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杯,不止是打工人的夏日快乐源泉
如此高温酷暑的天气,怎么不能来一杯冰饮呢?这不,农夫山泉也推出冰杯了,4元!
贵吗?和农夫山泉的矿泉水比较起来,确实贵啊!
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买呢?这就要说到冰杯这类产品。
在这个连冰都有等级之分的今天,老冰、新冰、高级冰,单纯只是把时间维度拉满已经不足够了,21世纪的新贵们喝酒还要配上来自极地的冰:“南极的冰醇厚,北极的冰清爽,喜马拉雅的冰有禅意,乞力马扎罗的冰有野韵”。
打工人的唯一奢求,就是在便利店自制一杯鸡尾酒,配合冰杯,让灵魂出窍,今日份摸鱼任务完成✓。
冰杯的流行其实与产品属性以及售卖场景有关,冰杯属于季节性互补型产品,购买冰杯的同时,必然与其他饮品产生捆绑销售,买饮品必然买冰杯,这是炎炎酷暑生存的不二法则,而在小红书平台搜索“便利店冰杯DIY饮料/奶茶/鸡尾酒”,能得到许多不重样的配方,有趣新奇的体验过程,丰富且冰爽的口感,确实拿捏了打工人既要又要的小心思。
那为什么是在便利店,就不能自己在家冻上一瓶矿泉水吗?不是不能,只是次数没有那么多,大家仔细想想,有多少次,自己在家喝饮料的时候,用矿泉水冷冻自制冰杯,真正意义上想DIY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而绝大部分人想要喝一杯冰饮料,同时还想搞一点小创意,都是在下班之后,立刻马上现在就要喝到。
因为使用场景足够高频,所以把冰杯摆在便利店里售卖,完美踩准了打工人的需求点:追求个性与自我创造。
既然冰杯在便利店里面售卖,那么冰杯就属于冰品行业最重要的一环,首先,我们要知道,冰杯由食品制作公司发货到便利店,冰杯的价格会上涨,平均1.5元~1.7左右的冰杯,而在便利店的售卖价格是3元~7元,这其中也包括了代理商在拿货前的部分议价权。
其次,在上架之后,很多便利店品牌也会制订相应的规则,让消费者购买指定饮品,比如买一瓶指定品牌的咖啡/果汁送一个冰杯,买一瓶指定品牌的酒送一个冰杯等等,都是看重了冰杯与其他饮品的互补特质,在此基础上,价格也会有小幅优惠,既解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同时提升了饮品的销量和冰杯的出货量,像广州冰力达食品有限公司的冰品产品出货量就因此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像便利蜂的自营咖啡,就是便利蜂以自营品牌的冰杯来推动,比如同时购买两杯便利蜂冰咖啡,还能享受折扣。
最后,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只有农夫山泉的冰杯是价格刺客呢?这就要说回这个使用场景了,换个角度想,如果把使用场景换成麦当劳,一杯冰可乐的价格大约是12元左右,这可比在便利店贵太多了,同样规格的冰杯,在奶茶店咖啡店也要至少5元起步,甚至在部分奶茶店咖啡店要求单独购买冰杯,只能在线下下单,购买的时候也还是要搭配店内的饮品,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对于用户而言,这就变得非常不划算了,我就是想买冰杯,既然原料都是水,我凭什么买你家的冰杯,我自己去便利店买冰杯自己DIY,加量还不加价,不香吗?(当然,前提肯定是搭配的饮品的单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这么一说,大家对于冰杯刺客的理解肯定会更近了一步。
所以,便利店售卖的冰杯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便利店,而是奶茶店、咖啡店、果茶店和快餐店,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拿冰杯的价格和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来进行对标。
同样,农夫山泉推出冰杯产品,其实看重了用户自我生产加工之后主动传播的模式(UGC),开放式的产品设计思路,不仅扩大了冰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增强了用户与品牌的互动和粘性,DIY公式也就成为了导购指南,这也就提升了冰杯周边的“饭搭子”的销量,饮品品牌也都愿意蹭一波流量。
就算是买到农夫山泉的冰杯之后,用娃哈哈果汁DIY,农夫山泉和娃哈哈两个品牌都是乐于看到的,互相都赚到了销量,彼此提升了口碑,全都拿到了流量,何乐而不为。
而最不想看到的,必然是脱离便利店之外的其他场所,这也就是为什么快餐店禁止自带饮料的原因了。
以上。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