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营销,到底是什么?

举报 2024-08-23

1724233381764573.jpg

原标题:《当用来对抗宏大叙事而被提出的"人本",变成了"BuzzWord"本身
作者:JerryHou,来源:
人本商业评论


商业社会的荒诞性,还是将触角伸到了"人本"的概念上。这一次,人们继续竖起”人本"的盾牌,却依旧上演着宏大叙事的剧情。
始终站在用户角度,而不是产业角度思考,才能更明白商业的本质。

——人本商业咨询


2021年,当我给公众号命名为 "人本商业评论" 的时候,从未想到过有一天:

"人本" 这一理念这一被我们用来解构所有的宏大叙事,解构那些:

所有的完美的商业逻辑,市场趋势,营销颠覆,投资逻辑,行业拆解,竞争战略,这些建立在宏大的框架下的:几十上百年来,商学院的专家学者们,经济学家们乐此不疲的,通过向前总结,巧妙构建叙事,发明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不可证伪的理论。

的理念。

竟然有一天会荒诞到,进化成为BuzzWord一般宏大叙事的存在

但商业社会的荒诞性就在于,它总是能够不负众望的,轻易的超出你的预期。人类基因里根深蒂固的"对于能够躲在宏大叙事下所带来的巨大安全感"的成瘾性,开始蔓延到了"人本"这一概念上来。

于是,从某一天开始,市面上突然出现了犹如洪水一般泛滥的,开始鼓吹"我们要开始转变思维,要以人为本" 的一众声音。但尽管,口号呼喊的一如他们过往提出的,每一个荒诞的理论一样响亮,在高举着 "以人为本" 的盾牌下面,却依然是包装着一成不变的宏大叙事。

当越来越多人,转发给我们各种宏大叙事的口号,类似于,我们正在进入 "人本时代" 的耸人听闻的呼喊时,促使我们写下今天的内容。

去试图对那些曾经有任何一个瞬间,认同我们所提出的:

"用户价值理解,是企业唯一的壁垒" ,

"而正确的用户价值理解,有且只有,建立在 "人" 这一特殊变量的独特而细小的洞察上才成立" ,的企业家和在意真相的从业者们,

去进一步阐述:

当我们讨论 "人本" 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希望能让"人本" 这一理念,不会沦落成为那些错误而荒诞的决策的盾牌。


01
从来就没有什么"人本"的时代

就如同新消费退潮的那2年,突然什么人都跑出来,要高喊一下 "品牌" 的价值:

还存活的创业者们为了让自己与其他衰落的企业做切割,不管自己实际是怎么做的,都出来要说一下,"我们还是很重视品牌的"。虽然,很多人所说的重视品牌,都是"格调/设计/质感/精神/艺术/etc" 那一套,品牌最外在的表象那一层,在主流的营销从业人群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但很多时候都是用来感动自己的东西,跟真正的做品牌背道而驰;

甚至因为,反正很难被证伪,他们就越说越邪乎,品牌突然已经变成了一副cult面孔,变成了什么企业家人格的延伸。虽然张一鸣不是做品牌的专家,但那句"做一个ego小的人"依然无比的振聋发聩。在品牌维度的诠释就是:你把自己的感受放到无比的小,剥离你自己的执念,才能拥有无比宽广的同理心,去与那些,你真正需要打动的人群产生共鸣。是不是你的人格延伸,一点也不重要。你的自我越小,你同理心的面向就能够越多。

喜欢炒作的媒体们,终于找到了批评的切入点,不管他们自己懂不懂如何做品牌,都要站在正义的高点,去大肆批评那些做不好的企业,也无论那些业绩糟糕的企业,到底是不是因为品牌做的不好所导致的。然后,因为媒体们天然携带着的巨大声量,不知道又有多少迷茫的企业家,一如当年的江小白,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一群,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企业的人,教着怎么去做企业经营,进而,做出更加错误而荒诞的决策。

于是乎,品牌就成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用的万能盾牌:一如,他们也曾经,把明明是最最糟粕的,商业社会最原始的 "生产思维",当作宝藏的发现一样,到处宣扬,"只要肯用心生产好的产品,就会成功",试图把中国的商业社会的思潮倒推回到50年前。

这一次,当增长神话不再的时候,当市场热钱不再的时候,他们把触手伸向了 "人本" 这一概念,于是,我们看到了我们开篇提到的,铺天盖地的关于 "人本" 的耸人听闻的口号式的呐喊:

做定位的人,高声呼喊着 "人本" 的重要性;但回到任何品牌上,人又都变成了单一的,刻板的,毫无生气的,只在乎 "第一" 这件事情的。于是,有一天,我在一栋办公楼楼下等电梯,短短的1-2分钟的时间,在电梯口的分众屏幕上看到的8个广告,有6个都在讲,全国销量第一/全国xx销量第一/全国xxxxx销量第一/xx领导品牌/xxxx领导品牌/更多人的选择

明明耸人听闻的,能帮我处理一切事情的AI,喊了快10年还远远没有到来,荒诞的企业们,已经开始把那些鲜活的/真实的/人类当作AI来看待和沟通了

平台们说自己是"人本时代"品牌的最佳阵地,但即便工具是有些许用处的工具,工具也只能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已。效果广告这件事,几乎就是跟"人本"背道而驰的叙事。

因为在一个系统中,是不会有任何一个鲜活的个体,在系统中的对应标签是null的。因此,你只要是一个人,在系统的维度中,你就必须要符合某一些前置位的预设而在 "人本" 的叙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 的微小而独特的特点,是要凌驾在所有的预设之上的。

"人本"的理念的核心,应该是脱离于任何平台而存在的。任何进入到平台维度的叙事,都只是操作维度的叙事。对于一个品牌的成功,平台只能是提高效率的工具,不对品牌的内核的产生任何价值;对于品牌的创新,重点是要找到,在所有现存的预设以外的新的特质。所以,基于既有的对于人群特质假设的预设,是不可能做出新的东西的。

几乎所有虚假繁荣,开始无比热闹,成长无比快速的,但最终一地鸡毛的品牌,起初都是这样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一行为的,单纯是因为有这么一小群人。

这群人无比的吵:他们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吵,他们辞个职也很吵,旅个游也很吵,加个班也很吵,买个东西也很吵,谈个恋爱也很吵;所以看起来好像无比的热闹喧嚣,好像所有人都这样;但实际就是这一小群人,他们贡献了这个世界80%的声量,但他们可能只会代表世界上8%的人而已

因为真正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普通人,

不会每天跑出来说:

你看,我今天又和昨天毫无区别;

你看,我今天的生活又毫无亮点。

就算说了,也不会被看到,只会消失在被算法认为“无价值”的标签下


更重要的是:

他们这群喧闹的人,并不会引领任何人,他们看起来成功引领了一些东西,但也失败了10倍于成功数量的东西。因为成功的核心,根本就不在于他们的引领与否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说法,叫作,好像没有看到消费品公司有什么成熟的营销模型,反而是平台有各自的营销模型,进而让消费品公司按照平台的模型去学习。

如果你认同了这一说法,那你可能这辈子永远也做不好品牌。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成功的消费品公司,是因为基于任何营销模型。

于是我们看到,几乎每一个商业流派都在呼喊 "人本" 的价值,无论是口号派,定位派,冲突派,艺术派,技术派,模型派,但藏在所有呼喊背后的,几乎都还是那一套原封不动的东西。

唯独,他们最不在意的,就是 "人" 本身。

那些,让每一家成功的企业,区别于跟他们看似同一个类别的企业的,微小而独特的"人"的需求。

从来就没有我们今天进入了 "人本时代",就像从来也没有:

"过去渠道为王,现在用户为王";

"过去是大传播时代,现在是数字时代"。

因为在他们的叙事中,那些渠道无比扎实,但失败的一塌糊涂的产品,都被他们的从叙事中抹去了;但真实的世界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同一个渠道资源下,失败的产品数量,都是其成功的产品数量的10倍以上

因为在他们的叙事中,那些大传播时代曝光量极大,但失败的一塌糊涂的企业,都被他们从叙事中抹去了;但真实的世界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同一个大传播的时代打法下,失败的产品数量,都是成功的产品数量的10倍以上

他们的叙事中没有这些,有可能是因为Howard Marks说的"人类对于过去事情的无比糟糕的记忆,远超过你的想象", 也有可能是因为Steven Pinker说的 "人类选择性的遗忘,是因为要满足动机性推理的叙事"。但无论如何,那都不是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情况。

如果把过去100年中,每一个10年真正成功的企业,从时间线中拉出来,他们都一定基于 "人本" 的,无论他们在使用什么渠道,什么媒介,什么方法论;抑或是,处于什么经济环境,什么文化背景。每一个在当下历史节点,成功的企业都是 "人本",都是基于一个"独特而细小"的人的诉求,因此,也就从来不存在,今天是一个 "人本" 的时代的说法。

超过100年前,1890年,宝洁开始做香皂的时候,美国有多少家做香皂的企业?不是5家,不是50家,是578家。但在那些号称过去产品稀缺的年代,只要生产了就能卖;但今天不一样了的叙事中,这剩下的失败的500多家企业,都轻而易举的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

