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鸿沟》7个哲学金句,洞察看问题的角度
今年夏天,有一部冷门纪录片悄悄上映了。与《十三邀》相同的制作班底,但是内容有些枯燥。
《解释鸿沟》是一部通过对哲学家陈嘉映教授的重要思想交流和日常精神活动的记录,专注探讨当代精神生活纪录片。片中呈现了陈嘉映教授与当代富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学术同仁、朋友、学生等以各种形式展开的交流故事,从当下与未来,人生与事业,世界与个体,观念与常识等命题出发,探讨在深陷现代性困境的当代社会和我们的生活中,人的“精神性努力”的价值及其可能,鼓励着我们不懈的认识自我,“人是通过意义来保护自己的生存”。
这是一个有些不太切实际的纪录片,主要拍摄对象哲学教授陈嘉映,在第一期就对节目组发出质疑:这样一部纪录片,真的有可看性吗?
在第一期中,我本人也发现,这里面的争议点可太多了,比如:
场景一:学生有感而发,提出一个可能要花费整个研究生学年才能完成的论文大选题,导师陈嘉映建议她不如花更多时间在谈恋爱、爬山和读书上。
场景二:学生认为分析是通往理解的必经途径。陈嘉映反驳,并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把钟表拆解完成,就能理解时间了吗?
哲学太深奥,学派太多,立场太多。
我就以一个普通人视角,分享一些有感触的洞察,在生活的间隙里,尝试思考一下。
历史视角
1、
八十年代,大家自由地争论、探寻真理,争辩激烈但不伤感情
而现在,二元对立太厉害,很多人在争当真理的垄断者
八十年代,被称为百家争鸣的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严肃文学的王蒙、莫言,先锋派的王小波、贾平凹,写现实题材的王朔、刘震云,让不同派别的诗歌蓬勃涌现的海子、顾城、舒婷、于坚……
而讲出这句时代对比的人,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85岁高龄,迄今为止著作超一百本书,被称为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
对八十年代熟稔到骨子里的钱理群,与21世纪的年轻人也多有交手。
因其在b站讲鲁迅文学,精神矍铄,语速飞快,金句不断,特别是那句被很多年轻人熟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让钱理群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他本人也被称为教过两代学子的人。
b站账号@钱理群讲鲁迅,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破百万
在钱理群看来,八十年代较于当下,最可贵的就是在真理的探寻上,人人平等且自由。他说:
有意见分歧本来就是正常的,多元的思维造就百家争鸣的繁华。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非黑即白的论调,很多人都在做真理的垄断者。
但钱理群同样坦诚,八十年代并非理想化的,因为其存在致命的缺陷——由于国民受儒家思想太深,知识分子们更多地考虑如何实际地生活,缺乏想象力,没能留下理论的创造。
在钱理群看来,这是他努力了一生,也使不上劲的遗憾。
2、
年轻人有玩着的、睡着的、醒着的,
但不必担忧无人挑担,总有醒着的年轻人,在以自己的方式继承先驱者的意志
在聊完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后,陈嘉映谈起了对一个学生的担忧:
我有一个学生,很聪明,很博学,人也很好。但我总评价他没有雄心壮志。
那位学生表示很不解,反问我:老师,我只要为人善良,把自己的事都做好,不想扛历史的重担,难道不可以吗?
针对【年轻人一定要有雄心壮志吗】的问题,钱理群先是引用了鲁迅的话——
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然后钱理群作答:
每一个代际,都有不能一概而论的年轻人。
对于睡着的、玩着的年轻人,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睡、去玩,无可厚非。
但也不必担忧没有醒着的年轻人,也不必担忧看不到他们继承的动作。年轻人自然有自己的方式,去继往开来。
伦理道德视角
3、 我们不仅想达到目的,我们还想自己参与到,这个目的的达到
这句话,是陈嘉映引用的英国道德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的言论。
发生的场景,是在【钵中之脑】话题的下半场。
【钵中之脑】辩论的上半场,是陈嘉映的70岁生日聚会上,学生陆丁认为,所有的意识活动都有对应的物理事件,因此钵中之脑实验可以成立。陈嘉映反对,他认为“钵中之脑”没有意识活动,因为一个单独的大脑,没有想要完成某件事的欲望,只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人,才会想要完成一个目的。
后来,陈嘉映延伸了一个关于技术与伦理的问题。
他举例:假如我想成为一个网球冠军。医生说,你来一趟手术室。做完手术后,冠军梦实现了。但这是我想要的那个冠军梦吗?
