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专访 PADI 楼彦|探访涛岛NbS,破落海岛的35年变迁
在 PADI 与其全球青年海洋大使李现携手的第四年,地球合伙人有幸参与其中,一起来到位于泰国南部的涛岛。这座小岛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却是全世界潜水爱好者的世外桃源。
“生命在于折腾”,再一次和 PADI 出发的李现,依然带着与蔚蓝奔现的初心。
在涛岛潜水的第一天,李现就遇到鱼群风暴和人工鱼礁,还尝试了跳水和水下摄影,“我想把这些拍下来,告诉喜欢或者关注我的人,海洋是美好的。”
而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对外普及海洋知识与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则是 PADI 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做的事。
成立于1966年, PADI 是全球最大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潜水组织(市场份额约75%),覆盖18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爱好者,在世界各地拥有6900万名海洋守蔚者。这一次李现前往涛岛“与蔚蓝奔现”,是 PADI 海洋守蔚者计划其中一场。
涛岛,是一座于1899年被发现,1980年开始接待外来游客,1990年随着背包客文化兴起而逐步发展潜水运动的小岛屿。35年后的今天,涛岛早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潜水员大本营”,居民由过度捕捞鱼群转向主动种植珊瑚,涛岛也从单一经济来源转变成了多样化经营,岛上的物品大到建筑体,小到一个杯子,都大概率采用从海底捞出的废弃物再生而成 ——从破坏到保护,涛岛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贯彻了NbS,即Nature-based Solution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借此契机,我们也与 PADI 大中华区总裁楼彦聊了聊,这一座无人问津的小岛屿如何发展可持续旅游产业,同时与海洋共续发展。从涛岛出发,我们走进 PADI 的日常,了解潜水运动如何与海洋环保事业共生,什么是NbS?而我们又能为海洋——这属于地球的70%做些什么?
采访对象: PADI 大中华区总裁楼彦
01
每一位潜水员都是传播者
与蔚蓝奔现 需要可持续的影响力
地球合伙人: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PADI 的海洋公益项目吗?
楼总:
就全球来说, PADI 做海洋公益有30多年历史了,主要围绕“海洋环境”、“可持续潜水”和“人海共生”三个大方向来行动。同时我们举办的公益活动也非常多, 类似DAD(dive against debris)打击海洋垃圾课程、珊瑚种植、建立海洋保护区等。2022年,我们在国内上线了海洋守蔚者计划,想要汇聚更多公益机构、名人志愿者以及热心公益的企业一起推动海洋公益。去年我们打击海洋垃圾全球战绩达到140万件,清理垃圾总数1239千克,参与人次超过800,可以说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
地球合伙人:
PADI 与李现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四年,在此前我们也看到黄渤、檀健次、马思纯等人与 PADI 合作的身影,您认为明星艺人作为 PADI 海洋大使,对海洋保护和公众参与起到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楼总:
很多艺人本身就很热爱海洋,也都愿意做出表率。在国内我们很幸运与一些明星合作,用他们自身的影响力,去扩大传播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李现就是我们的模范代表。我们之前一起在海南分界洲岛和蜈支洲岛进行珊瑚保育,在马来西亚仙本那打击海洋垃圾,全网获得了超过8亿次曝光。这些传播对我们传递海洋生态保护知识非常重要,同时对海岛当地的生活改变来说也很重要。
另外,其实大部分的潜水运动所在地以往都是相对落后的渔村,潜水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居民的再就业和经济转型,也因为居民们意识到保护海洋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也会反向加深对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的主动改善和积极保护。
我们希望能够和这些影响者一起去到全球各个不同的地方去体验。之前,我们和黄渤一起在海南蜈支洲岛水下直播,打造“消失与存在”海洋主题艺术展,吸引了近10万名线下参与者。当然,细小的火种也都有传播的能力,我相信每一位潜水员的传播和发声都会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
02
从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到如今潜水文化浸润下的涛岛可持续
地球合伙人:
过去,工业捕鱼和航海支撑了当地经济体系的运转,但也极大破坏了海洋生态,现在的涛岛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涛岛如今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承载了大量的潜水学校和培训,在发展旅游经济、保证岛民生活和保护海洋三方面,如何做到平衡?
