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小马宋:咨询不是卖神药
采访:Dreamer、Vera
撰文:Dreamer
第一次见小马宋老师是在9月底,在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现场上。
作为演讲嘉宾,小马宋一上台先来了一句:
我看了一下,现在这间分会场应该是人数最多的,门口好像都限流了。不会~是因为我吧。
(很多人没能进去,被留在了门外,那也是峰会期间人流量最集中的时刻。)
逗笑全场。
之前也听说过小马宋是一个比较亲和的人,但是他的“现挂”能力和恰逢其时、能让人松口气的幽默感,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个多月后,采访如期而至。电话那头的小马宋还不知道,他的一个小故事即将暴露在数英读者面前。
一同被挖掘的,还有他从广告、做甲方、创业、再到咨询的完整职业经历。
原本,我们只期待这次采访能带来一些关于广告、咨询的行业干货,将小马宋在营销和商业方面更系统的认知理解,带给读者。
但意外也从作为个体的小马宋身上,瞥见过去20年间那些或大或小的红利期——地产时代、4A热、公众号红利期,以及今天大热的咨询行业……
一、“经济大好时,鸡犬能升天”
凭着巧笔头,一路从本土地产文案做到4A创意总监
关注过小马宋的读者,多多少少都听过的他的个人故事:
西安交大毕业,进过4A,最高做到创意总监,其文案吸金能力一流,干起自媒体,也能轻轻松松做到10w+。
但是,之前的内容创作经历,并不常被提起。
当年,许知远还在《经济观察报》担任主笔时,小马宋在同一媒体的地产观察部做编辑策划。同为内容工作者的我们很快嗅到:这其实是一个服务客户,负责赚钱的岗位。
况且04年前后,地产行业正如日中天,评其一句“经济大动脉”都不为过。
再之前,小马宋就职于天津中石化。当他端着铁饭碗可又心有不甘时,同样是手里的笔,为他打开门路 —— 小马宋向天津石化报投稿,中稿率在90%以上。
那时他的写作方向还以散文、记叙文为主,像个文艺男青年。二十啷当岁,正是文采飞扬的年纪。
小马宋2003年左右工作照
可是小马宋坦言他的语文并不好,甚至高考语文成绩最低。大学学的又是工科专业,要说早年读的最有文学性的书,应该只有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了。
好像真的很难用表象解释一个人的内在成长逻辑。但是因果机缘,往往就潜伏在关键的直觉选择里。
比如,小马宋对广告莫名地执着,这件事……
数英:对广告业的热情从何而来?
小马宋:可能每个人天生都对某些事情有兴趣吧。况且那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只能看电视,顺道就会看广告。
看到的所有广告词,我几乎都背过。提及八九十年代的广告片: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
华丰伊面:“食华丰 路路通”
图源网络
原本就对文字很敏感的小马宋,在一句句滚动播放的广告语中,埋下了做广告的冲动。
一有了进入广告圈的机会 —— 应聘到一个专门服务地产的本土广告公司时,小马宋虽然此前没有直接工作经验,但因为做过地产媒体,入行就拿到资深广告文案的岗位。月薪 6000。
20多年前这已经算高薪。但是小马宋没想到,虽然进了广告圈,进入的却是鄙视链最底端。
在4A做惯国际品牌的广告人,最看不起的,就是本土地产广告。
好在没来得及抬不起头,小马宋就通过模仿摸透了地产文案的路数。典型如摇滚狂放派代表揽胜,以及高端大气的红鹤沟通。加之地产客户的日子一直很好过,这份工作小马宋做得也异常顺利,半年内就成长为公司最好的文案。
饭碗一端稳,人就想往上走,此时的小马宋,又想冲击4A了。
有作品,有文案功夫傍身且不限文风,小马宋如愿应聘到一家国际4A——FCB。但是,地点不在北京在青岛,职位也只是初级文案,月薪只有4000。
不涨反降?小马宋依旧咬着牙,把这槽跳了。
此后他的广告事业随着大好的经济走势,一路飙升。从初级文案、资深文案、文案组长,做到助理创意总监,只用了一年半。
对这段事业黄金期,小马宋倒是看得很随意:
这只不过是经济大势之一,大家顺着鸡犬升天了而已。其实到今天这种情况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本以为能听到一个前创意人恣意飞扬的梦想故事,没想到小马宋反复地自我祛魅。就连谈及最拿手的广告文案时,他也直言很多时候都是在模仿,服务地产时模仿友军,做4A就模仿国外文案大拿。
模仿著有《文案圣经》的霍普金斯、传奇广告人拉斯克尔、伯恩巴克、乔治·路易斯、大卫·奥格威。
也模仿过台湾文案女王许舜英那种意识形态类表达,“服装就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 就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数英:之所以能模仿不同的文风,是否也因为写作时“小我”不算突出, EGO 不大,更多还是考虑内容诉求?
