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专访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 还能创新吗?
本文基于纽约时报对 Mark Zuckerberg 的专访。作者 Farhad Manjoo 与 Zuckerberg 主要就 Facebook 在新服务开发方面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其中包括了不少外界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公司近来对其移动应用所动用的 “手术”、过去在移动端的几次失败实验以及这家公司甚至是 CEO 本身的创新能力所遭受的质疑等。Manjoo 犀利的问题与 Zuckerberg 的圆滑回答都非常值得一看。
原文:纽约时报
作者: Farhad Manjoo
编译:36Kr关于创新
能谈谈 Creative Labs 吗?
Facebook 不是单独一个存在。在我们所诞生的桌面平台,网站和基于网站的分享功能是最合理的方案。当我们向移动端移植时,我们又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蓝色应用(意指 Facebook 主应用)来提供类似桌面平台的体验。但我认为在移动端,人们想要的是不一样的体验。服务获取的简便太重要了,信息的获取也同样如此。在移动端,为单一功能打造一流体验是一项回报丰厚的工作。所以,Creative Labs 的任务就是拆分这个巨大的蓝色应用。
但你不仅是在拆分应用里的已有功能,同时也在打造一些以前不曾有的新功能?这是否意味着以前的 Facebook 并不曾提供过新体验,而 Creative Labs 则可以提供?
我不会把这两者的关系视作对立。我想你接下来会看到我们将一些已有的功能塑造称一流体验,而同时你也会看见我们探索之前一致没有余力去探索的新空间。
过去几年里,你做过几年难以称得上是成功的新尝试,比如 Home 与 Graph Search。你所做的另外几件事就是收购了像 Instagram 和 WhatsApp 这样的公司,这些反而被视作成功。你们有在创造足够的新事物吗?你认为 Facebook 有多创新?
对于 Graph Search,我认为先进的搜索产品集成了太多功能,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很清楚至少要经过五年的投入才能获得较好的、不一样的回报。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首先,我们已经能够将 Facebook 的网络结构化并对其进行搜索,这对于其作为一个商业产品与公司内部的架构来说都十分重要。其次是对内容的搜索。这方面在桌面已经实现,移动将是主要突破点。我并不担心这个,最重要的是当着一切实现时移动端内容搜索效率几何。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用从长远角度来看。
说到 Home,接受率要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但这本来就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它与 Paper 或 Messenger 等别的应用不一样。你安装了后者之后,如果觉得它们有所帮助,就会回来继续使用。而 Home 作为一款锁屏软件,一旦安装就会一直工作,因此一旦你觉得它不再有用就会立刻卸载掉它。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从某些方面来看,我们现在探索的大部分新事物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给我们的带来商业方面的长足进展。Facebook 的主要业务的使用量是巨大的,人们在手机上所花的大约 20% 的时间都给了 Facebook。从这个角度来看,Messenger 或 Paper 的表现就算再好也不会带来实质性改变。
WhatsApp 以及其它新产品对于 Facebook 的意义
WhatApp 是巨大的,远大于 Facebook Messenger。你买下它是因为你认为有那么一天他会带来重大影响。那么,请你和我谈一谈这笔收购,同时也告诉我:为什么 Facebook 不能自己发明?Facebook 不能发明这样一个服务这件事会让你担心吗?
好吧,这里要讲的就多了。首先,Facebook Messenger 本身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每天有超过 100 亿条信息在这项服务上流通。但我想我们最后发现信息服务是一个比预想的要大得多的市场,而 WhatsApp 与 Messenger 的使用场景也比我们预想的要更加不一样。Messenger 更多的与朋友之间的聊天工具,而 WhatsApp 则是短消息业务的取代物。这两样东西听起来很像,但是当你注意到这里面的细微差别时就会发现其实这两个服务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我觉得你应该把我们的进程分三个阶段来看。第一,Facebook 应用,一个有超过 10 亿用户基数的商业服务。第二,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 和 Search,这些是人们在各种场景使用非常频繁的服务,他们可能会成为下一个 big thing,会成为 Facebook 商业的一部分,但必须需要等上三年。最后则是像 Home、Paper 和 Creative Labs 的其它计划的这类完全从零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新产品。也许过个三到五年它们才会发展到如今 Instagram 和 Messenger 的规模。
因此,我们想要的是为人们连续输送优秀体验。将这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对,他们处于不同阶段。
Instagram 和 WhatsApp 将不会被打上 Facebook 品牌。所以最终你们的商业模式里可能包括别人认为不属于 Facebook 品牌的应用。这种综合型结构可以被视作是 Facebook 的未来吗?
一些事必须被贴上 Facebook 标签,而另一些则并不需要,因为有些体验要比品牌识别度重要。
关于匿名社交
我们已经见证了一些玩匿名概念的应用,比如 Snapchat。你对这种模式有兴趣吗?Facebook 会采用这种概念吗?
我不知道。我相信私密社交是比人们现象所意识的到大得多的空间...WhatsApp 和 Messenger 符合这种私密社交的定义…我认为以后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应用。
匿名是不一样的。我不是说这行不通,而是说这太极端了。但我比较倾向于认为这些交流最好是基于建立关系的目的之上的。你用来建立人力关系的角色可以有很多种。你可以用真实身份,可以使用电话号码(WhatsApp)或者假名(Instagram)。但是无论以那种形式参与,你在分享与消费内容的同时都在建立人际关系或者对他们的了解。这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核心,所以匿名不是我们优先考虑的事。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