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卷平替,有些品牌还在体面地活
撰文:显微镜,编辑:Zoff 73,首发:感性城市SCity
原标题:除了卷平替,谁还在体面地活?
持续的关心一部分人,
分级消费并不是鄙视链,而是精准和持久。
立冬刚过,似乎大部分一线城市的消费也进入了冬天:
最早的精品咖啡SEESAW创始人成了限高人群;
高端国产香氛DOCUMENTS闻献关闭了淮海路旗舰店;
新天地起家组合-高端宴请餐饮,一家家被汰换,换成了快消美妆的Branding集合地;
户外销售稳定的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迎来的品牌从WILDTHING到VUORI、TAION,都是运动界更实惠,但又兼具品质的国外品牌......
SEESAW
图源小红书一只小圆脸
原闻献(淮海路店)
图源小红书OneYuri
VUORI
图源小红书Vuori
TAION上海限时慢闪体验店
图源小红书TAION
似乎这一切都是在说:
消费降级了。
难道一切都只会越来越差吗?是否这就是消费降级的定局?是否只剩下拼价格、卷平替一条不归路?
今天,我们从衣食住行各个消费板块的一些品牌变化,尝试窥探一下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身处其中的每个品牌如何理性地生存,又是谁体面地活着,还活得不错?
一、餐厅和酒吧都走向餐酒馆
打包的是时间,打破的是鄙视链
餐酒吧的盛行,是一种打包的消费模式。
在此之前,餐和酒是可以分家的,吃完饭找个地方喝两杯,甚至还有第三场KTV或者宵夜;现在,餐酒吧的赛道从最初Bistro少食多选的氛围理念,走向了连续经营的打包思路。
其中的参与者可能从前是正餐餐厅,也可能是酒吧。
ATELIER NO.3 Cocktail Eatery
像是上海经典的ATELIER系列,去年重新回归巨富长的ATELIER NO.3 Cocktail Eatery,其实更像是一个分区分时段的全时餐酒吧。
不只是有经典的调酒吧台,也有时下更符合消费习惯的开放厨房,伴随随着不同时段的音乐和风光,两种消费人群,多种消费需求不断融合流动,甚至有消费群会在场内吃完饭之后,去二楼专门再喝一杯,场内转场节约了交通费,增加了停留时间。
Bar Chocie
图源小红书Betty
Hourglass
图源小红书张平向你举杯
同类的Bar主题转型,还有来自深圳的Bar Chocie 和Hourglass。
和上海呈现的茶酒主题氛围不同,深圳的两家店虽然也拿到了鸡尾酒界专业“饮迷”评选,但结合项目社区和商场餐酒区的位置,这里更强调餐食部分,几乎每个季度都会推出新的菜单,中午也会营业,设计的餐食分量不多,更倾向酒吧设计的格局也不改变。
变化的是,用餐时段的吧台上,更多是不愿降低生活品质,也不愿迁就他人生活节奏的一人食消费者。
图源小红书
说完酒吧基因打包餐食,说说餐饮基因走向餐酒氛围,可不是只加入酒那么简单。
比如深圳万象天地新开的Fantastic Yaki燔太师烧肉,启用老干杯原版人马,曾经的商务oldmoney消费逐步减退的时代下,更现代的组合出餐方式,加上更容易被接受的平价自然酒,赢得了更多时尚上班族的after小酌小聚。
很有趣的是,这里面都躲不开一个内容——自然酒。
其实,背后不只是价格的一种消费降级,更多反馈的是,当我们习惯了小酌、微醺、餐酒这样的生活方式之后,并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尝试更多昂贵的传统红酒清酒,或者说品鉴这些品牌。
那么自然酒就像自然人一样,轻松快乐,不需要说出所以然,不会存在鄙视链,只有个人喜好,审美,消费快乐。
某种程度上说,自然酒盛行,也是现代消费降级背后,反消费阶级,反消费鄙视链的一种大众趋势。
二、平价快餐和平价酒吧
薄利多销,维持高频生态
从聚餐到更平价的快餐,看看它们怎么卷?依然是套餐思路。
北上广深一线的基础消费,其实是受打击最大的板块。如果说,降低消费频次能够解决,每个人聚会社交和生活品质餐饮,保持一定的价格带,那么高频的糊口快餐就很难了。
松鹤楼苏式汤面门店SP活动
拿吃面这件事举例:在松鹤楼苏式汤面就是吃一碗面,没有人聚会约会专门去吃松鹤楼,可是,人均50元的价格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压力突然就有点大,怎么办?
