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公司后,我对广告的看法有了改变
首发:西蒙官人
我发现我还是挺执着的,注册公司的时候,别人都劝我注册“文化传播有限”或者“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的后缀,但我毅然还是把公司的名字注册为“上海猫萌广告有限公司”只因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广告人,开一家真正的“广告公司”才是自己的夙愿。
公司开了一年多,熬过了两个年关,总算是还没倒闭,所以也就有了点感想。想想自己从一个文案创意,到一家小型广告公司的负责人,环境迫使我做出了许多改变,而我对广告的看法,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变化。
以前觉得广告是一门手艺
现在觉得既是手艺又是生意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开广告公司要对自己员工的钱包负责,其次才是对创意负责,不能把公司做成纯知识产出型企业,毕竟公司人力有限,能产出的创意也有限,并且,创意这种东西为不可循环资源,一次即报废。
文章里比较鼓励的广告公司模式是资源贩卖式,这样公司的生意才能细水长流。
广告即是生意,又是手艺,我刚开公司的时候,还是把自己定义为创意和策略,公司连个报价都不会做,也不会去主动考虑客户的需求,单方面的把自己的意图强加在客户身上,为此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到后来,也慢慢开始注重创意和策略之外的东西。比如帮客户选择又有效又便宜的KOL,让水分尽量少一点;比如给客户一些新的建议,去拓展他原有的思路。2018年后半年开始,我个人基本就是三分之二个阿康,三分之一个创意的角色了。但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公司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是创意人开的公司,反而要更注重创意以外的东西;反过来,如果你本来就是个阿康,那就要好好把公司的创意实力提起来。
以前觉得行业缺聪明人
现在觉得行业缺笨人
就拿开广告公司这事来说吧,理论上说根本不要给自己配什么办公室,也不要养人,拿以前的关系变现,接来的活儿直接外包,做个中间商赚差价,完全0风险。多出来的时间和赚来的钱,还可以帮忙倒腾倒腾副业。也根本不用为什么水电煤、人力成本、涨工资这些费事。有时候方案都不用自己想,年度方案万把块雇个靠谱的free 策略,整体成本就是小几千块钱而已。
更聪明的就根本不去开什么广告公司,毕竟这风口都不在这儿啊。MCN、或者做KOL矩阵,一样的精力,成倍的回报。
这年头你真出来混了,觉得聪明人是真的遍地走,笨蛋却越来越少。客户创意媒介预算比例2:8开,专注做创意?笨。现在是短视频时代,你还去拍什么大广告片?笨。
都说经济泡沫,经济泡沫,聪明人一边抱怨经济下行,泡沫大,但这行业的泡沫,不就是聪明人自己吹起来的吗?
以前觉得创意是一切
现在觉得创意是核心
当文案的时候比较容易夸大创意本身的价值。
比稿赢,靠的是我的创意。
阿康有饭吃,靠的是客户喜欢我的创意。
美术有KV做,靠我大创意卖了他才能做这些延展。
后来自己开了公司,又觉得创意什么都不是。
比稿赢,主要靠的是和客户的关系以及长久的口碑。
阿康有饭吃,是因为阿康真的管理好了项目,确保这个项目的团队保质保量按时交东西。
美术有KV做,是因为这个美术的KV真做得好。
从创意无敌,到创意无用,这个变化真的不好受。但又过了几个月,我逐渐明白了以前客户说的“眼前一亮”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因为太多人做着60分的事情,搞着100分的人情。这种感觉就是客户又不好骂他,也说不出他哪里不好,他不会给你捅娄子,但你想要他在领导面前给你涨脸,也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真的轴到把创意和策略作为主要卖点的公司,反而多了很多机会。
从眼高手低
到觉得每一件小事都有回报
可能新人阿康会觉得做些狗屁月报周报特别没意义,新人文案老想着做大创意,叫他写个微信推文就觉得这事特别浪费时间。
我想说,我就是因为以前在上班的时候,写GE公众号,才有了后面别人推荐类似的2B客户continental,有了continental给的第一次机会做季度campaign,被别的客户看到了,才有机会做其他客户的季度campaign。
机会都是从一个特别特别小的事情开始的。我现在很多客户,起初大多就是让我打理个双微,后来,哎觉得不错,拍个片试试?片子拍好了,哎,做个年度方案试试?
从小到大,谁,都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真实想法。感慨自己还在做广告。做一个做广告,写广告的广告人的感觉,真好。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西蒙官人(ID:woaijinlianpan)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