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为什么喜欢在街头“当众处刑”?

举报 2024-05-28

在《我的阿勒泰》因为剧版走红之前,李娟在这本书里就有一句话脍炙人口: 

“乌鲁木齐总是那么大,有着那么多的人。走在街上,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走在街上,简直想要展开双臂走。” 

“走在街上”,是一个非常普适、具有共情的经验,街头拥有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也有无数双观察的眼睛。有心人注视着街道,思考品牌事件可以如何成为街头的彩蛋。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平常的街上发生不平常的事。而到底要不平常到什么程度,才能让见惯了“怪东西”的当代人,停下冲浪的手指—— 

今天想要分享的就是这一类广告爽片,它们负责制造出一场令你目不暇接的视觉奇观,然后在一两分钟后戛然而止,而你则负责把它们印在记忆中,此后的时间里仍然时不时翻出来回味。 

走在街上

无数种创意的可能性纷至沓来

街头.jpg

把晾衣架背出门,随手抽一个帽子戴上;胯下骑的不是车轮,是鞋子摩天轮;下雨了?给新鞋支上小雨伞就够了。Nike的搞怪脑洞在视频号斩获破万点赞,而小编看完只想感慨:现在的潮人出街已经是这种精神状态了? 

产品.jpg

短片在前40s都进行了悬念的设置:街道上,帽子、头盔、轮滑鞋……最后是一只比格的头,这些事物变得硕大无比,但街上的人们居然对此习以为常?短片最后才揭示了这种怪异的景象并非真实,而是iPhone15变焦镜头放大后的观察所见,将异常合理化于产品,也更加放大了产品功能性的魅力。 

air.jpg

观看顺序:23-22-21-20-19

从19年「Bounce」的弹性街头、20年「Snap」在想象与现实中穿插、21年「Jump」的跃动街头、22年「Share the Joy」将街头事物变成雪花,再到23年「Quite the Noise」给“我”清理出一个真空街头,AirPods的系列广告沉迷于街头叙事,围绕产品的降噪功能与音乐属性,演绎了一系列丝滑的奇幻场景,以强悍的通感表达,传递了戴上AirPods后沉浸在自我世界的出行爽感。 

街舞.jpg

舞蹈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美感和生动的肢体语言,成为品牌爱用的创意形式。前面提到的AirPods广告「jump」结合了跳绳这个常见的街头游戏,边走边跳,chill感拉满,而Burberry的这支「雹中曲」也是一个经典素材。它改编了电影《雨中曲》的经典桥段,危险的冰雹与自由的舞者之间的鲜明对比,制造了强大的画面张力,令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品牌的无畏精神。 

幻想.jpg

去年爆火的CGI广告,有相当一部分都选择了将街头作为展示背景,如Jacquemus包包在巴黎街头行驶、巨型芭比玩具盒立于迪拜街头而参天芭比从中缓缓跨出、金球从武康大楼跳落炸裂,这些广告模拟UGC视频,路人视角的镜头为整个场景提供了参与感与真实感,从而制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超现实体验。 

生活处处是观众,但人人也都可以是主角。或许这就是品牌选择在街头整活儿的理由。 

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观众天然对街头具有很强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无形之中已经为广告制造反差感做好了铺垫。而品牌理念经由庸常环境的反衬,在人群中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因此,它也特别适合那些想要传递潮流与态度的品牌。

