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

举报 2019-03-13

《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

专访主持:鬼马,视觉设计:岑木子,首发:站酷

截至发稿,被称作华语科幻电影里程碑之作的《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 46 亿。而这部电影投资仅 3 亿人民币,远远不及好莱坞科幻大制作,甚至也不及很多国产电影,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人敢预估国产科幻电影的市场反响,无论是科幻设定、剧本、拍摄、后期制作,甚至科幻类型片导演,我们的经验几乎为“零”,《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的更多可能性

如果说故事是电影的内核,视觉特效对于一部科幻电影来说,则代表着想象力的延伸,是让观众产生合理联想的火种,也代表着一部电影的审美。《流浪地球》收获好口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看到了区别于好莱坞的属于中国语境下的视觉特效。视觉特效不出戏,不跳脱,不尴尬,才能让故事更有说服力。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视觉特效团队,大多来自中国。2003 个镜头大体可分为地下城部分、发动机部分、地表部分、太空部分,由来自 6 个不同的特效团队共同完成,他们分别是中国的 MORE VFX、橙视觉,总部位于洛杉矶的 PIXOMONDO(北京和斯图加特),韩国的 MacroGragh 和 DexterStudios,北京的 LuxaStudio 光之禄。

中国的 MORE VFX 承接了全片最多也最重要的 800 多个镜头,这些核心镜头是如何制作的?首次制作科幻电影视觉特效,他们是如何分工的?收获了哪些宝贵的经验?作为电影的幕后英雄,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 MORE VFX 视觉特效总监赵浩强和视效制片人蔡猛,聊聊视效创作背后的故事。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9 个半月的 800 个镜头,都挺难的

站酷网:《流浪地球》总制作了 2003 个特效镜头,MORE VFX负责了哪些镜头?

赵浩强:我们负责了 800 多个镜头,其中有 400 多个高难度的镜头由 MORE VFX 内部制作完成,另外约 400 个镜头是由我们主控,与韩国的 MacroGragh 特效团队合作完成。MacroGragh 从《悟空传》的时候就开始合作了,所以我们非常了解他们的制作实力,沟通上也有一些经验,片方也希望我们能够尽量多承接一些镜头,所以我们就想说和他们一起合作来制作。我们主要去把控制作的质量,跟 MacroGragh 沟通导演对整部片子的要求,需要制作的内容等,按照他们各镜头的完成情况,我们这边会去做检查跟沟通,确保这个东西是导演想要的。

核心场次制作包括全 CG 制作的行星发动机和坝体、内外连接桥、发送机周围的采石场和脐带气流以及电影最后的木星冲击波。这也是全片最难的视效之一。

制作花絮

具体的场次有电影一开始的北京冰封国贸,北京发动机坝体停车棚,矿区采石场;电影最后救援队行驶前往苏拉威西发动机,发动机上运载车穿越大桥,发动机重启,刘启在桥上看引擎火焰冲向木星,地球受冲击波冲击,刘启、朵朵、TIM 掉落桥下和最终地球获救;太空视角看地球发动机,脐带气流及冲击波相关镜头;电影最终的几年后的北京,刘启、朵朵、李一一再次踏上征程的部分。

MacroGraph 制作的部分包括:电影一开始引言中建设中的行星发动机、洪水救援、众多火箭发射、老韩抱着小刘启进入地下城的镜头;老韩开车进入济宁补给站;遇到王磊救援队的冰原追逐;上海中心电梯内逃生,到最后老韩被冰冻的部分;小分队穿越晨昏线和进入破损的马尼拉补给站镜头。

站酷网:《流浪地球》为什么会选择MORE VFX?

蔡猛:片方主动找到了我们,北京文化的制片人韩璐女士以及制片人张宁先生之前都与我们有过良好的合作,而且导演郭帆先生和制片人龚格尔先生对我们之前的作品也了如指掌,所以与导演、制片人见面后,大家觉得认知度和热情度上挺契合,很自然的就促成了这次合作。


站酷网:视效总监和视效制片人在一部电影中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分工合作的?

