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搞学术的酒吧,还一座难求的
在上海,任何时候,都有人在微醺。
虽然酒量在全国垫底,但酒馆数量数一数二。
从市井中的"三杯吐然"的社交礼仪,
到上班族的“早C晚A”“早C晚A午后T”的新生活方式,
在上海的酒馆文化“硬装”“软装”到了方方面面。
不说站着喝,坐马路牙子喝,躺着喝等稀奇古怪的仪式感,
也不说红的蓝的绿的混的,各种款式各种搭配各种主题,
就单说一个酒单及文案,就花样百出。
01
打工人专属的,发疯空间;
“很累,不想爱了,也不想劳动了”,是我1
@三川上,鸿寿坊
02
MBTI主题的
研究伪装成《爱情白皮书》的酒单
@THE BROKEN DAGGER,咸阳北路
03
药方主题,诊断出恋爱脑的;
@禾九人间研酒所,淡水路
04
玄学占卜主题的,以及,更“小众”的主题的
还有什么文学的、电影的、摇滚的等等,大家都知道,这里也就不展示了。
前不久居然还出现了一个“学术酒吧”。
日常大屏演示PPT,办讲座,连卫生纸都是问卷风的。
破冰纸巾
进店别急着点单,来答题先
无PPT,不学术
不一定看懂,但包有氛围的
真的很疑惑,在上海大家都这么爱学习的?
一、什么学术酒吧,
还一座难求?
正常人谁喝酒的时候还学习啊?
问题是还真有,且不少,常常爆满。
这家酒吧叫@街垒Bunker,坐落在乌鲁木齐北路。不大的门店,里面挤满了人。
属于是,小红书上流出的每一张现场图,看着都有点呼吸困难的程度。
酒吧里面,也没有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只有舞动的鼠标,闪动的键盘,和现场问答,一整个学术交流现场。
酒单更像茶歇,就那么几样。很多到访过的人评价“酒水一般”。
很明显,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都是冲着酒吧前缀,“学术”去的。
PPT和博士,搞学术的两个重要要素,学术酒吧都有,且浓度可观。
从酒吧店主到主讲人,皆为海内外名校博士、准博士,涉及社科研究的各个领域。
探讨的学术话题,也涉及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五花八门的,但还是以社科、人文为主,比较普通人友好,也符合当下的学术热点。
来源@街垒公众号
以及,动不动就出现的纯英文PPT,或者看不懂但知道肯定牛13的标题。
而且,这些PPT的画风都很类似。
丑,但不丑不学术(广告人标准),连公众号都是一个画风。
有朋友在看到学术酒吧,以及这段文字后一脸问号:
有人质疑这是“学术装腔”,将学术视为一种消费品;
自然也有人拥护,戏称这是“88块钱的985体验”,很享受微醺学习;
还有,年轻的硕博研究生现身说法,“没什么,单纯就是因为搞学术压力太大了。”
来源@微博 用户
吵归吵闹归闹,但是学术酒吧就这么水灵灵地火起来了。
不止,上海的街垒Bunker,北京的空了酒格、西安学术酒吧等都在社交媒体上声名渐起。
最近,小红书也预告即将推出限时学术酒吧,虽然看邀请嘉宾,越看越像线下开放麦。
但无论如何,擅长捕捉趋势的小红书下场,可见这股风势头不小。
二、不存在的
做的还是一般大众的生意,
生意逻辑也还是那个逻辑
在街垒Bunker的公众号中,有这样一句话被标记加粗:
“把酒吧当新媒体项目运营,把物料当文创设计。”
这句话非常贴合当下一众酒馆“酒吧+”的经营思路。
而且,非常舍得在物料上下功夫,让酒吧因为标签、人际传播,在社媒上自己攒起口碑和热度。
虽然这种务实的说法,主理人可能会矢口否认,并感叹自己任重道远。
但无可避免的是,街垒Bunker也是商业景观中的一景。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先说回生意吧。
这种模式,从定位理论上非常容易理解。
定位理论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定位应该是越窄越好,越精确越好。
酒吧只是大品类,后面的“+”才解释了这是个什么样的酒吧,给什么群体提供归属感。
例如,“酒吧+占卜”“酒吧+展览”等,每一个“+”都在原有的酒吧功能之上,叠加一个特色内容吸引特定的受众。
学术的作用也是这样。
很早就有人将酒吧作为公开演讲的空间,只不过不一定放PPT、探讨的话题也更日常。
以及,各种主题之夜,都像一次目的明确、话题聚焦的小型事件营销,免不了高谈阔论。
来源@大众点评 用户的4星好评
