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品牌广告的偷懒方法(20+案例)
品牌自测时间
请快速回答
你家最出圈的产品是什么?
接下来,
请收下这份品牌广告偷懒方法:用最能体现品牌竞争力的产品做广告。
听起来很普?换个角度,你家的拳头产品本身就是广告——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里留下印象。
一个流行说法:一个品牌在观众面前出现4次以上才会被记住。
而能代表品牌形象的拳头产品,已然在大众心中完成从感知到留下短期记忆,再到形成长期记忆的铺垫与过渡。此时,只需让它们适时在广告中露面,便能唤起并加深记忆。
思路越简单,脑洞越得大。
来,20+案例一起学学。
一、围绕产品的显著特质
品牌打造出具备一定大众认知度的产品,是这类广告能成功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该类产品的轮廓、质地、颜色、及外包装等直观又具有区隔度的特质,是一种除logo以外的视觉锤。
将这些作为广告创意中的核心元素,融入品牌理念,即可跃过常见的品牌标识来强化消费者的认知。
绝对伏加特|酒瓶
先来一个写进广告学教材的经典案例,绝对伏加特。
1980年,品牌推出一支以酒瓶为主体的平面广告“绝对完美(Absolut Perfection)”,颠覆了以“产地”和“历史”为卖点的传统营销方法,让标志性瓶身集中传达产品的品质讯息。
绝对伏加特的第一则平面广告“绝对完美”
这一另辟蹊径的策略成功地帮助品牌打开了市场。
随后,“绝对”系列广告围绕瓶身融入了更加丰富的主题,如物品、城市、艺术、节日、口味等等,被《广告时代》列入“世纪十佳广告”的行列。
其他“绝对”系列广告
为产品创造附加价值,将其塑造成人人都想喝的形象,今天来看,仍不过时。
1664|啤酒瓶
伦敦时装周开幕之际,1664啤酒瓶换上了“高级时装”,现身英国街头的广告牌。
其中包括绗缝夹克款、手工编织款,还有颜料渲染款。与时尚、艺术的灵感碰撞,为品牌标志性法蓝色注入了更多活力。
多芬|沐浴皂
新的一年,洗去污垢的好时候。
前不久,多芬凭一组简单的香皂大片,传递出一种朴素动人的崭新心情。
一块洁白的沐浴皂被亮片碎屑和彩色泡沫环绕,是各种庆祝活动残留的痕迹。在展示产品清洁功效的同时,提醒人们去享受那些卸下负担的惬意时刻。
亨氏|调味酱
看图识酱,请说出浮上心头的品牌。
为庆祝其150周年,亨氏推出了一组特写海报,将镜头对准了番茄酱、蛋黄酱等经典产品。品牌的传奇口号“必须是亨氏”,被替换成深入人心的食物搭配,比如“必须是吐司”、“必须是炸薯条”、“必须是面包” ......
不必多说就能想起的味道,是亨氏稳坐调味品界OG(元老)之位的有力证明。
GAP|牛仔布料
深蓝的牛仔布,也可是一片徜徉其中的海洋。
GAP的这组海报,在布料特写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想象,将其与品牌的节水项目Washwell相关联。该项目采用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洗涤,至少能节省20%的用水量。
生动的画面,侧面体现出品牌对环保事业的积极投入。
科罗娜|啤酒
不必拘泥于产品实物,找到事物之间的相通点,对某一特质作出提炼表达,同样可以放大品牌感知。
试图将消费者喝啤酒的动作和欣赏落日的场景深度绑定,科罗娜围绕产品和夕阳作了多次文章。其中过目难忘又轻量的莫过于去年这组海报——澄黄的一束光线洒在水面上,映出瓶子的轮廓及啤酒的色泽。
产品印象与自然景色合而为一,整体给人以放松、愉悦和美的享受。
可口可乐|弧形玻璃瓶
深究起来,因弧形玻璃瓶被授予商标的可口可乐也是这类广告的鼻祖。
当初的瓶身设计brief,指向了绝对的品牌辨识度:“一个身处黑暗中的人仅凭手感触摸便可将其辨认出来;而且非常有型,即便碎裂,人们也可以一瞥便知其身为可乐瓶。”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下诞生的包装,也成为品牌可一而再进行内容创作的宝贵资产。比如这张曾出现在意大利街头的品牌海报,几乎不需要任何线索就能感受到标志性瓶身,无形胜有形。