赵浩强:视效总监的角色是一个桥梁,主要负责视觉效果。其工作内容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对外是直接跟导演沟通联系。拿《流浪地球》项目来说,一开始接触这项目时,我们拿到它初版的剪辑小样(大约3小时)以及片方提供的概念设计图、分镜等,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定剪,我们会先分析每个镜头可能需要的特效内容,根据类型和单个镜头的量,跟片方沟通预估的工作周期、工作内容、预算等。前期沟通好了,内部再进行下一轮制作细节的沟通,细节跟片方敲定后,我们内部就会开始正式制作。正式制作的过程中,某个环节已经做到一个程度了,某一场已经做好了,会先给到导演审核,看看还有哪些修改的方向,再统一意见,反馈到内部制作人员,进行调整。

对内的话,第一步则是整理制作需求以及把控流程,让每一个部门清楚的知道在这个项目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导演对画面和效果的要求等等。

蔡猛:视效制片人核心的工作是项目中的商务谈判,合同拟定,总的资金和周期管理。项目中视效制片人主要控制周期和预算。当出现任何问题可能会导致或已经导致预算超支或者周期超期的情况下,视效制片人与总监需要商量妥善的解决方案,一个项目能在周期和预算内,并且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是需要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


站酷网:MORE VFX的团队架构是怎样的?在电影项目中团队是如何分工的?

蔡猛:我们公司分成项目架构、管理架构两个主线。项目构架中,视效指导、视效制片人带领各个制作环节的组长一起 breakdown,拟定项目中的 workflow,pipline 等等前期筹划工作,组长们和项目制片将详细的制作任务安排到制作人员进行制作。

电影项目中团队的分工主要是按照各部门所负责的内容来开展的,各环节之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系,比如说设计部门,他们主要是项目前期和项目进行中进行概念设计和气氛图的制作,在制作时不仅需要按照导演和视效总监的要求进行制作,更加需要考虑到资产和 layout 及三维部部门的需求。


站酷网:这次的特效制作最难的是哪部分?

赵浩强:其实都蛮难的。一个是我们负责的都是比较大的场景镜头,很难找到很好的参考。而且很多镜头它是从宏观到相对比较微观的场景,怎么组装,怎么渲染,整体的 layout 如何把控,镜头如何运作,量非常大。

蔡猛:时间紧、任务重,最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视效体量前所未有。一方面我们在制作中没有太多相关契合的参考,很多内容只能试探性地做出来与导演碰想法,在这个基础上再丰富,这就需要总监对于导演到底想要什么非常的清晰,否则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制作事故;另一方面,这么大体量的模型(动辄几十几百个千万面的资产组装、拼接在一个画面中)怎么组装渲染是非常大的技术问题,需要内部通过流程、技术研发相对应不同的问题去解决

《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


站酷网:多家视效公司同时制作,如何高度统一电影的视效风格呢?

赵浩强:我们有互相共用的资产。因为各制作公司所负责的镜头景别不同,对于资产的精度要求也不同,同时各家的制作平台不同,即使提供了资产也没办法直接使用,基本上都得根据提供的资产重新按照内部要求调整一遍,没办法直接用。

举个例子,项目开始初期,剧组计划提供行星发动机资产给到我们,然而收到的资产是导演没有通过的版本,并且行星发动机资产数据量和制作规范是无法用于实际制作的,于是我们与导演沟通,按照导演要求重新设计了引擎发动机腿部结构,增加了细节,并且重新优化了行星发动机的资产提供给其他制作公司。

再比如车的部分,军车、工程车是由 PIXOMONDO(北京和斯图加特)制作的,箱型车是由橙视觉提供的,我们这边会把箱型车的箱子拆掉换成一个斗,做完我们再提供给其他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也会把控,他会把他认为好的效果给到其他制作公司参考。


站酷网:电影的周期多久,MORE VFX 团队一共有多少人参与这个项目呢?

赵浩强:周期是 9 个半月,项目前期与剧组沟通是 2017 年底开始接触 2018 年 3 月正式进入制作周期。我们北京这边 200 多人,基本上全上了。前面提到的几家视效公司是同时进行的,像这种大的项目,一般来说,好莱坞是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比较合适,所以必须同步做。

Nike:撒开脚丫,不要让别人来告诉你该怎样做女生
(MORE VFX北京团队合照)


站酷网:这期间有没有其他的项目进来呢?

赵浩强:资产大约两三个月就制作完毕,完成后大部分人就可以做别的项目。有部分制作人员会根据灯光渲染、特效等反馈去做修改,所以不需要那么多人一直 stand by。

我们的策略就是把大的东西先组装出来,组装出来一定要串成整场,串出来之后才有办法在这个基础上去想哪个地方加什么东西。加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是可以让它服务于所有的镜头、画面,还是说有些地方其实我需要再做微调,或者哪些镜头还会缺一些细节或者根据镜头去调整 layout,所以整体来说是这样的一个反复调整的过程。

站酷网:导演对你们的要求是怎样的?

