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流量焦虑(一):内容杠杆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04-25

流量红利消退是老生常谈了。主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触及天花板,再发展下去已经没有增量空间,而只剩下存量市场,存量市场的意思是,大家都要进入零和博弈时代。以前做流量是薅羊毛,你薅东边,我薅西边,羊群够多所以相安无事,各自都有饭吃。现在变成了互相薅头发,你不薅我的,我就得薅你的。

流量的问题是全方位、结构性的,不止体现在量上,也体现在质上。最大的变化是流量分散导致很难找到精准有效的用户触点。以往搜索引擎独霸时代,占领一个关键词就能网罗一批精准用户。现在各大巨头为了有限的用户注意力各出奇招,把整个市场抢得一地鸡毛,用户的使用时长散落在各个渠道里,想找也没有抓手。

所以营销界的趋势(或者说愿望)是,通过跨域追踪的方式,把同一个用户在各个流量渠道的数据统合起来进行分析利用,一定程度上就是大家最近常说的「从以流量为核心转变到以人为核心」。但这样的需求在壁垒森严、互为仇雠的各大互联网厂商之间,何其难也。

跟很多做市场做品牌的朋友聊,大家都觉得优质流量越来越稀缺,越来越贵,焦虑感严重。但也正是这种背景下,市面上催生出许多应对流量焦虑的办法,不少还是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比如从「节流」角度出发——也就是「如何用有限资源获取更多流量」的增长黑客;比如从「开源」角度出发、因为拼多多和luckin而大火的裂变玩法;再比如因为强曝光、强push类型广告存在巨大资源浪费,而试图「以小博大,花小钱办大事」的内容营销。

之后应该会系统性地谈谈上述各类做法。今天先聊内容营销。


一、为什么内容不错却没有反响?

前两年有一阵儿拍微电影的风气,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不同品牌拍摄的微电影,不少从内容角度看,都堪称佳作,布光考究,摄影精良,表演在线,故事也可圈可点。但除了甲方多一个吹牛逼的案例,乙方拿了服务费之外,从营销的角度看几乎没有意义。「花一大笔钱打一个昂贵的水漂」这种事情,每天都在上演。

为什么做的内容还不错,就是没有反响呢?

曾经合作过一个导演,国外学电影出身,业内颇有名气,年纪很轻,脾气很大。在跟我们聊创意时,这位导演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是「我觉得这样不高级」。

——这位导演代表了一大批从业人员,坦白说,不太明白「做内容」和「内容营销」的区别。

做内容,「内容」本身就是目的:我想做的就是一个精巧的故事,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一支声光酷炫的视频,或者如这位导演所说,一部「高级」的片子。

内容营销,「内容所产生的影响,且这种影响能够为我们的营销目的服务」才是目的——二者大有区别,做内容的话,给自己的定位是导演,是up主,是自媒体,是什么都可以。但做内容营销,只有一个定位,就是营销人员。业内许多人对自己的职业有幻觉,言必称「高级」、「品质」,而忘了自己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卖货」。

这里抛出一个观点:

从营销角度,内容不是内容,内容是杠杆。

也就是说,内容本身好并不够,能不能在内容的基础上产生足够的外延效应,撬动外部对内容的关注、讨论甚至争议,并落脚到营销目的上,才是好的内容营销。

封面设计.002.jpeg

杜蕾斯横空出世的时候,并没有人能记住它的段子具体是什么,或者包袱设置多精巧,双关用的多恰当,大家记住的是「哇,原来两性话题可以这么谈」;当年罗振宇所谓浓缩了大量干货的视频估计大多数人看过就忘,但你记得住罗胖是个机巧的知识传播者。

营销人把重心放在做内容本身,而忽略上下游的思考,是本末倒置的懒惰。


二、内容营销靠什么撬动影响力?

大家应该记得,前年999感冒灵投放的一支短片《总有人偷偷说爱你》刷过屏,幕后操盘的是厦门的一家公司“舞刀弄影”,这家公司在之后给999感冒灵、百雀羚、民生银行等不同品牌制作过一系列声量、口碑都不错的作品,算得上是「爆款制造机」,而且,这些爆款都是在同一个创意逻辑之下完成的。

跟舞刀弄影的创始人小舞交流过,也有幸在不同场合听她总结过制作爆款的方法论。其实归结起来并不复杂,按小舞的说法,她们产出创意的路径有三条:冲突价值观、颠覆价值观,超越价值观。

所谓冲突价值观,就是与人们约定俗成的既有观念甚至偏见争论,比如「女大是不是就当嫁?」;颠覆价值观,则是彻底颠覆大众对某一事物的已有观念,前两天马云引起舆论哗然的「996是我们的福报」就是典型的颠覆价值观;而超越价值观,则是超脱是非黑白的诤论,回归人性本身。三种路径的难度和高度渐次递增,是一套很成型的方法论。

这里采用的,就是内容营销里的「价值观杠杆」。

价值观是人性里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的部分,触及这个层面,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物,受众或者表示同意进而有新的自我提升,或者不同意进而产生愤怒,总之不会无动于衷,「利用杠杆撬动影响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个不需过多解释的例子是,《战狼》系列之所以大火,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另一种常用的杠杆是「争议」,把人们不常见的事物以一种不惜冒犯的姿态,像丢石块一样丢进公众的舆论池里,引发争议,制造影响。

去年世界杯时「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是一波极为成功的营销。在「广告开始投放」和「法国队果真夺冠」两个时间点都掀起了巨大的舆论声浪,且一浪更比一浪高。每一次都有大量网友就此事争论,但不管你对这种做法支持还是反对,你都已经牢牢记住了「华帝」这个从未进入公共视野的品牌。

上一周讨论过的BOSS直聘,铂爵旅拍,无疑也是采用了「争议杠杆」,制作方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没有投放前就知道这个案子一定会火」,除开个人情感因素外,无疑也是事先就把这两条广告所能撬动的外延效应考虑在内。

更为常见的杠杆是「情绪」,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总有一款适合你。不管是品牌还是自媒体,情绪杠杆都已经成为做内容时的常用套路,有时甚至成为第一反应。但也正因如此,现在社交媒体充斥着用低劣手段煽动情绪的内容,受众的疲劳值也在增加,有时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品牌方要想采用情绪杠杆,需要格外慎重。

其它诸如同情、炫耀、嫉妒等人性中幽微难明的部分,都可以成为我们倚重的杠杆,让我们的内容能够在发布之后,尽可能在预定的轨道上产生影响力。

封面设计.003.jpeg


三、一点题外话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关于某大佬「美国往事」又有新的视频曝出来,不少自媒体又在带「反转」的节奏。

这一波公关操作,用心上不可描述、一言难尽,但策略上,却是稳准狠。几支视频完美地利用了「价值观杠杆」:中文互联网语境里,人们相信「完美受害者」逻辑,如果不是完美受害者,那就是可疑的——为什么偏偏就伤害你呢?为什么不是别人?

是个狠人。


(首发自公众号「王多多说营销」,每周三更新)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