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不容忽视的微博微信营销小细节(中)

举报 2014-07-17


来源:微商传媒

五、长尾效应


面对社交网络,业界的一些惯性思维尚未扭转,大家默认关注的依然是平台的资源。即使是微博、微信这样的平台,也很难再像过去网络媒体那样置顶头条的形式去强制影响用户,这样的方式被越来越慎用。在媒介的演变中,权力被越来越多地还给了普通用户本身,用户所处的行业、领域、关系链、圈子构成了自身权力的基础。对于用户本身的关注鼓励着企业激发出用户的分享欲望,通过一条条真实个性的信息,才能将他们的影响力收拢起来,汇聚成一个可观的收获。

在大多数社交产品中,每条信息都是一个用户了解、接触自己的入口。因此,在信息上要投入和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反复优化。虽然信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些高质量的信息即使沉淀在社交网络中,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不断吸引听众粉丝、好友们的点击阅读、下载转化等,积累起可观的长尾效应。

越是真实分享用户数多的产品和合作伙伴、优质的内容,所获得的长尾效应就越大。如果我们抽取部分在社交网络中获得超大流量的网站数据来观察,都能看到这样的特点。在一些文章分享的表格中,就能够看到这样一些数据:当日吸引用户产生点击行为的数据项“被点击网页数”中,总是超过“当日首次被分享网页数”很大一个幅度。类似美丽说、唱吧、啪啪等案例中,每天接近50%的回流就来自用户对历史信息的点击和消费。

长尾效应不仅在体现流量、下载购买等数据,也体现在激发分享互动上。观测微信公众帐号的分享行为,一些优秀的内容仍在数天之后产生大量分享行为(对于历史文章的分享数据,甚至能占到当天文章总分享数据的50%以上)。

顺着上述数据和特点,如果再细着观察所有合作伙伴在社交网络中的成长轨迹,长尾效应所带来的数据叠加、累积,也是帮助企业渡过早期艰难“适应期”,进入快速收获社交红利的上升阶段的推力之一。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尾效应也在默默拉大着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红利差距。

一个现象与另一个现象总是环环相扣。如优质内容的重要性,在社交网络中越发重要。及虽然信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暂,但每次互动都延续了这个时间。加上发布者在好友们中自然拥有的信任,导致了信息在很长一个时间内都能持续发生作用。

在开放平台上,很多看起来丝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应用,每天只能数百、数千、乃至数万的参与用户,但当他们开始不断推出不同小应用时,最终呈现在实际结果的数据总和仍为数不小。

六、点赞党


以每位用户自己的微信为观察点,是理解这些不同关系链和好友圈子的最好窗口之一。由于不可避免的生活与商务关系重叠,大部分用户的社交关系叠加在一起,在点赞这个行为上就会区分出不同表征:

一是“无良点赞党”。这其实是典型的强关系,如“狐朋狗友”、死党闺蜜。最放松的互动往往发生在他/她们当中,例如,当某一用户发出诸如被上司批评、深夜饿醒睡不着觉等糗事时,死党们就会冒出来会点赞并评论说,“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乐一乐”。我们将这个关系紧密的人群戏称为“无良点赞党”。

强关系中还有亲友、同学等,这一类表现略有不同,比如上海交大讲师、业内知名博客魏武挥就曾描述过这个特点:他经常在朋友圈中发出自己早餐吃了什么,朋友们觉得这些信息毫无意义,但父亲会很关心,每次还会在下面认真点评早餐的质量。亲友们关注信息的落脚点和密友们存在不同。

第二类是商务关系,由于所反馈的信息及展开的互动很大程度围绕业内,尤其当用户发出的信息很有用时,这些关系会开始大量浮现出来,进行深入探讨互动。同样在这个人群中,部分身处“乙方”服务角色的关系,最容易礼节性地为“甲方”的合作伙伴们“点赞”,不管甲方发的是什么。

第三类是陌生人(弱关系)。哪怕是强关系属性的微信,我们也往往因为一些原因而将一些陌生人加为好友,对于这些人的信息也会因为陌生而少有互动。也就是业界常说的“点赞之交”,即除了偶尔点赞之外,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与接触,更谈不上什么熟识和信任。

在“点赞”这个细微的行为背后,其实反映出人们对信任的区分。一位用户为什么会点击阅读朋友分享的一条链接、购买他/她们分享的某个商品,背后正是因为对发布和分享信息的人的信任。这种信任和现实一样存在领域、行业的分别:我们会相信一位“吃货”对于美食的肯定,却可能会对电影毫无鉴赏力的他/她的影视评价而一笑置之。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对酒店的推荐会被圈子采纳、资深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评论更能吸引追随者的前往。人以群分,也以信任程度而划分。

