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广告公司集体失业?最近广告圈是怎么了!!
首发:姜茶茶
周末,一个名叫「青岛广告圈的天塌了」的帖子在广告圈迅速扩散,这是哪个客户大家一看就懂了。翻译一下,就是要inhouse很多工作了。青岛广告公司集体失业了。
找青岛的朋友核实了一下,应该是真的。这的确对于青岛的广告圈是地震。。。
这个事情我周末和我的好朋友聊了一下。他目前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还做得挺好,还有增长,这放在今年已经非常牛逼了。
我表示有点忧心,很悲观。每天看到广告行业都是这种新闻。加上上周就听说北京、上海各有一家知名热店,欠款超过千万。每天都是负面。我也不想天天写文章都写坏消息啊。
他却不太在意,非常淡定地解释道,首先创意,只是广告中的非常少的一部分,创意是不咋赚钱的。 就像wpp赚钱的大头也不是奥美,而是群邑。真正赚钱的是媒介。媒介不可能死的,媒介不死,创意也不会死。其次,甲方真正收回创意的目的,可能也并非为了控制成本。
我有点不解,那是为了啥?他说,有些产品的品类。就非常依靠营销。比如随便说个东西,橙汁,就很依赖营销。你在超市里,买a家的橙汁,或者b家的橙汁。几乎没什么区别,有可能有细微的差异,但是大部分人都不在意。那消费者买哪个品牌,那就是拼渠道和营销了。
所以这种品类,营销费怎么可能省呢?如果a不投广告了,那消费者就会慢慢忘掉a,去买b的产品。对于这个品类来讲,营销能力可能才是核心能力,而并非产品能力。所以品牌要把营销能力,稳定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掌握在广告公司那里。
这里我正好想到最近听的一个播客,很贴合我朋友讲的这个事情。里面讲了个例子就是红牛。红牛2006年就开始做新媒体了,赞助了无数的极限活动和运动员,从f1赛车到各种各类的运动。每年营收中的30%拿来做营销,在ins上有2000w+粉丝,在油管上有1500w+粉丝,发了超过1w多个视频,红牛已经深深地把极限运动这个词绑在自己身上了。所以,你甚至可以说红牛是一个运动饮料,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极限运动的mcn。
这种想法我之前没想到,也是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思路,去看待一些行业变化。行业是在收缩,但是总有机会。
过去一两年,负面消息不断,我也一直有点丧,后来有天我朋友实在忍不住了,骂了我几句,我才意识到问题。也许,当代不缺聪明人,也不缺高学历的人,缺的可能一种“打不死的小强”。缺的是明明知道可能性很低,但还是想努力试一下的人。
前几年奥美出过一本《以红之名》,里面讲述了奥美的成长史,也可以说是中国广告人的成长史。推荐大家读一下。
里面有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几十年前,林桂枝从香港到北京,每次回来,都要偷偷塞一些广告画册回来,把国外最新的创意带回来。(因为那个时候没电脑,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她每次都很紧张,放在内衣里藏好,生怕被海关没收了。
读到这里我其实挺感动的。这就是知识的传递。所以,哪怕你说,啊,4a没那么光鲜了,没落了,但也不能否认,4a把最新的知识和体系带了回来。它培养的人,在各个互联网大厂,甲方,开花散叶,让整个行业,都共同进步和成长。就拿社会化营销来讲,我觉得中国的创意水平已经比国外高了。看看抖音上传播的短视频,难道没受那些所谓“古典”的营销策略影响吗?
退一万步讲,纵使广告行业没机会,可绝不是广告人没机会啊。有那么多广告人转型,做网红,歌手,脱口秀,创业。路有多宽,是自己走出来的。
反正,我觉得这依然是最好的,我最喜欢的行业之一。因为有趣的人密度太高了,与其说我喜欢这个行业,不如说喜欢每个活生生有趣的人。而且,这个行业给予了人一点点表达的话语权,你总能够有机会,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丧气的话正确却没用,那就保持希望前进下去吧。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