冠军从不是一个孤立的目标。——亚里士多德
这个例子很应景,郑钦文如果不是一球一球打出来,不是在良师益友的支持下,也就不会有如今可观的商业价值与影响力。
每一个技术革命时代,都会伴随着伦理道德的批判,本·雅明批判机械复制技术使得传统艺术品丧失灵韵,马尔库塞试图叫醒“单向度的人”……
如今,在AI技术奔涌的当下,用伦理学视角去观察问题,依然是合理且必要的。
心理学视角
4、
陈嘉映:如果我要去追求美好,那我一定要去求真
叶峰:无所谓快乐是否虚假,快乐就完事
关于【是求真,还是追求快乐】的讨论,发生在陈嘉映的退休宴上。
陈嘉映坚持求真,哪怕真相不够美好。“我就想知道,我的快乐和信仰,我追求的东西是不是假的。”
而同为教授的陈嘉映学生叶峰觉得,无所谓快乐是否虚假,快乐就完事。
乍一听,叶峰的态度,好像更符合当下的普世价值观。例如,无法抵挡的玄学趋势:当人们积极地将各地寺庙作为目的地时,虔诚跪拜,求的是此刻心安。
观点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作为普通人,我个人倾向于用时间维度去感知这个论点:
快乐有时效性,但真相是永恒的。以及,我们有没有追求真相的能力。
在能力范围内,我们追求真相,在能力范围外,我们追求快乐,也未尝不可。
5、
首先希望大家都可以变得皮糙肉厚一点,因为太过敏感,会导致过度反思
不经过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过度反思的人生没法过
在《解释鸿沟》的整部纪录片中,陈嘉映与学生的辩论,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既包括年轻的在校生,也包括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佼佼者的50多岁的初代学子。
很难想象,在尊师重道的主流观念中,会存在不断反驳老师观点的场景,但这是陈嘉映主动促成的局面——陈嘉映三十多年如一日的研讨会,去爬山,去农家乐,去篝火露营,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与学生们开启一次由浅入深的学术探讨与哲学思考。这里没有学生与老师,只有对真理的探寻者。
作为陈嘉映学生之一的周濂,会用“刀刀见血”,去形容每一场研讨会。
在陈嘉映的最后一场研讨会上,陈嘉映感谢每一次交流的激烈碰撞。因为在陈嘉映的观点中,老年人正在丧失一种基本权利——被批评(教育)的权利。
随即,正在充当研讨会主持人周濂立即“惯例”辩驳,惹得全场默契地笑出来——即使是最后一场研讨会,即使是最后一次发言,陈嘉映还是“惨遭批评”了。
乔纳森·海特在《娇惯的美国心灵》一书中提出了三种心理谬误:
第一,挫折让人更脆弱; 第二,永远相信个人感觉; 第三,生活是好人和坏人之间的战斗。
特别是在第三点上,作者提倡更善意地理解不同看法,去发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所以,陆丁在篝火旁对大家说,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再皮糙肉厚一点。
所以,周濂坚持,不经过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过度反思的人生没法过。
6、
再尽心的追求和努力,也无法承诺一个好的结果
完全忠于自我,可能是一个不留遗憾的选择
享受争论与辩驳真理的同时,陈嘉映也意识到,那些站在自己对立面的学生或者学派,没有人会继承他的学术衣钵。陈嘉映自嘲,可以向国家申请冷门绝学。
可是要知道,就连鲁迅也没有完全懂他、继承他学术衣钵的直系学生,但是鲁迅的著作与学问,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年轻人。
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而路,也不必总是相似。
忠于自我的内核,让人想起香奈儿创始人的品牌宣言:
Fashion changes, but style endures.时尚变迁,风格永存。
I don’t do fashion, I am fashion.我不做流行,我就是流行。
意义是用来保护生存的。这是《解释鸿沟》的题眼,也是人类的课题。
7、
当你失去爱人、丧失行动自由,会有人在梦里问你:活着还有意思吗?
我只能一边继续生活,一边承受着这个压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说出这句话时的钱理群,爱人医生崔可忻刚离世不满一年。
在关系亲近的陈嘉映等亲朋好友看来,无法想象钱理群一个人生活——他的半生,一直与崔可忻相伴:
一起从贵州回北京就职,一个做医生,一个当老师。
一起在婚前约定丁克,一起在退休后入住养老院。
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双双被确诊癌症,一个是轻症,一个只剩下4个月的时间。被留下的,是钱理群。
在崔可忻的加速倒计时中,二人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崔可忻的遗愿。包括抛下钱理群夫人的身份,整理出版独属于崔可忻的书,为母校设立以夫妇二人命名的奖学金等,并安排两个人的后事。
直到送走崔可忻,钱理群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最后一程。他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规律的写作时长,定期的学术探讨,尽力留下人生价值。
于是,有了陈嘉映与夫人项灵羽去探望时,钱理群的剖白:
当你失去行动自由,而且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
你完全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切都是由他人支配,
我做的梦,都是天崩地塌。
梦里有人问我,你活着还有意思吗?
这种压力一直在,只不过它问出来了。
但我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对人生的最后一程,充满着好奇心与想象。
《解释鸿沟》的分享结束,请继续思考自己的人生哲学吧。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