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从前的世界,那些持续在为世界贡献着噪音的经济学家和商学院的专家们,并没有去从这个维度去向前总结。


世界的话语共识,从来不是由Fact事实驱动的,是由Narrative叙事驱动的;而叙事,是基于事实的挑选,排列组合,以满足预设的推导和推演

但事物的本质,是由Fact事实决定的,不会因为Narrative叙事而改变;唯一的区别,只是有没有人发现叙事的荒诞性而已。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在乎事物本质的人,那么接近真相的第一步,就是从,"不把任何你看到的,现成于世界上的,触手可得的,这些任何的"理论,模型,叙事" 当作结论"开始。


02
"毫无道理"的人生,才是真实人性的体现

过去2年中,我们持续不断、始终如一的,强调我们提出的:"用户价值的理解,是企业唯一的壁垒",所以无论从事商业研究的人,多么喜欢去从"行业"/"赛道(投资语境)"/"品类(消费语境)" 等视角去分析,真实的情况却是,在同一个类别中的2家企业,看似是一个领域,实际之间的差别,可能比农业和大模型2家毫不相干的行业中的企业,差距还要大10倍。

反向的把一群从事着类似业务的企业进行归类,一个把明明是最重要的差异化特质,从共性提取的过程中剔除的行为;但实际上,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企业对于用户价值的理解,而这独特而细小的差异,才是决定了企业成败的核心。

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说的:为什么有的企业,连抄都不会抄;因为并没有看懂,在产品的外在之下的用户理解;有的企业连找媒体发PR稿,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夸自己,因为把所有的着墨,都用在了毫无独特性的基于行业的宏大叙事中。

所以,每当我们的客户问我们,从品类的角度,你们怎么看?

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品类是一个商学院通过向前总结搞出来的概念,每一个产品的成功,永远都是先于品类这个概念甚至还没出现之前的。

当市面上出现了一个"成功的,被大量用户真实买单的",但不落入现有 "品类" 的产品,以及随后大量的跟风者进场后,商业研究的人,就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开始把它们进行归类了,然后,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X品类

所以,所有从0-1的产品的成功,都跟处于后置位才发生的总结提炼归类,毫无关系。因为,品类总结这个后置位才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是在前置位出现的产品成功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不会做这件事的,也没有人在意这件事。仅有的少量的消费者熟悉的品类,是那些借用了他们生活中本就存在的词汇命名的品类。但用户的选择逻辑,从来都不是生硬的/线性的计算机程序般的树状图,一步一步来执行的。

我们曾经帮一个客户做用户研究项目的时候,客户希望能顺带也问一下,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类的看法。于是,就发生了我们早就预想到的情况:

当你不去做用户引导的时候,一个销量已经非常高的产品,很多复购无数次的消费者,甚至都无法准确的说出品类名字

因此,你要成为一个用户思维的人,首先,要丢掉产业思维。

当然,如果你的出发点就是要抄/借鉴,那就不一样了。但关于"抄",我们也讲过很多遍,我们从来不做道德审判。

但,当你决定要做个一个 "反派" ,起码,请做一个聪明的 "反派"。你不做蝙蝠侠,做小丑,也依然是一个非常迷人有魅力的角色。但一个愚蠢的"反派",真的就没救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抄,就请老老实实的原封不动的借鉴,以确保在你并不一定真的理解了产品的成功内核的时候,尽可能的提高你 "借鉴" 的成功率,不要自我瞎发挥

以防你说,我们鼓励抄袭,我们当然不鼓励。用户价值为核心的最高原则,就是根本不以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作为判断依据,毕竟,所谓的绝大多数竞争对手,所做的绝大多数 ,即使是最高战略级别的"举措" ,在大多数时候也往往都是错的,用户才是你判断和决策的唯一核心

但真实的世界是,市面上90%的大企业,明明每天说着要创新,但实际上,从上到下都在盯着别人公司每天在做什么;战略部门就是天天满世界追踪别人,管这个叫Mapping。

但你要说,明明是在盯着别人,然后看到别人产品火了,就去跟进,但又偏偏喜欢自我发挥,想着是不是要在抄袭的过程中做点差异化,结果在莫名其妙的,自己瞎差异化的过程中,成功的把对方产品最重要的价值点给排除了,或者彻底模糊了产品焦点,变成了一个有着1234567个卖点的拼凑感极强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做人和做企业,或者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的逻辑都是几乎一致的。我认为人类幸福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不要拧巴,要自洽,这是你人生幸福感的唯一路径,即,你有A,你也的确想要A。

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来自于 "拧巴" 这唯一的原因:

你想要A,但你只有B;或是,你想要B,但你不想放弃A。

企业也是:

