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帮你开会?1986年国产科幻片《错位》正在照进现实
作者:金鑫YOYO,部分配图来自电影《错位》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个符号工作室”(ID:One-Symbol)
如今,公关人和公务员都学会了使用AI工具,从此,写PR稿和汇报总结的效率倍增。
但是,无聊的工作可不只是写“假大空”的稿件,还有各种充斥着“陈词滥调”的无聊会议。
设想一下,如果有个AI能帮你完成从写发言稿、开会、答记者问、发稿传播的全流程,大概会很受市场的欢迎。
这不是我的臆断,而是一个真实发生的场景:
上周我去参加某线下会议,在微信群里加了某创始人的个人微信,结果得到这样的对话反馈:
注意,这是个人微信,还不是企业微信。
也就是说,如果不标注【AI回复】,或语料情感再丰富一些,这个微信账号是真人还是AI,我可能根本无法辨识。除了存在一点延迟的Bug,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我相信会有更广阔的商业前景。
这也是AI产品和互联网产品最大的不同,即:人机交互越简单越好,要把AI当作一个人,而不是工具。
实际上,国内文艺界早有人这么思考过,在这方面我们并不输给欧美。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38年前,中国第五代导演黄建新发现了“开会”这一需求痛点,将一个荒诞的剧本搬上了荧幕——即1986年上映的国产科幻神作《错位》。
电影《错位》讲述了工程师赵书信好不容易当上了局长,却迎来看不完的文件和铺天盖地的会议。
为了偷懒,他设计了一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AI机器人,来代替自己开会。但随着AI开始展现自我意识,逐渐表现出叛逆的一面,让男主的生活也失控了……
男主一人在片中分饰两角,一个是他自己,一个是机器人,更为影片增添了一丝诡异和古怪的风格。此外,电影的美术与摄影设计都很棒。其中装修风格参考了包豪斯和高技派建筑,这种融合现代化的美学体验,让你感觉不到是在1986年,而就像发生在今天。尽管当下的AI技术还没发展到那么夸张的地步,但电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或迟或早都会来临。
而且我发现,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在研究AI,比如研究AI如何赋能政务和公关。男主赵书信就是很多公关人和公务员的缩影。
和同样是第五代导演、同样出生在西安的张艺谋不同,黄建新的创作题材,主要关注都市的小格局,讲述小人物在不同社会情景下的悲欢离合,因此在心理层面上,无限贴近我们的精神生活。
如果你是一个公关从业者,喜欢生活化、纪实性的艺术手法,那么《错位》这部电影你一定不能错过;如果你是一个公务员,那么这部片子你更不能错过。
作者:金鑫YOYO;部分配图来自电影《错位》;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符号工作室”(ID:One-Symbol)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