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蓬勃生命力,文淇这20条金句凛冽又清醒
文淇、刘浩存,两位美丽的中国年轻女人近期闪耀柏林。
这两位00后小花带着她们的主演电影《想飞的女孩》亮相柏林电影节,风格迥异又意外合拍,美得游刃有余。
面对镜头,文淇优雅自如地谈吐和清晰明确的表达,令人惊艳。
关于角色演绎难点,她说:
对我来说很难的一点是,要去找到那些潜藏在这个角色底下悲凉的本质,以及她如何用一种麻木的表象,隐藏自己的欲望。以及对于爱,对于家庭,对于亲情的追求,这对我来说非常有挑战性。
关于女性角色塑造,她说:
女性角色不该被“尖锐”或“温柔”定义,她们首先是人,有挣扎也有光芒。
言之有物,又松弛有度。
有人说,文淇最大的特点是她有种未被世俗驯化过的原始的野性美,单纯又锋利。
但我想,他们大概低估了文淇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智慧和锋芒。与其说是单纯,不如说是在被驯化的过程中生长出昂扬的血肉,成为了更深刻的自己。
她曾在豆瓣读书推荐每一位女孩去读伍尔夫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坦言安妮·埃尔诺的作品教会她“以客观视角解剖自我”。
她也曾在做客播客《山下声》与周轶君的对话中,提及《借书传情》中关于“人类的伟大成就都是在没有计算和思考的情况下产生的”观点,强调“无意”和“纯真”状态的重要性。
2003年出生的文淇,14岁就凭借电影作品,成为金马奖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女配角得主。作为一位“非典型小花”,她身上经过时间的打磨所迸发出的野性气质,在单一的审美语境下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看文淇的采访,她对于成长、对于表演、对于女性主义,都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仿佛小溪缓缓流过大地,温柔而有力量。
而我们也能从这些访谈中,窥见她细腻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凡的成长经历,以及通过大量阅读和生活体验积累出的,对世间万物永不停歇的思索。或许我们也能从中提取出创意灵感,为自己所用。
一、
关于成长,她说
01
痛苦无需回避
大部分人不想再去挑战或者承受痛苦,
我也会发现自己好像慢慢地在丧失一些迎接痛苦的能力。
我是一个宁可去尝试痛苦,
或者说待在痛苦里面,
我也不能去变得麻木的一个人。
因为我觉得麻木无法感受到快乐,
对周遭一切的感受都会减少。
不要丧失感受痛苦的能力,
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
02
“家”
我十五六岁的时候,
很想要找一个称为“家”的地方,
但我从来没有找到过。
后来我发现我可能也并不是想要找一个家,
而是想要一份安全感。
或者称之为,一个退路,一个避风港。
但好像慢慢长大之后,
当我拥有了更独立的品格和人性之后,
这个东西好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03
美丽的蓝色自动铅笔
小时候最喜欢逛文具店,
对自己来说就是个梦幻般的地方。
有一天我就走进那个店里,
看到了一支非常美丽的蓝色的自动铅笔,
然后我发现它二十五块钱。
所以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说,
等我以后赚了零花钱赚了大钱,
就一定要回来买那只自动铅笔。
因为以前这些东西都是求之不得的,
但是现在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04
面对自卑
我以前很不能接受自己,
没有活成自己梦想中的样子。
我很想要去讨好那个成年人的世界,
我不得不拿起小刀把自己剪一剪切一切,
但是最后也没有挤进去。
05
热爱需要大声表达
就是好像很多人,
就不再敢去踏足他们热爱的事情。
不再敢去承认,
他们对这件事有热爱有付出。
他们好像不再是以前那样,
大声地去宣讲自己的爱和感情,
就大家好像都变得更含蓄了。
06
快乐的秘诀并非“钝感力”
我觉得钝感力这个词,
其实并不准确。
其实是有一种,
把它(事件)缩小的能力。
就是把它同整之后可能放到心底,
或者把它放到一个空间里面,
然后继续生活的能力。
07
我才21岁
因为年轻人的活力是很多的,
但他们得到的东西,
好像跟自己想要的东西,
又不是那么的匹配。
我才21岁,
我为什么要这么苛责自己,
为什么对自己的框架设置的这么的严谨,
有一瞬间我会觉得没有关系,
所以继续探索也是我目前正在做的功课吧。
08
野心并不是贬义词
我这两年改变最大的一个心境
