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砸钱、高调翻车,品牌们的“史上最抓马奥运会”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08-08

史上时尚(抓马)奥运会


巴黎奥运会开幕一周多,已经堪称史上最抓马。


仅仅是对国内选手的关注,就足以让观众的心情跌宕起伏。创造了历史的郑钦文、潘展乐让国人无比骄傲的同时震惊了世界。与此同时,国乒虽然包揽了女单金银,粉丝当中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国乒“饭圈化”的话题一度成为焦点。


而另一边,人们对主办城市巴黎的吐槽声仍在继续。五环旗挂反、转播方在韩国队出场时介绍为朝鲜、比赛颁奖时又屡次挂错国旗……一天不止一个小节目,巴黎,不愧为流动的“盛宴”。


争议最广泛的还要数开幕式。其对LGBTIQ+元素的大胆呈现,特别是疑似模仿《最后的晚餐》的一幕,被认为是对宗教信仰者的冒犯。对“开放”的崇拜、对“少数主导多数”的恐惧,两种声音互相冲撞。甚至有“奥委会官号删除视频”的传闻传出,随后奥委会又辟谣。但,传闻是假的,公众的情绪却是真的。央视解说沉默的地方,网民吵得不可开交。


争议最甚的地方,是流量最集中的地方。品牌们的一举一动也显得更加抓马。


美国一家叫“C Spire”的公司宣称,他们因不满开幕式对《最后的晚餐》的嘲弄,要“撤下关于奥运会的广告(C Spire will be pulling our advertising from the Olympics)”。虽然很快有媒体考证发现,该公司压根不是奥运官方赞助商,可能只是美国一地方媒体报道奥运时的广告赞助商;但这波疑似营销的操作,属实让该公司蹭了波大的。


而在开幕之前,奢侈品集团LVMH开出的天价赞助费1.5亿欧元,成为了历代奥运赞助费之最。于是我们看到了LV的奖牌箱、火炬箱,以及法国奥运代表队身穿Berluti设计的制服进场。在露出“草台班子”一面之前,巴黎本以其奢华多金的一面获得了“史上最时尚奥运会”的称号。


“老金主”麦当劳遭巴黎奥运会餐饮总监“背刺”、李宁运动服因卡裆“翻车”等事件,都为这次奥运会的抓马加了码。


健力宝、李宁用一笔奥运赞助换来一夜爆红的神话不再常有。这一届奥运的营销场上,品牌出圈的法则,似乎已经变了。



“砸钱”名单里,消失的和新来的


从赞助商的来与去当中,或许可以窥得品牌对奥运营销心态的一些变化。


在奥运会的赞助体系中,TOP赞助商(也称“全球合作伙伴计划”)是级别最高的。赞助商以4年为一个周期直接与国际奥委会签约,赞助该周期内的夏季、冬季、青年奥运会。这项赞助计划具有排他性,保障企业在其所在行业的全球独家营销权。


如下图,我们梳理了近4届夏季奥运会中,各届的TOP赞助商及其为奥运会提供的服务。



今年,Dow和通用电气在名单中消失。而据了解,本次巴黎奥运会结束后,丰田、Atos、普利司通、松下和英特尔都有可能退出TOP计划。


其实,早在2020东京奥运会期间,丰田就曾撤销奥运广告。丰田表示,这是为了回应公众对举办奥运会的不满情绪。也就是说,如今,赞助或不赞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要不要买一个巨额广告位”的问题,而是品牌对于自身社会责任和站位的表态。


何况,奥运会的赞助费水涨船高,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还要打个问号。以丰田为例,通常情况下,国际奥委会四年期赞助费约1亿美元,八年期约2亿美元,而丰田从2017年持续到2024年的协议,却花了8.35美元。


费用的问题甚至劝退了赞助奥运41年的老金主麦当劳。2017年,麦当劳决定提前结束原定2020年到期的奥运赞助协议。据媒体报道,如果续约,麦当劳需支付的费用比原来多出一倍。


2016里约奥运会期间,麦当劳上新五大洲风味产品

图源:麦当劳官网


而据麦当劳和国际奥委会的官方回应,麦当劳结束合约,是想要把资本花在赞助以外的其他业务,包括食品安全、运营设备、产品创新等。然而,2022年麦当劳回归了赛事赞助。只是这次,它选择了世界杯。这也被认为是世界杯吸引力已经盖过如今的奥运会所致。


于是在麦当劳撤资的7年后,我们看到了麦当劳遭奥运会“背刺”的一记回旋镖。巴黎奥运会餐饮总监介绍奥运村餐食时特别提到,当他了解到伦敦奥运会20%的运动员餐食是麦当劳后,巴黎奥运会的组织者们希望能够提高餐食标准,如今主餐厅的菜单里不提供汉堡等“不健康食物”。


但即便奥运会在吸引力和赞助费上受到质疑,今年巴黎奥运会拿到的赞助仍然只多不少。TOP计划成员数量达到历来最多的15个,此外还有7家高级合作伙伴、13家官方合作伙伴、44家官方支持者。


其中,保险企业安联、咨询公司德勤、以及中国乳企蒙牛,都属于新加入的赞助企业。目光扩宽到近4年,丰田、英特尔、阿里巴巴和爱彼迎都算是新成员。


而新成员与老成员最大的区别在于,新成员中大部分都服务于奥运会的数字化转型。比如,英特尔为奥运会提供5G技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德勤提供的咨询服务多聚焦于个性化观赛体验、数字服务等方面。


国际奥委会营销传播主管Benjamin Seeley曾公开表示过奥运赞助的逻辑——对于赞助商,奥运会不是简单地提供品牌知名度,而是品牌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真实整合。也因此,赞助商名单及其各自功能的变化,能体现出奥运会转型的方向与进程。


今年,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还成为奥运首个AI大模型应用的技术提供方,云上转播首次超越卫星转播成为了主要的转播方式。相较于老金主们简单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用砸钱换曝光,阿里巴巴这种以品牌带动整个奥运会转型的方式,或许能更好地展现企业的先进能力、值回赞助费。



 翻车都是怎么发生的?


