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曲奖一向是一个不容易被定调的活动,罗申骏和他的团队JL Design通过25、26两届的努力,在视觉设计上把台湾金曲奖久违的隆重和分量找了回来,让大家重新省视金曲奖的意义。
作为金曲奖的视觉统筹,罗申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漏了刚结束的金曲26的设计概念,一场定位于台湾“源”声带的典礼,假使金曲26是一个载体,它要怎么承载台湾土地上的记忆?选择把主视觉标志制作成一个3D立体的标志,在其中放入台湾的梯田、高铁、山脉、海河、还有各地著名的建筑物,6的下半部分也特别做成一个音乐盒一样的概念。希望它紧扣台湾的“源”声带这个概念。
来源:书籍装帧(微信号:Book--Design)
编辑:郁&Vicky
第26届金曲奖
开场的动态标志:
部分入围奖项影像设计:
一场在台湾杂乱的招牌中、喧闹的街头上寻找台湾声音符号的影像,这些都是台湾独有的记忆,用这种方式让观众重新认识台湾音乐,认识这些台湾的符号……
第25届金曲奖
相比金曲26,金曲25更为惊艳,金曲25所有的包装设计围绕《Graphic Beats — 声音的形状》这一主视觉概念进行,象征三角铁、鼓、弦、音乐盒、琴键等不同乐器的几何图像,合奏出美妙音乐,最后这些乐器幻化为金曲25的主视觉识别符号。
预告短片的设计也将文字设计为“类乐器”的线条图形,由金线条弹出,持续地动作发出声响能量,展现趣味。
20个奖项的图形设计
金曲25入围者影片设计也紧紧围绕《Graphic Beats — 声音的形状》这一主题,邀请十一名台湾知名平面设计师萧青阳、聂永真、王志弘、方序中、刘悦德、郑司维、小子、颜伯骏、手指、戴翊庭、赖佳韦,来搭配十三组世界知名动态影像创作者与公司 JL DESIGN、仙草影 Grass Jelly,Bito Studio、Dosomething、Mixcode、赖志彦 Yoshiki Lai、蔡卓翰、王谷神、潘心屏、刘雯涵 Cindy Liu、王民贤 Ming-shianWang、许涵怡、林殷正、刘大炜等。
一次顶级设计间的跨界合作,让金曲25惊艳世人。平面设计师与动态设计师们以独特的视觉观点诠释每个奖项,幻化为别树一格的金曲25入围者影片,双方跨界合作也让音乐与创意激荡出无限火花。
金曲25 入围影片设计集锦
部分入围影像设计欣赏:
最佳年度歌曲奖
平面:聂永真
最佳年度歌曲作品的文本的流行成分较强,带给我的视觉想像是声音、振幅与传播,所以我让符号借分割的圆瓣与水平的位移,做出类似speaker「传声」的意象。这个做法也连结了整支入围影片里的局部切割及影像震动处理。
动态:陈奕仁/仙草影像、吕策、唐克诚、黄景权
动态的构思来源整场典礼设定的大原则「Graphic Beats-声音的形状」,表现出动态音符的律动感…初稿也是很棒的平面设计,但对动态影像而言确略显单调,毕竟动态影像跟平面设计的逻辑还是有一些不同,第二次的设计就请永真先以动态逻辑去想像画面的构成,类似分镜脚本的概念,当分镜完成后,我们的工作就清晰许多,剩下的挑战就是不要辜负他的设计稿,并且在他的耀眼才华下,让大家也能感受到我们动态所下的功夫。
设计稿
最佳台语专辑奖
平面:小子
最佳台语专辑代表的是一张五颜六色的嘴巴与台湾的结合。我觉得那是跟台湾土地最有关系的奖项,所以希望可以做出一张具有台湾街头元素的嘴,画了几次草稿,试图把嘴巴与台湾的形体结合,本来想做成竖的,但跟动画师讨论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这实在太有性暗示。幸好放横的感觉也不错!而整支影片也跟随著这样的原点,将很多街头常出现的颜色套入肢体,除了让它具有温度,也转化了街头的俗艳。
动态:Dosomething Studio
台语歌一直以来都不属于主流舞台和媒体,往往都是在特定综艺节目,庙会,夜市、甚至是婚丧礼庆场合听到,但是,仍然顽强地在每个台湾人生活中刻下了记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熟悉某首歌,连结某个情绪。台语歌在不知不觉之中,变成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我们想要表达这种切身感,因此,决定用肢体做为比喻。每首歌都像是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听了各入围专辑,设计不同的肢体表演,去表达不同情感。同一理由,我们决定实拍,而非3D制作,也避免用整个身体,或是完整的头部。
奖项本身,则用 "含在嘴里的台湾" 去传达 "歌曲" 这个主题。如果仔细看,演员的嘴巴其实是用台语念出 "尚好台语专辑"。