小马宋:因为广告文案,它本质属于商业写作。
如果你有太强的个人风格,就只能写某一类文案。
就比如说像许舜英,她特别适合给奢侈品写文案,能够表现无欲但是又有价值观的这种内容。
数英:相对来说,你更擅长长文案还是短文案?
小马宋:说出来有点吹牛C,但是确实都还可以。
长文案的话,我接过一个给别墅写楼书的项目,你们这个年纪应该没什么概念,以前楼盘都会写楼书,相当于奢侈品介绍册。写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笑)
那是一套很稀缺的别墅楼盘,面积600亩,只有5栋。
搭档的美术是蔡世伟,当时在设计圈内蛮有名的,也是国内最早拿下金铅笔奖的人。
他就给我拿了Neil French给马爹利写的那篇《金燕传奇》长文案参考。我是模仿着,写成了那册楼书文案。
其实回头想想,那对我算是一次广告启蒙。
数英:这时你都做到能接别墅项目的水平了,为什么才说是“启蒙 ”?
小马宋:其实是比较开眼界。
因为做地产广告时,大家相当于开宗立派,谁都不知道地产文案应该怎么写。有的人把摇滚歌词写进来了,有人去贴近唐诗宋词。
和蔡世伟合作时,算是第一次接触到国际广告,认识到4A出品的形式和水准。
数英:那进了4A密集地服务国际品牌后,自己的文案能力也好,关于广告的认知也好,有得到很大成长吗?
小马宋:单说广告认知的话,其实谈不上。
那个时候,广告形式比较单一,大家对于营销的理解也很单一。那时的营销,其实就是打广告。
要么平面,要么就是 TVC。最多在电视台外,多加几个纸媒媒体。总之广告公司在那时都还挺好干的。能找广告公司的品牌经营得也都不错。
当一切风平浪静,大家都相安无事时,自己对‘广告究竟有用没用’没有意识,也没概念。
我们的唯一的追求,是去戛纳。
数英:那之后选择离开广告行业,是否也和“看起来相安无事”有点关系?
小马宋:有的。尤其后几年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了:
虽然做过一些大的传播战役,但是它能改变客户的命运吗,或者说能帮助客户吗?我心里会打一个问号。
而且那时自己也达到了之前对广告的追求 —— 想做创意总监,做到了。国际4A,也进了。虽说没拿到戛纳金奖,但是我们也拿到了戛纳的铜奖。
就有种感觉,做广告也就这样了。
小马宋2010年做广告时的碎片纪念
经历最能让人祛魅。
在广告行业做了七八年后,小马宋决定离开,去甲方。因广告而起的疑问,小马宋希望能从品牌那里找到答案。他也想了解,营销背后的「市场」到底是什么?经营一家公司,又意味着什么?