你要抄/借鉴,就别拧巴,去硬塞一些你的 "虚假创新" ;你要创新,就专注于自下而上的独特价值发掘,不要总是忍不住跟风别人在干嘛

当然,这一切必然不容易做到,甚至近乎于不可能做得到,因为企业是由人构成的,而做到这一切都需要对人性的惯性做对抗。

我们也在过去的2年中,无数次的在分析中用 "P&G宝洁" 来举例,商业世界的不变量,重要程度永远超过变量。互联网企业的"以用户为中心" 从来就没什么稀奇的,宝洁在上百年前,就提出了 "以消费者为中心"。


那么,

"人本" 和 "以用户为中心",

抑或是 "以消费者为中心",有区别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本"的内核,跟"以用户/消费者为中心",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本质区别;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我们看到什么: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xx时代 ",进入到"人本时代"的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荒谬程度,上百年的历史被轻易抹去。

但,在丢掉所有的模型/框架/宏大叙事,单纯的eyes on users之外,我们之所以选择"人本"的说法来替代,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当时在第一篇研究的结尾中所写下的:

"一个消费者在成为构成商业世界的一个元素之前,他首先是一个人,而一个真实的人类,是不会按照严丝合缝的商业逻辑来生活的"; 

来作为我们对于"人本"的内核的注解。

我们之所以选择,将 "人" 的概念单独拿出来,正是基于上述逻辑:一个人,是不会按照商业逻辑在生活的,甚至是不会按照逻辑来生活

当我们选择用"用户","消费者",这些作为构成商业世界的一个元素的词汇,在描述他们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忽视掉那他们身上的那些:

刻在基因里的"复杂的,荒诞的,不可控的,毫无道理的,偏执的,冲动的,真正令他们成为诸多缺陷但完整的一个人,的人性"

而这,在很多时候,才是真正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是构成人的特质的来源。

绝大多数人是在依赖情绪性的/错误的/直觉来做决策的。这个绝大多数人,不是你们写下的什么"下沉用户",是包括了你们每一个写下"下沉用户"这些字的人;包括了99%的华尔街金融家们;甚至包括大量在各个领域最顶尖的天才们,在生活中除了专业以外的所有其他领域,都是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就是牛顿先生。同样,当然也有奥本海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所说的,人类心智运行中绝大多数时候起作用的系统1(直觉系统),并不会因为工作的复杂或高级程度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是不是脑力劳动而改变,所有的人类在绝大多数的场合都是在用系统1。

但大量商业研究的人,对于世界有着完全不切实际的假设,他们觉得人是可以用线性逻辑去推导的。在他们的分析框架里:财富的增长,教育水平的增加,时间的历练变长,知识的洗礼增多,人的消费认知偏好就会奇迹般地线性趋同

于是在他们的分析中,有了小镇青年,小资白领,都市月光族,银发族,xx;因为这些群体,只是具备了一些最基础的收入/年龄/城市/xx的差异,因此就有了莫名其妙的相同的消费偏好。

但你只要不把时间都花在构建一些虚无缥缈的框架,而是选择抬头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你身边的这些活生生的人:

不论这些人是工资3千,1万,3万,10万,还是20万;不论这些人的身家是负债,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还是几十亿。不论在10岁,20岁,30岁,还是50岁的时候,这每一个身份和时间节点,环绕在身边的那些:年龄接近,收入接近,教育水平相似的人群中,有多少人喜欢A,就有几乎完全相似背景的人讨厌A;有多少人愿意大肆花钱在B上,就有多少人不愿意额外花一分钱在B上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当我们去给企业做培训的时候,很喜欢说一句听起来很奇怪,很像废话,但我们却觉得无比具有价值的话,叫作:

"只有喜欢喝可乐的人,才喜欢喝可乐"

这句话在当下听起来很怪,但你要把自己置于可乐发明前的时代去思考,就会发现它的重要性。虽然可乐的发明有着一半的巧合性和一半的设计性,但从设计性的角度出发,这就是你要根植于思维中最根基的思想。

类似的,听起来更容易理解的是:只有在乎头屑的人,才会用海飞丝;只有想要走路听歌的人,才会买Walkman;只有想喝酒但觉得酒难喝的男人,才会喝white claw;只有在乎肌肤敏感的人,才会用薇诺娜;

只有在乎身材管理的人,才会喝元气森林;不然哪怕你拿着一个巨大的喇叭在他耳边天天喊,可乐不健康,可乐不健康;他只会一边继续喝可乐,一边觉得你是不是有病,能不能离他远点。就像元气森林在去年阿斯巴甜被WHO认定有二级致癌风险的时候,大做文章,但几乎很难有什么大/持久的效果。

社交媒体上,最高赞的一条评论,有着上万人的点赞,说的是:都说酒还是一级致癌物呢,谁在乎呢?我喝饮料难道是为了健康?我吃泡面难道是为了健康?

