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梧桐区到郊区,构建“马斯洛需求”式的理想社区有多难?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10-21

编者按/

在大城市里做商业观察,底层动机在于探寻“商业应该如何辅佐城市生活”。最近一年,我们的观察对象已从单一的商业体扩大到“社区”,一个理想社区究竟有哪些构成?不同社区的生活场景和业态组合有何不同?
作者洛特最近的生活半径因搬家而发生了变化,梧桐区和近郊新社区是两个大相径庭的社区场景,在花了一段时间去重新适应、体验附近后,她决定把这个体验过程写下来。
社区生活的设计与营造实则离不开每个人,如果你正在思考“何为理想社区”这个问题,也许这篇文章会与你产生一丝共鸣。


撰文丨洛特

编辑丨锐裘



在上海住了几年之后,我开始更深刻地意识到居住环境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住过梧桐区、隔间房,如今换到郊区的电梯房。我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开始意识到,无论在哪里居住,理想社区都有几个必备要素:不断丰富的商业、足够的公共空间,以及与人群适配的社区。


读《东京八平米》时,发现作者吉井忍也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吉井忍曾经在北京和成都生活,也曾居住在距离东京很远的地方,如今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房间。尽管牺牲了房屋的大小,但她获得了郊区没有的生活体验,比如晚上可以随时去看电影。她能在东京住八平米的原因也在于,城市中的一切设施都足够。


为了节省房租,我曾经和朋友挤在市中心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现在想来,那是一个交通便捷、商业发达,又有烟火气的好地方。


但当时的我对一线城市的分区毫无概念,也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大型城市,人的居住有什么样的不同。经历了几次搬家,我看到了城市完整的样子,也理解了构建“八平米”之外生活的意义。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恰恰是房屋本身和周围的一切,构成了我们的生活。



“马斯洛需求”下的社区商业


搬到郊区后的一个月里,我开始想念之前在市中心常去的社区咖啡店,便宜又好喝。从消费选择众多的市中心搬到消费需求基础的郊区,这是要适应的第一个变化。


上海的商业十分发达,在郊区,隔几个地铁站往往也会有一个商场,辐射周边的居民。甚至于,更聪明的开发商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地段,招揽的品牌不亚于市区。但大部分商业仍以刚需为主,而类似独立咖啡店这种非标准化的商业小生态,并不属于这种需求——在郊区居民的消费中,普适的、男女老少皆可的店铺才是最容易被光顾的地方。


比如周五的晚上,盒马人满为患,没有了大型商超,这样的购物中心就是合家欢;比如周边一定有水果店,但书店则看起来没那么必要。



生活久了之后,我意识到这种“刚需性”给我的生活带来的不满足。《东京八平米》里面提到:


“我会接受居住于小房间,大前提是它在大城市,生活基本需求都能在徒步范围内得到满足,其他文化性公共设施(如美术馆、大型图书馆或书店等)乘坐公共交通也可到达。”


就像在“八平米”之外,作者不想做饭的时候就会去楼下找一找小餐厅,在市中心居住,人是很容易走出去的:地理位置的优越自然不必说,内环到哪里都是半小时,人在这个层面上也更自由;此外,周围的小店和足够多的商业,让人在房子狭小的情况下也不无聊。


而住在城市边郊的新社区,居家的环境变得更舒服,该有的商业也开始齐全,但出门的场景变成了散步和运动,探索城市的兴趣的确少了几分。


单看餐饮这个部分,消费的丰富度不够,带来新鲜感的缺失,甚至是不便利。


下地铁回家的路上,我常常因为缺少街边小店感到遗憾,更不用说夜宵了。住在人口密度极高的市区时,城市的烟火气往往是那24小时营业的一家面店、一盏灯火。城市核心地带已经有很多适合一人食的“宝藏店铺”,但在这里,属于打工人的老乡鸡已经属于不出错的最佳选择。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离我所居住的小区大约4公里的地方,聚集着一批更早建成的小区。这里的餐饮小店更多,理发店、药店甚至是社区咖啡店也一应俱全;同样的,就在最近的某一天,我打开外卖软件,偶然发现了家附近一个独立咖啡店,评分不错。尝试之后,惊喜万分。


围绕人的“马斯洛需求”规划什么样的商业,大概是郊区型社区,慢慢变得更“理想”的核心之一吧。



公共空间,构成郊区的“附近”


不得不说,搬到人口密度更低的郊区之后,出门散步的舒适度提高了不少。


住在市中心的时候,出门总是遇到无数行人。我曾经住在一个经历过“城市更新”的网红街区,碰上圣诞节这样的时刻,游客和通勤族交织在一起,整条马路水泄不通。有时候出门走走,让人觉得不是散步,只是赶路。


郊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绿地和公共空间更多。在逐渐习惯拉长交通时间的时候,我曾这样安慰自己,这是住得远的好处之一。


城郊的“自然”风光


其实,市区也不乏大大小小的公园。但它们所承载的功能往往是复合的,毕竟寸土寸金,公园的利用率也要提高。有一次去复兴公园,我看到一家人借着INS乐园酒吧的灯光打羽毛球,旁边是等待进夜场放松的红男绿女。那场面还有点诡异的和谐——其实也是因为空地太少。


