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烦人的广告,都有“原生感”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4-11-27

紫色为尊紫色为贵,我路遥动了谁的蛋糕动了谁的奶酪.....
三千平方的工厂我路遥从一个女工做到老板娘,不说了说多了像卖货的。”

“没点实力,我敢叫一姐吗?给弟弟安排一个豪宅......
无所谓的,别给我拿那杂牌,没内裤的兄弟准备好5、6块钱。”

如果你看不懂这两段话,那么恭喜你,你还有一个没被“南coco,北路遥”的抽象直播间弄迷糊的干净脑子。正如吾友锐评:

广告,原生感

在第101次刷到抽象直播间并莫名其妙停下来看了7749秒之后,我意识到这两位最近很火的抽象主播“宗主”,在套路化模板化的念白里,塞下的“热门风向”还真不少——

短剧的爽、“大人物”的低姿态、以及“大牌”低价的诱惑。

简直是一部2024备忘录,她们的每个语气、每个眼神都像在帮今年的情绪燃点抓痒。
如果N年之后有人问我2024的内容生态如何,我将为他指路这两位的直播间......

但是,玩笑归玩笑。如果某天我们身边充斥的都是这种类型的内容,相信我,没有人会开心。

品牌不存在了、工厂的机器转得越快赔得越多......
有思考的人会沉默、没思考的人会无聊......
完啦!全完啦!

广告,原生感

我无意于批判什么,毕竟这两位的直播间我自己也看得嘎嘎乐,看短剧看上头了我还会猛猛充钱。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切身体验,我不禁开始思考,在我们当下的内容环境里,“烦人”内容的定义是什么?

之前总有人说广告是烦人的、是“电子牛皮癣”。大家也不好争辩什么。毕竟广告只要出现就多少存在着对用户其他行为的中断和打扰。

可是一些过分迎合大众情绪、明显为了博眼球、甚至明摆着把观众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内容,为什么流量恰饱饱?为什么我们甚至会说“没关系,等我一下,我丢掉脑子再来看。”

我们到底怎么了?

我们在用什么样的心态消费内容?

我们这些制造内容的人,到底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竞争?

这三个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我也不想泛泛地说些“信息爆炸”“高度内卷”之类的口水话,我的想法是:环境就是这么个环境,大家心里都有数。那我们如果想做得好一点,让我们的内容不那么容易被淹没,有没有什么办法?想了好久。想出了这篇文章的标题。

以下,请看:

01
“不烦人”的广告,长什么样?

我想,大家平时冲浪的时候,也肯定看见过这样的评论:

如果广告都这样,我愿意看。广告怎么了,应该支持这种用心的

广告,原生感

甚至,你能想象吗?这是一条广告片的豆瓣评分,8.1,比很多热播剧集的评分都要高:

广告,原生感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以及,还有人会给广告做4K超高清修复,B站播放量1000多万,评论区还出现了我嘴替:“你们都修复了些什么啊”。

广告,原生感

越看越觉得有趣,于是,我截取了一些B站和小红书上收藏量比较高的内容标题。(选择收藏量这个指标,是因为我发现如果按播放量/阅读量的话,会混入很多明星相关内容。)

B站

广告,原生感

小红书

广告,原生感

可以看出,在B站收藏量高的广告相关内容,以鬼畜为主,通过鬼畜这种形式,广告片从内容“降级”成了一种内容元素,但这种对局部的放大,却让它更“洗脑”,更容易被记忆了,而在小红书受欢迎的内容,则是有审美或者有趣。共同点是,它们都完美融入了平台的内容环境。

广告“烦人”的打断体验和与非广告内容缺乏相关性的特点,就这样被消解了。

02
什么是“原生感”?

当然,任何人对广告的评价,都只能代表这支广告符合他个人的审美趣味,不过,我们总能从个体经验里找到一些相通的部分。

“如果广告像这样,我爱看。”

那么,什么样的广告大家不爱看?

