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广告圈“996”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对于热点话题这件事,当代网友已经从“7秒就忘的金鱼记忆”逐渐转变成了“意难忘现场”,长期吃瓜成为发展趋势。
甚至还贴心为你放上前情提要,让你从头到尾了解一遍。
“996工作制”这一话题很早之前就不断在争议和讨论中,但这把大火一下子呼啦啦烧起来,还要从今年1月份,有赞CEO回应公司宣布未来执行996工作制时,表示“几年后回看,这次绝对是好事”引发网友热议开始。
到了3月份,网络曝出京东开始实行分部门的996或995工作制,并表示“全情投入”。
之后就是各路大V、行业大佬们纷纷下场发表见解了,而这一次,一向发言都被网友支持的马云也因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言论引发网友争议。
随后新闻媒体们也开始发声,人民日报表示“崇尚奋斗,不等于强制996”,新华社发文表示“奋斗应提倡,996当退场”。
那么,奋斗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带大家来看看广告人的“996”奋斗生活吧:
01
AE:用9键输入法同时和9位供需方对接,6到飞起
02
策划:9天限定时间内方案改了9遍,最后一天客户再次推翻还能再改6小时
03
设计:一张主KV画面改了不下9个版本,电脑9天里崩6天
04
文案:给我60秒,9个字能给你组合出9种意思
05
小编我:写99个字删60个字,感觉自己在跳舞,进两步退一步
从事广告行业的人都知道,广告行业是典型的弹性工作制,项目多的时候恨不得三头六臂不吃不喝,项目结束后一天能睡9个小时。弹性工作制和固定工作制都是工作方式的一种,服务于不同的工作需求。
但“996工作制”则不然,它的背后,包含着一个观点:时长比效率更重要。
原本是因为工作需要,却慢慢演变成了待得越晚工作越努力的象征,不再是以工作能力来判断价值,而是用工作时长来决定收益。最后只会导致员工工作时间加长,工作效率却不断低下。
不管是企业还是员工,真正需要的都不是996的工作时长,而是单位时间内工作效率的提高,妄图用加长时间来加快发展步伐从方法上就是错误的。
这段时间已经达到亿级阅读讨论的全民网络热议,也是大部分996工作者在长久的沉默之后的爆发与抗议:奋斗不等于996!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