但更多的赞助未必见效,一些品牌反而在以很新的形式翻车。李宁是其中之一。


乒乓球混双比赛期间,有“拿着放大镜看比赛”的网友发现,孙颖莎和王楚钦两人都时不时地扒拉裤子,似乎裤子很卡裆,而他们身上的运动服是李宁设计的。网友称之为“卡屁扒拉”款。



虽然从比赛结果上看,两人似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网友对此事也以调侃为主;但仍然有一些网友对李宁的版型设计、是否提供过试穿等表示了质疑。还有一些网友表示,李宁的裤子卡裆是老毛病了,自己买过的部分款式就是如此。


这也让大家回想起陈雨菲曾在比赛过程中被鞋划伤一事。2021年全运会上,陈雨菲在比赛中途右脚大脚趾被鞋划伤至流血,经包扎、换鞋后才继续比赛,而原来的鞋疑似是李宁的一款鞋型。随后李宁也紧急公关,下架了疑似同款,并回应称将向陈雨菲跟进伤势和情况。


就像李宁当时在回应中说的“专业的运动保护一直是李宁羽毛球关注的重点”,品牌向奥运会等运动赛事赞助,也是担起了运动员保护的责任。在这一责任下,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优劣,也会在舆论中被无限放大。


李宁的翻车,根源在于产品。另一则来自耐克的营销翻车,则在于文化上的冲突。


近期,耐克在中国官网发布的最新宣传片中,出现了运动员舔舐乒乓球拍的画面,引起一些网友的不适与不解,被认为一种“性暗示”,该话题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性暗示”的指认是一种可能,而这次翻车更像是西方文化基因在中国市场的无法适应。虽然有一些网友替耐克解释,舔舐的动作在西方文化里带有“尊敬”“宠爱”的含义,但这在中国消费者的理解里还是太抽象了。无论创作者想表达什么,大家感到不适,就已经证明这次营销的失败。



 泼天流量,到底谁接住了?


撤资的撤资,翻车的翻车,但这次奥运的流量并不一定变少了,也可能是转移了。


下面我们从三个在本次奥运中较为出圈的营销案例,分析它们如何接住奥运的流量。相较于传统的奥运营销,它们出圈的方式,显得很新。


  • 个人IP借势:具身参与,替代体验


在开幕式争议同时冲上热搜的,是雷军在现场的自拍。


让个人IP追随者们学无止境的“雷学”,在这次奥运会又显示出了它的震慑力。开幕式期间,雷军以一张自拍闪现巴黎现场,此后的几天,又探访当地的企业、游览当地的人文景观、访谈苏炳添等。



在微博上,雷军在白天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就发一条动态,被网友调侃“比男朋友报备得还勤快”。在雷军这种“朋友圈式”运营下,不少网友获得了一种替代的在场体验。或许也是因此,奥运期间,雷军的不少动态都获得了流量的井喷。


  • 唤醒集体记忆,借怀旧情节赢得好感


这次奥运会的两个“广告狂人”,一个是雷军,另一个是刘翔。


这也是这次奥运与前几届在营销上不一样的地方。除了在代言中押宝参赛运动员、后续围绕冠军进行营销之外;这次,品牌们还找到已淡出公众视线的奥运冠军们进行代言。这让大家尘封已久的集体记忆在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中被唤醒。一时间,大家广泛讨论二十年前见证冠军诞生时的激动。重回公众视线、又在近期开了小红书账号的“活跃普通用户”刘翔,成为了流量聚集之地。


刘翔在小红书与网友的互动


京东秒送、伊利、小红书等都与刘翔合作;伊利找到了40年前拿下中国奥运首金的许海峰;李娜、邹市明等往日冠军也在此次奥运期间接到新代言。品牌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带着网友“考古”,获得了不少流量。


  • 集卡式营销,让用户上头


霸王茶姬的“姬门”门徒们,也在这次奥运期间有了新的集体动作——集奥运周边。


在奥运期间出相关周边,是一种常规的奥运营销手段了。而霸王茶姬这次营销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集卡式”的营销。霸王茶姬推出了一系列徽章,每一款都是拼图的一个碎片,用户只有在集齐每一款之后,才能拼凑出完整图案。



这种营销的随机性让不少粉丝上头。为了集齐整个系列的徽章,他们停不下买奶茶的手。通过这种机制,霸王茶姬也直接打通了IP营销到销售增长的转化。



结语


健力宝、李宁过去在奥运会上一炮而红的佳话仍在广告圈流传,但要意识到,这显然是过时的“佳话”了。在电视时代,我们守在电视机前实时观看开幕式和赛事,解说们说什么,我们就怎么理解。


但如今,信息碎片化的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都成了我们看奥运会的个性化“放大镜”。我们反复观看、讨论自己关心的每一个细节。而我们关心的领域,已经从过往那种“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话题,转移到运动员个人的动人故事、甚至是嗑CP这样的娱乐行为。


也因此,品牌如今想借势奥运会出圈,靠惯常的手段很可能吃力不讨好。找到公众关注奥运会时,真正关心、讨论的是什么,或许是更有效的解法。


参考来源:

《巴黎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跑路?核查后发现,真相原来是……》,读特新闻

《和奥运分手,麦当劳快乐吗?》,新消费101

《有史以来最大赞助协议,丰田将在巴黎奥运后终止》,iWeekly周末画报


内容作者:小小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