七、关系链壁垒与保护效应


每位用户通过三个不同阶段,为自己构建了不同的圈子,将亲朋好友、商务伙伴、感兴趣(也包括有用或可能会有用)的人和企业,拉入或剔除出去。通过这种方式,每位好友也为自己树立了一道壁垒,屏蔽着其他信息与人群。

这对企业来说,带来了最坏的局面,也提供了最好的机会窗口。前者正是我们昨天谈到的企业所面对的“新不平等”,即用户在构建自己世界的时候,许多企业并不在这个世界之内。但也通过用户寻找好友的三个阶段——事实上,这三个阶段贯穿所有社交网络始终,企业一直有机会和用户做“朋友”,要么是好玩,要么是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

因此,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许多团队开发一款新的应用或服务,并和各社交网络发生关联时,总是全力奔跑,迅速进入更多用户的视线。这样,当有关他们的信息不断被分享到用户的朋友圈子中时,会迅速消费掉目标受众的注意力,耗尽追随者的生存空间。



不管是一个新的应用、帐号、还是玩法,都被关系链壁垒牢牢地拱卫着。在这一点上,啪啪、疯狂猜图等热门应用,都隐现这样的现象:在啪啪之外,还尚未发现可以展开面对面竞争的对手。甚至,如猜图类应用已经幻化了其他各种形式,但以同样的玩法上和疯狂猜图直面竞争的游戏暂未出现。即使后面有同样的拷贝者,也无法追赶到同样的水平。除非,先发者犯下大错。

唯一可能的特例,是美丽说和蘑菇街带来的借鉴。今天两家相同定位在“年轻时尚女性购物分享社区”的创业企业,在融资数、用户数等关键数据上,还尚未领先成像其他领域那样巨大的差异。这和他们几乎同时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放之始就全力进入有很大关系。此后,他们又都跑在了QQ空间开放的合作伙伴前列。同期进入、几乎相同的产品和市场策略,抹平了社交网络可能带来的鸿沟。

同样,这种由关系链所产生的保护效应,也在保护着社交网络平台本身。当人们及他的朋友们进入了同一款社交网络后,哪个网络的质量对自己而言就会优于其他对手,导致该用户很难会再消费相同定位的平台,使平台免受同类竞争对手的侵袭。这针对个体而言,感受尤其明显。

八、过载危机


人们对于过载的处理总是相似的,即一开始还会不断取消不喜欢的内容和帐号,一旦数量过于庞大,取消的时间和动作就会令人厌倦,于是干脆直接废弃这个帐号或产品。在社交网络中,过载对于任何身处其中的创业团队、企业,乃至平台自身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以部分微信公众帐号而言,当这个群体开始爆发的时候,部分草根团队用眼花缭乱的速度迅速累积起多个百万、数十万以上订阅用户的公众帐号,但当他们以为可以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帐号无法达到自己的任何目标:公众帐号发出的内容几乎无人浏览。他们的打开阅读比例,由开始的30%迅速锐减到10%以下,再跌到3%以下,主动分享的次数则更几乎可被忽略。

这个原因的造成是多方位的,一是因为这类帐号无法提供持续、稳定、优质的内容。公众帐号所承载的内容显然比微博帐号要来得内涵更大,这不是简单的复制抄袭所能解决。二是目标人群已经累积了多个这样的无意义大号,因此直接采取了放弃的动作。这就不难理解海量而雷同的信息被分享到社交网络后,几乎像没有被发布过一样的原因,人们对这些信息直接采取了忽视的措施。

因为过载而废弃整个产品的现象正越来越多。如更换手机号的成本其实巨大,但当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越来越多的时候,许多人直接切换新的号码,而忽略掉重新通知好友的时间成本。手机中拍摄累积的照片越来越多时,人们也渐渐丧失了对它们的整理热情。信息的海量丰富和随机创造,有时也导致丢弃浪费它们的成本变得极低。因此,对于过载的警惕一直体现在许多产品中,比如QQ邮箱。

在QQ邮箱订阅推送中,每天文章数量被限定在6~15篇。数据显示出,用户多阅读和分享前面少数几篇;观察文章评论可见,用户的反馈多集中在排在前面的数篇推荐文章中。当一些资讯未读的时间累计到一定程度,系统就做出反应,自动帮用户完成退订的动作。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