密集的店铺都开出去了,失去了高频那就是缓慢灭亡?于是,品牌开始接连按节气推出套餐折扣,很难说,这样的做法能持久,但从侧面看,快餐赛道的卷是要保证市场消费份额,其次才是利润空间。
小女当家
肉肉大米
米仓食堂
图源小红书
另一边,我们看看什么类型的快餐品牌,火了起来?
肉肉大米、米仓食堂,甚至是小女当家,这些品牌是什么?是不同生活习惯下,同样的食堂快餐模式,是无心挑选细节下,默认兼顾了价格、品质、选择度的牛马套餐。
比起之前精致快餐的逻辑,它们照顾了大家与时俱进的国际化时尚度、健康饮食理念,同时,也照顾了大家日渐干涸的荷包。
从餐酒到餐酒相关的酒吧娱乐行业,同样呈现出一样的逻辑,维持生活品质,但降低单价门槛,再塞进去很多衍生的消费内容,让这一切看起来饱满丰富,以此续命。
INS新乐园
图源小红书跨越时间线的冻鱼
开业一年半的上海INS新乐园,最新周中体验套餐只需要159元,甚至还有赠送朋友的优惠折扣。
这样的设定下,除了KEZEE需要单独预约购票,就像去迪斯尼或者某个嘉年华乐园一样,一个通票,去挨个喜欢的酒吧(项目)排队,套上手环免费领一杯酒,听不同的音乐,感受不同的氛围。
INS新乐园活动页面
你可以说,它是穷鬼套餐;可以说,更多是年轻大学生低消费里的人群狂欢......但,放在疫情后的上海,它也是某种意义上,更集中的酒吧夜生活文化聚集地。
在这里,线上线下的新媒体社交逻辑与时俱进,打开小程序,你会有种打开了某陌某书的错觉,同时牵头人带玩的陌生化社交激活,又很好的增加了参与的体验感。
不用担心更成熟、更有消费力的夜店Livehouse爱好者不参与,因为城市夜店的份额已经改变,比起是否精致的装修和先锋的音乐,这里高度集中的人气,以及鲜活有趣的个体,才是夜店消费环节里最重要的风景之一。
乍看是消费打包一站式,背后其实也成就了新的生态和消费理念。
三、零售服饰追求基本款
暗地里,也拼材质拼审美
服装行业的难,好像由来已久。
在这两年消费降级的档口,反而没有像餐饮来的那么突然。第一波是网购整体对于实体的份额和价格冲击,第二波是国潮所谓的供应链崛起,平替当道。
到了今年,被磨擦已久的零售品牌们都在做什么呢?
第一个观察,我们看到百花齐放的零售基因都在涌向优衣库的赛道,只是凑近看看究竟,也并不是都是一句“优衣库平替”可以概括的。
NEIWAI内外 ACTIVE店
图源小红Ting
比如,起源于线上的内衣品牌NEIWAI内外。
发展到如今,一只脚踏进了ACTIVE健身出行赛道,一只脚也试水,在上海美罗城开出了橙线系列,主打品质家居服,首次男女比例各占一半,既有品牌的经典内衣,也更强调舒适家居,内搭系列符合品质但简约消费的理念;
图源小红书松山棉店
比如,北京起家的松山棉店。
则是从内衣内搭的舒适感赛道,慢慢涌入成衣外穿的份额,在商业的氛围里也不断调整着输出的价值感,不一定比拼更便宜,但强调的是全家的服务黏性和频率。
诸如此类涌入的,还有从做快消、家居日用起家的全棉时代,不知不觉服装的占比从内而外已经越来越大,快消品大户UR旗下的本来BENLAI也在不断试探轻户外向左,基础款向右......
