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产品介绍文案如何让人有“购买欲”?
来源: SocialBeta
作者公众号:小圈梨(xiaoquanlisocial)
不管是某宝,还是任何电商平台,卖产品,怎么勾起人们的购买欲?介绍产品的文案是至关重要的。优质的文案,能让顾客自然而然陷入其中,回味无穷,然后买单。索然无味的文案,如同嚼蜡。最关键的是:看完后有种“被强迫”的感觉。
各电商平台卖的产品,除了比拼“让人尖叫的产品”,“让人尖叫的文案”,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里没有实体店的试吃、试用。
那么,怎么写出让人有购买欲的产品介绍文案呢?
五个招数,给你灵感:
一、把虚化的概念具体化
先举个例子。请阅读以下这段“产品介绍”:


读完这两段话,我又回到了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大疆精灵P2V+是大疆推出的最新型大众级航拍飞行器”。请注意这个定性的词:“大众级”。这是一个较虚化的概念,到底什么是“大众级”?很遗憾,接下来的文字较散,没有紧凑地阐述“大众级”这个概念。
直到最后一句,我才些许明白了“大疆精灵P2V+”,这个航拍飞行器,为什么是“大众级”?
最后一句:“飞行器搭载1400万像素摄像头,配合智能手机APP,空中拍照录像都不在话下。”我想很多“非航拍or摄影爱好者”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最后一句话,和我们最有“接近性”。因为“智能手机”、“像素”、“APP”都是我们每天接触的具体事物。
所以,这个产品的介绍可调整为:
大疆精灵P2V+是市面上最新型的大众级航拍飞行器。它能让每个人都享受到航拍的乐趣,让你“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1,易操作。“飞行器搭载1400万像素摄像头,配合智能手机APP,空中拍照录像都不在话下。”
(这点是大众最关心的一个点。如果不易操作,再绚烂的功能也许都是“浮云”。)
2,自动化。“有成熟、稳定的飞行控制系统,能实现自主悬停、自动返航等功能。”
(“自动化”是“易操作”的升级。)
其实,很多电商平台里的产品介绍,都充满了虚化概念,比如:
顶尖、高科技、领先、最好、优质……(欢迎补充)
虚词是可以用的,但是一定要“虚实结合”。所谓的“实”就是:用和用户最有接近性的点阐述“虚”。以“实”将“虚”沉淀在用户的脑海里。
二、用“场景”包装产品
先举个例子。请阅读以下这段“产品介绍”:
泰国进口的纯椰子水:


这款泰国进口的纯椰子水,并没有在开篇就详细地介绍:椰子水的质量有多好、多纯;口感有多鲜美、多天然。开篇,它引入了两个场景:
场景1:去泰国旅游,导游为了讨好游客,请他们喝椰子汁。
(潜台词:不少网友都去过泰国,即使没去过,“泰国游”也是耳熟能详。现在,你不在泰国,也能如置身泰国,喝到泰国最正宗的椰子水了。)
场景2:喝的时候就像置身于热带海滩(还需要你脑补一群比基尼美女来)。
(潜台词:喝着椰汁,夏日风情,美女环绕,美翻了!)
互联网思潮(我用的是“思潮”)最强调“场景”。其实,你们发现商场里业绩不错的导购员都有个什么共同点吗?那就是:卖东西时,能让顾客浮想联翩,处于“未来场景”。
比如:上周六,我逛百货商场,看中了一件风衣,正犹豫着要不要买?(因为深圳当天的气温到了30度,显然不要穿风衣)。这时,导购过来了,和我说:“你看你穿上这件风衣,多有气质啊(显然,她对谁都这么说)。再过几天,深圳要降温了,在深圳这种冬天不会很冷的地方,风衣最实用了。”接着,导购拿出一条围巾,帮我系上,“你看看,如果再搭配一条围巾,周末逛逛公园,喝个下午茶,多美。”于是,我脑中开始想象:我这身打扮,在午后和闺蜜一起喝茶,沐浴阳光。“好吧,给我开单!”
除了用“场景”包装商品,还有“热点”。这个现在用得较为普遍了,比如北京雾霾——空气净化器。还有某宝上遍地都是的,哪个明星出席了什么盛典,“同款”就出来了。
三、惟利是图,一心想着和用户的“利益契合点”
先举个例子。请阅读以下这段“产品介绍”:
某罐装肉泥辅食:
“肉是婴幼儿很重要的铁和高质量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宝宝从断奶开始,要逐步引进各类品种的肉类。而肉泥则是最适合婴儿特点的肉类食品。**牌肉泥所有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和检查,选用质量最好的真空包装肉类制成,以保持肉类所有营养成分。产品不含任何防腐剂、色素和香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绝对没有妈妈们担心的激素问题。这个品牌在意大利口碑极好,是家庭医生推荐的婴儿食品之一。”
我们来个逆向思考:如果一开始或着重介绍“肉泥”的质量有多好?妈妈们会有很强的认同感吗?也许会有,但不强烈。
这段产品介绍写得较有层次感:1,宝宝为什么需要肉泥?2,我们的肉泥为什么值得信赖?
这两个问题,都是妈妈们最关心的,和宝宝的利益息息相关的。
某种程度而言,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你的“产品介绍”无法让别人找到和他有什么利益相关性,纵使语言在华美,也是毫无意义的。
四、感官化、体验式描写。赋予商品情怀
先举个例子。请阅读以下这段“产品介绍”:


