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微信+DeepSeek来了!(附实测演示)
刚刚过去的周末,微信悄悄来了一个「王炸级」更新!
微信接入了DeepSeek,据多方媒体与微信官方证实,接入的还是满血版的DeepSeek-R1。
国运级AI+国民级应用,网友直呼这是「王炸组合」 啊!
一
入口在哪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更新还在灰度测试阶段,目前并不是所有微信用户都能体验到。
被灰测到的用户,在微信聊天页或通讯录页,点击顶部搜索框,点开后会发现页面中间出现一个「AI搜索」按钮,接着点击「AI搜索」,就能开始使用了。
二
功能怎么样?
微信的AI搜索提供有两种模式: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
其中「深度思考」模式就是由微信接入的DeepSeek-R1经过长思考提供更全面、详细的回答。而第1个「快速回答」模式的答案则相对高效、简单一些。
所以主要给大家实测了一下「深度思考」模式。
实测发现,该功能和原生DeepSeek一样,在正式出现答案之前,会对用户的问题进行推理思考。虽然没有「联网搜索」的选项,但它自带联网搜索功能。
联网搜索使用的参考资料以公众号内容为主,听说还可以获取视频号、小程序的内容,当然也有其他网站、平台的内容。
在答案之后,它还会提供3个相关问题可以点击继续提问,或者可以直接手动输入继续提问。
不过它并不支持连续对话,也就是后面的问题不能与前面的问题结合起来回答。我们或许可以从微信对这一功能的命名中找到答案,它名为「AI搜索」,本质上是一个搜索功能,AI只是前缀。
在AI搜索主页显示有搜索历史,都是之前提问过的问题。
另外令人惊喜的是,它的问题页面可直接转发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相比原生DeepSeek具有了社交功能属性。要知道,大部分AI大模型的问题页面,用户如果想要分享只能是截图或者录屏才可以。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微信AI搜索的功能:
1.支持推理思考和联网搜索(在获取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内容上有优势);2.不支持连续对话;3.支持保存搜索历史;
4.支持问题结果页面转发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三
对公众号运营者的意义?
这一功能对普通微信用户来说,无疑带去了方便,如果你不是DeepSeek等AI大模型工具的深度用户,一个微信可能就能解决你的AI需求,不用再额外下载学习其他软件。
而对公众号运营者来说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新的运营策略方向:
1.新的流量入口
用户提问时,AI生成的答案会直接引用公众号文章作为参考资料,并附上原文链接,为运营者带来精准流量,极大提升了优质内容的「长尾效应」。
AI生成的答案支持一键转发至朋友圈或群聊,加速了内容的裂变传播,可能显著提升公众号文章的曝光率。
2.优化内容SEO
AI模型更擅长处理逻辑清晰、分点论述的文章。运营者可增加小标题、数据图表、结论总结等模块,提升内容可读性与信息密度。
针对用户高频提问场景,在文章中自然嵌入相关关键词,对历史内容设置相关标签,增加被AI抓取的概率。
微信接入DeepSeek,「AI搜索」可能成为微信的下一个超级入口,进一步巩固其超级App地位。然而,技术可靠性、隐私保护及商业化平衡将是长期挑战。
不知道是灰测期间不稳定,还是使用量太大的原因,它也会出现「服务繁忙」的情况……
你被灰测到了吗?一起聊聊现在的感受吧!
大家也可以留言想问什么,我们帮忙看看和原生的有啥区别不。
DeepSeek相关资料大全也给大家整到手了,包含清华大学版DeepSeek使用手册、DeepSeek相关10W+文章(近100篇)等,扫码自动发送资料:
▲添加后如果没有触发自动回复
可发送关键词【DS】,等待手动发送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