二、“文案课程没卖多少,推广课程的文章倒是火了”
被自媒体红利砸中,及时补齐更多业务经验
入职暴风影音担任策划部、市场部双部门总监;两年后,又和创业团队合伙干起了互联网——创办第九课堂,那应该算是知识付费早期的业务形态。
虽然团队创业失败了,但是小马宋个人却在过程中,踩中自媒体红利期。(为推广网站的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他建立了公众号——中国文案联合会,后来才改名为小马宋)。
文案课程没卖多少,推广课程的文章倒是火了。
这段“无心插柳插柳成荫”的故事,将“小马宋”这个名字送上自媒体时代的东风。加之他以个人顾问的身份频繁参与到各大品牌项目中。合作的品牌业务、知名度,也反向推动小马宋的口碑增长。
左手握有流量,右手有业务能力。这时小马宋的服务范围也不限于文案、广告创意。
多次深入到客户的不同项目、工作流中,让他几乎摸遍了一个商业体从后端到前端的逻辑和运行规律。
“相当于不断补齐各个维度的认知与经验。比如,有两年我在小米生态链 - 谷仓孵化器,做战略合伙人,在那边完整经历了硬件产品的开发过程。接触的又是顶尖的工程师,相当于一次性学到最复杂的产品逻辑。那几年,我基本把战略、企业经营、市场推广,产品各方面的知识补齐了。”
三、再次创业,前三年给公司打工的冤种老板
从几件事公司到小马宋战略营销咨询
2016年2月29日,小马宋咨询的前身 —— 几件事公司,正式成立。
虽说这次是自主创业 ,但是在前三年,小马宋成了给公司打工的冤种老板。公司业绩主要由小马宋做个人顾问贡献。
另外,公司最初的业务定位 —— 定制事件营销,也很难长期跑通。为了活下去,也为了拉到更多客户,小马宋再次以个人顾问的身份提供服务。
直到2019年,公司开始承接全案咨询项目,团队随之扩充,业务模式终于走上公司化方向。
2019年小马宋团队合影
1、小马宋的战略营销咨询,到底是什么?
数英:云耕物作是公司服务的第一个全案项目,如果用该案例对比看,以个人顾问服务和全案咨询服务,有哪些不同?
小马宋:我拿熊猫不走和云耕物作对比来说。
熊猫不走最早是在惠州做本地生活,它有100多家超市,在当地也有很多高端美容、美甲店,也是惠州第二大开锁公司。找到我们时,它想跨界做蛋糕业务,那怎么办?
作为顾问我觉得自己的最大贡献,其实是一个点子。
从产品竞争力上来说,它很难提供绝对优势。要么卷蛋糕造型(蛋糕好看),要么卷品质(好吃)。但是这两样都已经有人占了。那凭什么让消费者选你?
小马宋微博相关信息补充
当时我给了一个很关键的建议:用真人熊猫人去送蛋糕,现场可以加入表演,提供定制的惊喜氛围产品等。
我首先考虑的是传播问题:虽然大部分蛋糕会被拍摄,但是没有人能够看出来这个蛋糕是什么品牌。如果有一个熊猫人、一个人形符号,其他人以及看到照片的人很容易看出来蛋糕来自于熊猫不走。
还有关键一点,这个方案其实是在提供一种差异化优势:道理很简单,你买蛋糕不是为了蛋糕本身,而是为了让生日过得更有仪式感,再具体一点是为了一份快乐。
那为什么不直接解决快乐、仪式感、氛围感这些问题呢?
洞察:生日蛋糕的本质不是蛋糕,而是“过生日的道具”这一本质
服务云耕物作时,我们从口号、VI视觉系统、电商产品页设计、直播,所有都盯着更新了一遍,每一个建议都要能跟进落地。
如果个人顾问像一个艺术家的话,全案咨询更像辅助搭建一个完整的建筑。涉及的问题会非常复杂。
数英:那这些复杂了不止一个数量级的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我们了解到,在接全案咨询前,公司从华与华那里取了不少经。
小马宋:主要还是学习公司化的咨询业务要怎么推进的问题。
比如,我们形成了一套可视化的作业流程,可以指导团队工作有序完成。
也有了一套相对标准化的交付内容框架,让客户参考。
就像之前说的,我们还是在模仿中学习。另外,有了团队、工作流程后,就不用占据太多创始人的时间。日后,公司和创始人IP的重合度也能有机会逐渐降低。
数英:在合作之前,你们会和客户先确认团队的工作方法、理念准则。为什么要设置这一个前提?
小马宋:我们讲“丑话说在前头”。
如果你不先去沟通这些东西,客户可能会迷惑,为什么一个多月了,你还没给我交东西?