凯度2024第三季度媒介盘点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

在营销人员看来,社媒信息流广告具有精准投放、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因此备受青睐。然而在消费者端,社媒信息流广告却常常被视为干扰和骚扰,信任度较低。相比之下,线下销售终端营销更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真实的产品和服务,信任度较高。”

广告,原生感
图片来源:凯度KANTAR 2024三季度媒介盘点

换句话说,既让人能信任,又让人感觉没有被骚扰的,就是“不烦人”的广告?那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呢?我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原生感”。

“原生”这个词,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广告,原生感

而对于“原生广告”,学界和业界也早已有讨论,“原生感”也被称为“品牌新五感”之一,成为前段时间很火的营销概念:

广告,原生感

但它们好像都和我想说的不是一件事。所以我只好从头开始想。其实我想回答的问题很简单——

很多广告很魔性、很洗脑,比如旺旺经典的“三年二班李子明”广告,但我们顶多只会说它是“洗脑广告”。

而像红制作给铂爵旅拍制作的那条广告,我们会说它是“有争议的”,甚至“很多人讨厌的”洗脑广告。

广告,原生感广告,原生感

要说“吵”,说实话,它们都蛮吵的。那答案就还得再找找。

翻看了很多对这两种广告的评价之后。我发现,铂爵旅拍广告被人诟病的,恰好是旺旺“李子明”被肯定的。说一条对前者最典型的负面评价:

“上一天班累死了,在电梯里还要听人一直喊口号,更烦了。”

“洗脑”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你用广告信息洗完人家的脑子,有没有注入新的东西?“李子明”是有的,你可以说它只是喊口号式的强调感恩母爱,但是是有的。而“旅拍”只有旅拍。

铂爵旅拍广告 相关内容的高赞评论

广告,原生感

行文至此,我终于可以给出一个我对广告的“原生感”的定义——

原生感=叙事完整性+媒介适应性。

具体如何实现?我们不举故事片的例子,因为对于故事片来说,叙事完整是基本要求。我们说说看似最难完整的平面广告。

比如Y&R Paris为咖啡品牌Pronto做的这一组平面。把变化过程呈现在了二维图像里,而且品牌产品是促成改变的原因。

广告,原生感广告,原生感

再比如Blank为滴滴做的在商场大屏放映的户外广告——环境、用户、行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事件。

广告,原生感

视频也是同理。时长确实会影响到我们讲故事的深浅,但是它从来不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很多好广告,都在15s内。

比如小红书为“法式姆语”做的这支TVC,只有15s。虽然也有“复读”,但有多个完整的场景。

给广告人的备忘录:

1、不论时长如何,我们都需要在广告内部搭建完整的叙事环境,故事可以不长,甚至也可以不深入,但需要完整,需要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

2、在创意阶段,需要考虑广告外部媒介环境的特点,是适合电视电梯还是地铁,是适合短视频、长视频还是图文平台?我们应该追求在呈现阶段让人感觉广告“完美融入”了环境。

写在最后

在人们对哪些内容是广告心知肚明的时代,信任越来越稀缺。刘润今年的年度演讲有句话很有意思,他说现在的消费心态是:

“我可以买“贵”的,但我不能“买贵”了。”

一方面他是在说人们的价格感知。另一方面我觉得也是在说:

“我可以自己选择买贵的,但不能被别人“骗”之后发现买贵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

出去吃饭的时候能收到“写好评送小甜品”的提示。买东西的时候能收到“好评返现”的小卡片......

我们早就对“买家秀”“高评分”充满怀疑——毕竟我们自己也因为想要甜品给店家点过五星。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不花太多时间思考怎么“掩饰”内容是广告,而是大大方方承认,“我就是广告”,但是:“我是你喜欢看的,不打扰你的、让你看完有获得感的广告”。

唉,想做好广告、好内容,还想能被很多人看到,越来越难了。

不过,难的事情,才有意思,不是吗?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你心目中“不烦人”的好广告。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