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哥伦比亚《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主创,高分户外片是怎么拍成的

举报 2024-06-18

700x700的副本.jpg

采访:Ruonan、Dreamer、Vera
撰文:Dreamer

“我毫无防备就登上了这艘船,头破血流也靠不了岸”
“世界 一分为二”


如果你能跟唱这些旋律,一定已感受过哥伦比亚的户外感染力;
如还不能,大概率也看过两支片子,至少是其中之一。

哥伦比亚 F23《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距离第一支《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发布已9个多月,无论从各项数据还是质量看,至今很难找到另一支户外广告能平分秋色。最新续集《自然会把大人变成小孩》,又从小孩视角,讲述了大人在城市和自然里的奇妙反差。

品牌和蒋奇明的合作,也作为代言人营销高分案例,被频频提起。

儿童节后,数英采访到哥伦比亚品牌方、代理商Play x Pause 、制作方Touching Studio和导演 。10个人4个小时,从宏观市场聊到细节的内容合理性,谈到户外品牌营销和代言人思路,也提到了蒋奇明的泪目、无替身跳水……

总之,如果你好奇以下任何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点答案。

  • 哥伦比亚为什么要重点讲徒步?

  • 为什么会签下蒋奇明作为品牌代言人?

  • 看了就想放进作品集的高分广告片,到底是怎么拍出来的?

哥伦比亚,Play x Pause

对话嘉宾:
哥伦比亚(中国)品牌营销负责人 JZ
哥伦比亚「走进自然,自然会玩」项目负责人 黎鸣
Play x Pause 创始人 Gibson;文案 阿菜
制作方 Touching Studio 创始人 Tao & Roy
导演 葛尔汉


一、户外大年,老炮儿出击

1、哥伦比亚,把徒步解锁给更多年轻人

 一切都要从策略聚焦说起。

2023年初,哥伦比亚以徒步为核心场景加强与消费者沟通。其中有两个核心诉求:人群年轻化和品牌增长。

首先,哥伦比亚近20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算是大家心中的户外老大哥。当新一代消费群体成长起来,以We unlock the outdoors for everyone为使命的哥伦比亚,也希望把户外unlock给更多年轻人。

其次,户外市场从2018年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借着露营这一细分场景形成现象级爆发,之后又趋向滑雪、登山、徒步、钓鱼等多样化发展。场景成为户外品牌链接消费者,尤其是对户外有兴趣的年轻消费群的关键。

哥伦比亚策略性聚焦的场景,是徒步。

一方面,冲锋衣、徒步鞋等徒步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哥伦比亚的重点品类,依托于实地测试文化(坚持在真实户外环境中测试产品)的品牌基因,和不断创新的自研科技,哥伦比亚可以为徒步爱好者提供应对不同自然条件的专业装备;

另一方面,对于大众体验者来说,徒步门槛不高,又有很大进阶空间。关注并参与徒步的人群也在持续增长。因此,站在品牌角度, 徒步既是链接大众的有效切口,也是正在上升的市场。

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

确定策略聚焦之后, 2023年,哥伦比亚的营销活动都围绕徒步展开。其中,Q4作为市场爆发期,被集中烘托——除了取得秋冬季户外市场增长拐点外,哥伦比亚也希望在国庆假期前先一步占领消费心智。


2、开启代言人营销,但是内容要高于明星光环

确定策略聚焦,启动代言人合作,哥伦比亚的思路听起来规矩,但是用常规代言人思路去看品牌与蒋奇明的合作,会发现一些“出入”。

最明显的,蒋奇明并非流量明星,至今他的微博粉丝也不过42万。

哥伦比亚

对此,哥伦比亚在确定代言人之前,就思考得格外通透:

除了契合度之外,不想明星咖位过大。他/她要能参与到品牌的很多内容表达里。在这之中,内容会高于代言人的明星光环。

哥伦比亚:如果用流量明星,或者重金签一位大咖,品牌会有依赖性。

因为这个代言人很好用,他的形象穿上衣服往那一站,就能直接带货。但是我们不想只是这样。品牌想去传递的内容难免会被牺牲,想去娓娓道来的部分就要往后放。


况且,一个好演员的加入更有可能让各方擦出火花。

在哥伦比亚看来,蒋奇明:

  • 外形阳光硬朗,喜欢户外运动。和品牌气质吻合。

  • 有扎实的代表作品,能和哥伦比亚专注专业户外这一点形成心智联想。

  • 代表目标消费人群,能作为“自然体验家”,带领更多年轻人走进自然。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 :这次去海南拍跳水戏,他自己一遍遍跳,你能感受到他在水里特别欢脱。在大众角度, 他有很多让人共情的感召力。而不是一个户外老炮儿高高在上讲一些道理,让人仰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选户外经验特别多的明星。

还有一个细节,蒋奇明在走红之前在微博发过求职广告,去过罗森打工,我们蛮欣赏他这一点。去打工也是一种体验,和我们想赋予他“自然体验家”这个角色,内里有共通之处。

归根结底,去体验是因为人对事物有好奇心,他想去尝试。

简历介绍:活好不黏人

WechatIMG3613.jpeg
图源网络

品牌和Play x Pause关于代言人人选达成一致意见的同时,Play x Pause针对brief已做了细致拆解。

除了明确的核心目的外, 内容诉求也很清晰,重点包括:

  • 一个BIG IDEA定调

  • 一支90s以内的TVC传播

  • 明确不需要说教的沟通方式,以及过于温和的户外场景&文案风格

在这些基础之上,怎么“用”好蒋奇明,成为另一个关键。


二、2023年秋:《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

1、洞察:人一到自然就会不一样

 “人在自然里和在城市里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是蒋奇明出场的第一句台词,也作为核心洞察被放进前后两支片子。

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

它回归身体感受,反头脑也更诚实,和我们印象中户外品牌的表达,以及我们对于户外的想象都不太一样,有双重unlock的意思:解锁身体感受,也解锁户外认知。

如果说,徒步降低了参与门槛,那么这个洞察则降低了去自然的心理门槛。

聊到这里时,Play x Pause表示推导过程还算顺利,它贴近大众,应该能引起很多共鸣。品牌也认为它和其他传递“征服、超越”价值观的品牌表达,不太一样,不算说教、也没那么温和。

反倒是那句核心主张“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经历了传说中的“改改改再用回第一版”。

哥伦比亚关注的核心只有一个:什么样的表达,最能引起共鸣。为此,品牌和Play x Pause组织过多次消费者调研。事实证明,更用户视角的表达总是能高票当选。

更多备选文案:

走进自然,打开自己
走进自然,自然不同
等几十版……

Gibson耿直总结为:“这句‘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少一点爹味。”


2、脚本:有事实依据,也要有丰满的情绪

沿着洞察继续发散,无论是老资格户外人还是徒步新手,一到自然不止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人的状态和行为都会变。

简言之,户外人很双标!

针对双标这一点,品牌和Play x Pause再次做了消费调研,就为选出最能引起共鸣的对比桥段:人在城里有多烦,在自然里就有多会玩。

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五组“双标”

等楼梯vs上山
城里堵车vs山里被堵
教孩子作业vs玩成兄弟
爱干净vs滚泥巴
社恐i人拒绝三连vs到了大山放声歌唱

5.jpeg

这反复斟酌的五组场景,还要满足更多层既要又要:

既要露出不同产品线,又要突出各自性能; 既要沟通不同人群,又要覆盖更多户外活动,比如钓鱼、登山; 还要细究,具体unlock解锁了什么:是让你放下心理包袱,摆脱城市规训,还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亲子关系…