但那时候,我们可能正在一线做市场调查。调查颗粒度有多细?我们会去到某个经销商,和他们面对面聊,这个产品/品牌最实际的销售问题。
除了确定作业流程、交付节奏这些大的工作习惯外,还有一点,就是大家要对营销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共识。
数英:比如说呢?
小马宋:就是我之前反复说的,也是《卖货真相》里的理念——营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数英:记得你还说过类似的,营销的营,首先是经营的营;营销是一系列的事;不要把营销看得那么重,也不要把所有都归因于营销的好坏上。
小马宋:对。因为一个企业真正的成功,其本质上还是经营的成功。
而企业经营的成功,它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人才结构、资本运作、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等等……它是由很多方面形成的一把好牌。
那如果只是营销做的好看,就像你光有一个王有什么用,边上都是瘪三,对吧?你拿一把同花顺,拿了一把豹子,这才可能会成功呀。
数英:如果有客户,他会把小马宋当成旧救命稻草一样的角色,或者说寄予非常高的期望,你们的态度是?
小马宋:那我就告诉他,我们做不了,哈哈哈。
数英:就这么果断吗?都不犹豫一下?
小马宋:这有什么可犹豫的?
他和我们在最大的共识问题上都是错位的。
做咨询的前提就是得接受可能花了这钱,但是没什么结果。
不然还是留着给公司当本钱吧。
数英:在客户教育过程中,还有什么是特别重要的?
小马宋:执行,执行也很重要。
如果方案出来了,却没执行到位,那谁也没辙。
数英:“战略”是你们的高频词汇,基于大家对“战略”尤其是“战略咨询”这种复合概念并没有明确共识,跟我们解释一下吧。
小马宋:这个词确实比较难解释,因为在西方战略和今天我们说的战术是一个词。
我看过对战略解释得最清楚的应该是《好战略、坏战略》它讲的,战略本身是一套原则。制定战略分三个步骤:
第一叫做调查研究,研究的是市场形势。
第二是敌我情况,就比如说你要做碳酸饮料,那你得知道可口可乐究竟强大到什么程度,对吧?
第三形成最终的指导思想,基于此思想模型,制定一系列行动。
所以,一个战略要想实施起来,它需要很多行动来配合。我们所说的一系列行动,如果放在企业里面,就是具体的经营活动。
我举个例子,蜜雪冰城的战略,叫作「低成本经营」。为什么它很少做水果茶,因为水果的储存、运输、采摘,加上制作流程都很复杂。
环节一复杂,就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所以它的产品开发,就主要是围绕着粉和液体在做。
数英:您跑了这么多企业,每一个企业都清楚自己的战略是什么吗?还是说他们其实有,但是自己并不知道?
小马宋:说实话,其实大部分企业都不清楚自己的战略是什么?
大部分企业会把目标当成战略,比如说我们要成为海鲜行业第一名。
这个不叫战略,这是目标。战略,是能让你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
再举个例子,我们最近有一个客户案例,他叫淘蛙。企业原本就做得不错,只不过我们给他明确了一个战略,叫作 —— 总成本领先。
竞争战略模式:总成本领先
淘蛙它本身是一个全产业公司,从上游做牛蛙饲料开始,后来打通了下游,也做干锅牛蛙,这就形成了全产业链。
我们先分析,别的企业可能只养牛蛙,有人只做饲料,有人只做干锅牛蛙门店,只能挣一个环节的钱。
但是淘蛙不一样。把控全产业链的好处是,能控制成本。这是它本身就有的经营方式,只是我们介入咨询后,帮他发现了而已,并且提炼成一句 —— 总成本领先。
既然确定了这个路线,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节点上降低成本。比如,为了降低租金成本,它可以用 150 平米的店做出别人 250 平米的业绩,也就是提升坪效。
那怎么做呢?我们其实是用这个目标,来倒逼去调整它的门店模型。
比如 300 平米以下门店,它对餐饮类消防要求是,过道要保留 60 公分宽度,主过道可能是 80 公分,那我们就严格按照消防要求来设计。别人做了 90 、100 公分,不就浪费面积了?另外,我们为了增加餐位,把收银台都取消了。因为今天收银台也并不是必需的,顾客大都是扫码支付。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调整是,我们大大缩小了厨房面积。为什么能做到?是因为厨房制作流程被大大简化了。
因为牛蛙需要活杀(淘蛙不做冷冻),现杀就需要场地,还要有一系列清洗、分割、炸牛蛙的工作台,这些都需要占面积。但是我们将这部分工作,集中在中央厨房处理,一个中央厨房供应若干个门店的用量。
在这里面,总成本是如何降低的呢?
