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Flickr联合创始人Caterina Fake:让艺术与科技双轨并行

译文 2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4-10-31

来源:readwrite

编译:pearl.wu@dmunion.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数英网 | DIGITALING


企业家、设计师、艺术家,拥有这些头衔的 Caterina Fake 还是互联网早期的殿堂级人物。她是第一批在线平面设计师,以及一个博客人,而在当时人们还未意识到在网上公开隐私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 Fake 的职业生涯中,她创造了 Flickr,帮助人们彻底改变分享照片的方式,后被雅虎收购;又创造了决策制定网站 Hunch,后被 eBay 收购。现在则是 Findery,一个发现身边艺术、历史和著名景点的应用。


Findery 目前有网页、iOS 和 Android 三个版本,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添加标注,比如:在某个建筑上分享它的历史。如果你正好在旅行,或只是在周围闲逛、探索,Findery 上的标注很可能是一般的旅游小册子上没有的。Findery 的“标注地图(Notemap)” 功能或关于某个话题的一系列评论,同样也可以让用户通过图片、文字、地点信息分享他们的旅程。有用户曾经分享过名为“In Love”的一系列故事,讲述他们的浪漫爱情之旅。

Fake 说,她的所有事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将科技与艺术、社区结合,并把人放在首位。手机、电脑、平板,当今我们身边屏幕已经无所不在,但 Fake 不希望人们在科技中迷失自我,希望能帮助人们利用科技呈现身边的世界。Findery 上现在已经有来自 196 个国家的地图标注,下一步,它期待人们通过照片和分享的故事来发现身边的社区网络。


让产品美观且实用

Q:你能否跟我们深入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开始开发兼具艺术感和科技感的产品的?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么做的灵感来自哪里?


A:我毕业于人文学科,学了艺术和英语,还差点就去读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研究生。我一直在艺术家方向上接受训练,曾经目标成为油画家,并且一直很喜欢艺术。我也对电脑很感兴趣,在 1994 年以前那个网络还未普及的年代里,我已经经常上网了。曾经在纽约是个不错的画家,后来我来到了这里(旧金山),却发现自己失业了。但当时的我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也相信它能在网页设计上派上用场。这条路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感觉。

于是我将这些苗头继续发展下去,把它们带到了科技和互联网这个全新的领域,并且它成了我这么多年来的事业。我也是个早期的博客人,早在 1998 年就开始写博客,后来博客才开始蓬勃壮大。在网上,人们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网络上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了让人们互相联系的方式,我一直觉得这是互联网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所专注的、我所从事的,都与此紧密相关。那些立志做艺术相关或故事型的社区的公司,他们的想法也都一一生效。



勾勒在线产品的框架

Q:你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是 Flickr,对吗?能和我们谈谈自己是如何从画家、设计师走向技术型企业家的吗?

A:从很多方面上说,这都是天时地利。

刚开始我做的是 CD-ROM 教育软件设计。在网络发展起来前,当时还是 CD-ROM 的天下。我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在纽约,才得以在 90 年代初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计算机系打零工。当时马赛克浏览器(注:互联网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刚发布就有人把它展示给我看了。我当时已经开始上网,在论坛上很活跃,对迅速发展的科技也充满兴趣,这就是我所说的“天时地利”。当时那个圈子很小,很少有人在那个行业工作,做网页设计的大概只有 300 来人。我经常去的在线社区 The Well,也是从那时候慢慢发展起来的。

我做网页设计,自学 HTML,写一些基础的代码,此外还出版杂志,写博客。我也搭建了自己的网站,用的是 Geocities(注:提供个人主页服务的网站)。当时有很多类似 Geocities 的优秀在线社区。

在 1995 年,我加入了 Organic,它是最早一批网页开发商。这条路在那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明确,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你保持开放的心态,就可以从身边找到机会。不过,我的父母对我刚毕业后那段时间的工作并不看好。


Q:你们着手做一个图片分享平台的时候,有想过它将来会成为最著名的图片分享网站吗?


A:我们希望它能成功,但会有多成功我们心里也没底。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运气也很好,很多事情在互联网的力量驱动下自然而然就发生了。正好是 10 年前,时机也很对。在当时,写博客在大部分人眼里还是种怪异、非主流的行为。“为什么要在网上发自己的照片?太诡异了。”不过一切都在变化。在这方面,Friendster(早期社交网站)做了很多尝试,消除人们公开个人信息的心理障碍在当时也是个很新颖的想法。

2004 年,我们上线了 Flickr,也是主流手机开始配备摄像头的第一年。 也是从那年开始,50% 以上的家庭安装了宽带,于是就能够下载图片了。所以 Flickr 的出现是里程碑式的。那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事,另一件就是存储费用开始逐年减少了。操纵服务器本来是件奢侈的事,后来价格开始降低。各种因素神奇地结合起来,造就了 Flickr 的完美时机。

再看如今,汽车仪表板、飞机、Apple Watch、Google Glasss,到处都是屏幕。你大概能看出来,人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互相联系了,我们有手机,但其实是从手机的联系中解放出来了。你知道那种旅行的感觉,科技发展的可能性也就在这里。


Q:你认为是各种利好因素的完美结合让 Flickr 大获成功,对吗?那么,现在或 10 年之后要想获得病毒式的传播是不是更加困难了?