赵浩强:导演其实也是一个细节控,他对于细节这方面要求是比较多的,对于科幻类型的大场景,他的要求其实已经跟好莱坞要求的品质非常接近了。

导演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这点很重要。他对特效行业也比较了解,所以跟他沟通非常方便。他知道技术的难点在哪儿,他也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第一次硬科幻项目,被虐得很兴奋

站酷网:有没有想过《流浪地球》视效的口碑这么好?

赵浩强:其实就是经历吧,需要很多年的积累,不管是技术储备还是工作经验,也需要等待机会。如果说没有科幻项目的机会,没有导演的要求,也不见得一定会到这么高的水准。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站酷网:没有兴奋感吗?

赵浩强:我们同事都挺开心,挺兴奋的,被我虐得很惨,哈哈哈。

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做这么大的项目,镜头量也很多,团队会有很大的进步。我自己本身也有参与过好莱坞的项目,所以我们在大场景这方面的镜头已经开始接近好莱坞了。


站酷网:你们知道要做一部这样的科幻电影的时候,第一时间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赵浩强:刚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准备去买睡袋,买枕头。


站酷网:要加班了,哈哈哈哈。

赵浩强:这是肯定的,怎么说呢,这个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这是一个团队,两百多人的沟通成本和时间你可以想象,怎么样把这个东西告诉他们,用什么方式告诉他们,参考资料或者视频、图片参考等等是否准确,不要说制作,光这一块就是很大的工程。


站酷网:你们找的资料是指美学风格方面的,还是指科学方面的,能让视效更合理?

赵浩强:都会有。我们找东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真的去找实拍的,或者是找一些科学原理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也会参考一些其他电影的制作手法。


站酷网:制作《流浪地球》和其他的电影项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赵浩强:各有各的难点,科幻电影,更多是科学原理。《流浪地球》来说,另一个最麻烦的点是它真的太大了,体积太大了,怎么把控是它非常困难的点

比如说要让大家看到人物,同时看到引擎的火焰,也要看到木星。火焰和木星是亮的,而且是很亮的东西,怎么样去把空间营造出来?我们的方案是中间有云层被吸上去,运用了背光的效果,把木星和火焰分离并营造出空间感。

《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


站酷网:在这次参与《流浪地球》项目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蔡猛:项目在交片的前一个月,导演需要我们再帮着完成 33 个高难度镜头。刚开始聊的时候,数量比 33 还要多,后来我们综合公司整体的人力和周期情况,我们接了 33 个高难度镜头,并且这些镜头是重新做了气氛图,重新做了资产优化并共享给其他团队。这些镜头交到我们手上的时候,真的每天都很煎熬,全公司总监、各个环节指导全都上了,每天公司都灯火通明,好在都完成了,导演还挺满意。

《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


站酷网:项目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蔡猛:对于制作而言,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 layout 环节场景拼装,同时特别复杂的镜头,比如影片开始时候的长镜头,虽然过程很痛苦,每天熬夜加班,但是大家还是感觉很激动很满足,我们为中国科幻电影的起航做出了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视效人才培养,还是要放到项目中去

站酷网:刚刚也提到了,项目本身的锻炼会带动国产电影制作水平的发展,除了这个,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赵浩强:人才方面的问题肯定会有的,毕竟不像国外电影工业体系那么成熟,他们对培训体系或者说产权合作方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比较密切。还有一些政府上的资源,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充沛的,也相对是比较完善的,比较对口。比如说PIXAR,为了配合他们政府在旁边盖了一个发电厂,建厂满足他们电力的需求。而且除此以外,设备和设施也会有影响,比如说虚拟拍摄、面部捕捉系统等等,在整个产业链里面,他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

《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


站酷网:MORE VFX 对人才的培养有什么长期的计划吗?

赵浩强:我们有自己的理念和文化,希望尽量和优秀的人才做长期的配合,像大家庭一样。创始人的想法是想做百年老店,像国外的大厂一样。

另外,人才培养这个东西是相辅相成的,这几年我们的项目比较充足,有一些大的项目,我们可以通过项目培训,积累了很多项目上的经验,这些经验都会整理出来,作为内部的培训、教育教程,虽然没有很完善,但是至少在往这方面去做。不管你进来,你是一个白丁,还是有一些经验的,都会比较快的融入到公司,知道我们的制作需求。


站酷网:你们招人的时候有什么要求?什么样的特效人才更符合要求?