区别于之前,每个门店都需要工人去杀牛蛙,现在人力被集中在中央厨房。需要的工人数量减少了,而且实际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还有,在中央厨房炸牛蛙,比如我在早晨 5 点开始炸,这段时期是波谷用电,一度 2 毛钱。但是你要是在门店里面炸,就是波峰用电,一度一块。
还有运输成本,收牛蛙来一斤五毛钱,然后我再去分配到各个门店,又是一笔费用。但是在中央厨房处理、预炸后,一斤变成了半斤,再配送。
总之,所有环节都是根据「总成本领先」这个战略核心去再设计的。
那为什么别人不能这么做呢?是因为中央厨房能供应到附近的 50 -100 家门店。现在淘蛙在广东密集地开了 200 家店,只用两三个中央厨房就可以解决。但是友商在全国开店,中央厨房这个模式对它基本没用。
另外集中在广东,那开发产品时就要更倾向于当地人的口味,比如偏甜的干锅可能更受欢迎。
数英:这样看下来,它甚至会决定生意半径。
小马宋:对啊。所以这一套是环环相扣的、相辅相成的经营活动。那别人知道他也做不来。
数英:那这个战略,算是一种指导思想吗?
小马宋:是,战略本身就是指导思想。
数英:没想到战略背后,会有这么细节地设计。听完案例,对小马宋咨询那句slogan “真的懂生意,方案能落地”更有切身的体会了。趁机聊聊这句slogan吧, 通过它想传递什么,是在打差异化吗?
小马宋:最重要还是想传达我们和别人的不同吧。
如果给出一套理论,但不能落地,那很难产生实际意义。
另外不懂生意、不懂企业经营的话,给出的咨询建议对企业本身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那既然我们有这样的理念,自己也能做到,就顺其自然把它说出来了。你说在打差异化吗,也可以算是吧。
数英:小马宋在解释自己的业务模式时,通过三个分解步骤解释得很具体。跟我们展开聊聊吧,“小马宋战略营销咨询是做什么的?”
小马宋:咨询业务分很多类,有财务咨询、法律咨询、管理咨询、商业咨询,那我们还是集中在战略营销层面。
从我们的视角,咨询的本质其实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客户可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客户的战略很清晰。就比如瑞幸,你只需要帮助它做好辅助工作。但有些客户并不是,你要帮他找到战略。
总之,它并非一定要卖出某一种药,也并不是要卖出去一套治疗方案。
咨询的本质是一次诊断。如果有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果没有,后续都不需要我们过多参与。
举一个反面例子,比如你花 300 块钱挂个专家号,问题可能仅仅是因为吃太多了,大夫说回去少吃点就好了,这就收了 300 块钱。但如果它给你各种治疗,还要动手术,整个过程也收了 300块钱。那这样明显是有问题的。
数英:那客户会怎样衡量,咨询价值呢?在你们合作过程中,有验收标准可参考吗?
小马宋:本质上,我们提供的是咨询服务,他们验收的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而不是结果。
因为结果,不是我们能保证的。
数英:那您会如何衡量咨询服务的价值?
