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豆子、楠哥哥
今年3月,数英上线「特邀作者」全新板块,与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数英认证作者展开业务深度合作,数英特邀作者将用专业知识为行业服务,为品牌服务,为从业者服务。
借全新板块上线契机,我们对首批特邀作者之一小呆进行了一次专访。
小呆是深耕H5领域的一位内容创作者,出版第一本H5行业著作、创立H5广告资讯站、开设H5专业课程,看似是机缘巧合,实际上却是一个不断明确自己内心,走向自我认知下的那座“独木桥”的过程。
/大多数人认识小呆是因为H5广告资讯站
2015年到2019年,小呆创立的H5广告资讯站,粉丝从1增长到10w+,更新文章超过800篇,传播力超过92.47%的运营者。这4年多来,不管是新媒体行业,还是H5领域,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当中充满了一夜爆红的机遇,也暗藏物极必反的危机。而小呆更像是下笨功夫的那一个,坚持用心做内容,通过实在而又有价值的文章一点点在行业内积累起自己的口碑与影响力。
数英: 您认为受众为什么喜欢看您的文章?您最有优势的地方是什么?
小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我的分析内容,当然,我是希望大家愿意看我的东西,但确实不是所有人。
硬要说喜欢看,我自己觉得,可能和内容能帮助他解决某些问题有关吧。
小站公众号的推文,其实是以实用和指导性为主的,谈不上多么有深度,也谈不上文笔有多好,但一定是有用的东西。可以帮助一些朋友,解决具体的问题,帮助他们认识H5和设计,甚至是认知营销和广告。
数英:做H5项目分析,您觉得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小呆:我觉得最难点在于,每支作品都太不一样,他们都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你很难抛开这些因素来单独就H5说H5,因为这会让你觉得太过于片面。而且,这个领域的作品形态跨度太大,每一次对新作品做解析,都要涉猎很多新的领域,学习很多新的知识。
对于眼睛能直接看见的东西,你是没必要去解析和复述了,大家想看到的,是自己看不到的东西,而你要做的,恰恰就是这部分的内容。
数英:只做H5的分析,会不会太过于单一了?
小呆:熟悉我公众号的朋友会发现,我也有做很多其他方向的内容,只是主次不同。去年有篇文章,我就花了很多功夫在写,名为《设计人的六道轮回论》,咱们没有看到过,是因为这篇文章是讲述设计人职场生涯的,它在其他圈层传播。
单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只做H5分析,其实并不单一,因为在这其中,有太多可以让你深挖和研究的内容了,但从市场和受众的层面来说,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坚持的,你总是要出一些有用处的内容给大家,这样才合适。
做公众号,或者说做内容,其实并不是要实现自己的某些写作理想,而是要通过你的文字和内容,去帮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帮助他们增加见识,帮助他们开阔眼界。
数英: 在您去年的文章当中,分析网易哲学气质测试H5的那篇文章,传播度是最广的,可否分享一下写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小呆:《<哲学气质测试>刷屏,为什么网易的H5每个都是爆款?》这篇推文当天在IT类自媒体中,让我的小站冲到了总榜第42名,指数超过了当天的英特尔中国,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也是我2018年点击量最高的一篇推文。
其实这篇推文写得很快,从开始动笔+配图的制作和梳理,也就用了不到3个小时,而且写稿期间也没怎么修改,写完就直接发了。
网易的很多朋友后来见我会提起这篇内容。他们说,那段时间有很多自媒体,包括一些大号都在做哲学测试H5的解析,虽然很多量比我大,但在他们看来,我的这篇稿子是他们觉得质量最高的一篇,甚至有人说,我比网易自己人,还了解网易。
这是对我的一个非常大的鼓励,但是,我可真不敢当呀。
其实大家之所以会觉得内容有吸引力,我后来复盘时,发现两个点比较关键:
1、对H5定义本身进行了重构和解析:虽然我的著书《H5+移动营销设计宝典》都出版两年了,但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同行搞不清楚H5是个啥? 不知道H5其实不是营销小页面,H5其实是有很多场景和应用领域的。
2、让大家看到了反差:这个反差主要集中在,作品背后制作过程的思考与具体的执行描述。这一点,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的,他们想不到一支H5是可以一整个团队,做上2个月的,而且,这支H5还不是营销广告,但其实,这确实是很普遍的情况。
数英:从2015年到现在,运营H5广告资讯站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小呆:我的这个小站,已经运营了超过4年,更新的文章也接近上千篇。可以说,这些文章,见证了H5以及这个行业,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爆火到理性的整个过程。而在这些表象背后,我对行业变迁的感慨,其实,远远不如我对“人性“认知的转变,情感和感受,真的是个奇妙的东西,他会让我去重新思考很多问题,其实,公众号的撰写和运营或者说H5的设计与推广,都是“人”的学问。
/深耕H5领域带来的身份转型
在运营H5广告资讯站,专注写文章之前,小呆是一名设计师,并且参与过H5的所有项目流程。借着写书的契机,小呆开始深耕H5行业的内容分析,创立公众号的初衷也是试图用自媒体来探索和累积素材内容,随后又走访了全国各地30多家H5相关的一线企业,耗时两年,写成《H5+移动营销设计宝典》。从“画设计图”到“写文章”的角色转变,对小呆个人来说,兼具偶然性与必然性。
数英: H5是个很细分的小领域,您是怎么和这个领域结缘的?
