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奶茶4.0时代:霸王茶姬的5大制胜法宝
PART 01 引言
在这个 “一杯奶茶重过一碗饭” 的时代,奶茶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犹如 “修真界” 的争霸一般。
而在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匹黑马 -- 霸王茶姬,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成功杀出重围。
何以见得?我们可以从消费者端的数据进行佐证。微信指数是一个明确的风向标,能够用来验证一个品牌的 C 端影响力。
从最近一个月的数据来看,霸王茶姬相比喜茶、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等同行,已经呈现出断层领先的态势,甚至超过了门店数超 3 万家的蜜雪冰城,以及咖啡界的领导品牌星巴克和瑞幸。
这进一步表明了霸王茶姬在消费者中的热度和影响力。
现在,让我们深入探究一番:在这个人人都在疯狂逐鹿的奶茶江湖里,霸王茶姬究竟是如何成为 “茶界霸主” 的呢?
它又具备哪些过人之处,能够让消费者、投资人和加盟商如此热烈地追捧呢?
PART 02 霸王茶姬的崛起
"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这句话用在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张俊杰的故事,堪称现实版的"从零到英雄" (from zero to hero)。
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在2010年闯入奶茶行业。
七年后,他创立了霸王茶姬,并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堪称"天方夜谭"的目标——"服务100个国家的消费者",打造一个全球性的茶饮品牌。
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另一个星巴克吗?但张俊杰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他要做的是"以东方茶,会世界友",要把中国的茶文化带到全世界。
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愿景,但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使命。
数据会说话:2023年,霸王茶姬的销售收入达到108亿元,2024年的目标是超过200亿元,直指中国星巴克。
目前,霸王茶姬在全国已有超过5000家门店,并早已在海外扩张。
看来,张俊杰的"星辰大海"之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PART 03 时代背景与战略选择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2017年,霸王茶姬刚刚诞生的那一年。
彼时的奶茶行业,已然步入了所谓的"3.0时代"。
在此,我们先来快速了解一下 “奶茶简史”:
1. 奶茶1.0时代(90年代末- 00年代中):
这是一个"粉末当道"的简单年代。街边小店,简陋招牌,消费者只关心"喝什么"。
2. 奶茶2.0时代(00年代中-10年代初):
这个时期,品牌意识觉醒,消费者开始在意"喝谁家"。CoCo、一点点等品牌崛起,奶茶界的"大品牌"时代正式来临。
3. 奶茶3.0时代(2013年起步,2017-18年达顶峰):
这是一个"花样百出,群雄割据"的时代。奶盖茶、芝士茶、茶欧包...各种新品类层出不穷。
喜茶、奈雪的茶作为创业新贵,成为业界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各大品牌纷纷忙于技术创新,原料越来越精致,价格也水涨船高。
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不仅要考虑"喝谁家",还要想清楚"喝什么"。
面对这样的局面,初生的霸王茶姬该何去何从?是随大流加入内卷大军,还是另辟蹊径?
这就考验创始人的战略眼光了。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霸王茶姬是如何在这片"红海"中开拓出一片"蓝海"的。
PART 04 霸王茶姬的5个制胜法宝
品牌的发展通常有两种方式:
1.采用渐进扩张的方式,可称之为“滚雪球”法。如同滚雪球一般,逐步积累,不断壮大。
这类企业的特点是从小规模起步,逐步积累经验,随后逐渐扩大规模和增加复杂度。
在餐饮业中,代表品牌如蜜雪冰城、华莱士。
2.采用战略布局方式,可称之为“房屋搭建”法。
恰似建筑师设计一座大楼,从蓝图开始,按照计划逐步实现,精准落实。
这类企业以终为始,从终局出发倒推实现的路径。
在餐饮业中,代表品牌如霸王茶姬、瑞幸。
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内卷加剧,竞争愈发激烈,创业的难度不断加大,采用“房屋搭建法”这种方式来发展壮大的消费品品牌将会越来越多。
在奶茶品牌们还忙于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技术创新的竞赛之时,霸王茶姬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从一开始就对企业的目标有着非常清晰的愿景。
他采用的是“房屋搭建法”,通过极致效率的模式创新的路径,来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
张俊杰就像是茶饮界的 “全能选手”,从店员到品牌运营再到加盟商,他都亲身经历过。
这样全方位的经验,使得他在茶饮这片 “江湖” 中能够游刃有余。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现在有些人坚信,要想在一个行业里大展拳脚,最好是找 “门外汉”。
他们的理由是:行业内的人太熟悉套路,只会按部就班,而不懂得创新。
这种想法就如同认为要成为一个顶级厨师,最好是从来没进过厨房的人。
嘿,也许他们会发明出用牙刷煎牛排的绝妙方法呢!