小马宋:它包括两部分。
第一是咨询服务本身的价值,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咨询定价。
第二是你的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增量价值。这个就很难量化了,而且每个企业的基础势能也不一样。
比如,你给一个小众咖啡店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它一年多挣了 200 万。但是,如果客户换做是瑞幸,这个咨询价值可能是一个亿。
这你怎么衡量?对于那个小咖啡店来说,可能它只愿意付 10 万。但是瑞幸呢,它的意愿就在百万。
2、沉浸式体验小马宋版的走进生意,先诊断再咨询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都有人给过答案了。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如果你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如找到对应的专家、行家,请他来帮你解释清楚。
相比你自己苦思冥想半个月,人家可能两小时就帮你解决、解释清楚了。这两三个小时可能凝聚了他10、20年的经验。
访谈过程中,小马宋多次提到过这类观点,虽然是在解释“企业为什么需要咨询服务”。但是透过整场谈话,包括回顾小马宋公司业务的迭代发展、业务成熟后重要环节,我们无形中也得到了来自于他个人和团队的一手经验。
经验一:现场有神明,现场有细节。
小马宋及其公司团队,非常重视实地调研。他们相信“现场有神明”。只有面对面和一线商家、销售员对话,才能挖掘到真正的痛点。他们,是离消费者最近的一环。
就像“找对了问题,答案就很容易显现”。发现对的问题,才能给出见效的方案。
比如,遇见小面那句进店口号“辣不辣都有,辣不辣都好吃,欢迎光临,遇见小面”
就是根据用户的真实痛点而来:当大家看到一家重庆小面餐厅会下意识想到,店里以辣为主。那有没有不辣的选择呢?这一点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基于不辣这一点,菜单样式也发生了改变 —— 分为辣和不辣两个区域。
Little Freddie小皮,是一个来自于英国的有机婴童食品品牌。针对其一款儿童酸奶调研时,结果发现,原本提炼的卖点“欧洲进口” “有机奶源”,实际上很难打动消费者。反倒是售货员一句“常温酸奶,宝宝喝了不拉肚子”能直接触动到妈妈们。
类似的,“让带有广告性的商业沟通回到用户常识”的解题过程,在小马宋咨询服务案例中,还有很多。
比如早年服务元气森林时,小马宋通过走访用户,提炼出“0卡 0糖 0脂”的口号。而认真说起来,这6个字并非小马宋原创,它是产品本身就有的卖点,也是核心用户最在乎的“零糖零脂肪零卡路里”。此后,小马宋也参与了元气森林燃茶、气泡水、乳茶、外星人等多款产品卖点提炼、产品包装设计优化等工作。
更多传播口号,及其背后的策略概况
食族人:一桶六包料,嗦粉更过瘾
食族人是新消费浪潮下诞生的酸辣粉品类冠军。我们为其提供品牌全案策划,明确了食族人速食【料足】的战略重心,并提供品牌识别优化、包装策略与设计、产品口号、新品开发建议。
隅田川咖啡:咖啡要新鲜,认准三个圈
确定【锁鲜咖啡】的战略定位,围绕供应链优势,提出新产品开发策略。
基于定位,为品牌打造了一套品牌资产,‘三个圈’的符号、‘咖啡要新鲜,认准三个圈’的口号、并规划了红袋锁鲜高端产品系列,真正实现战略、口号、符号、产品的极致统一。
挪客:有时,会遇见松鼠
我们发现户外行业‘用户美好预期与高使用门槛’的体验落差,为其确定了以“美好体验”为中心的企业战略。
为企业重塑品牌调性, 从专业感往轻盈、舒适的情绪感受转型。
如果抛开具体的经营,我们绝对无法仅凭个人喜恶、或仅从文案层面,对这些口号评高低优劣。脱离实际问题的讨论,毫无意义。
经验二:从企业现有经营中,挖掘战略。
在给企业制定战略方向时,除了向外发现,向内寻求也很关键。
发现企业最核心的能力和优势资源,以及说它过去成功的原因。搞清楚这些,才能够指导日后的工作。
比如我们会和企业高层访谈,每个高层看问题的角度又都不太一样,这样我们能多方面看到这个企业最真实的情况。
小马宋:核心就是要理解战略三角里所说的「可做,能做,和想做」
可做是指:这个时代正需要的业务,它是机会。能做是指:自己有这个潜在能力,也有一定的资源。想做就很简单了,你有意愿做这件事。
我们内部将这一环节定义为 —— 企业资源寻宝。很朴实白话的说法。(笑)
比如服务醉得意的时候,我们研究它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它最早的时候叫“醉得意, 8 元醉排骨”门店生意人山人海。那能为什么呢?就是好吃又便宜啊。
那我们再去调研它现在的经营情况,就发现它今天变得既不好吃又不便宜。降低人工成本,又跟着做预制菜。那我就跟他们说了这点,就是最基本的道理,你只要再回到原来的优势,不就行了。
那怎么能够在大家都在做预制菜、都在降低人工成本的时候,还能做到既…又…呢?
