艺人,而是成为了一种品牌,他们的形象、作品和个人故事都被纳入商业运作中,偶像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成为定义其成功的重要标准。以初音未来为代表的数字人虚拟偶像也进入这一范畴。
多元化偶像背后,伴随着粉丝权力上升
粉丝与偶像之间的权力关系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从中国现代娱乐文化产业发展之初到现在,粉丝与偶像权力关系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主要阶段。
1、全民偶像时期:这一阶段的偶像通常是通过电影、电视剧或音乐作品获得广泛认可的艺术家。偶像占据主导权,粉丝的参与和互动相对有限,主要是通过观看作品、购买专辑等方式表达对偶像的支持
2、媒体多样化与偶像多元化:随着电视和其他媒体形式的发展,偶像开始多样化,粉丝群体也开始根据兴趣分化。粉丝通过写信、购买海报、参加粉丝见面会等方式与偶像互动,但整体上偶像仍然保持较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3、互联网兴起与粉丝力量觉醒:互联网的普及为粉丝提供了更多与偶像互动的渠道,如社交媒体、论坛和粉丝网站。粉丝开始通过在线活动表达对偶像的支持,粉丝的力量逐渐被认识和重视。
4、社交媒体时代与粉丝权力暴涨:社交媒体的兴起进一步增强了粉丝的话语权。粉丝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直接与偶像互动,参与到偶像的推广和维护中,粉丝的组织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5、流量时代与粉丝权力的最大化: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粉丝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直接关系到偶像的商业价值和市场表现。粉丝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对偶像的宣传和维护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后知后觉的我们或许是在这几年才意识到粉丝经济的疯狂,但真正的权力转折点,却是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即第四阶段,甚至要从更早的互联网“使得人人都有发声的条件”算起。
粉丝权力增长的关键武器是表达引起的舆论,是时间铸就的注意力。
社交媒体提供了即时互动的平台,粉丝可以直接与偶像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这种互动性让粉丝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了粉丝的权力。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快,粉丝可以迅速地组织起来,通过粉丝团、超话社区等形式,对偶像的动态做出反应。无论是支持偶像的宣传,还是对某些事件的集体发声,粉丝的力量能够迅速集中并发挥作用。
比如,今天“蜜蜂”声讨杨幂工作室团队的事情在娱乐圈并不鲜见,王一博、赵丽颖、郑爽、范丞丞……等诸多明星都曾经遭遇过,譬如,范丞丞,因参加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而成名。在一段时间内,范丞丞的粉丝团对其所处团队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向表达了不满,认为团队未能有效维护偶像形象,导致粉丝与团队之间的矛盾升级。
各种咖位,不论性别,粉丝的手不仅可以伸到工作室,甚至可以影响偶像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堪称“娱乐圈爹妈”。
偶像与粉丝的关系像弹簧,你弱他就强
从“粉丝的反馈和意见开始对偶像的决策产生影响,粉丝经济开始形成”到如今“偶像不得不听粉丝建议”,除了社会文化、传播环境与媒介的影响,与“偶像”本人也脱不了关系。
如前所说,偶像最初起家靠的是专业实力,自己的实力太差,此消彼长,粉丝权力自然上去了。特定领域有显著成就的“偶像”,因其专业实力而获得尊重,往往不会过多受到粉丝权力的左右,甚至可能进阶成为“艺术家”。
粉丝爱的是你的实力,这或许可以给偶像一点启发:多在业务层面上点心,多注重作品创造而非追求流量,增强自己的实力。如要走上只凭粉丝喜好的偶像制造流水线,也只能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没有业务实力依托的青春饭,能吃多久,很难说,甚至保质期还未到,就在半路完成了由红到黑的转折。
靠身材颜值和符合某种价值观的言值都算作青春饭,前者是“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后者则是舆论风向转变太快下“今天的白月光,明日的饭黏子”。
娱乐偶像很有自知之明、在价值观层面表达得不多,倒是商业偶像为了流量和带货经常抛头露面甚至语出惊人,今日的俏皮话与真性情,他日便成你大放厥词被讨伐的罪证。
所以,不论哪个领域,还是要好好修炼内功。
外事交给专业人士,比如媒体和公关
公共关系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做好事,传美名”。
做好事,不可假手于人;传美名,却最好是善假于物也。
这个“物”最好是专业人士,而这个专业人士一定要足够接地气、善于把握舆论风向和受众心理。不是“最好是”,而是“一定要”。
绝大多数的舆论翻车,并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立场性的、情感上的。
不论是偶像明星还是专业高管,在现实中通常是强者、是少数,很大程度、很长时间已经脱离群众生活了,如若不主动甚至刻意“接地气”,又不太有共情的天分,往往不太能理解群众常见的朴素的情感和心态。
因而才会说出一些令人震惊、伤害群众感情的话,导致一些危机甚至无法挽回的损失。
负责媒体和公关的团队,可以做什么?
个人品牌规划及发展:
为所运营的偶像艺人制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比如,探索不同的职业道路,如影视、音乐制作、话剧等,减少对单一粉丝群体的依赖;比如加强创作,避免过度追求短期流量和利益;比如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攒人品,万一做出点啥,还有优质资产可以抵债。千万不要觉得这是经纪人和经纪公司该干的事,好的公关一定是尽早介入,从源头、从策略上就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去补救。与此同时,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的一致性,通过一贯的行为和公开形象来维护和加强个人品牌,确保品牌价值与偶像的长期职业目标一致。
明确沟通策略及管理粉丝关系:
制定清晰的沟通策略,确保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一致和透明的,可先有君子之约,比如明确并传达对粉丝行为的期望,对于不当行为要采取坚定的态度,并通过社交媒体、粉丝见面会和在线互动等方式主动积极的管理与粉丝的关系。
舆情监控及风险管理:
识别潜在的公关风险,并制定应对计划,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应对。比如,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了解粉丝群体的特征和行为,以便更精准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内容定制。再不济,也可以像张小龙早期做产品时,泡在用户里,培养自己的体感。如此做出来的决策,大概率不会失温,也不会失态。
以上,欢迎广大同行在评论区建言献策~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