但是,让我们回到现实: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 “幸存者偏差” 的典型案例。
就像我们只记得那些中彩票的幸运儿,却忽略了千千万万没中奖的人一样。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判断的依据,应该是基于事情发生的概率,也就是看什么现象的样本量多,发生的可能性更高。
事实上,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都是行业的 “老油条”。
他们对行业了如指掌,就像鱼儿了解水一样。
真正的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突破。
霸王茶姬的发展历程,就像是一部精彩的武侠小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门派,逐渐成长为江湖中的大势力。
现在,让我们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供应链策略、渠道扩张策略、营销策略这五个企业经营的制胜法宝来看看它是如何在茶饮这片 “江湖” 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
一、产品策略:奶茶行业的极简主义
1. 产品选择:原叶鲜奶茶的王者
在水果茶风靡一时的3.0时代,霸王茶姬选择了一条看似"复古"的道路——原叶鲜奶茶。
这就像在一群穿着花哨的孔雀中,霸王茶姬选择了做一只优雅的白天鹅。
为什么这个选择如此明智?让我们来算一笔账:
- 水果茶:需要新鲜水果(季节性强,易腐烂)+ 复杂小料(需要现场制作) = 高成本 + 低效率 + 高失误率
- 原叶鲜奶茶:茶叶 + 奶 + 糖 = 低成本 + 高效率 + 低失误率
这不就是创业者梦寐以求的"三低一高"(低成本、低库存、低风险、高效率)吗?
更妙的是,这个选择为霸王茶姬的全球化扩张铺平了道路。
想象一下,你要把一杯水果茶送到地球的另一端,那些水果怕是要"哭晕在厕所"。
但是茶叶和奶?它们可以优雅地环游世界而不失风度。
对于创业者们,选择产品时不要只看市场热度,更要考虑长远发展。
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支持企业的长期战略。
2. 大单品,大智慧
霸王茶姬的产品策略,初看简单,实则内藏深意。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大单品策略。
不妨想象一下,若奶茶店如同一个乐队,那么霸王茶姬就像是那个仅用一把吉他便能演绎出各种风格的乐手。
他们的原叶鲜奶茶恰似那把神奇的吉他,加入奶便成为 Tea 拿铁,添点水则化为纯茶,再加上奶油便成为 Tea Puccino。
这不正是咖啡界策略的翻版吗?星巴克见此恐怕都要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更为厉害的是,霸王茶姬将菜单精简至仅有十几款产品。
并且,其头号单品 “伯牙绝弦” 占据了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前三名的销售额更是占据了 70%。
这便是 “二八法则” 在实际操作中的完美体现。以最少的原料创造出最多的可能性。
他们推出新产品时,只需在茶叶类型上进行创新即可,无需改变制作流程。
也就是说,并非产品越多越好,而是要找到那个能让你 “一招鲜,吃遍天” 的大单品。
在餐饮行业中,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肯德基的吮指原味鸡同样是大单品策略的成功范例。
实际上,对于消费品行业而言,大单品策略能够助力公司通过专注于某一明星产品,从而简化营销策略,实现规模效应,并在市场中树立起强大的品牌定位。
以我曾服务过的雀巢和格力高公司为例,雀巢的速溶咖啡便是一款旗舰产品,广泛销往全球各地。
而格力高也是凭借着知名的棒棒饼干 “百奇”,获得了最畅销巧克力饼干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然而,许多小公司依靠频繁推出新品,却很难实现规模化。
一方面,频繁推出新品需要耗费大量的研发和营销资源,小公司由于资源有限,难以持续支撑。
另一方面,新品的市场认可度难以保证,可能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并且,没有核心大单品作为支撑,品牌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记忆,也难以建立起稳定的市场份额。
3. 技术创新:奶茶界的"钢铁侠"
霸王茶姬没有选择用人海战术来应对效率挑战,而是引入了自动萃茶机。
这就像是奶茶界的"钢铁侠",用科技武装自己,实现了惊人的8秒/杯出餐速度,误差率更是低到了千分之2。
当其他品牌的店员还在手忙脚乱地切水果、熬小料时,霸王茶姬的机器已经呼呼地产出了一批又一批标准化的美味奶茶。
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人力成本大幅下降。