从创意角度来说,街头场景丰富的视觉元素暗含大量的创意空间,换言之,大街上发生什么都可以,“看起来很离谱,仔细想想倒也正常”。所以,别浪费,上街去,我可不知道什么工作日摸鱼借口,这只是合理的创意发想过程!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 莫月影
  • TVS
  • 明明想静静
万字干货!2025年七大营销趋势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小夜
我不叫做【东龙的妈妈】,我有名字,我姓赵,叫赵秀香。——《请回答1988》。
每一个幸福故事,都有一个名字,那不是太太,那是我自己的姓氏,我自己的名字。
2020-11-12举报
洛小俊
明明是探讨和传递女性力量,可明姓带名都不配拥有,这样的力量,女性真的想要吗?
2020-11-11举报
仔大发的快乐小水壶
这问题的切入点真的是又刁又钻~
2020-11-11举报
六串封
说得真好
2020-11-11举报
Amzing
没完没了啦~~ 翻旧账翻一堆~~~~~~ ps:就这个案子,问了N个“太太”,她们一致认为,被人叫做X太太,是非常LOW的事。她们有名有姓。
2020-11-11举报
znadleeh
新加坡富二代为有你这样的粉丝感到骄傲
2020-11-11举报
177****1903_88079
我不是因为“太太”这个称呼而感到生气的,而是因为在广告中所表达的厨房对女性仿佛是一种天然绑定,视频中每一个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都是服务于风险角色,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这样固化的思维和对女性的定位,仿佛从一开始就掐断了女性的无限可能。厨房用具它对标的应该是家庭,而不是家庭中具体的某一个人,不论是太太还是先生,单独的把TA固定在摸一个位置,这都是非常不公平的是带有隐性歧视性的。把每个家庭中的工作分配,都是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不要单单把这归结为“女性的力量”。
2020-11-16举报

全部评论(82条)

  • 龚诺涵
    “人生百太”这个文案好,“每个幸福故事,作者都叫太太”这个文案否定了其他人的作用,而且不只是家庭,幸福故事谁都可以书写,这个就不行了
    2021-09-08举报
    roryfc
    赵太
    2021-08-10举报
    文艺梦想家灵魂札记
    看了评论我就放心了
    2021-04-08举报
    Amzing
    老赵,老钱,老孙,老李,老周...............老板
    2021-03-22举报
    一蚊岸上飞
    男的给高分,女的给低分。像我这样的给1分,无语
    2021-02-09举报
    小翅膀
    很不喜欢了,被称为什么太的。。。
    2021-01-07举报
    软软
    没有那么介意“拥有太太这一重身份”和“被人称为太太”,但是不打算记住我的名字而只把我视为“太太”,确实不如叫我本名来得更尊重和令我舒服。
    我初看这个广告并没有严重的被冒犯的感觉,只是觉得“都什么年代了还叫太太啊”“都什么年代了还觉得做饭是太太的工作啊”,稍微觉得在性别塑造上有点老套而已。但比起这个广告本身,更令我恶心的,是评论里那些永远不会被称为太太的人,按着我的头,要我把“太太”视为一种幸福的象征——想了想,这样的广告的存在,或许就是那些按头要我“觉得幸福”的男人们的帮凶吧——你看,广告里的太太,不都很幸福吗?你有幸做某位男士的太太,应该感到很开心才对!
    所以,一星拿好,不谢。
    2020-11-23举报
    yogurt
    太太不是【先生】的附庸品,她是这个家的太太。
    2020-11-20举报
    高天贝
    对于女性运动,不必矫枉过正吧。的确有很多女性拥有太太这个身份,同时每日与厨灶为伴啊——而这并不能直接推断出“男人不必下厨房”、“她牺牲了自我理想和价值”等一系列语境吧?毕竟人的身份是多元的,“某太”只是生活的一面而已。除此之外,很多女性在幸福地做家庭主妇、坦然地接受他人唤作“某太”,难道我们要告诉她:“你不该如此”吗?在思考更宏观的命题之前,不如先认同自己。
    2020-11-19举报
    软软
    我觉得这个案子的微妙点,不是在于“拥有太太这个身份,同时与厨灶为伴”这个事实,而是在于“那些在厨房里使用灶具的女性,是不是同时也想要让别人强调自己太太的身份”。至少对于我来说,我是不想的——我下厨房是为了给自己做点好吃的,顺便给家人吃一口,而不是因为我是某人的配偶、某人的母亲、某人的女儿。
    2020-11-19举报
    赵道临Alex
    我觉得挺好,不必过度解读。
    2020-11-17举报
    = =
    开头:她们都有共同的名字 —— 太太。 呵呵
    2020-11-16举报
    苏大苏眼保健操小能手
    一向喜欢胜加广告,也不否定里面说到的女性是家庭幸福的决定者这种说法。但是不喜欢每一个幸福的作者都叫太太这句话。除了当太太,女性还有各种各样的幸福。我本来就不喜欢方太这个名字,是一两年的广告刷新了好感。而这一条广告直接把我打回方太潜在用户的反面。
    2020-11-15举报
    肖半仙
    实在不懂为什么这么多人说这是看不起女性,难道看不出来表达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是由女人决定的,女人的价值与重要不言而喻啊。每个幸福故事,作者都叫太太,是对女性与赞赏啊。