宜家|Frakta袋
和可口可乐弧形瓶一样经典的,还有宜家Frakta购物袋。
前年刚盘下伦敦牛津街门面时,宜家就迫不及待让Frakta购物袋登上建筑外墙,在世界名店云集的地段中赚足了目光。
如今终于开业,品牌又一次围绕Frakta购物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快闪店。
在店内,可以在Frakta包包上定制专属文字、沉浸式收听Frakta购物袋的ASMR音、配货其他Frakta蓝色调产品,格调拉满。
苹果|购物袋
简洁纯白的购物袋、配以打了蝴蝶结的品牌logo,这是苹果曾在圣诞节推出的户外广告。
对于过节不知道送什么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明示了。
香奈儿|护肤化妆品
一反优雅知性的大女主画风,香奈儿的这组母亲节海报实在太有反差萌。
笔触稚嫩的简笔画,折射出孩子视角里妈妈的梳妆台,都是香奈儿家的经典产品:有5号香水、可可小姐唇膏、山茶花保湿精华露……
偷玩妈妈化妆品的童年记忆被勾起,温馨的情感共鸣让母亲节的送礼选择悄然落地。
Levis|牛仔缝线
缝线均匀坚固,是复古牛仔布工艺精湛的证明。
Levi's早年宣传海报中,曾用缝线勾勒出不同衣物版型,及标志性的双弧形缝线(海鸥袋花)。
即便没有模特,也能感受到穿着品牌服饰后的神采奕奕。
MiniBAZAAR|化妆品
《时尚芭莎》旗下电子刊物MiniBAZAAR,为各美妆品牌的明星好物出过一组安利海报。
一张白纸上掏出产品的形状,然后利用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丰富色彩,为它们上色。比如,Fenty Beauty修容棒配上灰棕色、Prada透光唇膏对应冰透蓝、Chanel眼影盘是一抹浅绿……
灰瓦红砖和产品原本的颜色呼应,让人忍不住想化个妆出门走走,去邂逅更多藏在生活角落里的惊喜。
二、锚定产品体验中的特定行为或场景
围绕拳头产品,除了关注其标志性产品的物理特征,还可以从特定行为与场景中挖掘灵感。
这些产品体验中更为生动的部分,藏着品牌与用户经年累月培养起来、而非刻意营造的珍贵默契。
捕捉并放大这些瞬间,不仅能让人重温对产品和品牌的感受和记忆,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参与其中的正反馈,进而加深用户的忠诚度。
麦当劳|经典食物
最会玩转“粉丝时刻”的麦当劳,年初在英国推出了一组麦门秒懂的海报。
用薯条蘸草莓奶昔、把不吃腌黄瓜挑出来、把薯饼夹进汉堡……与经典食物相伴、颇有进餐仪式感的小动作被贴脸开大,记录“只有在麦当劳”的时刻像极了和粉丝对暗号,品牌归属感随之而来。
吉百利|牛奶巧克力
多劳多得,在吉百利经典牛奶巧克力的新包装上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基于掰开巧克力和周围人分享这一常见举动,吉百利作出了公平的划分:比如,开车的人占大块、睡觉的人占小块,贡献零食饮料的人占大块、烘托气氛的人占小块……
趣味的情景设定,让“Made to Share(为分享而生)”的品牌价值主张,落到了更多日常场景之中。
奥利奥|饼干
除了经典的“扭一扭、泡一泡”,奥利奥还有一个从旧梗中衍生的产品新玩法——“Name This OREO (为这款 OREO 命名)”。
饼干和饼干陷排列组合的情况,决定了它的具体读法。
随着用户的挑战参与,“Stay Playful”的品牌精神也愈发深入人心。
Smith's|薯片
澳州最受欢迎的薯片品牌Smith's,通过展示一包薯片被吃完的全过程,唤醒人的本能渴望。
那些薯片爱好者共有的细节,被精准捕捉:翻找形状完整的波浪型薯片、捏起角落里的最后一点残渣、意犹未尽地舔舔袋子……
仅是在视觉上重温这些虽小但令人满足的时刻,就能让人条件反射般地想起喜爱它的理由。
KFC|吮指原味鸡
即使产品不出现,仍然让人感觉已经吃上了的广告,得算上肯德基这支。
无论是吮指原味鸡,还是品牌过往的经典Slogan“finger lickin' good(吮指回味乐无穷)”,都给人留下了肯德基好吃到让人舔手指的印象。
