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尬演”小广告,我每天都会偷偷看几个
你看过微博“尬演小剧场”的领券广告吗?就是那种又尬又可笑,但还是忍不住想要看下去的那种!
比如这个:
女生用化妆品脸上过敏,被男朋友拉着找店家算账,然而口罩一摘(吓死个人),妆容难以言表……
事情还没说,心机女就开始勾搭男友了……(你确定,帅么?)
说完来意后,女主却被心机女反咬一口指责讹钱。剧情走到这里其实还说得过去。
然而下一秒,男生对女朋友反手就是一巴掌,立马倒戈,指责她天天出来丢人现眼,还碰瓷讹钱。
你可能满脑子疑问,他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女朋友相信一个外人?
他这么回答:“这位美女这么可爱,怎么会骗人?”(吐血……)
随即,渣男渣女一拍即合,女主角被抛弃。
下一步女主伤心寻求安慰,救世主顺理成章地上场了,把这一切的原因归结于女主不爱打扮。这是什么逻辑?
女主抱怨没钱,领券的方法顺势而出,硬生生地,十分尴尬地,插入剧情……由一个完全陌生的声音进行官方解说,真的是满满的违和感,完全出戏哦!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真正的好戏在最后。
男生捉奸在床,掀开被子却发是现女友与前女友。(OMG)
现女友喜欢的是前女友!
前女友不屑地说:“我只是玩玩你而已。”(作为观者的我,内心无比复杂……)
真是尴尬,可笑,又刺激!嘴上无比嫌弃,心里全是666!
这种广告刷着刷着微博就能看到一个,慢慢看多了你就会发现都是一样的套路。
铁打的套路
首先,角色固定。标配一个可怜又邋遢的女主,不是被抛弃就是被嫌弃。
尖酸刻薄的心机女或者小三,揶揄讽刺、煽风点火的担当。(面部表情相当厉害)
道貌岸然,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劈腿渣男。
拯救女主的救世主,她会告诉你真相只有一个:被羞辱是因为不会打扮,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大牌!
最关键的对话:
“可是我没钱啊!”
“傻孩子,关注博主领券啊!”
这时候十分花哨的领券广告成功引出。
最后为了证明领券所带来的成果,反转的结局会成为“点睛之笔”,也是本剧最大的吸引力。
看完了就一个字,爽!
虽然剧情尬得令人一言难尽,但是大家却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所以,你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要看?
激动人心的主题
一般看广告前,领券小广告们都是这么自我介绍的:
这种充斥着“奸情”、“渣男”、“抢老公”的剧情标题,看着就很刺激啊!
夸张又露骨,低俗地毫不避讳,就像八卦与流言的吸引力一样,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最能刺激大家的窥私欲。
这里有渣男渣女的情感纠纷:
有见不得人的职场压迫:
有被嘲笑的穷学生:
还有尬到冷笑的剧情模仿:
品如篇
楚雨荨篇
这些对颜值的讽刺,对穷人甚至农村的鄙夷,绕来绕去都绕不开“丑与美”,“穷与富”这两个话题。贫富差距与颜值正义正是大家最真实的痛点,围绕着这两条世俗的鄙视链,导演变着花样地设计剧情。
那么这些主题到底是怎么表现的呢?
既然都这么浮夸了,那就浮夸到底吧!
眼花缭乱的表演
小丑化的角色
这哪里是简单的晕妆?这是毁容式化妆。女主一定要够丑的要求,是不是感觉和LOGO一定要大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捂脸)
极尽夸张的表演
冷笑,翻白眼,动不动就扇巴掌,情绪要多激烈有多激烈,面目要多狰狞有多狰狞。够夸张,够生动,够饱满,总之一句话,尬要尬得精彩!
五毛钱的配置
所选的场景不是大街上,宿舍里,就是电梯间,或者随便一个室内。看多了你还会发现,演员和服装经常重复出境,一不小心还能看串场。
呃……小姐姐啪啪打脸,一定是剧组没钱。
所以道具也简单粗暴,十分接地气。
说是一千块就是一千块(那不写着呢吗)!
有意无意的蹭流量
每次进入领券广告解说之前总要有意无意地让大家看到一些明星的壁纸。
还有来电……
不免让人觉得有蹭流量之嫌。
滑稽的配音
和生硬的原声相比,领券小广告的配音更加活泼滑稽。戏精式音色增加了整个剧情的戏剧感,让观者更有一种跳脱情境之外的看戏状态。
观众:这么浮夸的剧情,我就看看你能玩出什么幺蛾子!(托腮)
除了演了这么一出戏骗着你看广告,结局也不断地在放大料!有人就表示总是直接看结局反转。
无法拒绝的逆转
这种广告的结局只有一个,先变美,后打脸。
看惯了丑小鸭变白天鹅,灰姑娘变王妃的我们,怎能拒绝丑变美的期待感与冲击感呢?还要看看变身之后美得够不够惊喜!
变美
变美之后呢?报复啊!
打脸
之前有多嚣张跋扈,现在就要让你有多悔不当初。正是这种报复的快感吸引很多人一定要看到最后,边看边觉得满足与过瘾。
因为大家对剧情的期待不可小觑,领券小广告开始不断突破各种惊人的奇葩剧情。
比如大家反应之前的剧情太过丑化女性,那就上演女性“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情节。
“你玩我闺蜜,我抢你兄弟”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扩大目标受众,男生版变装的形式也蠢蠢欲动。
除了越来越让人哭笑不得,甚至还出现了同人倾向。
这么费劲周章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那它有没有效果呢?
大家怎么看?
其实从这些主角的设定来说,都是一些学生或者职场实习生,属于没有钱的那一群人。
小编觉得领券的诱惑力是有的,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人,但绝不是主流人群。也许大家会对领券避而不谈,悄咪咪地试了试。
但其实更多人是置身事外,把关注点放在了剧情上。大家不过是想要寻求刺激感,有些东西虽然知道不好,还是想点开看看,当个笑话看完也就完了,最多也就是会吐槽一下,这种负面的形象能带来的正向影响力并不一定可观。
而且随着尺度在三观尽毁的边缘不断试探,这种广告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诟病,乃至抵制。
因为剧情尺度越来越大,演员也表示很少拍了。
就像很多网友的感觉一样,领券这件事本身就给人一种投机取巧的意味,它本身是否光明正大还有待考证,更别说这不断试探下限的剧情了。因此,更多的人还是希望编剧能够收手,做个人吧!
数英原创内容,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 数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