就是逼着他重新想所有的经营动作,比如怎么让人工炒菜效率更高。如果用炒菜机,也能做到现炒,是吧……总之从头捋了一遍后,他就又回到了之前的成功路线。
数英:所以,无论大环境怎么卷,只要决心想做,还是有解决方案的?
小马宋:对。你只要想办法解决了又能现炒又好吃又便宜这个问题,就建立了壁垒,因为别人解决不了。
为什么说要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个就叫难而正确的事。
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做预制菜更便宜,但是你能不能做到不用预制菜还便宜。就类似的事。
数英:我们知道企业和企业有很大差异,但就你们这些年来的服务经验来说,有没有发现过一些通病?
小马宋:可能不是通病。但确实,让企业去做一个决策,或者它主动改变也好,都挺难的。
要想有增速,就一定要有变化,但是很多人都害怕改变。害怕做决策,也害怕承担决策背后的结果。
但是你要知道,所有的决策背后,都是一个概率问题。不会 100% 正确。
经验三:“有些问题我们也无能为力,客户的成功也并不能只归因于我们”
或许是听多了媒体声音,也或许是在既不靠最一线、也不靠后端的位置待得太久了,小马宋回答时那种朴实无华,每一个解释落地得几乎能让我们听到钢镚儿的声音 —— 它是如何被企业花出去,又如何被逻辑性地赚回来。
“形容词,带不来方向,甚至无法让你找到问题本身。”毫不粉饰的对话还有更多 ——
数英:那你觉得咨询公司有能力边界吗?
小马宋:一定有。
比如,咨询公司只能解决企业个体问题,但是无法解决行业问题。如果你所在的是类似于毛笔这类行业,它已经是长期处于下滑,那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数英:听到您在播客里说小马宋咨询有过 —— 调研了一周后发现解决不了客户的问题,就会退款。解决不了是指?
小马宋:企业希望解决的这个问题,是它所在市场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实力范围内,无法达到的。这是,目标不匹配。
数英:您曾说咨询公司非常依赖成功客户的案例。但是很多时候成功需要验证。那什么才算成功?
小马宋:通常认为的成功,就是既增长又有名。大客户、大品牌,比如元气森林这种。
但是这类客户的成功归因,就非常复杂,要涉及到公司整体的经营。你无法说,客户因为我们的咨询服务所以成功。因果关系不成立。
数英:除了数据指标外,还会根据什么验证成功?之前听你聊起过,尽管熊猫不走现在出现了问题,但是你们还是认为它是小马宋提供咨询以来,创造的咨询服务价值最大的客户案例之一。(几乎是从0开始就在跟进了。)
小马宋:最重要的一点,它的商业策略没问题。
它现在面临的资金问题和商业逻辑对不对,是两码事。就比如,你不能说一个公司倒闭了,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错的。
虽然我们习惯用成败来论英雄,但是商业策略正确不正确,和有没有取得好结果之间,还隔着好多事呢。
数英:所以在数据指标、结果外,你们也会用商业逻辑、策略本身是否正确,来衡量客户案例的成功性?
小马宋:对。它(提供的咨询服务)要符合策略逻辑,同时也要接受其中的概率问题。
比如一个决策它有 90% 的成功概率,但是它就是运气不好就落在了 10% 。另外一个决策,它只有 1% 的成功概率,结果他竟然真的成功了。
你能说这两个决策哪个错哪个对吗?
经验四:做品牌不是目的,只是企业经营的结果之一。
与品牌相关的问题,原不在我们的访谈计划内。因为它被聊得太多,也因为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听时当下好像有了感觉,但是再解释起来又模棱两可,难以和其他观点形成有效补充。
不同观点之间也像是,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因果混乱中。
但是小马宋无意间用一系列反问式、否定式的回答,对于“做品牌”这个模糊的议题,画出了些轮廓。
我们重点是要看企业经营的——结果。
这过程中,企业并不是为了纯粹地要做出一个品牌。反过来成功打造一个品牌,也只是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方法而已。
就比如李嘉诚,很少有人知道李嘉诚到底做了什么品牌,但是人家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经营的企业本身也是很优秀的品牌。
数英:最近行业中就有“还要不要做品牌”的讨论,你会怎么看?