凭什么预设,消费者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以及,正不正确又有什么关系呢?人需要"正确的"活着吗?


消费者是无法被教育的,人是无法被改变的;

People can never be changed, they could only be inspired. 


只有当你说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用户才会产生共鸣,他会立刻觉得,你说的可真对,我们找到了彼此的天使,不论在事实层面上到底对不对。

除此之外,你再怎么铺天盖地的宣传,对用户而言,都跟空气一般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说了跟他认知相反的事情,他不会醍醐灌顶的感谢你,他会讨厌并且骂你。

这几年,那么多品牌在重要的营销事件上被骂,为什么?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需要一个品牌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

我们非常推崇的经济政治学家Thomas Sowell说过:那些伪精英和知识分子们总是提出一些"很正确"也"很美好"的一切,但唯一的问题是:它们不是真实的

曾经有一个学者说,难道普罗大众想要每天在家玩着手机/看着短剧,不想去世界各地旅行,每天闲适的读着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吗?他们没有那个物质条件。众人一听,先生果然胸怀天下,收获了一片掌声。


不,真实的现实是:

这个世界有无数的财富自由的人,连一秒钟的诺贝尔文学作品都看不下去;也有无数的普通打工人就是很喜欢看这些作品。

有无数的人有足够的钱,可以随时去环游世界,但就是更愿意在家躺着玩手机;但也有无数的努力工作的普通人,每一年都在环游世界。

这其中最精彩的一条高赞评论说,

"要不是我真的环游过世界,我就真的信了这些废话,手机可真好玩"


差别就在于,知识分子们是靠牵强的线性思维在推导:你物质丰富了,你就应该开始追求文艺精神了;

但你只要丢掉这种思考,回归到做一个人最基本的常识,几百年来,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遍地都是,追求最肤浅享乐的富豪。只是他们不会没事跑出来喊,我在追求肤浅。

这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可以知道这个推导的荒谬性。

就像之前在分析咖啡行业的时候,无数的投资机构,研究机构,都喜欢拿出来的一个所谓的"进化模型":大概的意思是:一个完整的消费者咖啡生命周期是:

— Phase 1 "加入了糖浆咖啡饮品" 

— Phase 2 "进化到基础奶咖" 

— Phase 3 "进化到黑咖啡"

— Phase 4 "进化到SOE咖啡"


它们说,70%的消费者会随着时间进到下一个周期。 

但问题是,不,他们不会。


有无数的消费者从Day 1就喝黑咖啡,而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这辈子到最后也不会被所谓的,咖啡豆本来的味道所吸引,别说什么70%,就算是7%,你就可以放鞭炮了。有人从Day 1就喝SOE,然后后面退回奶咖。

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会去分什么糖咖,奶咖,因为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里都是混在一起的,没有人在意他们的类别。

没有人在消费的时候会闲的没事干,去分类。只有做研究的人,通过向前总结,硬要想出一些分类标准,用来构建自己的框架。

这套莫名其妙的模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线性逻辑推导的结果,基于类似于"消费者的咖啡教育的结果",类似于"对咖啡的鉴赏能力随着时间增长",因此逻辑推演至此。这一本质,就是对人性毫无认知的结果

能被精品咖啡感召的人,注定会被精品咖啡感召;他没有转化之前,仅仅是没有被触达到;而不能被精品咖啡感召的人,哪怕在传统咖啡教育了几十年依然不会被感召。因为重要的变量,从来不是你教育的过程,而是他原本就built in的可感召与否。

相似的事情,在每一个领域都是如此,音乐专家总会告诉你,你慢慢就会进化到我这种听艺术表达的阶段的,give it time;威士忌专家会告诉你,你慢慢就会进化到像我这种懂得麦芽泥煤高地低地了,give it time;时圈专家会告诉你,你慢慢就会进化到像我这种可以看得懂奇装异服/大道至简的美感了,give it time。

不,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去截取任何一个时间节点的瞬间,永远都是几乎固定人群比例的那么极少的一群人,90%的人不在乎。

无论几百年来GDP增加了多少,物质丰富了多少,知识体系进步了多少,等上一个50年的在乎的人去世了,跟他同一时代的人都依然不在乎,这群人到死,都还是人群的1%,新出生的人又重新进入1:99的固化比例中