A:某种程度上说,病毒式传播所面临的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困难了。某些方面更难,某些方面也更容易了。

我们拥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和各不相同的联系。一直以来的挑战都是如何利用社交网络,现在这方面操作起来简单了些。但是,社交网络有很多种,会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也多了很多芜杂信息。从这个角度而言是变得更难了。



定义 Findery  

Q:能不能谈谈为什么 Findery 看起来如此特别,以及你希望用户如何使用这个 app?

A:我们觉得绝大多数基于位置的服务都以评分、点评和推荐为中心,基本上逃不开以下主题,“晚饭去哪里吃好?”“我可以在这里做什么?”我们想要跳出这种套路。我们特别想做一种应用,它能告诉人们某个地方的意义、历史等等,只要是与商业无关的东西。我们想把这种旅行的观念模式本地化。


你肯定记得那个著名的场景,在乔布斯生前的某次发布会上,他身后的十字路标上写着“科技与人文”。我们感觉自己也站在这样一个交叉口。一个地点有它的历史,社会属性,也带着人们对它的评论。这就是人们的力量。


我们明确地感知到,自己非常擅长这一块。回顾这些年我待过的 Flickr、Esty、Kickstarter,不管是以创始人、董事还是投资者的身份,它们都有个共同点:都是与创意相关的,也很擅长讲故事。我们利用了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也使我们不同于 Yelp 或其他公司。

关于科技有一点很有意思,也是我们刚创立公司就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未来是移动端的,我们应该为移动端做开发。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了现实,在不远的将来,你的汽车的仪表盘也会变得智能化。智能屏幕不再仅限于你的手持设备。屏幕已经无所不在,出租车座位后面,飞机上,在可移动的地方到处都是。试想一下,如果你乘坐的飞机正经过格陵兰岛,屏幕上正好能够告诉你关于这个地方信息,是不是很有趣?我们正在努力把所有这些想法都实现。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激动,我们正走在移动端开发这一正确的道路上。



当科技遇上人文

Findery 团队

Q:经过多次创业后,你学到的最重要的经验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有没有把它应用到 Findery 上呢?

A:事情总在不断变化。我不认为哪个企业家可以一直重复做同一件事。你必须清楚,哪些经验必须带着前行,哪些要丢下。

保持初学者心态,对世界持有开放的态度,不断吸纳新鲜事物,这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个极大挑战。你会厌倦,会懒得再观察新事物,会开始害怕失败。开放的心态和打量世界的好奇心,这些是一个企业家所必需的,也是一道难以迈过的坎。

Q:你如何看待由雅虎来运营 Flickr 这件事?现在 Flickr 的事务你还有参与吗?

A:这非常有趣。当你的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了,你会在一段时间内关注它、担心它,但你必须放手。就像 NASA 和它的航天飞机的关系,在发射前你倾尽全力,对它密切关注,在它发射后你所能做的事也到此为止了。我明白自己要对 Flickr 做什么,但我已经没有在运营 Flickr 了,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像是发射了一只火箭。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祈祷自己在发射前做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

Flickr 最大的优势就是社区。只要人们有被支持的需求,这个优势就会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Q:我读过你的一篇关于 Biz Dev 2.0 的博文,这些年它被实践得怎么样了?如何看待开放 API 给开发者的公司?

 A:我在前面提到过的汽车仪表盘或可穿戴设备,这些没有 API 都无法实现。现在,API 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出来。我们开发 Flickr 的时候过程还很简单,在 2006 年我们的产品可出现的平台也还很少,如今已经在成倍增加。到了 Findery,我们开始为网站和移动网站同时做开发,还有一个 iOS 版,最近又出了 Android 版。较之从前已经翻倍了。10 年前我们在一个平台就投入大量心血,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你不能限制在单一平台,我相信这句话的正确性在将来会愈发显现出来。


和全世界面对面

A:Findery 的下一步要怎么走?一个成功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我们有位实习生曾说过,Findery 完完全全改变了她体验世界的方式。当她走在路上,她不再低头看手机,而是和全世界面对面。科技可以带我们离开身边的人和地点,我们可以在站在某个建筑前的同时,体验来到虚拟的互联网世界的感觉。

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做的事是带着人们走近他们身边的建筑。一般观念上科技公司该做的事,我们在反其道而行。我们的愿景听起来虽然有点老套:不要太沉溺于虚拟世界。人们坐公交车,或走在街上;人行道上的线,天气,希望人们能够感知这围绕着自己的一切。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