全棉时代
图源小红书romanticwordworth
本来BENLAI
图源小红书柚子味棉花
看似消费价格降级的背后,其实很多品牌都能看到,更多是消费回归理性的价值导向,品质的追求,理念的超前依然没有变,那么比拼的就是材质、设计理念、以及精细化运营。
四、国产潮牌和香氛崛起又分流
做平替短择,做分级长久
国潮服装品牌,火了两年,在第一波品牌通过代理商布局形成基本盘后,到今年,业绩的故事我们很少听到爆款了,当然不是说不行了,但似乎进入了理性赛道。
国潮品牌对比图
图源小红书我在小红书边缘的日子
曾经充满个性化描述的国潮非标想象,多了之后也就NORMAL了。
从业者和消费者,看待这群品牌也更加习惯和理性,更多消费场景里,根据不同的设计感、材质、品牌故事、代言人,这些品牌也分别涌入了以纯、森马、H&M、CHUU、MLB,以及特步、安踏的赛道去抢食物。
这个现象背后有几个原因,最大的原因是国潮最初依靠的粉丝消费群,并没有社会话语权,和强大消费交易能力。
图源小红书TING任一
所以即使话题度在,创造的消费价值没办法持续,更没办法营造出一个可以让大家持续生存的新品牌和商业生态。
其次就是,这一波品牌供应链、设计孵化、渠道经营也不够成熟。
破天富贵不会接也能吃饱的状况下,少部分人看似挤入了主流,但实际上,进入既定渠道,就会因为渠道的规则,变成一个没那么有趣的品牌。而顾客,在当下消费段,忠诚的往往是价格,而不是品牌。
简单点说,市场波动导致消费者消费行为波动,导致经销商和经营方短择。
图源小红书
而香氛洗护的赛道,从一开始更多走品牌故事、情绪精神价值、生活品质提升。
其实这也是保证品质下,卷的刚需频率。当我们建立了一种新的生活理念,那么咖啡一定要喝,香氛也一定要点,头皮精油也一定要擦,区别是什么呢?
区别是,如果我的消费档次在200元的货品,曾经我会等大牌打折,我会挪一挪冲300-500的更好产品;现在我就盯着200的货品,看谁的审美、谁的个性、以及理念和配方故事更吸引我,其他的故事,不在这个价格段,我都不会起心动念了。
图源小红书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国产的香氛洗护品牌都在卷新的动作,上海嘉里中心楼下不断开出新国产品牌,从handhandhand到BLUEBOX CANDLE GALLERY,从宇宙的猜想到15ESSENTIALS......
与其说,是混搭于国际小众品牌中,更容易显得出圈和信价比,更多的还是,精致白领们消费理念统一后,各花入各眼的消费刚需分级。
五、后记
其实,讲完这些观察,并不是想一昧的唱衰消费降级,更多的我们看到,这些所谓“平替”的内核是仍然是在经营品质生活,是挤掉泡沫之后,去努力的建立信任。
不管是传统商场还是品牌,核心都是要把逻辑做出来,产生平稳的价值。
这个价值可以是生存层面也可以是精神层面,持续的关心一部分人,分级消费并不是鄙视链,而是精准和持久。
图源小红书尖粒分享
只要活着的每一天,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都是无差别地、交错地攻击着我们。
放在商业世界里的起伏和倾向,我们也不必过分夸大,毕竟,从专业的社会角度,这一切变化可以影响我们的心情,但不应该影响我们提供和享受的服务。
作者公众号:感性城市Scity(ID:zoffzuo)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