更何况,在很多领域,比如哲学领域,甚至是不仅没有进步,反而退步的,看看21世纪以来的这些"知名"哲学家都是些什么人,连桑德尔这样的水平都可以称得上这个时代最有名的哲学家之一了,跟上个世纪无比璀璨的哲学思潮怎么比。

它可以无限罗列下去,3C领域,汽车领域,红酒领域,美食领域,etc;说出这一切的人,总觉得大家也都会像自己一样,因为看起来自己好像正是经历了,"知识的获取,收入的增加,时间的锤炼",成为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但你只要稍微低头看一下,就会发现有无数,知识比你渊博,财富比你多,时间经历比较长,但就是对此毫无在意,在你觉得"不够好"的领域舒适的待着,而这才是世界的真实状态

因为"了解"本身是极其耗费精力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任何动力,去花任何时间,去了解任何东西,了解任何一件事物都需要极强的驱动力。但他们会一次又一次的购买。因为没有任何消费者应该成为专家,没有任何用户应该成为专家。

帅哥美女,娱乐八卦,低俗擦边,宅家追剧,搞笑段子,恋爱劈腿,网上互骂,勾心斗角,阴谋论,炫耀攀比,每一件事都比"认认真真了解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更吸引他们。


And that is OK. 

IT'S PERFECTLY OK. 

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人应该要必须活的正直,勇敢,勤劳,刻苦,求真,善良,上进,成功。

伪精英们自己都做不到,他们自己的人生,都在持续性的,做着各种自我而错误的决策,他们在职业选择上做错,在感情婚姻中做错,在父母相处中做错,在朋友交往中做错,在生活日常的任何琐事中做错。

因此,不要在"站在一个不存在的真空世界里",去设定大家会怎么生活。因为,毫无道理的人生,才是真实人性的体现。这里说的毫无道理,不是做作的都市精英们,高呼"勇敢做自己,不要按部就班的人生",而是那些"并不追求特立独行,明明想要努力生活,但却持续做出错误的决策的沉默的大多数"。

因此,这才是我们把自己起名"人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我们在看待"消费者/用户"的时候,"人"这一最复杂的变量,这一最不应该被宽泛而宏大的,不知所云的标签捆绑住的变量,不应该基于严丝合缝的线性推导,不应该存在xx人就都是这样

用海伦司的例子结束这一段就是,在我们3年前写下海伦司研究的时候,因为被创始人转发推荐,有大量的人来跟我们讨论,其中一些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哦,原来现在的大学生都是这样的啊?

我通常的回答都是:不,不存在现在的大学生都这样,就跟不存在什么年轻人理性饮酒,这种离谱到荒谬的洞察一样:

有的大学生天天泡图书馆两点一线;有的大学生每天在腻腻歪歪谈恋爱永远2个人活动;有的大学生天天窝在寝室打游戏课也不上门也不出;有的大学生是social king到处实习做社会活动拼尽全力想去大公司;有的大学生只去高级的whisky bar喜欢泥煤或烟熏,享受着做作的快乐;当然有一批大学生时常在海伦司/其他喝的烂醉,凌晨2点躺在路边,或是大街上唱歌;当然很多人可能同时是具备以上2个或3个。

他们都是大学生,他们可能都在同一个校园,跟金钱无关,更年龄无关,跟身份无关,跟教育程度无关。

他们只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偏好,他们看着彼此的人生,都觉得是2个世界


03
不要把"对用户好",当成是"以人为本"

我们提出的"人本"这一概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在之前的企业案例分析文章中,曾经提到过的,就是:永远不要把"对用户好",当成是"以人为本"

我相信,不管是在我们提出之前,还是在我们提出之后;不管是学着宝洁提出的"以消费者为中心",还是学着互联网企业高喊的"以用户为中心",有大量的"学徒们",都误把"对用户好",当作是"以人为本"了。

于是诞生了一大批"高举产品主义"大旗的人,荒诞的说着,什么产品做好了,才是成功的关键。他们用着"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工艺","最具性价比的低价",用乞求般的方式,叫卖着那些却依然"无人问津"的产品。

包括,诺基亚最著名的那句"科技以人为本",都包含着人文关怀的底色。

的确,"以人为本"也好,以"用户为中心"也好,单纯只看这些文字,的确可以做出有着人文关怀含义的解读。

但我们讲的"人本",并没有关怀的底色,而是像上面第一点说的,把用户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真实而错误,但那样的生活并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不要自作多情的对"用户好",这点在我们2年前分析元气森林的时候,就已经提出过了。并且我们在2年前的当时,就指出,这是元气森林最致命的隐患。而绝对不是什么经销商管理,经销商体系建设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当元气森林觉得自己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什么经销商管理,那就是离真相越来越远的时候。