设计上面,小子擅长的水彩和手感字体,很贴切的表现这个主题。动态设计的挑战,则是在结合手绘感和实拍素材上,达到画面表现&概念的平衡。收集了一些参考资料和方向类似的作品 research 之后,我们决定方向: 要有足够的细节,但不要给观众"精致"的印象。历经了两阶段 prototype 尝试,选择了抽格、加入铅笔线稿、亮暗面分层以及时间错位的技巧,并设计出笔刷趣味的转场。
设计稿
最佳原住民语专辑奖
平面:戴翊庭
最佳原住民语专辑奖的菱形- 象征原住民祖灵的眼睛。祖灵信仰是原住民共同特征,他们相信祖灵掌管人的祸福,日常生活都有祖灵看顾著。而山林、土地和海洋更与原住民生活习习相关,他们对于大自然相当崇敬,更相信山中每一片土地都有神灵看守,进入猎场也只取所需、不会久留。
因此在发想影片的最初,就想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拉回最初、最简单的尊敬与平衡,入围者与大自然的山林、土地和海洋彼此交融,而祖灵的眼睛(菱形图腾变化)更传递著智慧与良善,一再提醒我们好好珍惜孕育我们的土地。
动态:Bito
“最佳原住民语专辑” 是Bito导演刘耕名和设计师戴翊庭共同发想设计, 主要困难是我们要如何将“土地与人共生" 的概念化为动态。由于素材有限, 我们将几位入围者的照片放进3D软体重建, 让肖像能够微微转动, 赋予静态的图片生命, 剪影裡面加上山、海、云的元素, 利用negative space和剪影, 表现土地与人的交融。
开头动画则运用原住民图腾的元素, 取其形态套入大自然的影像, 搭配流畅万花筒般的转场, 除了保留原住民的精神与元素外, 更展现了全新的风格。
设计稿
最佳作词人奖
平面:王志弘
最佳作词人奖的符号由中文字的角度开始发想,取自书法练习中时常出现的米字格。最佳作词人奖的重点在于词汇本身,那些文字皆是所有作词人的心血结晶,所以我将大部分的画面时间留给歌词,降低影像视觉的部分。
动态:JL DESIGN
平面设计在最初就提出了意义很深的概念,作词即是爬格子,而字的始源便是「永」字八法的米字格。动态承袭平面设计的概念则强化「填词」与「手写」的感觉。
首先是片头主要图示的米字格,四条线段由四面八方往中心集中填成较粗的边框形成米字格,象征作词是百般思考而形成的作品。
而格子边框的形成,刻意安排线条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分支,并在出现之后缓缓的加粗,营造墨水滴在纸上不断晕染前进的过程;奖项名称、入围者与歌名,以及专辑的插图也是由墨水晕染的效果来呈现,在纸质一般的背景上,慢慢的形成最后的模样。
如阵列一般的歌词则是在线条渐渐形成格子的过程中逐一在整个空间中浮现,最后形成每首入围歌曲的歌词。象征作词人在茫茫的字海当中慢慢的挑选并确定一字一句,填入格子当中完成一曲作品。
设计稿
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平面:刘悦德
最佳作词人奖的符号由中文字的角度开始发想,取自书法练习中时常出现的米字格。最佳作词人奖的重点在于词汇本身,那些文字皆是所有作词人的心血结晶,所以我将大部分的画面时间留给歌词,降低影像视觉的部分。
最佳专辑制作人奖的符号则不想设计得太有说明性,我使用重覆的感性线条,搭配在一个看似有空间感的理性范围上,设计出一个构成进行式的符号。
最佳专辑制作人奖的设计我选用六个颜色来代表六位入围者,并把这六色套用在圆、方、长方、三角形等手绘几何图形上。想以几何色块做主视觉,主要想做出干净、大器、但不失温度和情感的画面。几何形状的撞色关系让画面更抽象,是为了对照「音乐是最抽象的感官经验」的概念。
形状撞色的表现,想对照制作人在构成一张专辑时的过程。我用乐谱手稿做视觉搭配,直接地把音乐的形象拉进这个视觉里。
最佳专辑制作人奖项的符号设计和影片其实没有直接关联,我设计的符号是一个进行中的状态,在一个看似有空间感的理性范围裡,用感性的线条去牵引出一组声音的形状。在勾出完型之前的每一拍,都是制作人将心思细分在每一个无限的时间单位上。感性线条用复数来表现音乐里,听的到的某个符号,台湾音乐界称它为『Hook』或『虎克』或『钩子』,意思是“音乐的记忆点”,这个记忆点往往以某小段旋律的形式重复在歌曲甚至专辑里。
动态:JL DESIGN
初次看到设计师的作品,就直觉非常适合用拼贴的手感风格呈现,因为内文字体採用的质感,类似印刷的效果,如果配合刷抹的转场风格,一定会非常搭配,而设计师在opener与closer的设计,採用不同颜色的几何形状互相撞色来呈现音乐创作者的灵感撞击,因此产生这麽多华丽的作品,所以在动态的方面我透过这个概念,让色块产生撞击,交叉出新的色彩。
Q2 这次创作过程,以及与平面设计师合作间有没有什麽值得分享的事情或经验? 得过最佳专辑包装设计的刘悦德,作品充满强烈的风格,利用色彩的不同搭配,作品往往都呈现浪漫不羁的个性,而跟设计师交谈的过程中,对于动态表现所见略同,手感风的拼贴方式,刷涂的转场效果,利用不同的参考影片交流想法的过程,让作品慢慢成形。
设计稿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3条)