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舒适区的MUJI,福气不止在后头
近半年很想聊聊线下零售相关话题,奈何一直没找到机会和合适的品牌案例。
直到MUJI中国带着漂亮的财报和金城武,翩然出场。
终于,有冲动了。
MUJI中国市场增长率超过其他海外市场,贡献了仅次于日本市场、全球第二的销售总额。
无印良品中国区首位MUJI Friend
先不说,这位无差别击中各个年龄圈的男神和MUJI有多搭,或者签了金城武的 MUJI,它的福气是不是因此在后头。先来看品牌本身。
自16年以来,这个朴素无logo的中产心头好,就经历了从被追捧到反讽,再到如今似乎洗白翻红。
谈不上起起落落,但也算曲折前行。
其实,关于MUJI的讨论一直很耐人寻味。原本无印无logo无欲无求是它的理念,品牌却一度有颇为暧昧的标签。
商业角度看当然是成功的,但却是某种单向度的成功。尤其当市场转向,原本的局限难免变成价值硬伤。
就说MUJI中国区当初的产品定价,比日本高25%+这一条,就够判它请自行回炉改造若干年。
遑论,产品日系风看似和国人审美没有水土不服,但一落到日常场景,总有种微微的错位感。清汤寡水得让人了无兴致。
这当然和产品没有从设计开始本土化有很大关系,但,可能也和国人还没吸收外来风格再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有关。
遑论经济下行、白牌时代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MUJI在中国的日子岂止是不好过,定位都颤了又颤。
若说TO中产打轻奢,你不配。
若论某种生活方式、圈层趣味,就当是我不配。
当然也实在不想被割,这由商业符号定义的影子阶层,不进也罢。
但是知过就改,就是善莫大焉。
19年,MUJI中国下定决心做好本土化,在上海建研发总部,从产品设计开始回应用户需求;并加强产业链建设,管理成本,坚决落实新定价。
服装品类价格堪比快时尚
产品、价格之外,MUJI在渠道也探索颇多,调整门店类型,以适应不同商区;也积极拓展业务面,开酒店、主题概念门店;也曾和罗森合作,尝试用低价日用品渗透到便利店。
如此三四年,市场缓慢回温。即使口袋干净,大家也愿意回到线下,好沾沾人气儿。
再逛街时突然发现:放下傲慢的MUJI,你好香啊~
1、疫情之后,重估零售
春江水暖鸭先知。
最先察觉到趋势的,一定是走在前列的众品牌。待到第三方讨论总结时,头部品牌已经建设一轮。然后才是是更多追随者。
就说线下零售改革,看似是近两年的必答题,但追溯根因,必须要回到生活模式转变这点。
疫情,可能是个合适的分割线。
此前,“线下已死”的论调不绝如缕。此后,线下经济不只一时报复式增长。
再考虑到,线下体验必将成为人们线上数字生活的重要代偿,我们就更能确定,这股热度不仅不会一时,从趋势上看也将成为提升用户体验、争夺社交注意力及兴趣点的,必争之地。
粗暴地总结:线下不只热,而且会越来越值钱。
现象也在反证于此。
市场不景气时,为什么反倒流行起开超级门店?
无论新消费品牌,还是家底殷实的老字号,为什么都在重塑门店体验价值。服务高净值用户的品牌干起了副业,开茶馆、咖啡店,主打一个要想留住客人的心,先留住客人的贵足。
还有各大商超,为什么能各凭本事先后成为社媒热点,卖场而已,为什么能吸引来那么多用户。代入着自我调侃一下,现代人可是希望外卖能送到门口,平时步都不愿挪一下。怎么反倒喜欢逛起超市、杂货店了?
总而言之,品牌在根据各自不同的业务模式,改革零售业态。奢侈品有奢侈品的打法;折扣店有自己的供应链秘籍。
趋势之下,和而不同。
结合以上,再来看MUJI。
2、好好生活,是一种时代奢侈品
问人们为什么重新喜欢逛MUJII,不如先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拥有7000+sku的MUJI旗舰店 ,意味着什么?一个审美高度统一的品牌,意味着什么?
