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全面推行,将会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
近日,一则关于携号转网的传闻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有网友爆料称,近日工信部已经向三大运营商下发文件,要求三大运营商分阶段完成携号转网工作部署,确保在 2019 年 11 月 30 日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这个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也明确静态,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
所谓携号转网,用苗圩的话来说就是:“你对一家公司不满意了,你可以带着你的号,去选择另外一家为你提供服务。”那么,携号转网为何能引发广泛关注,它的全面推行,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为什么说开放携号转网能促进竞争?
如果消费者对平常商品和服务不满意会怎么办,当然是果断用脚投票,另换一家厂商消费。但如果手机信号不好、收费不合理、服务态度差,你也会果断换掉运营商吗?以前的答案是:很难。
因为:在不能携号转网之前,消费者想更换运营商,就必须扔掉旧号码,启用新手机号码;而手机号码往往与个人社交关系非常密切,换新号码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机会成本和风险。
商务人士自不消说,冒然更换手机号码不但会因为客户找不到自己而丢掉一部分业务,还会让客户认为自己为人处事不够成熟稳重,而影响个人和公司商誉,甚至损害长期利益。
即便是普通人,频繁更换号码也有不少麻烦的地方。亲友们更新号码不及时的话,就可能有事通知不到自己,耽误事情影响感情。多次换号同样也让亲友觉得自己浮躁、不踏实。我个人身边有少数亲友,原来几乎每年换一次手机,开始我还会更新保留他的手机号码,后来习惯不存,反正也不长久。
不过随着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兴起,人们之间的交流很大部分从手机通话转移到APP通信上来。手机号码本身的重要性开始淡化,但另一种关系却越来越强化,甚至比前者还重要。那就是各种ID账号关系,都与手机号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以前注册网站账号,我们通常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来注册。但随着互联网实名制的推行,电子邮箱的匿名性让它丧失了注册账号的主体资格,而手机号取代了它的地位。即便某些网站仍允许通过电子邮箱进行注册,但却需要绑定手机号码才能正常使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手机APP。手机配置和功能越来越强大,社交、电商、支付、资讯、影视、娱乐、体育、短视频等,谁还不下载个几十个APP啊。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 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万民手机中人均安装APP总量为43个,比第一季度略微增长。2017年第三季度至今,人均安装APP总量平稳增长。
如果更换手机号码,意味着这些APP的账号体系都需要解绑旧手机号,然后重新绑定新手机号。操作繁琐需要时间不说,而且不同的APP可能密码和提示问题等细节还有所不同,难度和成本都很高。在转换过程中,还可能遭遇信息外泄,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类似的新闻报道,并不少见。
一句话,转换成本过高使得用户无法放弃旧号码,相当于剥夺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相当于保护了产品和服务差的企业,非常不利于运营商之间的正常竞争。而全面开放携号转网,则将选择权还给了用户,企业将不得不为设法留住老用户和吸引新用户,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了市场竞争。
今后话费会大幅降低?不,你想多了!
作为消费者,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携号转网之后手机费用会不会有所降低呢?毕竟这么畅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携号转网使得通信市场的竞争程度加剧,而我们都相信竞争可以促进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
我的回答是:初期可能会有所下降,后期则会趋于稳定,整体幅度不会太大。分析原因有这么几点:
1、携号转网为短期性冲击,运营商已提前动作
携号转网政策全面推行后,将在迎来了一个高峰期。之前早就对现有运营商不满意的消费者,会立即用脚投票,转投其他运营商。为了吸引友商用户和避免现有用户流失,各大运营商都会适当下调价格。事实上,它们可能在此之前就对此开始有所准备,提前推出优惠政策或新的低价套餐。
比如联通的腾讯大王卡早在2016年10月底就推出,套餐价格虽然一直没变,但初期一些bug逐渐得到修复,让它的性价比越来越高。早期腾讯王卡入网只送1GB全国流量半年包,对于腾讯外流量和应用外收费项目来说远远不够,每天1元800M的计费方式使得用户实际花费不菲,为人所诟病。后来联通推出了二选一优惠,用户可以选择每月1G流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2、经过多年的发展,运营商的降价空间有限
经过多年的努力,通信行业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已经基本杜绝,比如:高月租费、国内区间外通话漫游费、流量分省市内外、用户套餐选择权被限制等。这些不合理现象,往往是导致通信服务价格过高的推手。近年来,三大运营商的移动业务每月每户收入逐年下降,就是很好的一个证明。
以中国移动为例,去年Q3财报显示,移动ARPU(每月每户平均收入)由6月底的58.1元下降至55.7元。中国移动将原因归结为:内地自去年7月起取消数据漫游费的减收影响显著,加上大数据流量低资费套餐竞争加剧导致数据价值下降。中国移动是三大通信运营商中ARPU值最高的一家。去年Q3,联通的这一数据为46.8元,比中国移动少了近9元;中国电信当季财报未公布具体金额,只是笼统地说“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其2017年财报显示当年ARPU为55.1元,显然同样要低于中国移动。
