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零售不行了,还是你的新零售不行了?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05-13



导读:又到了台风一过,满地都是摔得半身不遂的猪的时候了


 

2019至今,商业上最大的瓜就是:

各种“新零售”概念的扑街。

阿里的盒马正在调整、填坑;三江剥离盒马,盒小马全面停业。

号称3-5年开1000家店的7FRESH,最近总裁调岗,停下了扩张步伐。

而美团的小象生鲜在陆续关店,永辉超级物种的亏损也在持续扩大。

有互联网大佬当爸爸的“新物种”们尚且如此,没后台的“妖精”就只有挨市场“金箍棒”了。

无人货架的中小创业者们,几乎人人血本无归;无数拿了融资的“无人零售”、“无人货架”,齐声唱起了“凉凉”。

头些年掉O2O坑里的创业者,有些还残存了几口气,去年借着“新零售”的概念,又扶着站起来走了两步,这回,彻底歇了。



去年和前年“新零售”虚火过旺的时候,老苗就撕过里面的各种不靠谱:

“人货场重建”,这是正确的废话。

“无时无刻始终为消费者提供物超所值的内容”,这是忽悠,反智反商业规律。

“线上线下融合”,这是形式,无关紧要。

“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技术手段”,这是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但如何应用才能提高效率,目前多数做的不好;大多数为了用而用,反倒是降低了效率。

“将支付、会员、库存、服务等全面打通”,这是个美丽愿景,对于某些业态,要看全面打通的必要性,更多的要看全面打通的成本和路径。

“平台赋能”,这是忽悠;渠道合作是博弈,你如果本身缺乏话语权,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其它打着新零售旗号的形态,有的是噱头,有的是O2O变种,有的是微商,甚至有的是传销,这都撕无可撕。

 

又到了台风一过,满地都是摔得半身不遂的猪的时候。于是,有朋友跑来跟我说,老苗你说的对,新零售就是大忽悠,我们还是该踏踏实实做本分的事。

听完这话,我觉得生无可恋,萌发了把之前写过终端建设和新零售的系列文章都删掉的冲动:

我一个理科生,辛辛苦苦写了几万字,居然让人就得出这么个简单结论——新零售就是大忽悠?

 

市场营销永远比市场营销理论要快。

新旧是个相对概念,零售当然有新的。百货面对传统集市算新零售,商超面对传统批零店算新零售,电商面对传统线下算新零售。

新零售不光有,而且永远会有新的新零售。

不光有新零售,还有新营销、新品牌、新传播、新渠道,甚至新产品。

尤其是今天,由于移动互联带来了行为方式的巨大改变、交流方式的巨大改变,甚至还会由此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化,那么一定会有巨大变化的零售方式、沟通方式、营销方式和品牌建设方式、产品创新方式。

至于是不是叫“新零售”、“新营销”、“新品牌”并不那么重要。

 

老苗撕的“新零售”,是那些只是形式上的新、概念上的新,而骨子里陈旧落伍的“新零售”,还有那些以新零售之名,行“渠道霸权”之实的“新零售”。

“线上+线下”也好,“生鲜零售+餐饮”也好,“门店+即时配送”也好,这都是形式上的改变。算不上新,也扯不上什么旧。

还是科大爷关于零售的的核心观点:零售形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职能。


必须比传统零售有效率上的提升,才算真正的新零售。这些提升要反映在职能上:

成本是否更低、物流和交易是否更有效率、产品展示是否更加充分、是否更加有利于信息沟通。

 

商业经营的是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在营销上,施炜老师把它总结为认知、交易和关系的三度空间,刘春雄老师基于三度空间,创造出了属于他的新营销体系。

不管是新零售,还是新营销、新品牌,其新在于不但能提高认知和交易的效率,还能把三度空间进行打通,至少做到部分融合。

 

我们说电视是传统的媒体,是因为它是单一的灌输性传播管道,是大喇叭,只能提供认知,难以提供交易和关系(电视购物别论)。

我们说商超是传统的终端,是因为它是单纯的购买场所,在建立用户关系、传递沟通信息上效果甚微。

不管是早年的商超扩张,还是后来的疯狂电商,或者去年火热的“新零售”,都无法动摇夫妻老婆店的市场地位,因为小卖部天然就具有跟周边顾客的关系优势。

这点上,小卖部倒比盒马们更接近新零售。只要熟人社会下的社区存在,夫妻老婆店就会一直有竞争力。

而拼多多通过拼团方式,把社交流量跟交易流量打通,这才更像是新零售。

宜家通过宜家效应、场景体验加强了跟顾客的关系,COSTCO深度的会员体系,是绑定顾客的有效方式。

这些手段很老,但本质很新。

 

零售行业最大的问题是“零售主体缺位”,过路费人人爱,就是不愿面对最终用户卖货。

离顾客最远、最不擅长卖货的生产商,只能撸起袖子自己干,虽然他们对终端资源的掌控力度最差,效率最低,但是没办法:

自己生产的货,含着泪也要卖出去。

 

但是,零售终端的四大职能:物流(含交易)、产品展示、信息传递、消费者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传统零售重视物流、交易和产品展示,而新零售则更加注重跟顾客关系的建立,即更加重视信息传递和消费者教育。

2016年文章中的观点:

从物流运营到信息流和物流的复合运营,针对产品进行最有效率的信息流和物流的零售终端组合,这才是新零售思维。

某品牌医用级的牙膏、漱口水,围绕着深度终端——医院、诊所来布局零售渠道,没有买路钱、没有“苛捐杂税”,成本低,收效高,前段时间听该老板反馈,效果非常好。

形式很古老,思维上却是真正的“新零售”。

 

我们看到的“新零售”不行了,是那些戴着“新零售”帽子,骨子里落后甚至是开倒车的“新零售”不行了。一些所谓新物种,其实是基因变异和乱组形成的怪胎,也就是模样吓人,很快就会淘汰。

 

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新零售,要么已经证明成功,像宜家、好市多,要么在探索的路上已经颇有收获,如拼多多,还有的正进行有益的探索,如社群零售。

零售主体不能缺位,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需要更有效率的融合,认知交易关系三度空间需要打通,那些代表着低效、渠道霸权、开着历史倒车的“老零售”们,是快到清算的时候了。

 

(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