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森林”不是上生·新所二期的全部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6-26

放下打卡,走向城市公园。

撰文丨洛特

编辑丨锐裘

摄影|洛特、丁猫


如今许多商业空间试图创造社区感,但在实践之时,一个朴素的方法经常被忘却:真正帮助其成为社区的,是从现代人和周边市民的需求出发做出的设计。剩下的,就是等待空间慢慢生长。


最近,位于上海长宁区的上生·新所二期全面开放,吸引了不少客流,还因密集的绿植环境被网友称为“长宁代官山”。



几年间,上生·新所一期经过数次招商和更新,陆续引进茑屋书店、素然等品牌。逐渐积累人气的同时,一期也慢慢养成了自成一派的社区氛围。


相比之下,此次开放的二期涵盖5栋多层建筑和公共广场,涉及总建面约2.4万㎡,公共空间更多。如果说一期是几经打磨长成了现在的样子,二期则是在最开始就有了和谐的形态。抛开商业范式中的固定分析,我们想从切身体会的细节中观察上生·新所打动人的地方,看看是什么让它长成了好社区的样子。




告别“打卡”,

为休憩服务的设计


走进上生·新所二期,扑面而来的绿植和喷雾系统的配置,确实让人感觉步入森林。整个园区内的绿植种类以杉树与蕨类为主,在一楼的户外场地和二楼的露台均进行了布置。尤其是建筑外立面垂下的绿植,让空间的“绿色包裹感”更强了。



这成为上生·新所二期在宣传和吸引打卡时的核心关键词。


打造“具有森林感的城市商业体”并不是新趋势。在新加坡、日本这些国家,公园式商场已有诸多实践;在上海,为了打造植物园一般的购物环境,瑞虹天地太阳宫在室内布置了高达1500平方米的绿化。对于上生·新所这样半户外的商业空间,绿植环绕的环境和商业更适配。


但如果森林只有植物,它就仅仅是人造的布景。真正让我感受到上生·新所生动性的,是那些为休憩而建造的设计。



在一楼的户外广场中,上生·新所二期铺设了不少单独的椅子,专门供人休息。商店门口的花圃围栏和台阶也不只是功能性设置,同样可以供人坐下。相较一期,二期公共空间面积增加了近2000平方米。


在临近一期的空地上,在这里休憩的各种人群,有坐着休息的老人,也有一同出行的亲子家庭。在这片空地还未迎来市集和快闪活动时,椅子更像是空间的主要部分,和人一起,成为主角。


© 上生·新所官方


“大城小世·HIDDEN WORLD” 是上生·新所二期的一个主题艺术装置,路过的人很难忽略入口处巨大的台阶楼梯。在小红书,这就是“最佳打卡点”,就像徐汇滨江那片“可以躺的草坪”。


不过,大台阶不仅仅是台阶,几个撞色的桌子,似乎召唤人们真正坐下停留。去的那天恰逢周末,有人在台阶上看书、喝咖啡,甚至有人放着电脑办公。


我的第一反应是,临时加班终于不用把电脑放在腿上了。


© 上生·新所官方


正是这些不仅为打卡而做的设计,让二期变成了一座有趣的“城市公园”。




打造融合:

一面是社区,一面是品牌


在二期漫步,随处可见宠物友好的设施。由于宠物可入园但不可落地的规定,三个入口处都摆放了免费借用的宠物推车。想象自己是生活在此的居民,上生·新所二期建成后,这里的休闲版图似乎更加完整了。


上生·新所二期周边的新华街区是上海知名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周围居民密集,人群也较为多样。沿着番禺路一直走,你会路过精致又小巧的社区园区「幸福里」,citywalk几分钟方可到达上生·新所;在另一边定西路寻找烟火气美食的市民和游客,也可以经由2公里不到的距离进入园区。


△ 由安西路入口进入就会直接来到这片喷泉广场


不少建筑师在开放第一时间探访了上生·新所二期,从专业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关于使用场景的巧思。而从普通游览者的角度,我们也能体会到,二期对于融入社区和园区本身的考量是足够深的。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上生·新所二期和另一个项目金地新华道直接连在了一起,两者之间没有围栏,而是仅仅用不同的瓷砖作为区分,推着小车的人们可以直接跨越边界。


△ 巧妙的边界


在同一个社区中,这似乎是两家商业地产公司在空间开放上达成的共识。实际上,金地新华道的餐饮店铺主要沿街开放,对于从街边走进上生·新所的人而言,整个过程更加顺畅和方便。而这种不突兀的设计,也为两边的项目带来了共享的客流。