经销商管理的再好,决定不了,用户买不买单。有再多的经销商给你用心铺货,改变不了,一旦没有动销的时候,再好的兄弟情义,所有人都会立刻反水。

一厢情愿的对用户好,用户并不会感激你。元气森林的问题,在于它做很多产品的思路,在于底层就出错了。在于它荒诞的觉得对用户好,等于以用户为中心。在于它试图"借鉴"别人已经成功的产品,然后加上自我发挥,把他做的"更好"。但如果你记得,我们上一个章节里,说过,你要知道你到底是在创新,还是在借鉴;你在"借鉴"过程中的"更好",大概率就是,自我错误发挥的时刻。

把用户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意味着,你要真正意义上理解人和人相处的逻辑,从来就不在于,你对对方有多好

两个人之间相处,你搞不清楚对方的想法,还一味地自顾自努力,累的半死,除了感动了自己,当然不会有任何收获

当然,很多时候,连感动自己都做不到,因为你可能只会收获沮丧和失望。但判断错误,是你自己判断错误;莫名其妙的努力,是你自己要努力,没有人求着你努力。为什么你还会想当然的奢求应该要有结果?

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这样的相处,对方不仅不会产生好感,而是看着你浑身散发着可怜的绝望气息,反而魅力全无。

人和人的交往,最打动人的时候,叫作他很懂我。这无比的困难,又无比的珍贵。因为人类之间本来就很难互相懂得。而与之相反的是,对对方好,却是一件无比简单的事情,只要肯付出就够了。而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会有,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效果的事情。

如果只要肯对对方好,就可以打动人;人和人的相处就不足以在几百年来,都始终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谜题,人也就不足以被称为最难懂的生物。人类迄今为止,对人自身的了解都依然少的可怜,以Steven Pinker为代表的,大量的世界最顶级的生物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者们,都坦然我们对人类大脑的了解甚微。

人性如此,商业自然也如此,这才是我们说的"人本",它的内核是基于人性的展开,而不是自我感动的关怀底色

理解到这一步,就知道,抱着"对用户好"的心态,永远做不出打动用户的产品。品牌成功的核心,是引发共鸣,是吸引,而不是"乞求"

今年315,央视曝光,淀粉肠的"黑幕"之后,B站出现了很多up主,反向操作,立刻跑去吃,一遍吃一边说,吓得我赶紧吃2根。一方面,当然是315很多的曝光无关痛痒;但无关痛痒的曝光多了,其他的部分大多数吐槽就过了。这一波反向操作的核心,就在于,"我不需要你自作多情的对我好"。

前年曝光老坛酸菜的时候,立马引起共鸣;现在曝光淀粉肠,纷纷唱起反调。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到底你知不知道普罗大众在意什么,如果大家觉得不是一个问题,但你硬要觉得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自顾自的一厢情愿。

去年因为司美格鲁肽爆火,诺和诺德一跃超过LVMH,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企业。有媒体跑出来,说,要注意安全隐患,不要跟风;结果打的人更多了。互联网上到处都是求购信息。

因为没有人,需要你来替他决定他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Thomas Sowell最知名的一句话是:精英们常常忘记一件事情,就是他们不是上帝。而在我们看来,精英们的一厢情愿,都来自于“知识加持”下的自我感动。

"人本",而非,"对用户好",的核心在于,首先意识到,没什么方式是绝对的好的。为所有的好,都是以 "自我" 为出发;所有的 "懂" 才是以 "对方"为出发

这本身当然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它先天性的要求,你的思考方式是要持续对抗人性中的思维惯性的

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 "你对抗你个人的人性惯性,去迎合用户群体的人性惯性"

就像最典型的例子张一鸣,一个最强调延迟满足的人,做出了最即时满足的产品。

把自己放在一个填补的位置上,尊重"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引领用户的生活方式。去发现用户生活中,未曾被发掘的,需要填空的地方。

人生都没有什么必须要成为的样子,何况是消费?或者科技呢?

如果你在经营企业的某一个时刻,发现你明明有意识的在"以用户为中心",做出的产品依然鲜有人问津;那么,可能就是你应该停下来,去检查在你的 "intention-solution"的route中,是不是错把"对用户好",当作"以人为本"的时刻了。


04
那么,然后呢?

