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喜欢这样追剧了,有种mbti被暴露的裸奔感
不同mbti人格,
追剧时都在干什么?
最近称霸各大平台热搜的内娱顶流《庆余年2》,已正式迎来收官。吊了观众5年胃口后,一开播就断层领先,也是被鹅狠狠装到了。
我在看《庆余年2》时,也在想范闲的六个爸爸们都是什么MBTI人格呢?
一波分析后没得出结果,只怪他们心眼子太多,不过作为打工人的我,倒是确认了自己的MBTI:
话说回来,作为MBTI爱好者,除了研究剧内的人物,我也爱思考大家看剧的表现:不同MBTI在看剧时都在想什么?我简单总结了以下4点:
1、观剧纪律委员:
J人会发现每一个穿帮
J人因为严谨认真的态度,看剧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比如《庆余年2》第一集,就被J人的显微镜发现了庆帝的运动鞋。但因为这部剧的特点,大家甚至都不知道是真穿帮,还是导演故意设定,这虚虚实实的操作,导演是不是也跟高启强一样,喜欢看《孙子兵法》啊?
这事不仅挂上了热搜:
网友们也各种团建:
足力健也不放过这个泼天流量机会,过来参与一把:
除了《庆余年2》,《甄嬛传》可以说是J人“找茬”的乐园了。比如浣碧晚上烧纸钱时,被大家发现旁边有节南孚电池:
淳儿参加家宴时偷偷玩手机。这么先进的东西在手,哪个妃子能容得下?
这张图太形象了:
2、挖矿喜剧人:
P人一手看剧一手表情包.ZIP
P人很有创造力,看完一部剧收获不少表情包。表情包作为聊天利器,P人们把剧集当成表情包矿了,他们经常在剧中挖矿。《知否》中耿直的大娘子,自《知否》爆火后,她的各种名场面就流传开来。
大家甚至把手伸向了经典电视剧。这就不得不再提到《甄嬛传》,剧中那些阴阳怪气的台词,真是当代打工人极品嘴替!
3、弹幕氛围组:
E人社交恐怖分子线上版
e人观剧时,毫不吝啬自己的感受,实时直播观后感。自古弹幕出人才,e人不发弹幕算白来。而e人的弹幕大军有时也能将剧集内容进一步升华,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关掉弹幕会失去一大半乐趣”。
近两年来,我对优秀弹幕印象深刻的,就是《漫长的季节》中会根据时间线变化的弹幕。如果时间线是现代,那弹幕就正常,到了回忆阶段,弹幕就成了倒放,把剧情与弹幕关联起来,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弹幕也能当演员!
《漫长的季节》中还有很多弹幕诗人,他们的弹幕内容就像是在线解读,进一步提升了剧的可看性。
比如剧中各角色在面对下雪场景时,有人说“在世间,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人终将在最灿烂的时刻毁灭,然后就是漫长的季节”:
e人还会在弹幕中当气氛组,比如玉米地中那句最刀人的话“往前看,别回头”:
前阵子播出的《与凤行》也是把弹幕玩出了花。《楚乔传》后,CP粉一直期待林更新与赵丽颖二搭。兔子灯作为《楚乔传》中宇文玥和楚乔的定情信物,甜到了很多人。《与凤行》突然然出现的兔子灯弹幕名场面,这糖度得100个加号了!
还有《与凤行》中高甜片段,爱心烟花秀弹幕,不敢想象情侣们看这一幕时,得有夺要命!
类似的操作还有在《繁花》跨年,大家通过烟花弹幕许下2024新年愿望:
4、铁血冷梗王:
i人夺笋全场最佳
一生都想融入社交圈,但很费力的i人,为了能跟朋友聊天时能够获得全场最佳,疯狂在剧中学梗造梗,比如《庆余年》的评论区,我迟早要笑死在这里。
“范婉CP”成亲时,上唐艺昕的刀人眼神:
范闲跟王启年去追人,王启年跑得快,为啥范闲不骑王启年????