总之,要给观众足够多共鸣的可能性。

“关于这些,我们当时有一个非常复杂的excel表。”品牌方摇头苦笑。

问客户要了好几次要来的神秘表图

WechatIMG3635.jpeg
保密需要,敬请谅解

但是,在初版脚本中,双标行为并未直观体现在画面里,而是:人走进自然体验户外时,对应的VO却在描述人在城市里的行为。创意想玩一种情绪上的反差感,有一点点阴阳的意思。

对此,导演建议,还是要拍摄城市部分。

葛尔汉:如果想要幽默感,(观众在看的时候)就一定不能动脑子,要很直观地体现。

在城市里面堵车就是堵车,我们把这件事情(用画面)直接对仗到户外。或者在户外遇到的问题,直接对仗到城市状况。

哥伦比亚:还有一点,这样更能让观众代入,能对号入座。

因为城市部分才是离大家更近的。那经常玩户外的用户,也能在自然叙事里代入自己。


在事实依据之上,再去延展情绪。比如,涉及到哪些故事,自然体验家们体验到了什么。真正的情绪开关 ,源于那首Chinese Football的《漂流人间》。


点击听歌

与后期配乐的作业方式有所不同,这次项目中bgm和整体内容表达,几乎同时成型。

导演分享道,音乐整体表达的空间感和情绪能量都很足,给人一种在人间流浪的感觉。同样,对于个体而言无论是走进自然还是来这世界走一遭,也有流浪、漂流的意味。

音乐能让整个叙事多一层个体世界观的表达,更能让观众代入各自的情感经验。而不只是让那些美如画的风景素材,短暂地在大家眼前过一遍。

前半段bgm来自于北京一支雷鬼乐队Lucky Roots 《路漫漫》


点击听歌

针对片子的开头和结尾,导演也在原脚本基础上,加入了关于内容合理性和代言人塑造的细节设计。

数英:为什么让蒋奇明和马说话?

葛尔汉:如果是他自己徒步,跟谁说话都不对,自言自语这个事情就更不对。我很在意这种合理性。

虽然和动物说话在城市里有点神经兮兮,但是到了自然是自发的,也有点小美好。

还有一点,这个设定也是基于对蒋奇明个人的预期,他是个好演员。如果换作是一位明星艺人,我们也不太会让他牵一匹马,他可能会害怕。

至于最后,如果让蒋奇明跟伙伴们告别,你肯定不相信,一看就是脚本设定好的。但是跟马说拜拜就不一样了,更合理,也带着点小诗意。

9.png


3、拍摄:遵从发生逻辑,拍得笨一点再笨一点

都知道片子是在新疆拍的,但是却没想到制作组为取景还撬动朋友资源,贡献出私藏的宝藏路线。

Touching Studio:如果找外联,他们可能会给一些非常壮美漂亮的、适合拍汽车的景。

但这些不是我们想要的。片子里的那些地方,都是我们那群伊犁朋友们平常开几个车队,自己玩出来的。

客户累到怀疑人生

36cdf3f68gdfd2fe900513c1e4cf298b.JPG
导演和蒋奇明现场讲戏

未命名文件.jpg

项目组在上海做着最后的内容完善工作,外援们开着车在伊犁库尔德宁勘景定路线,确保拍摄能在2天内完成。

其中大部分场景都已被确定:

比如和上电梯形成对比的那座山,一定要有棱有角,这样拍出来才能和电梯形成视觉冲突感。

超远距离拍摄,只为呈现真实的夜间爬山

11.png

还要提前定好被堵车的路线,找一条真能钓鱼的河;
山水树木有了,也得来点干燥的登山场景,以及更能凸显鞋靴抓地性的陡坡等等……

哥伦比亚

剩下的,就允许现场发生。

户外的好玩就在于,总会有一些惊喜和意料之外发生。实际拍摄遵从着“发生逻辑”,尽量不设计情节,技术上也拒绝任何航拍和花活儿。

葛尔汉:就是在等着太阳慢慢升起、落下去,等着演员徒步走到山对面,等着牛老师慢悠悠走过去……一幕幕拍下来。


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比纪录片更松弛,又比vlog更有合理性的故事和人物状态。有人玩得兴起爆出方言;社恐姑娘在山里唱歌唱到破音,引来老鹰合声;还有的可能忘记拍摄了开始聊八卦……