赵浩强:我们比较看好综合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技术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沟通和审美能力。一个电影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和很多部门沟通。技术再出神入化,也是不够的,你做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是导演想要的。


和好莱坞相比,我们还缺很多经验

站酷网:目前我们的电影制作水平和好莱坞差距大吗?

赵浩强:分类型,像这种大的场景特效,我们的确越来越接近好莱坞了。

《流浪地球》里没有太多的角色特效,你再看一下热映之中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很多生物特效。

我们现在的阶段,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我们做的场景特效,好莱坞可能一下能做出 20 个版本,但我们目前只能做到两到三个,只是说这两三个版本完成度是够的。

但创作这种东西会有不停的想法,时间和能力上我们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能不能精益求精呢?是可以的。不过像《阿丽塔:战斗天使》这样的生物特效高度,目前国内还没法达到,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克服和挑战的难题。

《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流浪地球》幕后视效: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完成了!


站酷网:存在这些差距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赵浩强:很多方面,一个是需要足够的项目支撑,还是要回到最终的需求面。如果有很多项目支撑的话,练功练多了真的是可以的,这是经验的积累。在好莱坞,二十几年前就有《侏罗纪公园》,我们这边还是零的状态。

而且他们那个时候有很多很厉害的人,包括是学习电脑图形图像学的人,有很多厉害的专家组成的一个团队慢慢去做,慢慢扩散出来。中间积累了很多电影经验。不管是《复联》或者是《星际穿越》这种硬科幻的电影,他们是整个体系,是从摄影、服装道具等方方面面,不单纯是特效这一块。他们的经验积累比我们来的更高。现在我们整个过程都是先模拟学习,必须都经历一遍,就像打游戏一样,要一步一步通关,才知道它的真正难点在哪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时间和项目的磨炼。

希望通过《流浪地球》这个项目,让更多投资人在科幻电影做大力的投资吧,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让国内的电影制作水平逐渐成熟。


特效是服务电影的,好电影还是看故事

站酷网:你觉得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一部好电影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赵浩强:这个就是个人的喜好,真的要说就是剧情,故事才是电影里面最重要的,我觉得这是第一点。特效是服务于这个故事的,要给观众看到的是什么东西,怎么样把这个情绪表现出来,这些都是技巧,都是技术的展示。故事整个主线是对的,表演是恰当的,这才是一部好电影。


站酷网:一部好的科幻电影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

蔡猛:首先需要好的故事,世界观是建立在相对合理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同时需要一群热爱科幻电影的创作人和制作人,再加上强大的工业化体系和技术支持。


站酷网:怎么看待特效高于剧情这件事?

赵浩强:这个要看时间段,可能在五年前、十年前,比如说灾难片,剧情很简单,其实就是看特效效果。但在那个时候这种东西是成立的,观众的视觉体验相对比较少。可是到现在来说,大家已经被这种东西轰炸了,到现在如果你只展示特效,不讲剧情,在这个模式上卖钱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大家要看的是兼备,是故事和视觉兼备的电影。


站酷网:大家平时是如何学习的呢?

赵浩强:每个人不太一样。一般来讲是多看电影、看漫画。我自己本身对物理方面比较感兴趣,也有工作的需求,所以会更多去了解物理方面的知识。


站酷网:如果现在用一句话总结这次《流浪地球》项目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就用一句话。

赵浩强:很难,真的很困难,但我们完成了。

蔡猛:低头做事,抬头看天,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站酷网:未来,MORE VFX 会在视效领域进行哪些新的尝试呢?

蔡猛:已经开始了多方面尝试,比如动画电影、电视剧、培训等,具体的细节没办法过多的透露,希望大家能够一直关注我们 MORE VFX,关注中国人自己的视效制作。


站酷网:可以分享一下最近在做的电影项目么?

蔡猛:陈德森导演的《征途》以及路阳导演的《刺杀小说家》。


站酷网:好的,非常感谢两位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就采访到这里。

《流浪地球》首次硬科幻电影探索,终将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它应该有的一笔,这一笔以 MORE VFX 为代表的幕后创作者们功不可没,套用电影宣传片的一句话“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哪怕一年只出产一部“好电影”,我们也选择对中国电影充满希望。

中国电影产业链在不断完善,人才在不断迭代,这期间会经历无数次试错,无数次失败,无数次阵痛,市场会经历无数次不满,无数次失望,无数次差评,但你看,好电影就要归来了,如潮水般,再给他们一些时间。


数英作者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站酷网(ID: zcool-com-cn)
站酷.jp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