小马宋:问题还是在于,大家怎么理解“品牌”这个概念?
就比如,你说小马宋有没有在做品牌?
那你说华莱士在不在做品牌?华莱士都不愿意去做宣传,但是人家开了 2 万多家店。(小马宋在GDMS演讲现场也提到这一点,即华莱士创始人有意克制个人及品牌层面的曝光。)
大部分理解的做品牌,还是说要做联名、事件、大的推广这些…
数英:大家对那个品牌的理解,可能还局限在营销人对品牌的理解,可能都不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
小马宋:对。再比如,你问“沃尔玛在做品牌吗?” 那你见过沃尔玛有什么传播动作吗?类似的,那你觉得 7-Eleven在做品牌吗?
经验五:方法论本身很好,但是不要神药化。
一个咨询公司与其代表的方法论模型,形成捆绑,似乎是难以摆脱的宿命。无论是咨询公司主动定义,还是被定义。
尤其当咨询公司愈发受到关注,或者说它曝光的频率、量级都远超同行时,这种捆绑会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他们的既有印象也会加深。
拥有超级符号的华与华是,主张大公共文本的群玉山也是。
我们深知其中要讨论的业务问题和人性问题都非常复杂,但还是想透过小马宋的视角,讨论一二。
数英: 你个人如何看待方法论?
小马宋:方法论本身很好。
方法论能帮助我们提升效率。(沟通效率、工作效率)但是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咨询话题下,大家会痴迷于某一种方法论,认为一个方法能够解决、解释所有问题。那这显然不可能。
所有的方法论都有对应的条件和限制。
数英:你曾和李翔对谈时提到,“定位理论之所以那么流行,是因为它能够被简单归因,而从人性来说,人们喜欢成功是简单的”。这句话的本意是,定位理论没有问题,但是大家对于定位理论的态度值得商榷,对吗?
小马宋:是呀。如果你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一个方法来解决。那怎么可能?
就像,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企业,大家都要去学习定位吗?
总之不要无限夸大某种能力、某个方法论。
数英:小马宋有自己的方法论吗?
小马宋:有的,就是我之前常提的「价值成本论」,即在创造越来越高的产品总价值的同时,不断降低顾客的购买总成本。这个差额越大,代表品牌拥有的竞争优势就越强。
产品价值包括三部分,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象征价值,价值属性建立难度,逐渐递增。
顾客购买总成本也有三部分,财务成本、心理成本、行动成本。
就比如我们最近在杭州增设了办公室,如果套用顾客总成本理论来说,相当于降低了所有南方客户他们的沟通、交通成本。这样他就不用千里迢迢飞到北京来了嘛(笑)
四、写在最后
找对了问题,答案就很容易显现。
我们带着具体的问题来,同时也相信连贯性的思考,能产生更多质变的可能。
前期邀请采访时,我们写下这样一段话,这也是策划本期人物专访的初衷。
作为咨询行业的话题人物,小马宋拥有多个头衔。其发表的各种文本内容,以及公开的演讲、访谈资料,其中的落地性总能让我们放下一些防备心,透过头衔,和他——一个输出者,在知识、经验层面,产生流动、进而互享。
这两年,他也从咨询行业演讲台,走向营销行业内聚光灯下。比如刚刚结束的天与空创意节,以及年底即将开始的各种行业峰会。
原因除了有他个人IP影响力,以及他身上的咨询标签外,也和他自身的咨询经验以及理论成果越来越成熟有关。
当然在此之外,或许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营销和它背后更大的商业命题之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分科而论。而如果要同时解释企业经营和广告、营销,小马宋或许是离我们最近的最合适的人选。
有人说,现在问题太多,答案太少。但也有人说,现在多的是伪答案,缺少的反倒是真问题。解释力,就更是稀缺。
对此,我们无意评判。但是我们坚信,讨论是必要的,若能争取到一次有效的讨论,那是我们的荣幸。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