小呆:其实,起因是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我还记得,那是在2015年5月的一个晚上,那也是我第一次被邀请写书,当时听到这个邀请时,自己简直乐开了花,脑门一热,就直接答应了。
但后来,逐渐发现,写书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能写好这本书,自己做了公众号、走访了全国的知名行业公司,做了很多专访和写了很多文章,同时也花费了2年的时间和精力。
可以说,二十六七岁,是一个人最好的一段时光,而我在写书中度过了,自此以后,我就与H5分不开了。
数英:您做了这么多H5的内容点评与分享,我们好奇您的专业背景与工作经历,您之前有参与过项目吗?
小呆: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认为我是文案、记者、或者编辑出身,但其实,我是一名设计师,而且是一名从业了超过5年的设计师,高中开始画海报,大学学的是设计,工作也一直在画图。我最后的一份职场工作, 是互联网公司的高级UI设计师,当时我就已经在带项目团队了,而且做过一些还不小的案子,按理来说,我的人生轨迹,应该会伸着这个道路,走下去。但是,后来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和无序。
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未来看似有无边无际的选择,看似有条条通向罗马的大路。但实际上,我们都走在所谓自我认知下的哪座“独木桥”上。 而我的独木桥,其实是文字,而不是图画。
这是我还做为设计师时,留下的影像(2013年)
除了写代码,我参与过H5的所有项目流程,这里面包括创意、提案、视觉设计、UI设计、文案,以及商务流程的协调与把控,甚至还带过团队,参与过大企业的招投标,并且还赢下了项目。
我在写分析时,也经常会矛盾,因为很多作品在最后输出为成品的过程中受到了经费、时间和修改意见的连环阻击,不是出品方不想用心设计,而是因为无法把控的条件实在太多。
所以,我总希望能用最简单的言辞来讲懂这些项目背后的逻辑,这确实很难,但还是希望能尽量为大家讲清楚,这些作品究竟怎么就好了,又怎么就不好了。
数英:从做项目到做内容,其中的原因为何?两种经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小呆:其实对我个人来说,应该更贴切的问句是,从“画设计图”到“写文章”这个层面的转变,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执念?是机遇?还是因为巧合? 我想,这些原因都存在,而最大的缘由,可能是因为,我对文字有着更强烈的情感和好奇心,虽然知道这是一条险路,但我还是走了上来,我始终认为,这才是属于我的那座“独木桥”。
两者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而在我身上,最集中的体现,是不同思维方式的相互冲剂,从“只与自己对话”,变为“与他人时刻对话”。
数英:在H5这个领域,您完成了行业的第一本著书,接下来您有什么目标?
小呆:在出版了国内第一本H5行业著作后,虽然这本书在圈内口碑还算不错,但是,我通过和读者交流后才意识到,对于想要了解和学习H5的朋友们来说,一本书是根本不够用的。也因此, 我在2018年,编写了我的第二本书《H5+营销设计手册》,这本书目前已经进入了打样阶段,应该会在近期上市,而《H5+移动营销设计宝典》也会在今年完成第二次改版。
《H5+移动设计营销宝典》目前已加印6次
小呆的图书签售会现场
同时,我今年也有其他产品图书的编著计划,已经在进行了,目前还不太方便透漏主题,写书,对于我来说,应该会成为一个常态。
要说到目标,小呆确实有个明确的主线,那就是:为大家提供更为实用,并且易懂的行业内容,帮助大家提升能力和开阔眼界。但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上,对于内容本身来说,就没有那么具象了,但不管是文章、图书、音频,还是课程等等内容,都会去体现这个宗旨。
/H5也迎来寒冬了吗?