事实上,在决定搬离市区时,我已经察觉,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想象发生了变化。


初入社会时,总想探索上海的一些新鲜事物,空闲的生活被周边新开的店铺填满。如今知道了自己的喜好,生活的热情也转移到了日常最基本的事务上,比如在家做饭、出门运动。那些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内在变化,让我对“附近”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中,足够多的公共空间是必不可少的。


公园是其中之一。根据官方机构发布的信息,2024年上海加快公园绿地建设,计划全年新增城乡公园120座,新建改建口袋公园60座;新增绿地1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500公顷。


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光是去年年初,上海就有建成了很多新公园,包括宝山丰翔智秀公园、普陀春光公园、嘉定绥德公园、浦东沔青公园等等。它们都分布在距离市区相对较远的地方,但周围居民都不少。


市区某个公园


和公园类似的是,运动场地甚至是图书馆,同样是社区附近的重要公共空间。前面已经说过,搬到郊区的同时,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想要更有规律地安排运动。成熟的商场里配备了健身房,但想要自由安排运动形式的话,体育场馆还是首选。


于是我煞有介事地探索起新家周边的体育场馆。后来,我在小区附近找到了一个很大的运动场地,从家里出发,骑车15分钟可以到达。但这个场馆是周边10公里内为数不多的运动场地,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和地铁站也有些距离。至于飞盘、网球这些时兴的运动,郊区能够提供的选择显然就更少了。


当然,这些都需要漫长的建设。我想起,大概是在成长的某个阶段,老家县城新建的小区都开始配备健身公园。就像如今的人才公寓,几乎都会在楼栋里配备运动室。在商业之外,社区的“附近”需要什么,最终还得回到人类最基础的健康和活动上。



人的连接,形成的社区核心


还记得第一次租房时,我关于在上海居住的想象只有那些电视剧里放的“沪漂”画面,完全不知如何考量周边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回顾自己的租房生涯,每一次搬家,我都比以往有更明确的需求。我很满意如今的选择,尽管牺牲了一些优势,也获得了现阶段我想要的开阔。


但无论是在市中心还是郊区,我好像都没体会到真正的“社区”。尤其是在新的城郊中心,社区的搭建就是更复杂的过程。


住在市中心的时候,“老破小”的高人口密度和旧时的相熟度,决定了邻居们天然的熟悉感。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之后,我发现楼上下的老人们已经互相认识很多年,而自己也因为这段特殊的记忆,和楼里的年轻人成为朋友。


曾经居住的街区常常开出新的小店


更重要的是,房屋周边的实体小店,为社区的搭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东京八平米》中,作者提到,她观察到自己经常光顾的荞麦面店,“经营不是为了晒图或让人评价,开店就是为了生活,来店里的人也是为了吃喝聊天,而不是评价或打卡。”


这两年,所谓“社区咖啡店”流行起来,可能也有这样的原因。在这样的店里,我经常看到熟客之间、熟客和老板之间谈笑风生,人与人的连接就此发生。


一家很喜欢的社区咖啡店


我所在的城郊社区中,“新上海人”和年轻家庭是最主要的群体。大家交流的场景更多是“遛狗”和“遛娃”。而商场大多是消费者各自光顾的连锁店,社区实体店的缺失,的确阻碍了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这种边界感在大城市当然司空见惯,但也许理想的社区可能还需要更多碰撞。


好在互联网也提供了某种连接的方式。一位朋友去年搬到陌生的街区,周边的拆建如火如荼,同样缺少社区店。但因为骑车这个爱好,今年她加入了家附近的骑行群。结束运动时,大家在离得不远的路口陆续告别。她告诉我,这种邻里感很久违。


这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社群”。我把它理解为社区的一种延伸,或是替代。


©Pexels


其实对于居住的理解,也反映了自身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不仅关乎城市规划。如果是让刚刚毕业、对上海充满探索欲的我为了更大的居住空间选择郊区生活,我依然不愿意。而在不同的地段居住之后,我得以了解自己最需要的空间是什么样的。


大城市供个人居住的空间越小,它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消费选择就越多;住到更远的边郊,人得习惯繁华的缺失,但依然需要便利的商业、足够方便的运动场所,甚至奢侈一点看,也需要市中心也有的社区感。


写到这里我也发现,原来我心中理想社区的核心是不同形式的线下生活。无论是商业消费还是休闲运动,房间外的天地总是必要。





#商业地产系列解读

新天地 | 万科商置 | 大悦城 | 太古 | 凯德 | 华润 | 复星印力华贸华侨城香港置地 | 檀谷TANKO微领地 | 源点LiveLab | Kaledo | NOYA | 东原致新HAI550


#城市更新 

上生·新所鸿寿坊太古香港中环街市丨南阳共享际南湖天地Convet GardenHudson Yards


#内容营销/文化叙事

线下商业刊物星巴克咖啡杯里的美术馆品牌杂志印唰厂有意思报路易威登城市指南地产社媒 | 「疗愈」之书丨 新天地燃冉艺术季


#品牌/门店

素然Apple静安多抓鱼麦当劳Snow PeakShardaa大小咖啡宜家Aesop伊索泽田本家Alimentari瑞幸咖啡开心麻花始祖鸟teamLab茑屋书店永璞咖啡


#主编专栏

上海餐饮观察社商+社造市集观察露营行业观察「小生意」的故事公园式商业


#专题系列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