哥伦比亚

看到这些现场互动的强感染力,品牌方还鼓励加进一些手机拍摄素材。

画幅不一样?根本不重要。

在此之外,导演还想到,难忘的除了美如画的风景,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发生,那是有且仅有一次的遇见。于是现场即兴安排了一段:邀请一个当地哈萨克小伙(也是拍摄组的场务),骑摩托送女孩一程。

葛尔汉:他的眼睛非常漂亮,而且眼神很干净。

拍完第二天,那个女孩也给我发信息说,昨天拍的那段和她曾经在西藏的经历一模一样,是一个藏民小哥围着围巾骑摩托带着她……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14.png


4、剪辑:去技巧,最大化服务内容和情绪

听起来,整个故事已有很清晰的篇章感,情绪走向也比较确定。但是,拍摄内容和信息量实在太大了。

后期剪辑时,怎么处理素材成了一个关键。

本以为视频丝滑的观感一定得益于后期老道的经验和手感,Touching Studio却给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Touching Studio:我们一直在说去技巧性。我们拍了很多运动广告片,知道怎么炫酷、怎么看起来帅。但是如果要让观众感受情绪的沉淀和扬起,就不能炫技,必定要把镜头节奏、构图这些技巧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不然只会让人有荷尔蒙,不会有那种同理心和代入感。

15.png

最后一遍副歌结尾时,画面里的女孩独自一人走进日暮夜色。慢下来的几秒刚好对应着歌词,整个故事在这里传达出人和自然、和世界交手的开阔。

主创团队回忆起,返程路上有人在车里播放那首《漂流人间》时,大家都跟着大声唱了起来。想哭的感觉突然袭来。他们觉得,之前的所有努力,应该做对了。

人是丈量世界的尺度。聊到这里时,这句话即时浮现。也突然明白,为什么品牌不介意“玩”这个概念,为什么整个片子看起来简单、不耍花招,但是却能让人在自由、松弛感之外,想到更多、代入更深。


到这里或许有心细的读者发现了一个问题:那片子时长呢?品牌最初不是要求“要控制在90s以内”吗?

对此,哥伦比亚、Play x Pause、制作方回答得都很坦诚。大家关注的核心在内容本身。就像最开始在脚本会议上,JZ就说过“不用把蒋奇明完全当作明星去拍”,代言人要成为内容的一部分,那到了视频时长这一点,哥伦比亚也会为了成全好内容,而适度让步。


三、2024年夏:《自然会把大人变成小孩》

哥伦比亚 S24 《自然会把大人变成小孩》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在开启第一波campaign时,哥伦比亚就决定要针对新主张“走进自然 自然会玩”长期演绎、深入用户心智。最新这波夏季campaign,就是2024年上半年的重要规划。

这一次,哥伦比亚想要再讲一个“一到自然就变得不一样”的故事。诉求依旧很明确:

  • 要延续前一支的基调,与用户共鸣。在此之上,再根据夏季户外的季节特性,延展新叙事。

  • 要展示夏季更丰富多元的徒步场景,比如探洞、溯溪、山林徒步、fast hiking等。

WechatIMG3974.jpeg


1、洞察:夏天的户外,有什么不一样

怎么讲一个和F23不一样的双标故事?