伴随H5的快速崛起,是无数唱衰它的声音,这样的论调一直延续到今天。小呆认为,H5(“移动端网站”)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只要手机还存在一天,他就不可能消失。井喷式增长之后的冷却与沉淀,或许恰恰是从业者更加冷静地探索H5的可能性,使得这一行业趋于成熟的过程。
数英:H5有什么基本的套路和模式吗?
小呆:要说关于H5的基本套路,我在2017年的《H5认知与策划》的产品课里曾经将H5分为了4个内容大类,他们分别是:制造认同、制造熟悉度、制造奖励和制造意外,我当时还做了许多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但是到2019年,显然,这套理论就有点过时了,所以,近期我在梳理新的H5认知与策划模型,很快大家应该就可以看到这套东西了。
小呆的《H5认知与策划》课程模型(2017版)
小呆的《H5认知策划》课程模型(2017版)
数英:在H5出街前,是否会有一些创意人或品牌主前来咨询您的看法?
小呆:其实一直都有,而且不仅仅是乙方,很多甲方也会找我讨论新作品,要知道,很多商业项目在上线前都是有一定保密性的,他们给予我了很大的信任,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
我觉得最有趣的一点现象是,很多新H5作品上线时,H5小站的群里都会看到相关团队和负责人第一时间在群里分享作品,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家也会参与测试,在我们群里,还真有不少H5在刚上线时,就被找出了BUG,而有不少被找出的BUG是非常严重的。
目前,H5小站下设的群不多,但确实都还比较活跃,而且每天都有用户会分享最新的作品和行业资讯,也希望大家能加入我们的社群,大家一起来交流和讨论。
数英:最近两年,H5有颓靡的现象吗?为什么?
小呆:世间万象,任何事物在迅速爆火后,都会迎来相应的低谷,大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小到个人职场的生涯,其实都是如此。
我们通过数据指数会发现, 营销类H5在2015-2016年期间,热度呈现出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这本来就是不正常的,而虚火随后,迎来的往往就是寒冬。而营销类H5的降温其实从2017年就开始了,今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会让你感觉得更为明显一点。
但我们从一些官方数据能够得知,其实所谓的寒冬,就目前来看,更像是一种增长放缓,并不像是一些媒体说的那么夸张。
H5在百度指数的热度变化(2014-2019)
H5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容载体,是不是会继续“消沉”下去,这取决于,你怎么去定义H5,如果你只把他当成是营销小页面,或者朋友圈小页面的话,他是没以前强势了。但H5其实是移动端网站的一个“洋外号”,网站能做的事情,H5都可以做,但是这一点,很多人看不到,聪明的团队,已经在做产品端和新内容端的尝试了,并且都作出了一些成绩。
就过去的2018年来说,虽然不少人叫H5的丧,但确实又有很多人,在这个领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这又作何解释哪?因为,他们把握住了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而关于H5的趋势,以其他的可能性,你可以参考我近期在数英的文章更新《2019,H5的3个行业发展趋势》,也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数英:最后,作为数英的特邀作者,您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
小呆:小呆很荣幸,能成为数英的首批特邀作者, 这也是网站对我的一份信任和支持了。特邀作者板块,网站才刚上线,我也正在熟悉这个全新的板块。
数英能做出今天的名气和口碑,源于网站产品背后,运营团队对内容长久的付出与坚持。不管你是内容作者,还是项目团队,大家在这里,都能感受到网站对我们的一份尊重与认可,而这样的感受,不是所有的咨询网站都能让你体会到的, 也因为这样,数英才能做出今天的成绩。
小呆也希望数英能越做越好,而在未来,作为特邀作者的我,也会为大家产出更多好内容,希望我的这期专访能让你有所收获。
我是小呆,咱们下期见了~
数英原创内容,转载请遵守规范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