楼总:
90年代初,涛岛还是个小渔村,随着背包客文化的兴起,特别是Koh Phangan的满月派对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大家在坐船从苏梅岛过去的过程当中就会停留几个小岛,其中就包括涛岛,许多人在游览期间被这里的自然美景和潜水机会所吸引,也就带动了当地潜店和度假村的快速增长,
涛岛的示范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纯自然的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也就是说潜水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应,能够让当地渔民自发进行产业转型。当渔民们意识到海底丰富的地貌和鱼群、原生态的海洋生态和岛屿景观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时,他们也能够自发地从传统拉网捕鱼的生态破坏性渔业作业,转为协力发展可持续旅游。
包括岛上主要的旅游业务——潜店,也会积极参与到珊瑚保育和对游客行为规范中。现在涛岛上大多数潜店店长都是当地人。例如涛岛最大的潜店bans就是两位泰国老板开的,他们十分注重减少店里游客带来的垃圾和店铺运营带来的污染,店里大部分的售卖物品也都是海洋垃圾再生品。
PADI 所代表的潜水体系占据全球潜水培训市场的75%,每个潜水员都是天然的环保者和可持续的接棒者。而我们作为专业的潜水组织,在有新的潜水员加入进来时,都会有基础的海洋知识普及和潜水培训,我们提倡先培养潜水者对海洋的尊重和敬畏,在不打扰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守卫海洋,并影响到周围的人。
涛岛是个很有代表性的存在,另外还有一个杰出的案例是印尼东部四王岛。从海洋中获益,因获得更好的生活又加深了对海洋的保护,这对当地居民与海洋、与旅游者都有正面反馈,也就是NbS最好的体现,它是更自然更持久,也是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例子。
03
敬畏海洋 关注可持续
PADI依然在行动
地球合伙人:
除了涛岛, PADI 还会有哪些关于可持续海洋的探索和实践?
楼总:
两年前,我们对国内的海洋环境有过很多的研究,发现海南东南部的万宁特别合适发展成像涛岛或者仙本那的模式,以潜水带动可持续旅游行业的发展。当然这个模式的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和时间的验证,我们目前也还在努力当中,非常希望能在国内有一个NbS的案例。
另外,我们每年都会针对“海洋保护”、“人海共生”和“可持续潜水”制定详细的公益行动计划,比如今年我们把重点放在珊瑚保育的系列活动,还有打击海洋垃圾和净滩活动、潮汐生活节等。
另一方面,自然保护在整个公益范畴来说还是相对占比较小的,而海洋保护又是自然保护中更小的一部分。以前我们看到在某个捐赠平台上可能90%的捐赠都是人文公益向的,自然环境的环保公益占比可能不到10%,近几年来相对好些。对于 PADI 来说,我们以海为生,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潜水员、海洋探索者、研究员等,在享受海底世界的同时,能开发当地的文化潜力,激发当地居民有更多创造性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同时让海洋保持或者恢复到更原生自然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希望的多方共赢,也是我的美好愿景。
交谈的最后,我们聊到对于很多人,特别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来说,海洋保护可能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具像化到日常的生活中,让日常生活与海洋有感知度更清晰的连接?”这个问题差点“难倒”了楼总。
“提得很好,这正是我们头疼的地方(笑)。”因为中国大部分是内陆地区,我们的江河很多,但大部分人的生活模式还是以城市为主。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从感知力来看对海洋生活的概念就会比较薄弱,这也是自然公益比人文公益更难做的地方。
但是拒绝塑料——我们现在已经做得非常有进步了。“降塑减塑”从政策层面到民生层面都在大力提倡。比如现在很多餐馆都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我们也鼓励大家出门可以自带水杯,同时经营者可以为自带杯免费提供饮用水。往大了说,消费降低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效地减少了过度生产和消耗,服装行业中各类品牌发起的修补服务,也是一种循环可持续经济。
尽管海洋保护看似遥远,但万物归宗,一个小渔村能因城镇游客的潜水观光转型成为可持续海洋基地,一个城市的水土气候,也可能因海洋潮汐而变化。下次想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时,想想海龟吧。(笑)
(NbS即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个概念首次由世界银行(World Bank)提出,并由联合国环境大会在在2022年首次定义并推荐,是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的和被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行动,能有效和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同时提供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效益。编者注)
原文标题:深度专访 PADI 大中华区总裁楼彦|和李现探访涛岛NbS,如何实现海洋可持续?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