用辛大人的名字玩谐音梗:
范若若像上战场的玲娜贝儿:
甚至还说范闲跟楚雨荨撞造型,这里我真绷不住了:
虽然大家看剧分MBTI,但都苦一种情况:观剧节奏容易被品牌植入打断:一段苦情戏中男女主正在生离死别,大家的情绪也随之拉满,节奏突然被打断,泪水也被强按回去。此时大家的心情想必都是化悲痛为刀人。所以品牌如何把握植入尺度和时机,在观众体验与剧集内容之间取得平衡,就成了一个普遍难题。
倒反天罡!
品牌花钱来给观众当乙方
当今互联网时代,大家无论上网冲浪还是看剧,都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剧中的品牌植入也开始放低姿态,从填鸭式的硬广,转为沉浸互动式的软广。而这种既要保证大家观剧体验,又要把品牌广子打好的行为,就挺强人所难的。根据我的观察,目前各平台的品牌植入要注意两方面:
第一,品牌需要与剧集形成有机融合。剧中的品牌不能硬广,而是要与剧情和人物产生强关联,合理共生。这样的植入方式既保证了品牌的高度曝光,又避免了大家对植入广告的抵触情绪,实现了品牌与剧情的和谐共生。
像在《漫长的季节中》中,破案三人组晚上盯梢,王响犯困后,马队给他杯子里加上雀巢咖啡。结合马队的自然提醒,左下角打出“雀巢醇品能喝也能嚼,贼精神”这样的种草文案,大家不仅没抵触,在这集播出后,网上很多人还都在买“王响同款咖啡”。雀巢也凭借这样剧内外的联动,达到了品效合一的营销目标。
二、大家不是讨厌广告,而是讨厌没有创意的广告。像泰国广告,因为有着足够沙雕的幽默感,以及大跨度的反转,一直被很多人当电子榨菜看。在剧中插入这种极有节目效果的广告,大家同样不会讨厌。
比如在《庆余年2》中,结合剧中王启年“贪财”的人物性格,为品牌定制了一系列创意有趣的广告片,像极了王启年的个人番外篇,而这些番外也通过各种小反转,巧妙展现出品牌们的产品特点,让广告都有梗有料更有心!
看完王启年的广告,网友们也都在调侃:老王不易,打工之余还得靠拍中插广告养活一家子。
很多网友也表示,广告多点没关系,因为这样《庆余年3》会来得更快些:
花式玩法高能输出,
剧集营销大宗师已养成
我们盘点了以上品牌在剧集中的植入后可发现,现代年轻人的追剧习惯越来越细分,在剧中品牌要想让大家主动记住自己,就得整点不寻常的活儿,否则就容易被大家喊“杀人啦、打粉丝了”。
但大家对上以上剧集中的品牌植入反应还算友好,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分析下。
我认为出圈的品牌植入与爆款剧是一对锁死的CP。道理很简单,只有一部剧有爆款潜质,品牌们才会看中剧的流量优势,从而形成爆款内容植入。腾讯这些年持续推出了不少爆款好剧,比如今年的《庆余年2》《繁花》,再往前还有《承欢记》《与凤行》《漫长的季节》《三体》等等,真是给了我不少摸鱼搭子与冲浪话题!这就为品牌植入提供了优质的土壤。而且这土壤绝对是东北黑土地级别的。腾讯除了这片营销黑土地,它们还是“最懂年轻人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所以腾讯在做大剧营销品牌植入时,就能充分利用最懂现代年轻人追剧习惯的优势,令品牌植入与年轻人的追剧体验做到最佳的平衡。
而品牌在腾讯爆款内容营销中获得积极效果后,双方之间就会形成了一种“鹅”性循环:品牌利用腾讯的爆款内容与营销优势,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获得好效果后,持续复投追投。因为鹅持续输出爆款剧集,再加上各种花式营销玩法,和其内容生态上的联动,最终也就带来了和品牌们的双向奔赴。
我认为腾讯剧集营销“大宗师”体质已练成。不过在其背后,可见还有很多九品高手在持续追赶,所以接下来有哪些平台会成为新的“大宗师”,我们谁都不好说,但腾讯作为剧情营销大宗师,想必已经是被同行们视作学习的目标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庆余年2》完了,我的摸鱼搭子也下线了,求第三季速速上线,我和大家一样一点都等不了五年!!!
作者公众号:姜茶茶(ID:jiangchacha0314)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