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送礼最新机制!一个动作拿捏熟人社交心理
近日,"送礼物"新增“筛选”机制。
用户通过好友/群聊对话框、搜索页及商品详情页入口进入送礼物界面后,可使用“筛选”功能,快速定位收礼对象与预算范围。
打开路径
点击礼物页面右上角"筛选"按钮后,可以在"送女生/男生/长辈/孩子"四个场景标签中选择。
同步匹配0-10元、10-20元、20-50元、50-200元、200-500元、500-10000元六档预设价格,或自定义区间。
不变的是,商品原价上限为1万元,当输入超1万元价格时,系统将提示"礼物最高价10000元"。
筛选
值得注意的是,筛选后,商品页面会结合“大家都在送”、送礼对象、价格区间进行精准推送。
再加上商品标题中的“生日礼物”、“长辈礼盒”、“男女朋友”等字样,将社交属性进一步放大。
比如选择送长辈,商品大多为中老年人适用的按摩仪、营养品、衣服鞋子等日用品。
「大家都在送」—「筛选」—「商品推荐」
并且,收礼方点开礼物卡片后可以更换同等价位的商品样式,但不直接显示实际价格。
下滑后查看商品详情后,将直接浏览更多本店商品。
接收人可更换同价位礼物
除此外,售后与退款路径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赠送方和接收方均可发起售后,退款成功后将原路退回赠送方账户。现在,除了接收方超过72小时未处理时,赠送方可代为申请之外,仅接收方拥有退货申请权限。接收方确认退货后,货款将存入其经过实名认证的微信零钱账户。
但目前,这一调整只适用于部分参与深度内测「分层售后权限」的用户。
另外,根据小店2月28日发布的《2025年3月-6月运费险激励政策》,3月1日-6月30日期间,将按过往30天投保单量对商家分层补贴(最高 45 万单,保费超 1 元补 1 元,不足按实补)。
结合近日小店接连发布的多项公告,都可以看出,小店正在逐步完善商品种类,鼓励商家提供运费险,部分商品也已支持先用后付。
措施跟进——鼓励商家提供运费险
比如之前禁入的珠宝首饰。
根据《微信小店「一级类目 - 珠宝首饰」定向准入和清退标准》修订意见(意见征集期为 3 月 5 日 - 11 日),新增黄金工艺品、钻石工艺品、铂金工艺品、K 金工艺品等三级类目。
并要求商家必须在京东 / 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且经营对应二级类目商品,同时需开通「运费险」和「假一赔三」服务保障方可上线。
从价格区间来看,这次筛选机制将200元内商品细分为0-10、10-20、20-50、50-200的四档价位。
正是瞄准了日常轻礼场景。送女生、男生、长辈、孩子,也基本覆盖了送礼需求,便于用户找到心仪产品的同时。也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构建需求标签,反哺供应链选品和曝光推荐,细分送礼场景、优化送礼体验。
根据微信团队发布的《2025春节数据报告》,休闲零食、毛绒玩具等200元内商品占送礼订单超70%。这也正与此次「筛选」机制的价格区间设置相呼应。
其实,自微信小店灰测“送礼物”以来,送礼物从商品详情页逐步突出至好友、群聊对话框礼物,与"红包"并列,正在逐渐形成并深化"社交触发-礼物筛选-情感传递"的闭环。此次上线「筛选」机制,也更多出于用户的社交需求设计。
「送礼物」已升级至与「红包」并列
业内普遍认为
通过社交场景的精细化运营,“送礼物”这一功能能正在重塑熟人社交中的礼物经济形态。对于用户而言,从"发红包"到"选礼物"的转变,不仅是操作路径的简化,更是社交货币的实体化延伸。
对于这一新功能,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公众号:见实(ID:jianshishijie)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但是这种吐槽抱怨的表现手法,看多了,
就没有那么多的新意了……
全部评论(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