有趣的是,即使喜茶后来学习了标准化打法,将新鲜水果改为罐头水果,其出杯速度仍是霸王茶姬的3倍以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以效率为王的时代,并非数量越多就越能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人作为生产资料,恰恰是数量越多越容易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
当人数增加到一定数量后,管理的难度并非呈倍数增长,而是呈指数级上升。
所以,企业若要提升效率、实现标准化与规模化,就必须设法降低人数,提升人效。
二、定价策略:不高不低,刚刚好
定价不是简单的成本加成,而是一门艺术。要考虑目标客群、品牌定位、竞争对手等多方面因素。
定位先定价,定价定天下。 定价越高,客群越窄。定价越低,客群越宽。
霸王茶姬的定价策略,就像是给自己的产品穿了一件"刚刚好"的衣服:不会太贵让人望而却步,也不会太便宜显得掉价。
15-20元的价格区间,恰好击中了中国消费者的甜蜜点。
这个定价策略的妙处在于:
- 客群基数够大:虽然没有15元以下的品牌覆盖面广,但足以支撑起万店规模的野心。
- 利润空间充足:有足够的利润去打造"星巴克式"的社交空间体验。
三、供应链策略:简约而不简单
霸王茶姬的供应链建设,犹如在下一盘宏大的棋局。它并非仅仅局限于售卖奶茶,更仿若在构建一个庞大的茶饮帝国。
霸王茶姬所选择的 “原叶鲜奶茶” 品类,构成极为简单,其基本公式为现萃茶、奶与糖的组合。
故而,只要牢牢把控好茶叶与奶这两种看似普通的原料,便能够为全球化布局筑牢根基。
张俊杰很早就将目光聚焦于供应链体系的建设。
供应链并不仅仅局限于采购和物流环节,而是需要从源头开始进行严格把控。
早在公司进行大规模扩张之前,霸王茶姬便包下了 2700 亩茶山进行直接采购,随后与广东的茶叶加工厂展开合作,成功建立起了完备的茶叶供应体系。
在奶源的挑选上,霸王茶姬同样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
它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状况,精心选择适宜的奶源。
例如,在川渝、江浙沪等地区,与味全牛乳携手合作;在云南,则选用新希望鲜奶;而在广西,则是当地人自幼饮用的皇氏鲜奶。
在 2023 年,霸王茶姬还与茶百道合资创建了一家供应链企业,这既是借助同行之势,更是为了持续强化自身的供应链能力,进而练就深厚的内功。
在设计供应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未来的扩张需求。
一个出色的供应链应当如同积木一般,既稳固可靠,又易于进行扩展。
霸王茶姬早早进行布局,从种植环节开始,到加工阶段,再到自身制作产品以及拥有销售渠道,可以说成功打通了整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种简约却不简单的供应链策略,不但降低了成本,还极大地提高了可复制性。
优质且稳定的供应链,乃是品牌实现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石。这便是霸王茶姬能够以如此惊人速度进行扩张的秘密武器之一。
四、扩张策略:1+1+9+N,霸王的数学题
霸王茶姬的扩张策略,恰似一道精心构思的数学题。“1+1+9+N”,其中每个数字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1.第一个 “1”:
在新的地区成立全资公司,精心绘制 “作战地图”。
具体而言,会对当地的购物中心数量、人口数量、街道数量、友商数量以及购买力水平等进行测算。
依据这些测算结果,制定出单个城市的一、二、三年发展规划。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新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扩张行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和战略方向。
2.第二个 “1”:
开设一家直营旗舰店,从而迅速树立品牌形象。
同时,借此验证当地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消费习惯偏好。
直营旗舰店就如同品牌的一面旗帜,能够直观地展示品牌的形象、品质和风格,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为后续的经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9”:
开设 9 家联营店,进一步完善经营模型,最终建立起可复制的单店盈利模型。
联营店的作用在于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经营,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策略,积累经验,优化运营流程,为大规模的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4.“N”:
大规模开放加盟。
在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铺垫和准备后,品牌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型,此时开放加盟能够实现快速扩张,将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这个扩张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既确保了品牌的快速扩张,又有力地保证了品质的稳定性。
犹如先派出侦察兵(旗舰店),对新市场进行初步探索和了解;接着是特种部队(联营店),深入市场进行实战演练和优化;最后才是大军压境(加盟店),实现全面占领市场。
更妙的是,霸王茶姬紧紧抓住了疫情后商业地产低迷的机遇,以较低的成本租下大量优质店铺。
这简直就是商业版的 “股市底部抄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扩张并非盲目行动,而是要有策略、有节奏。
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建立起盈利的单元模型,验证了价值假设之后,再进行大规模复制。
这是许多成功品牌的共同特点。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扩张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品牌营销策略 - 吸收各家所长
霸王茶姬在营销方面呈现出的既有创意,也有一定的 “拿来主义” 特点。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不断吸收各家所长,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功秘籍"。
1.品牌定位:“国潮” 与 “国际范” 的巧妙融合
在初期,霸王茶姬主打 “国潮” 概念,从品牌名称、产品名称到门店装修,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风。
例如 “伯牙绝弦”“万里木兰” 等产品名字,充满中国古典韵味。
然而,在“反杀”茶颜悦色后,霸王茶姬开始借鉴星巴克,在国潮中融入国际范儿。
霸王茶姬的 Logo 演变历程可以看作是 “从国潮到国际化” 的体现。
新的 Logo 融合了东方脸型、戏曲剪影和西方几何线条。
并且,其用红色对标星巴克的绿色,类似于一种色彩对比策略。
一个好的 Logo 设计需要美观,同时能够传达品牌定位和价值。
简洁、易识别、寓意深远是优秀 Logo 的三个重要特征。
2.门店策略:从 “小而美” 到 “大而优”
当许多奶茶品牌仍在经营小档口时,霸王茶姬已经开始借鉴星巴克的 “第三空间” 理论。
霸王茶姬的旗舰店通常有上百平米,仿佛在茶饮界打造了一座 “奶茶宫殿”。
从短期利润角度考虑,开大店并非最划算的选择。
然而,从品牌形象方面来看,大型旗舰店就像是一个移动的 “大牌广告牌”。
毕竟,要支撑 18 元的客单价,需要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 “大牌感”。
门店不仅仅是销售产品的地点,更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
适当投资大型门店,能够有效地提升品牌形象。
当然,大型门店也存在潜在风险,由于租金较高,一旦销售量不足,原本的单店盈利模型很容易出现亏损情况。
3. 营销手法:从"碰瓷"到"出圈"
霸王茶姬推出 “迪奥风” 新包装,带有一定 “碰瓷营销” 的倾向。
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使品牌意外成名并冲上热搜,以奢侈品的逻辑打造茶饮品牌看似突破了传统思路,但从长远来看,表层的模仿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每次新品上新时的 “失眠爆梗” 成功出圈,这可看作是一种社交营销方式,有效地引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和讨论。
将霸王茶姬打造成 “中国茶名片” 属于文化营销。中国在茶文化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对外输出的潜力,与咖啡这个舶来品不同。
最新的营销举措是找网球冠军郑钦文代言,这一行动如同一记漂亮的 “发球得分”,对品牌树立年轻、健康、时尚、国际化形象具有多重价值。
4. 价值创造:树立“健康”认知
消费者对奶茶普遍存在一种认知,即糖太多、热量高、容易发胖,总之是 “不健康” 的产品。
理想状态是喝一杯奶茶,既能保证健康,又要美味可口,还要满足拍照分享、彰显个性以及提供情绪价值等需求。
好喝自不必说,奶茶的甜味以及霸王茶姬较高的咖啡因含量,都具备了强功能性和成瘾性。
那么,要如何将健康认知做到极致呢?