Play x Pause:想续集idea肯定更难。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讨论什么才是夏天自然里特有的。它要源于季节的特殊性。

想过三个方向,一个是人会变得像动物一样,见了树就想爬。另一个是感官性放大,人会更有生命力。还有一个,到了夏天一切都好起来了。

16.png

后来视角看,这些想法几乎都被呈现进片子。而那句核心洞察——自然会把大人变成小孩,其实源于品牌的一次玩耍经历。

黎鸣回忆说,当时她在泰国休假,正泡着野温泉,旁边就有一条小溪。所有大人都很安静地玩手机、泡水。突然,出现了一队泰国小学生。当教官放话“你们去玩吧”,小孩们立即扔掉书包,冲进了那条小溪。

哥伦比亚 黎鸣: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当时有一个姐姐,本来很端庄地在温泉里擦身体,但是看到小朋友欢脱地玩水后,她也去到小溪里一块玩。

还挺受触动的,当晚就把洞察分享到群里……

1.jpeg

这个意外收获给主创带来启发,让之前种种观察有了心理依据:在夏天,人们到了自然会更加放飞自我,恢复孩子天性。

具体是哪些天性,品牌和Play x Pause再一次做了消费者调研:好奇心、勇气、贪(爱)玩、没包袱、充满能量。结合已确定的夏日户外活动场景,最终和导演一起设计出以下“双标”桥段:

不让孩子踩水和自己欢脱玩水
过度保护和爬山爬坡爬很远
对了,天黑也不回家

17.jpeg

导演用画面思维呈现这些转变时,说得很形象:

葛尔汉:在小孩的世界观里,什么都有可能变身。包括大人会变这件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他们是在用一种动画片的逻辑,理解世界。

‘会把大人变成小孩’这句vo也像芝麻开门一样,成为一个开关。每出现一次,都会转变大人的状态。

18.png


2、脚本:续集的Next Level在于,情绪更加向内

既然是续集,脚本就要沿用前一支片子的大致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去叠加更多内容和情绪。导演和Play x Pause希望能比第一支表达得更深一层。

而关键,就在那组童年照。

原本它们只是一组素材,片子的情绪高潮被定在蒋奇明跳水那一幕。但是……

葛尔汉:有一天开车偶然听到迈克尔杰克逊的《Heal the World》(有一段经典的童声合唱)。

当时就有一种感觉,小朋友们的力量太大了。让人特别有想保护小朋友的冲动。

同样的,每个人也想保护自己的童年。如果最后将高潮定在这里呢?

相比保护童年,明星跳水也没什么了不起啊。(大胆发言)

WechatIMG3615.png

这样一来,整个叙事就有了更加向内的情绪爆发点:自然确实会把大人变成小孩,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也说明我们没忘记童年。在内心某个角落,它们被我们完好珍藏。

当童年照和现场素材对比释出,配合田字格和手写字,个体成长这个命题以一种天真有邪的方式呈现。

“你小时候是这样笑的,现在也是这样笑的。你在变你的身体在变,这个世界也在变化……”

蒋奇明:小时侯我就爱玩水,现在也爱

WechatIMG3602.png

导演:没上班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草原雄鹰

WechatIMG3558.png

BGM依然用了Chinese Football的音乐《世界一分为二》,相比前一首那种在路上流浪的感觉,这首无论是节奏还是情绪表达,都更果敢,也更确信。


点击听歌


3、执行:转战海南,一天完成极限拍摄

为了突出夏日场景,拍摄地定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自然环境天然原生态,也意味着交通难行,这也是为什么小伙伴直呼这次拍摄比新疆行还虐。另一个考验是,户外拍摄时间只有一天半!

客户在现场,监工并被暴晒着

19.jpeg

人力运输演员

2.jpeg

好在团队基本是原班人马,配合得很默契。除了严格完成固定场景拍摄外,大家依然遵循发生逻辑,允许意外和惊喜。只是,要让所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都发生在36h内,确实~蛮辛苦的哦。

当天光将尽,即将拍摄完最后一组镜头时,导演又有了想法,就是蒋奇明望向夕阳眼眶泛红那一幕——

葛尔汉:其实,有点故意煽情。

当时夕阳特别漂亮,旁边还在放着音乐,我就想煽一下。就扭头对他说,我们去年在新疆,今年又在这儿,一起看了挺多夕阳的还。

我想的是‘给我点儿情绪’,他看了我一眼,没反应。

我就继续在那煽。

过了一会他就‘哦~明白了,你是不是想要眼泪’……

21.png

蒋奇明的演技为整个故事贡献了情绪最外溢的5秒,眼泪又被及时克制。这可能就叫,泪张力?