生活方式这个词虽然被说烂了,但是当一个品牌,既能从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生活提案,又能在每一个细节处,重现该生活方式的一角,我们就该认真审视:
一个具有明确生活方式的消费品牌,具有怎样的隐形竞争力
尤其当人们被社会效率裹挟,个人生活被剥夺,内心秩序变成人人向往的精神财富。当好好生活都成为时代奢侈品,大家自然能从MUJI品牌符号、线下门店,联想到也体验到更多消费之外的价值。
有点讽刺,又有点心酸。
但是从MUJI角度来说,这确实是某种时代红利。
再看向它与消费者线上线下的触点,不得不承认——日企一旦沉下心研究一方人情及社会情绪,其洞察之精准,视角之细腻,很难比及。
从良粉故事里,看见更具体的MUJI生活
都知道,在金城武之前,MUJI没有请过代言人。素人会员的MUJI 故事,反倒更加顺应自媒体时代,更有说服力。
近两年MUJI在社交媒体、重点在社区小红书,不定期更新了众多会员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良粉。
或以家庭为单位,或小情侣,或个人。与MUJI的联结或深或浅,大到整家家居都是MUJI风,细节到一个穿了11年的大衣和衣主的羁绊。
良粉故事
抓住小红书,MUJI太适合做生活笔记了
热门平台,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要问MUJI有多适合小红书,去搜搜看就知道了。官方账号运营热度也相当不错,而且质量稳定。
MUJI众多SKU给到充足的创作空间,从一周ootd穿搭,到家居角落好物布置;从户外吸氧到卧室睡个好觉;从办公全场景,到细分典型时段……比如打工人用不锈钢杯,就能喝到一杯保温不化的冰美式,下午茶可以吃点无负担又没异味的小零嘴,补充能量也换换脑子。
总之,MUJI的图文视频笔记,能承包一个典型上班族的日常。前提是ta还没摆烂认命,虽是情绪不外化的淡人,但仍在认真生活。
MUJI小红书账号
想想也合理,本就从日本经济泡沫中诞生的MUJI,怎么可能不熟悉类似的社畜文化、独居经济、低能量时代。
只不过,国情换成了中国,时间也从上个世纪80年代换成现在。
时代注脚虽看起来押了韵,但还是有自己的特性。
比如,我们虽然在经历下行期,但这个下行从长线看是经济周期中的正常波动。人们对生活对明天,依然向往有希望,只是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时不时有市场大跃进的幻想。人们的心态其实是更务实、理性了。
以及,经济增速再放缓,大众生活方式整体是向前也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在提升。这是必然,且不可逆。尤其是8090后这好几代人,基本跟着经济涨势一起成长,对更好的生活方式有着从生理到心理的刚性需求,不可能倒退。
总之,这股居民生活方式升级的浪潮,是显性的大机会。
有平台在抓,比如小红书;有地产品牌在化用运营,比如阿那亚;也有一众品牌在借势。只是生活方式这词被提得太多,也或许被商业化得总是很表面、雷同且没有灵魂,以至于大家都快脱敏,而忽略了底层原因……
“商业就是押国运”。MUJI在中国虽不是一直都做得对,但经历几年的战略调整,显然比很多品牌更理解国内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消费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
构建秩序、经营好日常有多重要;
原子化的个体,对粒子化的情绪有多敏感,对碎片化的日常,有多珍惜;
上班面对电脑,回家面对手机、ipad、投影仪,当人们被固定在公共交通路线,视线被钉在数字屏幕前,什么才能带来昂贵的情感代偿……
MUJI对于这些需求,再熟悉不过。
恰好它擅长生活这门学问,而且有资格讲成长期主义的故事,让良好的生活进一步增值,也更有想象力。对于大众来说,MUJI虽不是关于如何生活的唯一答案,但有其稳定的参考性。
3、那么,MUJI的对手是谁?
翻看品牌资讯时,看到部分文章分析MUJI前几年为什么失意,除了品牌自身原因外,还提到名创优品。
大致观点——
势头正盛的名创优品用比MUJI便宜一半还多的定价,抢走了消费者。而且其伪日系的品牌设计,确实吃了不少红利。
能理解,从品类业务面看,名创优品和MUJI有一定重合度,经营杂货,SKU繁多。
但是,即使不论MUJI的经营面比名创优品大多少,就说两个品牌的商业方向,也几乎南北。硬要对比,不止片面,可能也有些一厢情愿。
名创优品的打法是,IP乘万物,卖的是情绪价值,只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众杂货品类。创始人叶国富就说过: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给情绪价值定价。
而MUJI卖的是生活,它宏大又具体,抽象又具象。上可谈价值观,下可落到一日三餐
两品牌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路人擦身而过,看似交集过,但各自有明确的战略路线。而且这个战略路线,在各自的经营逻辑里,被遵循得非常严密,才成就了各自的成功。
那么,拥有7000+sku的MUJI,它的对手又是谁?
是服饰品类有重合度的优衣库、zara、蕉内…还是家居线有重叠的宜家…是众多本地杂货品牌,商场三四楼常见的那些…还是热门街区的千平买手店,品类繁多,更新货品快…
是,也不是。陈春花反复讲过一点:要关注的是用户,而不是盯对手。(上篇那句“把理论变成常识,把常识变成行动。”也是她的原话。)
这句精华,近两年也频频出现在各大操盘手的分享中。竞争是常态,品牌自己如何经营才是大盘。注意力分散,只会让动作变形,更糟的是被牵制到对方的价值逻辑里。
陈春花为什么会用《超越竞争》为书命名?
书中这句“暂时性的胜利者是机会主义者;阶段性的胜利者是实用主义者,而永久的胜利者是战略领袖”或许能回答更多。
当然,文章并不想把MUJI捧到多高。只是结合条条趋势、品牌战略调整,以及目前取得的显然效果,为其画一个合适的讨论位置。
明天的MUJI,又会何去何从?
据悉,品牌今年将在中国开出更灵活、小巧的社区门店MUJI500,主打低价、日用。(5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24 元)
MUJI500虽然在日本市场已然运营成熟,但是毕竟换了土壤、风水。20元小店如何能在形成补充优势的同时,不影响品牌定位,也不卷入恶性竞争,这些都是MUJI可能面临的问题。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