首先,霸王茶姬在产品开发初期就确定了方向:茶 + 奶,口感清爽不腻,符合产品健康化的特点。
在其他品牌还在使用奶精类原料时,霸王茶姬就率先使用了全新基底产品 “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实现了 0 奶精、0 植脂末、0 氢化植物油,让顾客饮用时减少健康负担。
真正厉害的是推出茶饮产品身份证。
从茶饮的成分入手,以推出首张 “茶饮产品身份证” 的方式详细公开产品配方、营养信息和产品风味表等内容,直面消费者的健康焦虑,让消费者喝得明白。
之后又上线了热量计算器,让顾客清楚精准地知道一杯奶茶的热量是多少卡路里。
一流的品牌制定标准,二流的品牌跟随标准。
霸王茶姬正朝着一流品牌的目标迈进,率先为行业提出并制定标准。
这个善于借鉴他人经验的企业,如今正逐渐成为行业的最佳实践范例,被其他企业所效仿学习。
总之,好的营销策略应当是多元化的,既要有话题性以吸引关注,又要与品牌定位相契合以强化品牌形象,同时还要能够触达目标受众以实现营销效果。
PART 05 霸王茶姬的现状与未来
1.品牌文化:从 “模仿” 到 “创新”
霸王茶姬在品牌文化的发展道路上,恰似一个初入武林的新秀逐步成长。
起步之时,它向行业中的前辈们虚心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品牌进行了 “借鉴”。
但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就必须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内核和独特技艺。
目前,霸王茶姬的核心关键词是 “国际、东方、大牌感”。
如果想要真正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就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丰富的 “宝库” 中探寻更多的灵感源泉。
品牌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化和创新,以找到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树立起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2.国际化:武林高手的 “环球之旅”
当前,霸王茶姬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开设了门店。
展望未来,其有希望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将中国茶文化广泛传播到全球各地,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领略到中国茶的独特魅力。
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霸王茶姬需要深入地了解各个国家当地的文化以及消费习惯,从而适度地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的需求。
只有这样,霸王茶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3.跨界竞争:茶饮 VS 咖啡的 “武林大会”
霸王茶姬与瑞幸咖啡的竞争,仿佛茶派与咖啡派的 “武林大会”。双方都在不断创新以吸引消费者。
霸王茶姬踏上 “奶茶咖啡化” 之路,其轻乳茶产品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远高于水果茶,喝一杯霸王茶姬奶茶的效果约等同于喝 2 - 3 罐红牛,对有提神需求却不习惯咖啡苦涩口感的消费者极具吸引力。
而瑞幸咖啡则迈向 “咖啡奶茶化”,推出茶系列产品轻轻茉莉,定价 9.9 元,比霸王茶姬的产品价格更低,且可选择不加咖啡,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就如同两派高手都在学习对方的绝技,试图成为 “全能冠军”。
这也体现了存量时代竞争的残酷,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为了增长,既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又要觊觎他人的领域。
霸王茶姬与瑞幸咖啡,堪称奶茶与咖啡界的两匹“黑马”。
他们在产品创新、机器生产、供应链体系建设和快速扩张开店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的模式创新和对极致效率的追求,并且都将目标瞄准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人群。
可以预见,未来两者之间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PART 06 行业前景 - 茶饮 “江湖” 的新格局
奶茶行业历经近 30 年的发展,如今处于 4.0 阶段,已然面临发展瓶颈。
在这个阶段,供应链拓展、营销打法、门店布局等策略几乎都已公开透明,没有秘密可言。
对于像霸王茶姬这样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的品牌而言,下一步的方向在于深化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以及开启与咖啡行业的跨界竞争。
同时继续提升商业效率,成本更低一点,运转更快一点,管理更严格一点,对消费者再了解一点,弹药库里的资本储备更厚一点,坚持得更久一点。
而那些跟不上卷不动,做不到效率极致的品牌,都不需要被击败,它们自己就会自然淘汰。
这甚至称不上是一场大逃杀,而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喋血狂奔。
未来的茶饮市场,将是一场持久战。胜利不属于最强大的,也不属于最聪明的,而属于那些能够持续学习、不断适应的品牌。
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主角,最终成为大侠的,往往不是天赋最高的,而是最努力、最坚持的那个。
感谢您的阅读与参与,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关于品牌、产品和市场的故事。
[留下您的评论] [发送私信]
如若喜欢,欢迎关注我哦!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