《自然会把大人变成小孩》发布在立夏当天,巧的是过了两天代言人新剧《我的阿勒泰》开播。去年的那个徒步新手阿奇,仿佛又回到了新疆。冥冥之中,时间用一种巧合送出运气和祝福,助推项目热度一路飙升。


四、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回过头来看,2023年是户外市场的营销大年,不少品牌都打出了场景心智,也圈出各自的人群。

难得的是,作为户外老炮儿的哥伦比亚,能在克制多年后一击即中。

从去年至今,围绕“走进自然,自然会玩”所做的一系列动作,刷新了预期——不只有年轻消费者对哥伦比亚品牌的印象,也包括行业对于代言人营销的再讨论。

如果要问,在这之中品牌做对了什么?

答案除了上文还原的每一个思考过程外,或许还有一点——

哥伦比亚找到了一群和品牌气质相似的、内心有着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的人。只有内心有更大世界的人和品牌,才能呈现一个更大的自然,也能在确定的商业诉求之外,为了更好的内容,成全更多不确定性瞬间。

哥伦比亚


奉上更多精彩对话:

数英:为什么用口语化的表达?是否和蒋老师讨论过台词情绪,具体要点是什么?

Play x Pause:为了制造一种吐槽、小小阴阳的感觉。但是是被蒋奇明阴阳。

之前会给一个明确的方向,输出的信息卡得很严谨,但是在vo的措辞上,都是大家一块试、一块听出来的。

我们会去先试着录,给他一个感觉,然后再去调整台词的长度,最终让我们的口语化变成蒋奇明的口语化。


数英:选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哥伦比亚:有一个很重要,这些人确实是喜欢户外,喜欢自然。

在这个标准之上再去细分,比如不同年龄段、身份角色,户外经验等。我们希望传递的人群画像更多元一些。

所以大家能在S24看到有像佳佳这样干练的形象,也有像小黄这样,她有不一样的发色,气质更活泼。钓鱼的那对情侣,又是另一种感觉。


数英:蒋奇明这次好像更黑了,是妆造上的考虑吗?为了呼应《我的阿勒泰》?

哥伦比亚:没有~他刚冲浪完回来(笑)。而且他从头至尾都是轻妆造出镜,这是我们的要求,他自己也不喜欢厚厚的妆。


数英:两波campaign对于销售端有什么影响?

哥伦比亚:因为这些基本都是品牌层的内容,我们会更长期地去判断结果,评判维度会更丰富。

从短期看,campaign上线后销售都有不错表现,但是不是只因为这两支片子或者代言人,我们不好说。

但是能确定,更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哥伦比亚,包括天猫店铺的人群数据等等,都给到了很多积极反馈。


数英:关于户外市场趋势这一点,brief中有提到一些关键词,比如生活方式化、轻量化、年轻化,能跟我们具体聊聊吗?

哥伦比亚:对于当下,它们确实能代表趋势。

但是国内市场变化得非常快,这个市场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从哥伦比亚的角度来讲,我们80多年都在户外领域,非常专注,和其他切入赛道做户外的品牌肯定不太一样。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能在内容里放更多真实客观的洞察和场景。我们花很多时间去做调研,都是为了确保它们是真实的。


数英:最后一个问题,还会有续集吗?

哥伦比亚:内容确实在准备了,但是方向会跟前两季不太一样。大概还是在今年秋天上线,大家期待一下~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