早年中国移动发布的《2007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了自2000年至2007年八年间的ARPU变化趋势,从200元以上降至不足90元。结合最新的数据(中国移动2018财报显示其ARPU为53.1元)来看,18年间中国移动的ARPU下降幅度高达76%。目前ARPU仍处于惯性下滑中,但下降幅度变小很多。也就是说,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通信运营商的降价空间已经很小了。
3、国内通信行业趋于饱和,寡头市场更容易达成默契
经过了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国内通信市场早就过了增量阶段,进入到相对稳定的存量阶段。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人手一部手机早就习以为常,可供开发的新用户极少。即便是采取降价的激进策略,也无法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很难吸引多少新客户。反而会因为降低价格,而丧失较多的利润,得不偿失。
国内通信行业上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三大国有运营商(先别提虚商了,它们基本没有存在感),属于典型的寡头市场。渐渐地它们会发现,与其相互激烈竞争,反而不如合作更加有利。于是它们会形成一定默契,不再开展激烈的价格战,通过相对平和的合作来获得更大的整体利益。事实上,近年来它们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像曾经风行一时的三元卡,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低价利器,如今都不约而同地把月租从3元涨到了5元;而且很少再公开宣传,转为重点推广其他价格更高一些的产品。
基于以上原因,携号转网对于手机费用下降作用非常有限,指望能够大幅降价是不现实的。初期电信费用有所小幅下降,但降价不可持续,后期会趋于稳定。
携号转网后的市场新迹象:服务品质提升
前面说过,在降低了用户更换成本之后,用户拥有了自主选择运营商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尽管资费下降有限,但产品和服务品质会有所提升。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隐性的不良竞争行为,需要警惕。
1、杀熟现象减少,新老用户权益趋同
最近比较多的话题是大数据杀熟,而且往往杀的都是老客户。确实,之前各大运营商之间为了争抢用户,纷纷推出新用户优惠的措施。同样的套餐,老用户只能是原价,只是间或有点小补贴,而新用户入网后可享受长期的半价优惠,堪称赤祼祼的价格歧视。从前由于更换成本过高,老用户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作为中国联通用户,我是体会最深的。
现在携号转网政策开放,用户可以轻松地转投其他运营商。为了规避用户流失,运营商将不得不实施最惠国政策,新老用户权益趋于相同。这样一来,黑箱作业将减少,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加公平。
3、服务品质提升,强调差异化竞争
尽管市场玩家只有三个,但随着用户有了选择权后,谁家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就更容易吸引用户。未来,三大运营商都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上来,以讨好消费者,行业整体服务品质提升将是必然结果。
同时由于降价空间相对有限,三大运营商会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强调差异化特色。像网络最全、执行力最强的中国移动,可能还会打技术牌,以网络覆盖全、信号稳定为宣传点。而中国联通则可能主打性价比,通过较低的定价来吸引价格敏感的用户群体。中国电信的服务,在通信行业来说相对做得出色,或许今后可能主打服务牌。
以往,用户进行套餐调整,运营商往往只能在同类套餐的档位间进行调整;而不允许向其他价格较低的产品调整。但现在,只要原来套餐协议到期,用户就可以自主选择其他套餐。我的手机号码,最近就在联通4G全国套餐到期后,改成了更实惠的腾讯大王卡。变更过程非常简单,打个客服电话即可办理。而在前年,我在营业厅提过类似的要求,被营业员以不符合公司政策为由干脆地拒绝。
3、欢迎竞争,但需警惕另类垄断
为了应对携号转网的可能冲击(当然也可能是出于常规留存用户的目的),运营商想了不少新的软办法。其中最常见的作法是:通过产品和服务套餐进行捆绑,增加用户转网成本,以降低用户流失率。
比如现在运营商推出了亲情号码、小集团号码、手机和宽带套餐等政策,都是类似的营销手段。特别是手机业务和宽带产品捆绑,由于宽带在很多区域是相对垄断市场,运营商通过宽带这个刚需产品锁定了一大批用户。往往还采取移动业务的低价与宽带业务的高价结合,前者获取用户,后者攫取高额利润。这种作法在很多区域市场非常普遍,但是否合法,特别是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待于讨论。我认为需要警惕这种另类的垄断行为,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写在后面:携号转网是目前市场化最好的政策
据报道,携号转网试点进行了9年,但却迟迟没有尽快全面推广。主要是运营商方面有很大阻力,它们出于自身利益,给试点工作设置了很多障碍。
电信专家付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试点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在转网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转过去后短信收不到,也有的转出时运营商阻拦,还有转网周期长、程序复杂等问题。”未来,即便工信部通知全面执行,类似的技术或流程障碍也很难短时间内拆除,需要有关部门和各界继续监督推进。
在目前的状态下,携号转网应该是通信行业中市场化最好的一个政策。与取消漫游费等其他行政通知相比,它的作用将是长期和全面性的。希望它能真正落实推广,促进通信行业的良性市场竞争,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微信公众号:蚂蚁虫(miniant-cn)。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