感受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在酒吧里讨论学术,就很像讲座和沙龙活动举办在了酒吧里。
虽然看上去换汤不换药,但目标客群已经不是那群人了。公共空间的开放、包容和日常性,普通学术爱好者、好奇者也有机会一探究竟。
从大众点评的评论来看,学术酒吧吸引的大部分还是这群人。
网友推荐最多的,也不是什么学术,而是三国杀和博德之门(一款游戏)。
来源@大众点评商家主页
很明显,普通人对于学术的需求有多大,咱一清二楚。社交表达,用景观建立自我认同的需求旺盛得很。
无论是精英文青在自我审美,还是B王要精装朋友圈,
学术和占卜、算命、MBTI都一样,核心提供的都是同类社交和新奇体验。只是,在知识崇拜和好奇心盛行的时代,学术酒吧刚好叠了更多buff。
三、松弛感成了一种特权
在一众质疑和嘲讽,有一种声音蛮提神醒脑的。并不新鲜,但痛点精准,那就是“对虚假的松弛感的反感”。
知识曾是权力的表彰,学术也是有精英色彩的,开在街头的学术酒吧介于街头和精英之间,好像给非有闲阶级提供了一种途径,可以获得有闲阶级的生活体验。
大众对 “学术酒吧” 们的普遍反感和不适,或许更指向对于它们能达成的实质作用的怀疑——这些看似无门槛、对任何人都友好的学术活动,是不是在用一团虚幻的学术泡沫,为新中产生活提供点缀。——from @BIE 别的
什么是松弛?可感知的努力程度越低,就越松弛。
就好像读书学习一样,考同样分数的人,越不努力的那个越会被崇拜。
但预约/排队,顶着上海的高温,挤在拥挤的人群中,甚至可能没坐,站着听完全程。这听上去就挺不松弛的,反而让人感同身受了模仿有闲阶级生活方式时的刻意和狼狈。
有人认为,这种和松弛感第一的平台小红书上,带着沉重的行李去野外摆拍,好好的桌椅不坐非要蹲马路牙子,“这样化妆松弛感翻倍”等内容是一样的。
看似是将更有格调的行为日常化,其实是否定了真实的日常。刻意的行为,反带来了更强烈的身份焦虑、阶层焦虑。
尽管主理人此前分享,其目的在于“将日常生活从伪交往的景观牢狱中解救出来”。
显然,在抵达具体的个体时,自己也无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虚假的“景观”。越试图解救,越沦为虚假的生活展示。
而从消费者洞察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更大的启发或许是:
消费在更积极地反思生活,重新看待真实性和体验感的关系。消费决定社会地位的逻辑被质疑。(据说,这也是第四消费时代开启特征。)
这意味着,营销需要以更贴近生活,而非为了体验而设计体验,成为脱离生活的“表演”。
最后,酒吧和学术还能碰撞出什么,如何回应质疑,又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跳海?就先留给时间来回答吧。
但是,酒吧确实和文学已经碰撞出了很多火花。
随机选了几句,给文章做个结尾。
01
我的莫吉托在‘五分钱酒馆’,
我的代基里在‘佛罗里达酒吧’。
——欧内斯特·海明威
02
坦白来说,我对生活感到恐惧,
对一个人必须去做些什么事,
才好让他可以吃饭、睡觉、有衣服穿,感到恐惧。
于是我躺在床上喝酒。
当你喝酒的时候,这个世界固然在那里,
但会有那么一刻,
你感觉不到自己正在被它掐着脖子。
——查尔斯·布考斯基
03
那是它头一次喝酒。
身子里,
有一种玫瑰色的黎明到来了的感觉。
从那以后,这只海龟常常爬到海岸上找酒喝。
——安房直子
04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
当然就不必费此操办了。
只要我默默递出酒杯,
您接过静静送入喉咙即可,
非常简单非常亲密非常准确。
——村上春树
05
最初是你享用酒,
然后是酒自己享用自己,
最后就是酒享用你了。
——菲茨杰拉德
06
酒吧是一座孤独者的庇护所,
在这里,
所有的故事都在微醺的氛围中得以倾诉。
——查尔斯·狄更斯
07
酒吧的氛围是一种独特的混合物,
夹杂着烟雾、汗水和希望,
伴随着每一杯酒的下肚,所有的一切都被模糊。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08
我比大多数写作的人写得少,
但是我比大多数喝酒的人喝得多。
——居伊·德波
注:文中图片无特别说明,均来源@小红书 用户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