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元” 这种广告为何会火爆朋友圈?
作者:小马宋
微信公号:中国文联zhongguowenlian
顾爷最近很火,因为他帮几个品牌做的广告成了一个现象,从“梵高为什么会自杀”到“女王范儿”,再到前几天的“一亿元”,都被称为神文。
这个现象只有当年胡戈“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可以媲美。而且奇妙的是,胡戈当年因为一条视频成名后,也是迅速杀入广告界,被阿里看中,为阿里做了广告。
从微信上的转发量来看,一亿元这条广告阅读量上百万是很轻松的事了,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广告会火?其实我也没想明白,不过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一个广告会火起来,无非两个原因:1、内容好。2、投放量大。
顾爷的广告只在微博和微信圈里散发,从来不会上天气预报前贴片,所以你也不能说投放量大,微信公号圈里能发这种文的号,流量连百度的万分之一都没有,最多就是几百万的关注而已。所以必定是内容好。
那么,这个广告内容好吗?比如“梵高为什么会自杀”,讲了一段历史公案,确实会勾起人的好奇心,但你要说故事有多好,那就未必了,故事吸引人的程度还不到《达芬奇密码》的百分之一。至于“一亿元”,则完全照抄了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马克吐温的小说真是现代网络文学的鼻祖,比如可以读一读他写的《亚当夏娃日记》,秒杀多少网文!),你完全可以猜到结局,可是,为什么这两篇依然火了?
答案只有两个字:创意。
这两篇广告算创新吗?广告圈里的人肯定不同意,天才小熊猫难道不是这种网络植入广告的创始人吗?顾异不也在自己的微博上做过一加手机的广告吗?
关于创意的定义,我很喜欢詹姆斯韦伯杨的说法:创意就是旧元素、新组合。其实我们几乎没有创作过什么新东西,只是不断地用旧元素做了新的组合。顾爷这里用多种元素和手法,让这两条广告看起来不一样了,成为一种创意。但是我觉得顾爷自己在创作时是不会这么想的,他只是想着怎么作一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告而已。
我的分析只是马后炮,大家随意看看:
1、广告态度的创新:自称这是一篇广告软文,这是需要勇气的。就像我在《深夜广告美女来电:如何让传统广告更适合网络传播》那篇文章里说的,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把传统广告改造的像互联网广告,那就把你怎么做广告的过程直接写出来,也是一种广告,而顾爷把这种思维积极的推广了出来。从读者的角度看,坦率的承认自己在做广告,反倒是显得坦坦荡荡,直接增加好感。
所以,顾爷广告里标准的结尾都是这样的:
甚至在广告已经露出后,还有这样的自白:
2、广告内容创新:用一些艺术历史包装、或者段子般的讲故事方式,将品牌植入进来,至少看着不讨厌,顺便还能涨涨知识。
3、广告形式创新:所有这一类广告,都是从小熊猫那里继承了“粗糙、简单、看起来不用心”的形式,本来广告应该是找陈曼那样的大牌摄影师,找范冰冰这样的女王范儿模特,找变形虫这样的大牌修图公司,找奥美这样的牛逼广告代理,文案要精致、大气,图片要精美,可是这样的广告观被颠覆了,我们就是要粗糙、要瞎喷、要随意。
其实,总结到最后,就是你的广告不要拘泥于既有形式,才能创造阅读量的奇迹。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其实顾爷做的广告里面,“一亿元”在他自己的微博上并不是转发量最高的广告,跟天才小熊猫的广告相比,甚至还差一个数量级,为什么“一亿元”会火?
转发量960的“一亿元”
顾爷自己一篇关于飞利浦净化器的广告,转发量6000.
天才小熊猫关于新浪微博红人大会的广告,转发量3万。你要是觉得是因为新浪自己的东西被他们推了热点,可以看下图。
一篇荣耀手机的广告,转发数26万。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亿元”会火?
回到前文,其实一个东西会火,除了内容,还有渠道。因为一亿元在微信公号上推了呀?你以为阿里找顾爷做个广告,就只会在微博上发发吗?阿里多有钱,随便找几十个公号一推,朋友圈就会迅速刷遍。而且,顾爷那里的广告标题叫“一亿元”,微信公号的文章写的可是《阿里又现广告神文:一亿元》,但凡跟互联网推广有点关系的、跟广告有点亲戚的,看到这样的文章能不打开吗,否则你怎么在圈子里混?连这种神文都不知道?还做推广吗?
所以,这篇广告所以火了,还有最后一个关键:渠道投放和文章标题。而我这样的马后炮式的分析文章,又助推了这篇广告。
一亿元 全文如下: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