以上,就是对我在3年前提出的"人本"的理念最完整的注解,包括了,对于 "人本" 理念整体层面上的诠释,以及之所有用 "人本" 这个词,去代替"用户/消费者"的2个核心的原则。

但请放心,我并不是来说服任何人的。

因为,(如果你还记得上面和我们过去的内容),在我们的理念体系中:这个世界几乎从来就不存在"被说服"这件事,因为我们相信人是不会被改变的。

我在过去讲了那么多次的,决定品牌成功与否的是用户共鸣,而非事实层面的对错与好坏。我自己置身其中,当然也不会有什么例外。

我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这件事,我怎么能坦然的去写下来,去希望关注我们的企业家和从业者们相信?所以,我的确发自内心的认为,尽管我们几乎是从第一篇研究的发布,就收获了巨大的行业关注和认可,但我从来不觉得,是我说服了任何人。

我当然更加不会说,"人本" 是一个我发明的理念。我甚至也不在乎"人本",是不是真的叫"人本"这个词。我在之前发布的内容中,提到很多概念和理念时,都讲过一个说法叫,我们借用"话语共识"的说法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理解。实际上,无论是叫"张三"理论,或者"ek&s%"理论,都一点也不重要。名字的使用,单纯是为了意义的传达

更重要的是,我的ego没有这么大。张一鸣的ego小的观点,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过很多次,不仅是我对读者的建议,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在我们发表企业研究,为企业做培训,帮企业做咨询项目的这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一部分人非常激动的跑来,表达对我们的认可和赞扬的时候,本质上其实只是我们恰好替他把他的某些想法说了出来,他选择性的相信了他本来相信的部分

但当我们进一步去探讨一些切实相关的问题时,或者进到与其切身相关的业务中时,加在身上的bias就变得无比的凸现,且几乎无法被改变。

我的同事们面对这些现象,有的沮丧,有的生气;我都无比的平静,安抚大家:因为这才是世界真实的样子。你并不是来改变别人的人生的,实际上,也没有人应该是来改变别人的人生的

就像尽管我的行文风格无比的流弹四射,但每次跟从公众号找过来的客户/同行的第一次见面,大家都会说感觉和文字很不像。当然,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把事实层面上的对错,和感受层面完全的区分开来看待的。其实,我行文过程只是在做事实判断,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默认替我带入当时的感受预设。人非机器,当然无法像执行程序一般的将事实和感受100%的隔离

如果你看完全部,依然觉得你是因为我们的理念改变认知的,(的确,我们的后台私信留言以及很多加了我们好友的人,都表达过类似的内容),那么,首先很感谢你的认可。但,我会依然把80%的功劳给你自己。就像我们上面说的:"People can never be changed, they could only be inspired"。你在结果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改变,我起到的只是20%的启发的作用,很可能之前的你只是没有被fully informed,或者是被淹没在喧嚣的错误理论中。但我相信,你一定在之前的某些时刻,觉得这铺天盖地的"商业理论",隐隐有哪里说不出来的不对劲。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在做着当下在他的认知范围内,对他最佳的选择。至于这个选择,事实层面是不是真的最佳,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perception层面,他自己是这么觉得。这句话如果你觉得熟悉的话,我们之前的《品牌最重要的事情》研究中,对消费品打动用户的逻辑也是用的这句话。

我曾经在小红书上看到过一个讲品牌营销的小博主,写了一篇我此生见过错的最离谱的内容之一,几乎是完美堵住了一个企业所有商业成功的可能性。然而下面的评论之一,是另外一个无比惺惺相惜的人,异常激动的表示,真的是讲的太好了,他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想的,说到了他的心里。所以,对错从来不重要;重要的是,perception感知。

因此,我自然更不会抱着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这篇研究的发布,就会改变商业社会的舆论空间,依然继续会被宏大叙事和buzzword占据的状态。

毕竟几百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都是这样。

而这,其实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世界依然蓬勃而热烈的发展到了今天,不是吗。

同样是我引用过很多次的Howard Marks,在他极富盛名的投资备忘录系列中,其中《敢于成就伟大》的续篇,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结尾。在通篇诠释了"成就伟大投资的思路和必要条件"之后,霍华德并没有落脚在,现在你们都知道如何成就伟大了,可以照着做了。而是写道:"请问一下你自己,你是否愿意这么做,是否具备这样做的条件,以及是否愿意承担对应的代价"。

就和我们前面所写的一样,如果你不愿意,那完全也没有任何问题。界从来只存在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存在你应该怎么样的生活。因为成就伟大,选择与众不同的大胆而冒险的策略,本就是少数人的选择。选择躲在宏大叙事下,享受安全感才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如果,你希望找到真正的用户价值;你期望知道,如何丢掉那些阻挡在你和真正"人本"之间的阻碍。那我们希望你不要被突然出现的,已经变形成buzzword的"人本"概念所误导。

当你主动选择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一条探寻本质的路,那么我们希望,成为你在这条路上不那么寂寞的灯塔。

—— The End.

作者公众号:人本商业评论(ID:human-centeredfirm)

1724233795127375.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