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 蹦最野的迪,喝最醇的茶 #不年轻专科
知乎上有个提问:年轻人爱喝茶吗?
很多人各执一词,有的说“谁说年轻人不喝茶”,也有的说“年轻人确实不爱喝茶”。
对于这个问题,我更偏向前者,虽说喝茶的年轻人并不是绝大多数,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周围喝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的确,对于年轻人不爱喝茶有太多原因。茶从一开始就被抬得太高,又被所谓茶道、茶文化、禅茶等概念捆绑在一起,进而让人认为年轻人不适合喝茶,不懂茶,也不会喝茶,似乎喝茶的年轻人有些格格不入。
那,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又喜欢上喝茶了呢?
本土文化绝对自信的时代,茶是其中一种表达方式
我们生长于一个中国本土品牌和本土文化崛起的时代。
从红遍巴黎的潮牌“中国李宁”,到全世界都在用的“华为”手机,我们向外输出“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品牌有了更多的自信。中国品牌的崛起,代表着我们不再盲目迷信外国的品牌和文化,转而开始在本土寻求文化认同。
600岁的故宫用更有温度、更新潮的对话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地了解它、爱护它;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身边的朋友为“中国工匠精神”发出了自豪的赞叹,原来我们只是不够了解自己的文化;还有如今兴起的“博物馆游学热”、“国学热”等风潮,越来越多的80、90后年轻家长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对下一代教育的积极意义。毫无疑问,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正在被你我挖掘、被重新塑造。
这或许是一个本土文化回归的时代,而我们正处在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消费时代过渡的阶段。
什么是“第四消费时代”?
三浦展,这位极具洞察力的日本社会观察家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将日本社会划分为四个消费阶段:第一消费时代解决温饱,第二消费时代强调物质的重要性,第三消费时代追求高级感和个性化,第四消费时代回归消费的本源——由关注物质和服务转向为内在的精神满足。
这四个消费时代实际上也是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
对照东兴证券研究所出的中国版“四个消费时代”报告,我们处在从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消费时代转变的过程中。这一阶段,人们已经从对物欲的满足、对消费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感逐渐过渡到对人际关系的价值探索、对消费的无品牌化、本土化的推崇。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拥抱国潮,他们热衷国牌,热爱国粹,也让茶文化,在年轻人群众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对「慢」越是向往
喝茶到底和年轻人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作为“慢”文化代表的茶正在被年轻人所接纳,恰恰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快。
当下的生活节奏能有多快?
去年1月,CBNData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口碑发布了《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全方位地分析了国民生活消费最新趋势,提到了当代年轻人的“懒系生活法”。
2017年外卖订单量比去年增长高达141%,注册用户数增长长达98%,在北京,绝大部分的上班族一日三餐都在定外卖或者是取外卖的路上,想要按时回家吃顿自己做的饭是一种奢侈。在这个时代,方便火锅迅速蹿红,连火锅企业都开始做即食火锅了,并不是年轻人不想约上朋友到火锅店刷一波,而是真的很想吃,但是没时间。
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灵魂与身体在龟兔赛跑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不断在挤压年轻人的精神空间,压抑着年轻人对于休闲恬淡生活的向往。
茶所代表的“慢文化”,恰好符合当代年轻人想要在快节奏生活状态下回归内心平静的生活追求,它在当代的走红可以说是非常自然的了。
4月2日,淘宝发布了2019年的《春茶消费数据》。从数据上看,整个春茶节期间,淘宝平台上的成交量比去年多了两成,春茶消费者中54%都是85后、90后;而从茶叶的销量上看,来自北上广深的消费者包揽了前几名。
我们惊奇地发现,这几届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爱喝茶了,尤其是蜗居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简直爱得不行。
我想,我们在众多的饮品中选择喝茶,是因为茶自身带有一种“慢”的标签。茶是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下对“慢”追求的一种体现,在很多人心中对茶还存有“慢”的印象,现在都在说“慢生活”,虽然不一定真的能慢下来,但茶更能给人一种懂生活的气息。
面对繁闹的世界,一片茶叶就能让它静下来
中国的饮茶史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自从陆羽在饮茶过程中窥见到万事万物的和谐与秩序后,写下了《茶经》一书,被后世奉为圭臬,对于茶的文化内涵,在世世代代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的茶历史也大致经过了唐、宋、明清的三个阶段,从煎茶、点茶,再到淹茶,光从茶的饮用方式,就可看出不同时代人们内心的所思所想与感情脉动。
古人以茶为圆心划定的方圆之地,可简陋,也可精致,但这方寸之间,便可让人与叨扰的世俗划分界限,躲进恬静的桃源。
喝茶有许多乐趣。宋朝的李清照夫妇,每每饭后都要煮茶消食,对于两个爱好读书的人来说,他们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对方答中先喝,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赌书泼茶”也别有一番生活情趣。
喝茶,其实就是一种回归内心精神世界的体验,是一种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更是一种重新激发生命热情的过程。
回到当代,茶的魅力依然能放倒这群身心俱疲的年轻人。
对当下年轻人来说,所谓的“懒系生活法”,并不是真的选择了懒惰,而是在忙碌的日常琐碎中被磨掉了生活的热情,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喝茶变成了年轻人抵制麻木、机械生活的一种倔强表达方式。在泡茶的过程中,他们会本能地慢下来,茶味能静心安神,慢慢地便能将自己的灵魂从被束缚的躯壳中抽离出来,心平气和地看待周遭的人和事,重新燃起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
比起其他带来短暂欢愉和无尽空虚的方式来说,喝茶,是年轻人回归精神角落最健康快捷的选择。
不再追求表面的快时尚,开始注重内在的涵养
或许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在意正统的饮茶方式,在他们眼里,喝茶既可以是“琴棋书画诗曲茶”的生活美学,也可以落地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常日子里。喝茶不再是一门难懂的学问,它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有趣。
在年轻人眼里,只要开心,只要喜欢它的口味,那么喝一块钱一包的袋泡茶和一万元一斤的岩茶就不会有本质上的差别。茶的真正价值不再取决于你喝的茶有多好多贵,而取决于你在品味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独特体验。所谓懂茶,其实就是一个读懂自己的过程。这正符合第四消费时代从私有主义到共享主义,从追求名牌到追求简单、休闲,从更关注物质和服务到更专注自己内心的特点。
在这一刻,我们都回到了喝茶的本源状态。不再拘泥于喝茶繁琐的形式,不再注重泡茶的细节,追求得仅仅是简约的自我,纯粹的美感,享受精神的愉悦。这是一种自由选择幸福的消费模式,这恰恰也是最贴近于“无”的一种心理状态。
随着中国步入第四消费时代,茶逐渐走出被神化、被刻意炒作的局面,它的刻板印象正在被当下年轻人打破。
这一代的年轻人不再一味追求大众流行,不再追求外来品牌,开始偏爱冷门文化,将目光聚焦到了本土文化。在了解过茶的相关背景知识之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偏爱和选择,其实某种层面来说,这也是一种身份标签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喝茶这件事,也反过来正塑造着这些年轻人的性格,茶给他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带来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他们开始关注自我内在的涵养,认真思考自己的喜好,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用更丰盈的情感体会人情冷暖。在这个过于个人化、孤立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种认同感和分享的快乐,茶汤里的人情味帮助我们建立与他人乃至世界更深层次的连接。
消费的终极意义不再是满足物质需求或是虚荣心,而是如何过更加充实、让自己精神丰富的人生。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