    以及说太太这个词已经是依附了,可是太太是一种人生阶段啊,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走进婚姻成为太太是要经历的一个人生阶段并且会持续很长时间。那么太太真的只是一个阶段的称呼而已,就好像女儿儿子,只是称呼,内心不被禁锢才最重要。

    还有说又说女性独立又把厨房说成是女性的专属,感觉矛盾。厨房是多美好的存在啊,不管是独立女性是全职太太还是不婚主义,不管是女强人还是小可爱,每个成年人都最好拥有料理美食的能力,所以女性和厨房的结合并不是贬义啊,平素生活里的美好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厨房和美食。

    每个幸福故事,作者都叫太太。真心是对女性的赞赏与肯定,很棒。
    2020-11-14举报
    重度吸猫症患者
    每一个幸福的故事,作者都不应该只有一个人
    2020-11-16举报
    山大粗人
    每一个幸福的故事,作者都叫做原子。请问这样可以了吗?
    2021-03-23举报
    Totol
    又踩到什么女拳的尾巴了,又不是在宣传冠夫姓,既然女权是平权,人家愿意怎么称呼自己也是人家的自由啊,广告里又没有主张冠夫姓,有点上纲上线了。而且这和直男又有什么关系,直男就是要冠夫姓???没有必要吧
    2020-11-12举报
    仔大发的快乐小水壶
    你好直男,我也是,想和你握个手可以吗?
    2020-11-12举报
    六串封
    其实也并不是说女权。。。
    就是太太这个词依附感有点强,确实大可不必上升到女权,但是观感不适也确实存在。
    有点微妙
    2020-11-12举报
    Totol
    可惜我不是gay,不然我还能反驳你一下我不是直男。似乎套上直男帽子,很多话就不能说了。
    2020-11-13举报
    Totol
    怎么说呢,其实非要说反而有点文字狱的味道。人家可能真没这个意思,而且视频里这些主角也不是演绎的男性的更随者的样子,反而表现的是有自我有独立意见和生活的一面。这样还要被说成和女权有关,我觉得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给创意设了奇怪的限制和解读。
    2020-11-13举报
    六串封
    我觉得这个广告就是有不适感,没有上升到提倡什么的层面。
    2020-11-13举报
    重度吸猫症患者
    太太这个称呼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作者都叫太太”这个主题忽视了在家庭中两个人的共同担当付出体谅才是幸福的原因。
    我觉得可以倡导女性独立,但独立不是表面上的排斥社会关系,而是男生女生都要为了“在未来,妻子这个角色不再有依附的意味”以及“一家之主,说的不是一个家庭的决策主导者,而是一个幸福家庭的无畏付出者”而努力改变
    2020-11-16举报
    软软
    永远不会被叫太太的人能不能不要这么喜欢跳出来指导女性“该不该感觉不适”?作为女性受众,表达自己的不适,怎么就踩男拳尾巴了?
    2020-11-19举报
    6ouffle
    李太的老公,在清晨,通过方太的厨具做了一份丰盛的早餐,
    杨太的老公,在深夜给老婆昨晚一顿宵夜之后哄孩子入睡
    吕太的老公,在四合院里的阳光下给老婆剃头。。。。。。

    emmm怎么说呢,视频里的女性角色在工作在顾家在生育也是在幸福没错
    但是男性角色的衬托下,就显得女性要冲在第一线,但依旧还要冠夫姓。
    2020-11-12举报
    猫猫酱
    这是什么直男癌广告?0202年了,还强行冠夫姓?女性就应该被剥夺姓氏,变成厨房里的工具人么?不反对表现女性在家庭中的样子,但更希望从家电能够解放人力,从而让女性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角度
    2020-11-12举报
    找<・)))><<
    如果有一天,方太的产品和广告开始不再聚焦女性,而是围绕男性,也算是在帮忙减小压在女性身上的力量。
    2020-11-12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