这一动作,也曾出现在肯德基的一组广告中用以描述食品的味道,勾起人们的味蕾。
乐高|积木块
乐高围绕经典产品的叙事,回归了最小单位的积木块。
一块乐高积木块放在由线条勾勒的简笔画中,Imagine(想象)一词引导着人们对成果展开畅想,可能是小老鼠、金鱼、鸟、青蛙……或者别的什么。
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共创感,悄然溢出海报。
王老吉|新年长吉罐
一罐叠一罐,常见的饮料摆放方式,给了王老吉蛇年CNY灵感。
王老吉在经典凉茶罐上作出改动,推出310ml的“变长加吉”款和480ml的“继续变长加吉”款。
加长的吉,如同蜿蜒的蛇身,同时寓意着好运buff的叠加,又一次让王老吉成为春节文化及礼品市场中无法替代的文化符号。
Barilla|意面盒车票
生活中许多珍贵的记忆,都定格在和家人朋友围坐在餐桌旁的那些温馨时刻。
在世界面食日,意面品牌Barilla与纽约市地铁合作,将标志性的意大利面包装盒转变为团聚票,为乘客提供免费的地铁乘车服务。活动旨在鼓励人们走出孤独的日常,与爱的人一起享用美味的意大利面。
KitKat|巧克力棒门闩
"Have a break,Have a KitKat.(休息一下,来块奇巧)"
从品牌口号就瞄准人们休息间隙的英国巧克力品牌 KitKat,这回将其著名的巧克力棒转变为菲律宾小企业真正的休息信号——一块产品造型的门闩。
有了它,当地企业临时休息再也不用往门上卡扫把、门前倒纸箱,这一有趣且实用的替代品,巧妙地深化了KitKat在人们休息时分的存在感。
最后
这类以拳头产品为主体的广告相对讨巧,如同把个人最大优点明晃晃地搬上台面,是一种“人无我有”的证明。
当然,这一切成立的前提在于,品牌拥有这样深入人心的产品。放在现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来,大多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头部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新品牌或现有品牌若想推出颠覆性产品,需面临专利壁垒、供应链限制和用户习惯固化等挑战。
二来,消费者的需求日益碎片化,品牌被迫分散资源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线,难以集中力量打造单一爆款。
再者,头部企业倾向于构建产品矩阵或生态闭环,单一产品的权重随之降低。
不过,拳头产品的稀缺性,正是这类广告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所在。简单总结了几个创作小tip,供参考:
1、保持视觉简洁,不求全,但求有神
对于这类轻量化的广告,简洁是它的优势。因此,堆砌的产品元素不用多,突出最经典的部分,提炼出类似于简笔画的神韵即可。
2、关联品牌个性,找到产品作为主角的故事感
拳头产品之所以能让人第一时间想起它身后的品牌,在于它承载了部分品牌理念。此时,赋予它一些品牌身上有的个性,拟人化表达出来,会更有灵魂。
3、将创意和投放策略结合
好的策略,会完整和增色创意表达。比如Barilla将意面盒做成车票、KitKat将巧克力棒设计成门闩,这些都瞄准了更落地的生活场景,采用了更新颖的投放方式。
最后,希望每个品牌都能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也都有机会运用这种省力又巧妙的广告方式,达成高效且富有感染力的营销传播~
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同类广告吗?欢迎评论区分享。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
原谅我的粗暴,看完这句话真想啐你一脸吐沫星子!你拿过诺贝尔脑洞大奖吧?你是怎么看出产品“畅快”的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