就是我不再为自己要去努力,
或者不再为自己的野心
感到自卑或者丢脸
我愿意去竞争,
我愿意去跟别人竞争,
愿意去争取我想要的角色。
我不再为这些良好的竞争
而感到难过或者怎么样。
09
允许自己做一些无意义的事
当我意识到每个人的人生都很长,
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
去浪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还有非常多的时间可以利用,
我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可以让我焦虑或者不安的。
10
直面世界的灰色地带
世界就在那儿,只是看你发现了多少而已。
我觉得这就是组成世界的一部分,
它并不会影响我在成长过程中观念的认知。
相反,
每个人都应该认识一些这个世界的黑暗面,
或者说稍微纪实的一面。
当你知道那些,才能更好地塑造你的三观。
实际上,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步,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
只不过我经历的时间比其他人早了一些。
二、
关于表演,她说
01
我从小就没什么理想,
直到我遇到演戏这件事情。
我觉得,做起来很有趣,
我好像也比较擅长。
02
一开始是玩,边玩边拍。
觉得好有意思,和普通的校园生活好不一样。
后来觉得,
演员这个职业有自己的独特性,
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事物。
所以我觉得,
那干脆一辈子当演员吧。
03
对于演员来说,
技巧和直觉缺一不可,
一个演员只有直觉是行不通的。
当两者打架时,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
当然有时候直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片面的,
但我觉得直觉更容易打动人,
更容易走进观众的心里。
技巧很重要,
但我不希望这些技巧,
压过我的直觉或者情感
成为最大的比重。
我希望可以让观众看到我最真诚、
最真情实感的表演。
04
对于表演这件事,
我真的非常热爱,
而且我对它有着傻子一般的真诚,
所以从来不会去想太多条条框框,
想太多反而会影响到角色和创作。
对我来说,
最重要的是我选择的那个角色,
我是否可以跟她共情,
我是不是真的喜欢她,
这个剧本值不值得我去付出,
外界反响被我放在了第二位。
05
我希望我演的角色或者我参演的电影,
可以表达一些社会议题,
反映一些社会问题,
是真正有意义的、可以直击人心的。
这可能是每一个电影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三、
关于女性主义,她说
01
很多人会觉得有些女性电影是不是太尖锐了,
或者说太刻意地去为女性发声,
我只是觉得不够。
因为你只有做到女性主义稀松平常了,
你才可以真正地忽视掉性别问题,
去发声、去正常地探讨别的问题。
所以她要去表达,要去拍这样的电影
她要去把她受到过的伤害
和她的愤怒真的表达出来,
她才可以去探讨别的问题。
02
剧组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就是女性是不可以坐那个开工箱的。
因为他们会觉得女性不干净,
所以只有男的可以坐女的不可以坐。
这是我从小就知道并且践行的一个道理,
但我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
就是希望有一天,
大家都可以自如地坐工具箱,
而没有人去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
黄金时代。
03
女性角色不该被“尖锐”或“温柔”定义,
她们首先是人,
有挣扎也有光芒。
04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是把女人拍成受害者或英雄,
而是拍成有欲望、会犯错、能自我救赎的
“人”。
写在最后
关于文淇,还有一些话想说。
看着她的文字,那些成长过程中的曲折和思索,让我们倾听了一位有思考的演员内心深处真实的独白,也让人更加体会到阅读和经历带来的无穷力量。
而这几年,无论是Gucci、Songmont山下有松、Acne Studios...品牌方们看中了文淇身上凛冽又独特的气质,不仅在工作中相互连结,更是对文淇强大精神的一种肯定。
时间浇筑下的文淇愈加松弛、成熟。她是狂野的、自由的凛风,像豹子般锐利上扬的眼睛,充满对世俗的洞察和对自我的明晰。
那么恭喜,此刻全世界都看见了她。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