这是“本来生活网”关于苹果和石榴的描写。读后,就如同苹果、石榴的本真已融化在嘴中。感官化、体验式的描写,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不想渲染太多的技巧。有情怀的文案,一定需要文字功底。其实,这也验证了:文案这个活,没什么速成。所谓的“速成”,只是技巧的运用。但是“内功”还需自己多读、多看、多体验、多感悟。还是先让自己的感官、内心都敏感、丰盈吧。
五、让数字发挥魔力
人们对数字既是最敏感的,也是最不敏感的。比如:“大额度”数字。如果是发给你的工资,你肯定能瞬间记住。如果是地球距离月球多少公里?你还会有哪种心跳的感觉吗?
介绍产品的文案,数字确实很重要,但怎么让数字发挥魔力呢?
我们来看以下这组数字:

最不能让人记住的就是:“43项检测”。
因为这不是常人的知识储备能意识到:“43项检测”有多牛?
那么,怎么让“43项检测”发挥魔力呢?
给大家一个启发。我们去医院体检或看病,检查血常规等。一张报告单上,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数据,我们常人无法看懂、判断。医生看完化验单后,如果你有问题,通常会说:“正常值是5,你现在已经到了200了,超过正常值150了!赶快治疗。”
同理,当一个数字很能体现产品的特质,但常人又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时,不妨通过“对比”的手法,凸显这个数字承载的傲娇。
公众号:小圈梨(xiaoquanlisocial)
这是我的个人公众号:小圈梨。
—我的工作经历包括:《南方都市报》记者,500强外企总部PR,在agency带社会化营销团队服务招商银行等。
—我专注社会化营销,特别是内容营销。尤为关注创业公司。
—这里的文章最大特色是:原创为主,实践出真知。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我就是贵州农村长大 这么破的家 窗户都漏风的 27年前就没有了
演员特别割裂 完全不像一家人 像过家家 普通话配上农村山沟沟实在是出戏max
剧情我不想吐槽了 跟小学语文老师的板书一样 无聊至极非常规整 我来写剧本我是绝对不会写这样的结局
一直在铺垫小女孩的好奇心,我还以为会怎样,结果不了了之
敲碗跟筷子插在米饭上一样,都是很不好的很没礼貌的 你拿个拨浪鼓摇两下不行?
这个片子的重点应该放在,故事本身没有讲的很清楚,包括细节的刻画,孩子与年兽之间初见面的第一眼应该是惊惧,而不是发呆之类的细节,更多的放在故事的逻辑中。
而且我觉得片中父母并没有教孩子敲碗,而是学着孩子的方式一起找怪兽,这个就是情感上的沟通和理解,我觉得这样看才对。
从父母的保护,到小女孩的叛逆,再到妥协的大团圆,如同一场预先排练的“机械降神”。
可这支借壳传统习俗却彰显代际冲突的片子,却着实有些让人厌烦。
不过可能老外会喜欢吧,就像我们看非洲人猎奇的习俗一样,从无法理解的混乱习俗,到突然发现“原来都一样”的熟悉冲突,总能从“他们像我”的假象中找到自己作为外来者的优越感。
所以恕我直白,在这支片子里我没体会到亲情与年味儿。
全部评论(44条)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看幕后花絮,再来看正片可能感觉会不一样。
年兽本来就是中国的一个传说故事,是一个大家想象的存在,换句话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年兽的故事,怎么编排都是合理的,正如这支片子一样,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年兽,本身就是小女孩的幻想,是好奇心与想象力的一次奇幻之旅,也是苹果鼓励大家用iPhone去创造自己的想象,去记录不一样的奇幻世界。
经不起推敲 还刻意矫情
给了年兽一个
05:11饭盒的镜头里又有两块年糕..
为了挑小朋友表情素材用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