最后,还是回到“逛吃”上。


一个商业空间是否能够具有融合感,品牌调性的统一至关重要。和一期一样,上生·新所二期其实不是单一的休闲场所,融合了商业办公与餐饮消费。户外运动、自然环保、小众有品,这是上生·新所二期对于品牌选择的核心关键词。放到当下的消费趋势中看,它们也代表着一批注重生活方式的人群青睐的新方向。



在一期的发展中,素然公司采用“前店后企”的模式入驻,即店铺在上生·新所,办公室也设立于此。由此带来的形态和氛围充实了上生·新所的业态,在消费者看中品牌故事的今天,这样的店铺模式也更有利于吸引忠实顾客,建立品牌社群。


这种模式似乎给上生·新所二期的招商带来了吸引力。二期不少品牌也参照了“前店后企”的模式,目前,蕉内、奥索卡、锐步等商办企业都已入驻。除了模式本身对品牌的助力,品牌与品牌之间形成互相交流的社区氛围,或许也是它们看中的地方。





社区商业养成:

考虑“人如何生活”,剩下的交给时间


上生·新所是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从2016年起由万科改造运营。但一开始,它也不是人气十足的。


早期上生·新所一期重点用茑屋书店吸引人流,但在餐饮和休闲业态上略显单一。2022年,可持续品牌素然品牌门店和办公室的入驻,逐步让这个园区有了特色韵味。在素然所在楼栋的一楼,健康食物和咖啡品牌coffea SHED、藏地文化品牌shardaa陆续成立,几家品牌一起构成了3号楼的“可持续氛围”。


这也为上生·新所后来举办各类活动打下了基础。今年五一的轻轻松松喜剧节、端午的早春市集,都是将文化和商业结合起来的社区活动案例,一个更鲜活的社区逐渐养成。



社区之所以成为社区,离不开人和空间、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上生·新所如今之所以成为人人都爱的新社区,其中的道理实际上是最朴素的逻辑。


  1. 相较于“一次性打卡”,社区商业更需要长期消费者


上生·新所最早的亮点来自于茑屋书店的引入。我们不妨将其视作一个圆心:在茑屋书店举办的大量读书分享活动能吸引一批常客;而这类关注文化的消费者往往也会对素然、coffee SHED等品牌感兴趣,并非匆匆打卡的过客。二期在网红店之外引入小众品牌的逻辑同理:社区需要一群认同相似生活方式的消费者,他们的参与,能够盘活空间。



  1. 社区商业要考虑周边全貌,而非仅仅追求自己的目标


如前文所述,一方面,上生·新所和周边接地气的番禺路、定西路形成了差异化的商业定位;另一方面,又和相对小资的新华街区、金地新华道相融合,和谐地成为整体。有意思的是,最近上海一个极富话题性的商业体天安千树启动了首轮大调改。调整的主要方向就是依据地理位置,将周边核心消费群体(即家庭亲子人群和办公人群)的需求重新考虑在内,布局更多生活方式和亲子体验业态。


©️ 吃货小分队


  1. 社区商业需要真正考虑“人如何生活”


从二期的设计来看,无论是供人休憩的椅子和阶梯、宠物推车的摆放还是森林的打造,核心其实都围绕现代人当下的需求。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的消费决策和休闲偏好,考虑人的需求,或许是一个社区商业持续获得好感的最佳方式。



社交媒体上分享上生·新所二期的内容已经足够多,可以说,这个项目因为绿植而自带光环。但我们认为,“都市森林”并不是上生·新所二期的全部。


或者这么说,在分析二期如何吸引眼球之外,一个好的社区商业空间如何养成,社区商业如何更好地走近人心,这是更值得思考的长期命题。





#商业地产系列解读新天地 | 万科商置 | 大悦城 | 太古 | 凯德 | 华润 | 复星印力华贸华侨城香港置地 | 檀谷TANKO微领地 | 源点LiveLab | Kaledo | NOYA | 东原致新
#城市更新 金陵东路鸿寿坊 | 太古香港 | 中环街市 南阳共享际南湖天地Convet GardenHudson Yards
#内容营销/文化叙事线下商业刊物星巴克咖啡杯里的美术馆品牌杂志印唰厂有意思报路易威登城市指南地产社媒 | 「疗愈」之书丨 新天地燃冉艺术季
#品牌/门店素然Apple静安多抓鱼麦当劳Snow PeakShardaa大小咖啡宜家Aesop伊索泽田本家Alimentari瑞幸咖啡开心麻花始祖鸟teamLab茑屋书店永璞咖啡
#主编专栏「社区·在地·可持续」上海餐饮观察社商+社造市集观察露营行业观察「小生意」的故事公园式商业
#专题系列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