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拉坨大的

原创 收藏1 评论
举报 2024-08-08

(配图:真人模拟AI创作的六指图片)

谷歌发布了一支奥运热点广告,然后翻车了。

翻车的同时,谷歌的油管评论区也被网友“喷”到关闭了评论(“关评论”也算是一种文化输出形式了)

没记错的话,上一个在今年因广告被网友骂破防的科技公司是苹果。

把这两个片子放一起看,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抽象感——蓝星最牛逼的两家科技公司,在对科技的表达上拉了一坨大的。

噢,不对,是两坨。

站在谷歌或者苹果作为甲方的视角,这两条片子其实没什么大问题,产品的“牛逼卖点”通过高出平均水平的概念和制作得到了展示。

能够写信的Gemini大模型;超薄的iPad,超强的性能,超能“装”。

(数英网不支持插入视频,谷歌广告可以搜索关键词“谷歌 Dear Sydney”,苹果广告可以搜索关键词“iPad Crush”,B站都有)

但这一切是建立在甲方视角之上的,现实是网友和消费者对此不买单。

消费者对广告开喷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两家科技公司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对于大众认知而言,科技应该解放人,让人享受生活,而非取代人和生活。

也许,两个巨头的视野看得足够远,未来的人类终将插管接入了脑机,只要一个念头就会有电流刺激大脑,提供真实生活的代餐。

(配图:一个飘在宇宙中的云天明,by Midjourney)

但现阶段,没有消费者愿意接受这个“远见”。

谷歌的Gemini能写作没问题,打工人第一个举双手欢迎,办公桌前的哪个人不想摆脱枯燥的“八股文”和“片汤话”?

但Gemini的写作不能剥夺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这是科技红线。

消费者并不在乎小女孩给Sydney的信最后写成怎样,但观众想要看到父亲陪着小女孩完成这封信。如果最后信的内容能够出现明显拼写错误和涂改痕迹,消费者会更加的激动。

有瑕疵的信是小女孩思考和创作过程的证据,也是亲子关系的重要记忆。

同样,消费者欢迎市面上出现一台轻薄到可以打水漂,并且还精通吹拉弹唱的iPad,但iPad不能剥夺人体验真实生活的权利。

iPad只是一个工具。

用苹果的营销话术来说是“生产力工具”,是用来帮助用户更快完成工作,然后去享受生活的,而不是被用来全面取代消费者的生活,让消费者困于11英寸的屏幕之中。

科技公司的广告片,本质上都要向消费者不断回答一个问题:人的生活如何因科技进步而变得更好。

生活在前,科技在后。

人是社会性动物,是与他人的联系构成了“人”这个概念,也构成了人的生活。

电话让人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友说上两句,手机和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必受限于空间位置,导航软件让人能够更快更准确的到达亲友身边。

未来自动驾驶真正普及之后,也是将车内的驾驶空间彻底变成互动空间,让所有人都能更好的聊天娱乐,甚至是更高效的在车内开会。

同样,现阶段的AI大语言模型,也应该让人和人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明白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让AI去完成最后的制作动作。

谷歌Gemini的那条片子,哪怕是父女两人是在一同“玩Gemini”的过程中将信件完成,都会比现在呈现的内容要好上百倍。

当然,也许不是谷歌不想这么干,只是Gemini还是有点拉,做不到而已。

这次谷歌的广告推出之后,又有一堆人将苹果的《Think Different》从地下给掏了出来,甚至还将广告背后的故事给挖了出来。

大概就是乔布斯力排众议,去掉了原本文案中贴合产品的部分,最终打磨出这条经典广告,然后再吹捧一波乔布斯的人文光辉和伟大。

《Think Different》是很好,但真没必要总是挖坟它,因为这是一支看门道的广告,从洞察到文案技巧,只有从业者才会一遍遍对它进行品鉴。

如果真要继续在这次的谷歌Gemini奥运广告上踩一脚,不如掏出谷歌在2009年推出的《Parisian Love》更具杀伤力。

同样是谷歌出品,同样与巴黎有关。

整个片子仅仅通过谷歌搜索,就讲述了一个从规划旅行到恋爱,再到结婚生子的故事。

“一个普通人通过谷歌搜索,获得了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故事足够简单,具有普世的情感拉力,让每一人看到这条片子的人,都能感受到科技的价值和魅力。

某种程度上,这已经不亚于海明威那句For sale: baby shoes, never worn

回头再看一眼这次的谷歌奥运广告,就像是在给本轮AI大模型刚流行时的那句话做注脚:

“我觉得AI的方向搞错了。我们都希望机器人帮助人类扫地、洗碗,是因为人类要去写诗、画画;但现在的状况是Al都去写诗、画画了,而人类还在扫地、洗碗。”

“不作恶”是谷歌的非正式口号,但生出让科技取代人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念想就是“恶”本身。

如果罗永浩还在科技圈混,他的下一个发布会PPT上大概会写上:

“我一个人来到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只看到地上有两坨大的。”

最后夹带一下私活。

强如谷歌,在这个阶段的AI上也照样翻车。

有些自以为是的营销机构,竟然已经打算用AI进行饱和式内容创作,还大言不惭地高喊营销变天,营销3.0。

赚甲方的钱,败甲方的名,这一切乙方又付出了什么呢?

-END-

本文首发公众号:左尔击(ID:leftearji)

1723080632412457.jpe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